【睡前消息981】纽约社会主义市长 对付封建地主
分析纽约市长选举结果。
大家好,2025年11月21日星期五,欢迎收看981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话题。
11月4日,纽约选出新市长。34岁的左赫拉曼达尼以50.4%得票率击败了前纽约州州长科莫。纽约市长这个职位有400年的历史,而曼达尼是第一位穆斯林和印度裔市长,也是过去100年来最年轻的市长。
911事件以后,美国民间出现了大量的反伊斯兰情绪,甚至有一个专有名词:伊斯兰恐惧症。过去几十年,美国虽然也有不少穆斯林人口参政,但主要集中在州县一级的议会,很少直接当任州长或者大都市的市长。
督工,曼达尼当选是不是说明美国选民接纳了穆斯林领导人?
曼达尼的背景与政治崛起
美国的政治格局确实会发生变化,但是跟伊斯兰教关系不大。曼达尼身上虽然有个穆斯林标签,但是出身比较世俗的家庭。伊斯兰教传统对于他来说更像是生活习惯。
曼达尼的父亲马哈茂德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1946年,马哈茂德出生的孟买,后来因为印度独立,印度教和伊斯兰人口对立,全家搬到了非洲的乌干达。乌干达曾经是英国殖民地。英国统治期间,引进了大量的印度劳工,后来又让印度人当中层管理人员。一直到现在,乌干达的大多数商业还是印度后裔控制。所以乌干达有收入较高的印度社区。马哈茂德在乌干达读到高中,拿到了美国奖学金,又到美国留学,到匹兹堡大学读电气工程专业。
马哈茂德到美国的时间是60年代。当时绝大多数美国学生都在参与民权运动,反对越战和种族歧视。马哈茂德就在这个时候接触了左翼思想,参加民权运动。60年代,美国南方的阿拉巴马州是种族歧视的大本营。州长乔治华莱士公开表示,不论今天、明天或者永远,都要保持种族隔离。马丁路德金就在阿拉巴马州组织了赛尔玛游行,要求黑人也享有投票权,废除种族隔离政策。马哈茂德也参加了这次活动,被警察打了一顿,丢到监狱。后来是乌干达大使馆出面,才把人捞出来。
之后几十年,马哈茂德一直投身左翼研究。从哈佛大学的博士毕业之后,写了很多著作,关注殖民地的发展问题。马哈茂德认为,现在非洲贫困的根源是当年的独立国家体制虚弱,给国际强权介入创造了机会。大国现在在当地扶植代理人,提供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延续了帝国主义的分化政策。2013年,马哈茂德还跟中国的新左派王辉有过一次对谈,请静静帮我读一段。
除了在市场体系中获胜,除了成为商业投资和援助的主要力量,除了作为累积资产的场地,中国究竟要参与建立怎样的国际秩序,这才是最大的挑战。美国人在欧洲大陆的议程就非常清楚。美国人说,最重要的问题不是经济,也不是民主和人权,真正的问题是安全。如果你不相信,我们美国人会让你相信。整个世界正在观察中国想建立怎样的国际秩序。
马哈茂德的妻子米拉奈尔是电影导演,名气比丈夫还大。1988年,米拉奈尔拍了一部《早安孟买》,通过实景拍摄,展现印度的底层社会。这部电影的豆瓣评分8.3,拿到了奥斯卡奖的最佳外语片提名。2001年,米拉奈尔又拍了一部《季风婚礼》,描绘印度的性别对立和阶级矛盾,拿到了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做个类比,米拉奈尔在国际电影界的声望,跟中国的导演贾樟柯差不多。
这两位精英知识分子1991年结婚,在乌干达生下了曼达尼。1999年,马哈茂德到哥伦比亚当教授,曼达尼就跟着父母到了纽约。虽然曼达尼2018年才正式入籍美国,但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倾向于从政。美国最大的反以色列学生团体叫做巴勒斯坦正义学生会。曼达尼的学校成立了分会,积极组织反以色列的抗议活动。等到大学毕业,曼达尼也没有找公司上班,而是加入了公益组织,帮还不起房贷的人去找银行交涉,避免银行收回房子。
曼达尼积累了一些基层经验以后,正式进入纽约政治圈。一开,曼达尼作为竞选助理,帮助民主党的候选人参选地区议员。到了2020年,曼达尼自己上阵,成功当选了纽约州第36选区的议员。之后又赢得了两次选举,一直保持连任。
曼达尼能多次赢得选举,跟印度裔或者穆斯林这两个身份关系不大。真正的原因是选对了政治路线。从政第一天,曼达尼就自称美国民主社会主义者,简称DSA。这个DSA上世纪70年代成立,可以理解为民主党一个内部派系,想要推动民主党左转,变成社会民主党。冷战末期,米根连任两届,DSA的核心政策是反里根,吸纳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者和美国共产党员。东欧共产主义垮台之后,DSA也受到打击,变成了边缘政治力量。
纽约的社会压力与曼达尼的胜选
纽约是美国的经济中心,也可以说是全球资本主义的心脏。为什么一个自称社会主义者的政客,能够在资本主义心脏做市长?
这说明纽约人的生活压力已经压倒了意识形态问题。疫情以来,美国出现了严重通胀,拉高了生活成本。绝大多数美国底层人民都受到影响,房租问题就是典型。就拿纽约来说,2025年,全市平均月租金4036美元。距离市中心远一点的布鲁克林,一个月租金也接近3000美元。最北边的郊区布朗克斯要1644美元。纽约人的每月平均工资,也就是5000出头。过去一年,纽约租金上涨了4.1%,比美国的平均涨幅高了将近150%。一个普通人到纽约找工作,想要住的舒服一点,大部分收入都要交给房东。
前面介绍了曼达尼的竞选承诺,其中一个口号就是冻结房租。纽约有100多万套公寓的租金要接受政府政策调节,占了可出租公寓房的一半左右。曼达尼计划要限制这一半租房的租金,这帮助曼达尼赢得了低收入群体的支持。一位支持者接受采访的时候直接表示,如果收入的81%都用来交房租,谈什么民主毫无意义。
纽约市的选举法律也为曼达尼胜选创造了条件。因为美国没有户籍制度,只要一个人在纽约登记成选民,提供了本地的驾照之类的身份文件,就可以在本地投票。这次选票分布明显跟房租相关。投票点越靠近市中心,房租越高,人口就越倾向于给曼达尼投票。房租没有那么高的郊区,大部分人投给了曼达尼的对手。简单的说,这次选举不是穷富对立,更像是外来租客跟本地房东的较量。
既然纽约的房租这么贵,为什么这些人不去房租低的城市工作?
因为有工作机会的城市房租也都不低。过去20多年,美国虽然享受到了互联网革命的红利,经济继续快速增长,但是互联网企业不需要工业和大型设备,很难养出一套完整的工业链。只有少数大企业吃到了增长红利。这些企业基本上在美国东西海岸的城市。这里集中了优质工作机会,拉大了地区差距。中美两国的年轻人都再向都市圈集聚。
最近十多年,美国只有两个大城市房价基本没变化,一个是芝加哥,另外一个是底特律。这两座城市分别位于伊利诺伊和密歇根,是美国的传统工业地带。因为美国传统工业衰落,这两个地区彻底衰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铁锈带。只有东西海岸的大城市才有新增的优质工作机会。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实体工业衰落的英国。2022年,伦敦房租上涨了17%。如果一个租客是单身,一半的收入都要拿来交房租。到了今年,伦敦最便宜的单间月租金也超过了700英镑。很多年轻人在伦敦租不起房,只能住在郊区,每天长距离通勤。所以英国的年轻人也有明显的怨气。最近几年,英国兴起了一个右翼的民粹党——改革党,主张禁止移民使用廉租房。今年5月份,英国地方选举,改革党拿到了674个议席,成为英国第二大党,颠覆了过去100年的英国政治格局。
@@@ 今天我们给大家推荐的是来自四川的爱媛果冻橙,也是我们第二年推荐了。
大家都知道,我爱吃酸甜口的山楂,其实橘子类也是我的最爱。尤其是爱媛橙这样的,皮薄肉厚汁水丰盈。现在橘子品种很多,我还是偏爱橘的本味浓的爱媛橙。
它不是纯甜,而是有二分微酸,吃起来酸酸甜甜,很有橘子味。它的果肉细腻,像果冻一样嫩滑,果皮很薄,容积率高,一打开像一个水果杯,满满的细腻果肉,可以直接抱着啃。除了滋味独特之外,它的营养也丰富,富含维生素C,膳食纤维,很适合餐后下午茶来一个,解腻又清醒。
这个爱媛果冻橙是橘橙杂交品种,外观上像橘子又像橙子,现在已经到了爱媛果冻橙的完全成熟期。越往后,果皮颜色越深,味道也越好吃。这次给大家安排了三种规格:4.5斤的中果,4.5斤的大果,8斤的大果。这个果农跟我们是第二年合作了,承诺我们不是催熟果,而且不打甜蜜素。果园现摘现发,坏果包赔。
四川爱媛果冻橙,酸酸甜甜,汁水充沛。现在天气越来越冷,正是吃橘子的好时候。
果肉酸甜,果皮清香。欢迎大家按需选购,就在视频下方的评论区购买。酸酸甜甜,大家都爱。 @@@
这次曼达尼胜选,会不会导致美国政治极化更加严重?
民主党内部的路线斗争与政治极化
曼达尼胜选只能说民主党在特定的地区找到了自己的民粹路线,可以对抗特朗普。前面提到,DSA刚成立的时候,希望从内部改造民主党,所以长期跟民主党建制派合作。2016年,桑德斯跟希拉里竞选美国总统提名,支持率只落后于希拉里8%,差距不算大。希拉里能够击败桑德斯,全靠民主党高层,也就是超级党代表。
这里我要简单介绍一下民主党提名总统人选的流程。一般来说,民主党决定美国总统人选必须经过全国的代表投票。这些人按照来源可以分成两种。一种经过选举产生,必须按照选民意见去投票,也叫做承诺代表。另外一种是担任政府职务的高层,比如说总统、州长和国会议员。这些人可以自由投票,所以叫做超级代表。2016年,民主党有4700多个全国代表,其中超级代表715个。这些人基本上都把票投给了希拉里。如果去掉超级代表,希拉里只领先桑德斯200多票。结果出来之后,桑德斯选择顾全大局,出面支持希拉里,表示民主党现在只有一个任务,就是团结起来,击败特朗普。
后来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希拉里对付不了特朗普。所以从2016年开始,DSA改变行动策略,表示要先起“拥挤叛乱”,直接参加选举,打倒民主党的建制派。很多年轻人受到桑德斯影响,也积极加入了DSA。在桑德斯参加选举之前,DSA的成员中位年龄是68岁。特朗普上台两天之后,DSA立刻吸引2000多名年轻人加入,之后又陆续增加了9万人,把中位年龄降低到33岁。当年美国政坛提到DSA,说法是:发霉老政客俱乐部,现在正变成了年轻的激进分子。
2017年开始,15名DSA成员击败了民主党竞选对手,开始进入州一级议会。2018年,一名叫做奥卡西奥-科尔特斯的女性成员,击败了民主党的老牌政客乔克劳利,当选国会议员,又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加入。现在DSA有超过250名成员通过选举得到了政府职务。这些消息在959期介绍过。2020年特朗普下台以后,发动马咖的支持者,只用两年就清醒了共和党的建制派。DSA就可以看到民主党的马咖,正在内部颠覆建制派。
郭德纲有句话,叫做“同行之间才是赤裸裸矛盾”。特朗普同样是民粹的玩法,所以他很快就发现了DSA的威胁。就拿这次纽约选举来说,曼达尼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共和党的候选人,而是党内同志,前纽约州的州长安德鲁科莫。他的父亲马里奥科莫,也可以称为老科莫,上世纪90年代在纽约当了12年州长。去世之后纽约降半旗30天,为他默哀。现在小科莫子承父业,在2011年当选了纽约州州长。2021年,媒体发现小科莫性骚扰多位女秘书,被迫辞职。
今年6月份,科莫想跟曼达尼竞选纽约市长提名,民主党的选民根本不买账。科莫只能用独立参选的名义,继续跟曼达尼竞争。民主党不支持科莫,结果共和党跑来支持了。市长选举前一天,特朗普公开发动纽约的共和党选民给科莫投票。他表示,虽然科莫是个民主党人,起码有能力,不像曼达尼是个共产主义分子。特朗普甚至还威胁说,如果曼达尼当选,联邦政府就不会给纽约市拨款。得到了共和党支持之后,科莫拿到了85万张选票,只是比曼达尼少了15万张。
类似剧情也发生在弗吉尼亚和新泽西。11月份,这两个地方都在选州长。按照民调,民主党的支持率跌到了历史最低点。很多人都认为民主党肯定要失败。结果民主党两位候选人拿出了跟曼达尼一样的选举承诺,表态要降低健费,冻结房租,改善底层人民的生活。结果两位候选人反败为胜。民主党在新泽西州的得票率比共和党多了15%。
这三次选举证明,民主党支持者没有流失,他们只是认为民主党不够激进,没有办法对抗特朗普。现在美国选民,或者是支持共和党的特朗普,或者是支持民主党一边,特朗普一样的政客。喜欢走中间路线的老式政客,几乎没有生存空间了。
曼达尼政策的挑战与国际经验
曼达尼的选举承诺几乎每一项都要花钱,他真的能落实这些口号吗?
房租这一块不需要太多的新增支出,因为纽约之前已经形成了一些租金控制和减税联动的政策。曼达尼只是把现有的政策全部落实。至于其他的承诺,谁也不是靠100%的核定本,来保证当选合法性的。曼达尼只要实现一部分,就可以给选民一个交代,继续争取连任。当然这对于曼达尼来说也不容易。
曼达尼最核心的竞选纲领就是对富人和企业加税。按照曼达尼团队说法,加税可以增加90亿美元的财政收入。这笔钱会用来提供免费的托儿服务,建设廉租房。但是美国城市要调整税收,就要符合州一级的法律,还要经过议会投票才能生效。市长一个人说了不算。现在纽约的房地产和金融行业已经公开反对加税计划了。虽然DSA算是有一些影响力,但是还没能够彻底颠覆美国的政治格局。曼达尼想要议会同意加税,不太容易。
类似剧情法国早就发生一遍了。2012年,法国的左翼总统奥朗德上台,推出了富人税。法国人只要年收入超过100万欧元,就要按照75%缴纳个税。LV老板是法国的首富,马上就公开威胁,表示要退出法国国籍,加入比利时。当时俄罗斯的个人所得税最高只有13%。很多法国富人就选择用脚投票,直接加入了俄罗斯国籍。不到两年时间,几千名富人逃离法国,直接影响国内经济。奥朗德政府只能放弃征收富人税。
美国收入不平等问题比法国更严重,也许确实应该给富人加税。但是纽约甚至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城市,人口和资金相互流动都更容易。随着加密货币的技术发展,美国富人对比当年的法国同行,有更多的方式逃税。就算曼达尼可以推动加税计划落地,能拿到多少钱也是个问题。但是好在纽约也有自己不可取代的全球优势,不仅打工人很难离开,中上阶层也不能轻易离开。所以曼达尼接力的政策,值得所有的经济学研究者关注,作为未来的参考。
现代经济结构与大城市困境的深层原因
纽约确实有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但是随着西海岸科技产业的发展,随着中国的发展,纽约的相对地位应该是下降的。之前纽约地位更重要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市长采取曼达尼的竞选政策?
因为21世纪的美国乃至全世界,服务业和金融业的重要性都上升了。2010年,中国的服务业比例是43%,2024年是57%。这期间,美国第三产业的比例从78%上升到81%。第三产业的核心是人与人的互动。也许互联网降低了远程交流的难度,但是服务业的核心部分,必然需要人聚集在一起,线下交流。
这里我欢迎各位观众回顾956期和957期节目的内容,当时我对陆铭教授进行了访谈。我们提到,人与人之间交换信息,不仅仅是语言,还要包括表情、动作程序,甚至是不同气氛下散发出的激素气味。到目前为止,所有的繁荣商业最终都要依赖于当事人见面,才能形成信任和高效力的合作。所以,在电报、电话和互联网出现之后,人类的经济资源不是越来越分散,而是越来越集中。大城市的人口和重要性都在提高。
尤其是在中美这种还有明显经济增长和创新的国家,新产业需要研发、创作,也需要融资,当面说服投资人。大都市的地位反而是上升的。硅谷出现的旧金山,江苏和浙江的企业喜欢把总部设在上海,都是同样的逻辑。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就是新增的优质工作都出现在大都市附近,客观上提高了大都市原有的土地价值。远郊区的土地供应虽然多,但是通勤压力大,对核心区的替代能力很差。在美国模式下,房东可以拿到更多的租金。在中国模式下,政府的地块卖出了更高的价格。美国拿一半以上工资付房租的年轻人,和中国拿了更高比例工资去还房贷的中青年家庭,面临的是同一个问题。
当然中美情况还有所不同。中国很多福利和买房相关,所以中国年轻人主要抱怨的是房贷,而不是房租。同时,因为高考的歧视政策和社保差距,中国的房贷压力并不完全和通勤压力相关,还要受到行政虚化的影响。上海安亭镇和江苏花桥镇的城区和地铁是完全连在一起的,但是上海一侧的房贷压力明显更大。
美国的科技和金融还保持优势的同时,实体工业在衰落。在大都市之外,不仅找不到高质量的白领工作,也找不到稳定的工业职位。纽约附近就缺少昆山、嘉兴、平湖这种工业卫星城。所以美国年轻人向都市流动的压力要更大。从政治上来说,中国京津沪三个直辖市,现在落户都需要有房子。租房打工的话,最多有暂住证。理论上来说,没有资格影响当地的政策。而纽约没有户口问题,租房打工也可以参与当地的政治,所以有更大的概率推举出代表租户的市长。换到中国类似的场景,就是市政府代表了背房贷的普通人,找银行集体谈判,去谈利率。
对中美两国政策的启示
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现代经济都容不下地主。让持有土地的阶层,凭空拿走现代经济的大多数好处,不利于资金向新产业流动,更不利于资金投入有风险的创新项目。纽约这个社会主义市长,并不是来消灭资本主义的。他和1848年的欧洲革命者一样,首先要对付的是地主阶级的残余。
如果不希望政客凭借局部领域的民粹政策上台,中国就必须消灭土地财政。美国也必须解决都市核心区的高房租问题。简单的锁定房租,肯定只是表面功夫。比如说,中国应该解决京津沪最后几个户口壁垒。美国可能需要让中央政府也分享一部分房地产税,拿去建设更多的基础设施,扩大都市核心区的面积。
无论中美,都应该利用自己的IT产业优势,开发更强大、更真实的远程交流工具,想办法替代一部分面对面的交流。这样才能避免现有大城市的地主过于强势,影响年轻人的生活。但无论是哪个方案,都不是纽约市长需要操心的问题。如果有朝一日,曼达尼这一派的人去竞选美国总统,我们可以观察,他们提出的经济政策和竞选纽约市长有什么不同。
感谢各位收看,981期睡前消息到此结束,我们周周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