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消息937】日本参政党 没当选的时候很激进
1 日本新民粹党派参政党。 2 美韩新贸易协定
大家好,2025年8月10日星期日,欢迎收看937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话题。
7月20号,日本结束了新一届的参议院选举。这次有125个席位改选,自民党执政联盟只拿到了47席,总席位不到一半,失去了对参议院的控制。
除了自民党的惨败,右翼政党参政党的进步也引起了关注。这次选举参政党拿到15个席位,只比联合执政党公民党少了6个席位。
督工,我们一直说日本右翼在发展,那这个参政党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党?
日本参议院选举与参政党崛起
跟欧美国家一样,参政党是一个迎合右翼民粹的新兴政党,2020年才成立。
参政党的创始人叫神谷宗币,大学毕业之后在家裡开超市,经济不景气,超市破产,神谷宗币决定从政,做了一段时间的地方议员。2012年,神谷宗币想竞选国会议员,加入了自民党,安倍晋三也帮他拉票,目标是大板府的众议员席位。
神谷当年的对手是自民党老牌议员西野阳的儿子。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西野家就垄断了大板的选票。西野阳自己还加入了小泉内阁,是当年最富裕的内阁成员。神谷不属于任何一个政治门阀,家庭出身只是小商人。就算是有安倍支持,也没有办法挑战大板的政治格局。最后神谷宗币的票数比对方少了一半,算得上惨败。
主流路线走不通,神谷就退出了自民党,在YouTube上创办了政党DIY频道,也是参政党的前身。神谷通过这个网络频道宣传自己的政治立场,想要直接获取选民支持。2015年,神谷以无党籍身份,继续在大板参选众议员。他当时的参选口号还比较正常,主要是关心青少年成长,呼吁食品健康问题。
不出意外,神谷又一次落选了。失去了自民党高层的支持,神谷的票数倒数第一,输得比2012年还彻底。
神谷宗币的政治轨迹与民粹主张
加入主流政党走不通,网红路线也走不通,神谷陷入了低迷期。同一年,特朗普宣布参选美国总统,开始颠覆美国政治秩序。按照神谷的说法,他从特朗普大胆的政治风格学到了不少东西。这一年开始,他的政党DIY频繁输出了阴谋论和民粹思想。
总结政党DIY的宣传内容,就是所有国家都在跟日本作对,为此可以把全世界的阴谋论都搜集过来,增加说服力。很多观点,换个国家名字当主语,比如说换成俄罗斯,在中国互联网上肯定会得到广泛的支持,而且可能比日本还要多。
比如说,传统盟友美国,是神谷宗币攻击的重点。他在政党DIY频道说,日本现在的二战历史观是盟军司令部洗脑的结果。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是为了对抗国际犹太金融资本,可以看作正当防卫。他认为,现在日本的教科书、教育体系故意隐瞒了日本反美的正义性事实。至于说日本现在的宪法也是盟军司令部制定的,没有法律效力。日本人应该制定自己的宪法,拥有核武器,建设军队,为了跟美国平等外交,还要减少美军基地。
既然全世界都是犹太金融资本的地盘,要让日本再次伟大,就要靠日本皇室。2019年,神谷出版了一本历史书表示,日本的绳文时代就已经是高维文明,精神力量通过皇室的DNA传承到今天。日本人要想再次辉煌,就必须听从皇室。另外,神谷还建议,天皇重新开后宫,多纳几个妃子,解决皇室的人口问题。
全世界都有人喜欢阴谋论加上民族主义的套餐,神谷得到了大量年轻人支持。2020年,神谷正式组建了参政党,从一个网红变成了政治领袖。同一年,新冠疫情大流行,神谷又找到了新的阴谋论爆点。神谷公开表示,日本已经变成了犹太金融资本的重灾园。政府和媒体呼吁戴口罩、接种疫苗都是犹太资本编造的骗局,想要赚巨额利润。
神谷的言论虽然引发了以色列政府抗议,但是选举方面效果很好。2022年,参政党在参议院拿到了176万张选票,神谷搞了20多年政治,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国会议员。
去年众议院选举,参政党把攻击的重点换成了外国人。神谷表示,日本人过得不好,是因为外国劳工压低了工资水平,政府每年发出的福利有三分之一都被外国人领走了。为了防止外国势力渗透,神谷还表示要设立反间谍法,审查公务员的政治立场,打击卖国行为。今年参议院选举,参政党直接喊出了日本优先的口号,继续利用排外情绪。
民粹主义在日本的土壤与策略
新的选举策略又取得了成功。去年参政党拿到了三个众议院席位,加上今年的15个参议院席位,成为了日本重要政治力量。
除了搞新兴民粹主义路线,参政党跟日本的传统右翼势力也有密切联系。2022年,山上彻也刺杀了安倍晋三,让全世界注意到统一教跟自民党有瓜葛。神谷跟统一教一直都有密切合作。2012年,神谷用自己的播客给统一教做宣传。第二年,神谷又跑去参加了统一教的全国大会。之后几年,神谷一边是忙着做网红,一边给统一教的杂志撰稿。
安倍晋三死后,统一教在日本名声扫地。神谷宗币表面上跟统一教划清界限,说自己从来没有拿过统一教的钱。没过多久,参政党召开内部大会,还是邀请了统一教的高层德永信一做了40分钟的演讲。所以在日本政坛,几乎大家都默认神谷和统一教是一边的。
神谷宗币的言论这么偏激,很多日本官员拿出证据证明神谷的言论都是编造的。那为什么参政党还能拿到这么多的选票?
这里要回顾一下第907期睡前消息的观点。今天举的例子,包括日本小泉纯一郎、印度的莫迪、俄罗斯普京、台湾省的陈水扁以及美国的特朗普。这些政治演说家所处的时代都有一个共同特徵,就是刚刚经历过一个相对的密室政治时代,群众普遍对不公开的政治有深刻的厌恶。长期的“小圈子”政治会导致群众期待参与政治,至少是了解政治。所以他们愿意给任何照顾自己情绪价值的演员投票,很长时间都不厌倦。所以,如果要避免剧场政治,最好的办法就是放下非我不可的傲慢,开诚布公,让普通人有参与感,也习惯在严肃问题上做妥协。这样才能避免演员式的政客上台,用极端的言论制造对立,也能避免低俗话题掩盖复杂的社会矛盾。
日本的密室政治传统相当顽固。虽然小泉纯一郎用剧场政治打破过传统,在他卸任之后,日本的政坛马上回归常态。历任首相还是密室交易的产物,小泉自己也成了派阀之一。
比如说,现任的首相石破茂能够上台,就是因为黑金案打击了自民党多个派系,只剩下麻生太郎一家独大。小泉派和岸田派不希望麻生太郎赢家通吃,就选择了支持石破茂。
除此之外,密室政治能够在日本长期运转,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本人的投票意愿不高。一个政客如果能够稳定掌握一小部分票仓,比如说工会、农协、甚至黑帮,就算这部分票源只有选区公民数量的20%,也能够当选。政客当选之后,又会通过预算和基建工程回馈自己的支持者。长久运行下来,日本就形成了稳固的分肥体系,可以垄断地区的一席。当年小泉纯一郎能够摆脱派系的控制,就是通过制造娱乐化的概念,把投票率提高到了90%。
在互联网普及之前,不是谁都可以做小泉纯一郎。小泉付出了巨大成本,跟传统的新闻媒体建立了紧密联系。就算当上了首相,每天都要跟新闻媒体见面,维持自己的影响力。
现代科技,尤其是现代社交媒体的发展颠覆了选举逻辑。政客可以利用互联网直接跟选民对话,把原本分散的选民组织到一起。只要讲大家爱听的话,可以把粉丝转换成政治能量。只要愿意投票的人足够多,就可以胜过一小撮利益群体。
老式的政党依靠组织票,定期跟选民代表喝酒巡逻,就能搞定一席,实际上放弃了直接讨论群众需求的动员能力。新式政党出现之后,老派的政党只能被动的应对,甚至动用公权力进行打压和批驳。这种应对方式除了进一步助长对抗情绪之外,效果很差。
除此之外,日本经济多年下行,早就积累了很多民粹情绪。参政党不是第一个迎合民粹情绪取得成功的政党。2012年,日本就出现了一个新兴政党,维新会。其中一个创立者是日本的老牌右翼作家石原慎太郎,另外一个是电视明星桥下彻。
1970年之前,大板一直是日本的最强城市,集中了整个日本的制造业。泡沫经济破灭之后,日本制造业生存困难,大板先后被东京和横滨超过。大企业,比如说住友、三井,都搬出了大板。所以从90年代开始,大板就成了日本的相对贫困地区,接受政府补助的人数是其他城市的三倍,每三个学生就有一个要政府出钱才能上学。大板的地标建筑天王寺公园几乎全都是流浪汉。所有大板人都怀念当年的黄金时代。
桥下彻就利用了这种心态,把自己打造成了大板利益的代言人。大板为什么经济不行?就是自民党和公民党相互勾结,只顾着搞基建工程捞钱。大板为什么地位下降?因为东京的中央政府害怕大板的地位上升,故意限制了大板发展。每个周末,维新会都要召开城市会议,直接面向大板群众宣传自己的纲领。这种全方位打击,让维新会很快垄断了大板地区所有的议员席位,成为大板最强的政治力量。
前面提到神谷2012年在大板参选过国会议员,输给了自民党的本地派阀西野家。但是西野当选没有两年,因为维新会的实力太强,就退出了自民党,加入了维新会。去年的众议院大选,维新会拿到了大板地区所有席位,也控制了大板府和大板市两级的行政权。神谷亲眼见证了维新会的崛起,所以会仿照他们的民粹路线。
维新会的影响力到现在还是局限在大板周边,属于区域性的政党。但是参政党之前,已经有民粹路线的政党取得过全国的影响力。
2009年,一个叫做山本太郎的演员,成立了左翼政党令和新选组。他取这个名字,因为山本太郎参演过NHK的新选组电视剧。这个政党的口号是:阻止一个让人想死的社会。
山本太郎和桥下彻、维新会的宣传手段一样,但是政治主张完全相反。比如说,维新会支持增加军费预算,新选组就坚决反对。维新会鼓吹新自由主义,主张打击工会,支持企业裁员,给富人减税,新选组就要支持福利主义,主张政府要保障弱势群体,全面发钱,推行免费的高等教育。
2024年的众议院选举,令和新选组超越了日本共产党,拿到9个议席。今年的参议院选举,新选组又拿到6个参议院席位,日共少了6个。现在日本左翼的代表已经是这个新选组了。
睡前消息的906期、923期都介绍过,最近三年,日本政府用主动通胀换取经济增长,导致生活物资大幅涨价。日本普通人连基本生活都受到影响,进一步助长了民粹思想。这次日本参议院大选,不管左翼还是右翼,只要是传统政党,都丢掉了不少席位。
参政党这次选举情况进一步说明,很多以前政治冷淡的群体开始积极参与选举了。比如说家庭主妇和20岁到30岁之间的年轻人,以前都算是日本政治的绝缘体,投票率只有30%。这次选举,他们成了参政党的票仓。就是通过排外的激进言论,神谷宗币才吸引到日本这些边缘政治群体关心政治。
这些表现说明,日本的密室政治传统快要维持不下去了。民粹也许不是日本政治的正确答案,但是自民党的内部交易一定没有未来。
参政党能取得胜利,是不是说明日本在重新走向军国主义道路?
把他那些阴谋论断的主语换成中国和俄罗斯,想一想是什么样的人会坚决支持,就知道军国主义的强度有多大。现在参政党崛起很快,但是距离真正主导政治还有不小的距离。从意大利五星运动的发展趋势来看,参政党真的执政的时候,也会假装忘掉一些当年的激进口号,採取相对务实的政策。
比如说参政党最现实的口号就是反对外国劳工。但是日本年轻人口下降的趋势在短期内没有任何逆转的可能性。日本要保持现在的工业生产能力,就必然要吸收一部分外国劳动力。神谷宗币还没有真正进入内阁,只是取得了相对的选举胜利,就马上换了说法。他接受媒体採访的时候,神谷说自己并不反感外国人,只是觉得外国人补助应该少一点,避免出现特权。
在军国主义这个问题上,神谷宗币自己也清楚。按照日本目前的经济情况,增加军费就要加税,会不会支持立刻跑弃。7月21日,神谷公开表示,反对日本继续增加军费开支,认为要把钱节约下来,保障日本人的生活。从这个角度来看,民粹的破坏力很一般,作为冲击密室政治的正面效果还是要更大一些。请静静介绍下一个话题。
@@@ 哎呀,这点运动量就不行了,还得练啊。
你在这说话当然不腰疼。
那确实是不疼。那谁让我一直在吃安糖补热一节丹糖,不仅腰不疼,腿也不疼了。一节这个品牌不用我多说了吧,安糖里面销量套不万的存在。我们工作室裡除了年纪大的,几个小年轻也都在买。不然的话,就我们这个工作量,一天下来几个小时不动,关键还得报废了。尤其啊,像我过了30岁,明显就感觉身体大幅度滑坡了,特别是膝盖。爬个楼、健个身都疼够呛。那个时候腿一疼,光知道补钙。去看了医生,才被科普到,这钙啊是管骨骼的,安糖才是关节特别重要的营养。而且,关节损伤,早期很难发现,等感觉到了,那往往就比较严重了。后来我朋友从国外给我带了几盒一节的安糖,这段时间我每天坚持吃,膝盖真的舒服不少。一节90年就只专注关节这一个领域。国外线下超市里面一排一排的,有口皆碑。成分什么的也都很科学。比如说,我们想要补充足够的软骨素,那就得靠吃羊骨棒。而安糖那要吃虾壳、蟹壳,但是平时谁吃那玩意?所以我选择吃一节安糖,足量的安糖加上软骨素,是单靠食补完全无法达到的。搭配透明质酸,润滑关节,减少磨损,还添加了骨骼裡就有的MSM、舒活因子和骨常通酸钙。双管齐下,稳固软骨,特别适合咱们这种久坐锻炼不到膝盖的。大家要是也和我一样,膝盖经常不舒服,或者想预防,那都可以看看。在评论区领我的券,有优惠。一节获得的荣誉数都数不清,不管是私用还是送人,都靠谱。
@@@
美韩贸易协定的历史背景
7底,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和韩国达成了新的贸易协定。按照这份协议,韩国对美出口的关税定在15%,而且韩国还要提供3500亿美元在美国进行投资。其中1000亿美元用来开发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和其他能源,1500亿用来合作造船。韩国的劳动力数量只有3600万,差不多每一个劳动力就要承担1万美元的对美投资义务。韩国还愿意给美国当盟友吗?
目前来看,还在韩国的承受范围之内,或者说韩国也没有更好的选项。
韩国能够成为发达工业国,和当年美国的扶持有直接关系。为了和朝鲜对抗,50年代,韩国政府将近80%的收入都来自美国援助。到了70年代,为了平衡日本的经济威胁,美国专门制定政策,加强韩国企业的竞争力。比如说,三星和半导体产业,就从美国拿到了200亿美元的贷款,在硅谷挖了300多名美国工程师,逐渐超越了东芝。
特朗普政府的贸易谈判策略
到21世纪初,小布什作为老共和党人,还比较信奉自由贸易那一套。2006年,在布什政府主导下,美韩两国开始商量要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当时的条件对于韩国来说比较友好,美国允许韩国继续大量出口汽车、纺织品之类的工业品,而且税率接近零关税。作为交换,韩国要允许美国的农产品进口,同时不再限制美国在韩投资。
对新兴工业国来说,美国这套政策提供了巨大的消费市场。就算用农产品市场来交换,也是利大于弊。所以当时韩国政府对于这分协议的态度非常积极,两国国家2007年就谈好所有细节。
等到协议快要签署的时候,美韩两国内部出现了不同的声音。韩国的主要抗议人群是农民群体,他们渲染疯牛病的威胁,把美国的农产品跟国家安全挂钩,多次发动大规模抗议。反对党也借了这个机会,攻击李明博政府。这些行为逼得李明博公开道歉,表示要重新审视协议内容。
更大的阻力来自美国。当时民主党的众议院佔多数,他们认为,布什政府对于韩国太慷慨,没有考虑美国工人利益。2008年,布什做了最后一次尝试,没有跟国会实现沟通,直接提交了协议法案,被众议院议长佩洛西驳回了。
接下来是奥巴马政府,协议内容进行调整。比如说,布什政府提供的汽车零关税政策,要四年时间逐步生效。按照原协议,韩国可以直接买美国的新药专利,现在就算买到了专利,也要等上一年半才可以生产。当然新的协议对于韩国也有让步,允许韩国对美国进口农产品增加关税壁垒,总体上韩国是能接受的。
2012年,协议正式经过两国国会批准,韩国汽车也抓住了机会,开始飞速发展。我2019年在纽约,就感觉满大街都是韩国车了。2023年,韩国一共出口了276万辆汽车,一半都卖到了美国。去年韩国对美国的出口商品总价值是1315亿美元,超过450亿跟汽车有关。
韩国的经济困境与妥协
另一方面,美国本土汽车品牌差点死光了。过去十多年,美国本土汽车的销量下降了50%。外国车的销量增加了将近一倍。在特斯拉出现之前,美国的本土汽车只有SUV和皮卡还有竞争力了。所以很多美国人觉得,跟韩国的自由贸易协定,让美国吃了大亏。
这种心态也影响了靠民粹上台的特朗普政府。睡前消息924期节目介绍过,特朗普跟奥巴马有很深的私人恩怨,一上台,他就要否定奥巴马时期的政策。美韩贸易协定就是清算内容之一。
所以2017年,特朗普政府一边跟中国打贸易战,一边通知韩国,原来的贸易协定作废,必须重新修订。花了将近两年时间,韩国政府多次让步,终于达成了新的协议。从此以后,韩国每年要从美国进口5万辆汽车,同时对美国开放自己的金融市场。美国的银行、保险公司从此可以在韩国直接开展业务,做跨境的金融投资。
但是在美国,现在这些韩国车,性价比超过日本车,是中下层家庭的首选。特朗普政府也不敢直接得罪底层选民,所以对进口汽车保持了零关税,韩国还是做到了对美贸易顺差。去年是1182亿美元,创下了历史记录。
贸易协定中的象征意义与实际影响
在特朗普看来,自己亲手签署的贸易协定,还是让韩国赚到大钱,还有修改余地。第二次上台之后,特朗普立刻喊话韩国,必须立刻修正协议,否则就要对韩国汽车加征25%的关税。这次谈判,已经是韩国政府对美国第四次谈判了。
那按照新的贸易协定,可以实现特朗普的想法,让韩国少挣钱吗?
新协议对于韩国提出的各种数字都比较大,但是约束力不强,韩国还是能够继续赚钱的。
首先,这分协议没有在国会审议,也没有经过两国元首签署,所有的条文内容都来自特朗普的社交媒体。所以新的贸易协定并没有法律效力,更多的是给特朗普一个面子。当然这么做的也不只是韩国,目前跟美国进行贸易谈判的国家,除了英国,所有的协议都没有经过国会审核。老牌的盟友日本最近也签了类似协议,都不签书面协定。首相石破茂前几天做了公开解释,他表示,特朗普并不靠谱,会随意更改规则,真要按照书面协议去筹备,时间太长,也不一定有用。所以石破茂认为,与其签订一个正式协议,还不如搞个口头约定,先把关税降下来再说。
特朗普现在最关心明年中期选举,贸易谈判动不动就要花一两年,没有办法很快给选民提供情绪价值。所以就算其他国家只是口头让步,只要承诺的数字够大,特朗普也可以表示自己赢了。
韩国确实表态,会跟美国提供3500亿美元。这个表述很模糊,可能是投资,也可能是贷款,没什么执行力。前几天,日本为了削减关税,也表态会跟美国提供5500亿美元。但是巴克莱银行认为,这只是一个框架协议,到底怎么落地,还需要等待进一步的消息。日本官员也表示,5500亿美元里,最多只有50亿美元用来直接投资,其他钱可能直接在美国放贷。
睡前消息881期介绍过,特朗普刚上台就有很多企业表态,要在美国追加投资,比如说苹果宣布投5000亿美元,甲骨文5000亿,软银3000亿。这些承诺都只是口头说法,缺乏后续跟进。
哪怕真考核日本、韩国的投资数据,两个国家也不需要害怕。日本、韩国本来就在美国进行巨额投资,跨国企业的大部分利润,基本都花在美国,用来买国债和股票。2023年,韩国在美国的金融资产已经达到了9626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一年新增将近1600亿。如果这笔钱也算投资,那用不了多久,韩国就可以说自己实现承诺了。
特朗普还表示,韩国要花1000亿用来购买美国能源。这笔钱就更加谈不上损失了。睡前消息568期分析过,韩国每年都要大量进口外国能源,只是2022年就花了将近2000亿美元。沙特、澳大利亚这些能源国家,长期的韩国保持巨额的贸易顺差。反正都要花钱买能源,韩国只要多在美国买一些,就可以完成约定。
唯一有压力的条款,是对韩国汽车加征了15%关税。好在日本、欧洲这些竞争对手也同等加税,不会削弱韩国汽车的竞争力。目前来看,因为美国通胀,工资上涨,美国人还是会买韩国车。特朗普也许能够因此平衡一些财政,但是韩国这边的生产还是能够赚起来的。
所有协议条款,对美国现实利益最大的一部分,可能是美韩两国合作造船。特朗普这次刚刚上台就表示,要借韩国的力量重振美国造船业。韩国政府也积极响应,主动喊出了让美国造船业重新伟大。
韩国这么积极,是因为它的造船业需要美国。过去十多年,围绕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地位,韩国长期和中国竞争。像运油船、LNG船这些高价值船舶,还是韩国佔了主导。如果能够跟美国紧密合作,成为美国海军的供应商,可以带来新的利润空间。
现在两国已经有计划了,现在韩国收购小型造船厂,改造成美国海军的舰艇基地。这些基地在提供维修服务的同时,也可以给美军生产特种船舶。
韩国三大船企之一韩华集团,去年已经花了1亿美元,收购美国费城造船厂。主要产品就是海军舰艇。按照韩华集团的规划,后续还要追加投资,争取年产量要达到10艘。
但是重振美国本土造船业很难有什么实际成果。在所有大型实体产业中,最早受到去工业化影响的就是美国造船业。1975年,美国取消了造船补贴,将近80%的船厂逐渐倒闭。现在美国的船厂加起来,一年也只能生产12艘大型远洋船。
美国想要恢复产能,首先就要解决劳动力流失问题。造船业作为精密制造业,非常看重知识积累和人员储备。同时这批工人的工资还不能太高。巅峰时期,美国有超过20万造船工人,现在只剩下不到10万了。按照美国的调查,虽然80%的美国人希望看到制造业回流,但是愿意进制造业做工人的还不到20%。所以韩国介入美国造船业,反而可能因此拿到更多的美国市场,赚到过去赚不到的巨额利润。
韩国在美中之间的平衡策略
外界普遍认为,刚刚上任的韩国总统李在明对中国和朝鲜都相对友好。他为什么愿意配合特朗普?
因为韩国经济遇到严重困难。今年一季度,韩国经济增长率是负0.2%,出现了衰退风险。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还拿汽车产业威胁,李在明根本就没有底气对抗。
对于李在明来说,一边要收拾尹锡悦的烂摊子,一边拿个口头协议糊弄特朗普,保证经济支柱,已经是最好选择了。
李在明在配合特朗普的时候,也没有忘了跟中国的关系。6月份,李在明刚刚表示,只有外星人进攻台湾,韩国才会考虑支援。这种态度,在美国盟国中已经算是对华非常有善的表态了。毕竟菲律宾都刚刚表态,要在台湾问题上无条件支持美国。
短期内,李在明应该能够保持中美之间的中立位置,至少不会进一步倒向美国。
感谢大家收看,937期节目到此结束,我们周二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