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ARK
第 901 期 ~ 第 1000 期

【睡前消息914】最小地级市鄂州,可以降级了

1 鄂州的行政定位。 2 往期内容后续追踪。

大家好,2025年6月17日星期二,欢迎收看914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话题。

鄂州的行政定位

5月初,湖北鄂州市委编办宣布,提前锁死中小学教师编制总量。中小学教师编制总量不超过8850人。从2024年起,编制保障重点从小学转移到中学。政府用“锁死”来形容编制,这是21世纪以来的第一次。督工,你怎么看待鄂州市的政策?

2024年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刚刚出来,幼儿园只有27.4万个,而前一年还有30万。看幼儿园的在校人数,从4000万直接降低到3500万,所以未来的小学教师暴跌是必然的结果。

但是鄂州县提出这个口号,还是有一点地方特色。这里就要说到鄂州经常自称的一个身份,中国最小地级市。纯粹从辖区面积来看,鄂州不是最小的,三沙市面积200平方公里,舟山市面积1440平方公里。但这两个是海岛城市,主要的经济活动不在地面上,所以一般不拿出来对比。再往下数就是鄂州了,1596平方公里,但是其中31%是长江和内湖,陆地面积只有1100平方公里,确实是全国最小的陆上地级市。

此外,别看鄂州小,行政区划方面,民政部登记的区就有三个,是正经下辖区的地级市。其他的小型地级市,比如说1200平方公里的嘉峪关,已经没有区级单位了,直接就由市政府去管街道和乡镇。类似的地级市还有广东的东莞、中山,海南的儋州,面积都明显大于鄂州,都不设区级的行政层级。所以鄂州如果是自称陆地上最小的完整地级市,没有什么问题。

打开湖北行政区划地图可以看到,武汉外围有很多破碎的小型行政单位,至少西面还有天门、潜江、仙桃。但是这三个市都是省直辖的县级市,三个市合用一套虚拟的地级市管理机构。比如说,虽然中国没有汉江市政府,但是汉江中级法院和检察院设在仙桃市,辖区就是这三个县级市。鄂州的面积比这三个县级市其中任何一个都要小,还要占一个地级市名额,确实有一点突出了。

第二看来,鄂州市锁死编制的原因,可以很简单地解释了。中国的城市生育率低,农村生育率高,地级市的新增人口以及流入市区的人口,主要来自于下属的县。而鄂州市没有任何的下辖县,也不是能吸引全国年轻人的沿海新兴工业区。它未来的人口危机,肯定要超出普通的地级市城区。同时,鄂州市的行政架子还是一个完整地级市,在1100平方公里的陆地上,教育系统又按照一市三区来建设。它的过剩危机肯定要比别人严重,所以鄂州最先喊出了锁死中小学编制的口号。

鄂州市这么奇怪的行政区划是怎么形成的?

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沿江工商业县级市,在80年代的行政区划改革时代,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然后被冻结在一个奇怪的状态。

从历史来说,鄂州是对接长江中下游和长江南岸水域的交通节点。前面提到过鄂州有31%的面积是水面,其中最主要的内湖,就是南边的梁子湖。这个湖和长江之间有一条水道,进入长江的地方是樊口。三国时代,孙权的军队就是在这里集结,准备对抗北岸的曹操。后来孙吴政权一度把首都迁到了现在的鄂州,当时的名字是武昌。一直到清朝,这里的名字还是武昌县。但是一旦统一政权同时控制了长江两岸,南侧的水路交通口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从鄂州沿的长江,往上游去100多公里,北侧的大支流汉江流入长江的地方,就是现在的武汉。在统一大帝国时期,鄂州的行政资源和商业都会自然地向武汉转移。所以后来的历代王朝在武昌县上面又成立了武昌郡、武昌路、武昌府。这个高级行政单位的驻地往往就在今天的武汉。

到了清朝后期,因为武汉的地位提高,普通人说起武昌,不是指当时的武昌县也就是鄂州,而是默认是武昌府的驻地江夏县。所谓武昌起义,争夺是江夏老县城。民国建立之后,因为武昌起义的名气太大,总是要解释武昌起义在江夏县很麻烦,所以干脆就把武昌的名字拿到了武汉市城区,让外面武昌县改名鄂城县。这暂时体现了最近1000年鄂州的地位,就是武汉外围,凭借历史地位比较繁荣的一个商业节点。

新中国建国初期,因为鄂城县背靠大冶的铁矿,也有长江的港口,所以武汉的钢铁工业溢出了一部分到鄂城,形成了一个相对繁荣的工商业城市,至少可以稳定在县级市的水平上。

在解释鄂城地级市之前,我要先解释一下地级市这个行政层级的来源。在建国前几十年,除了边疆民族地区,在省和县区之间有两种行政单位。一种是专区或者说地区,管辖四五个到十几个农业县,面积很大。专区政府的驻地可能是普通的县城,也有可能是在附近的大中城市建了一块地,也有可能是普通的乡镇。湖北东北部的黄冈地区就属于这一类。

当时另外一种管辖县区的行政单位就是省辖市,一般来说面积很小。如果不是省会,只限于重要的工商业城市,比如说广西柳州、四川的重庆、自贡。这种省辖市除了城区之外,最多管附近两三个农业县,为城市提供副食品。湖北东南部的黄石市就属于这一类。

80年代初,行政区划改革,要求专区建设自己的中心城市。同时,省辖市如果也有能力,也要并入几个农业县,充当中心城市地位;没有能力,那就保持现状。然后专区和省辖市都要变成地级市。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鄂州市的地位相对尴尬。它有一点工业,但是还没有到重庆、柳州这种地步,而且也缺乏特色。如果是按照农业专区的方式改,鄂州市应该是和东北部的黄冈地区合并充当中心城区地位。现在黄冈市的主城区黄州区,一度还因此并入了鄂州市,形成了一个跨江城市。但是当时国家基建能力差,到了21世纪才能为鄂州专门修一座长江大桥。鄂州必须凭借南岸的主城区,去带动北岸的黄冈地区七八个县,辐射作用就谈不上了。

另外一种改革方案是鄂州市并入黄石市,和大冶矿区联合支持一个小型工业地级市。但是黄石有自己的主城区,还打算并入阳新县作为自己的农业基地,鄂州市也并不甘心和阳新县同一个地位。

最后还有一种选择,就是回归曾经的武昌府,成为武汉的卫星城,但是距离还有一点远。三种选择各自折腾一遍,最后鄂州市还是选择了独立建市。但是在折腾过程中,鄂州市像改了省辖市,平行切分到地级市地位。这个身份一直保留到现在,但是历史也就是一代人时间。

2025年的今天,因为没有下辖的农业县,鄂州市预感人口危机,会提前到来,终于开始嫌自己的编制内人员太多了,以至于喊出了锁死编制的口号。但是这个口号是政府内的人提的。站在普通的鄂州人乃至全国人民的角度来看,不如干脆就把地级市编制撤掉,三区并一区,直接成为武汉的一部分。完全可以在保证公共服务水平不降低的前提下,节约足够的编制。实在要独立建市,也可以像仙桃、天门,以省辖县级市的地位存在。

当然鄂州的干部可能不太服气,他们会说,现在鄂州的人均GDP是湖北第三名,还有顺丰公司支持的花湖国际机场,将来可能成为全国的空中货运枢纽,完全称得起地级市的资格。但是鄂州的人均GDP高,主要的原因还是只有主城区,没有拉低人均值的农业县。其次,无论是顺丰的货运机场,还是葛店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从经济配套的角度来看,都是武汉的外围经济辐射,和鄂州自己关系不大。

现在鄂州的陆地面积不如上海一个崇明岛,除了民政部有编制的三个区之外,还给机场和葛店各自成立了一个区级单位。平均每个区只有200平方公里左右的面积,这就算是放在北京、上海,也是面积偏小的区了。如果硬撑着不裁,将来就不是教师日子难过的问题,所有人的日子都不好过。

当然这个建议也不是针对鄂州一个地方的。前面提到的嘉峪关市,内蒙古河套平原的乌海市,江西的新余市和萍乡市,以及老牌的黑龙江鹤岗、鸡西、七台河,都曾经是因为服务一家企业就升级成地级市,现在看来也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性了。比如说嘉峪关可以直接并入酒泉,乌海和新余、萍乡可以降为县级市,鹤岗、鸡西、七台河,直接可以改成佳木斯的卫星城,都比现在十几万人就要硬搞一个区一个市要好。为了应对未来的人口断崖,锁死编制是不够的,砍编制才是财政平衡的唯一出路。

@@@ 哎,一个月就这么点流量,经常不够用。 流量稍微用超,就扣我100多块钱。 啊?你这用什么卡?这么离谱,赶紧退了,换我这种官方大流量卡。 这卡啊,月租最多29元,每个月就有上百G流量。 这像我之前办的这个,有235G,算下来一G才一毛钱,省还钱,你自己买点别的不好吗? 这么好。 不会我用两个月就涨价了吧? 这你大可放心,这种大流量卡,大部分都是长期优惠的,最少也是两年的优惠期。 不会限速吧? 靠谱吗? 他这卡是没得说,最高测速500兆。 我现在玩游戏、看长视频,根本就不卡顿。现在我再家玩手机,直接开流量,比WiFi要丝滑多了。 我都已经把这个卡放的副卡槽直接就上网了。 快告诉我咱哪办的? 这卡是运营卡大忽悠推荐给我的,他有运营商的官方授权,正规、专业,上百万人检验过,都靠谱。 感兴趣的小伙伴,那就关注这个大忽悠吧,有问题你随时找他们家客服。 反正啊,是首月免费申请,免费试用。 如果你不想用,那随时线上注销。 三大运营商直接发货。 办卡不花钱也就算了,他还包邮。 真情链接我已经放在这里评论了。这可是我对比了好多家才选出来的,好卡选完了,就会下架。 如果你月租超29,那赶紧进我的评论区,留意一下。 @@@

往期内容后续追踪

接下来分享一些往期节目的后续。

2020年睡前消息129期,我们介绍了上海外围的城际铁路,当时提到了两个因素。一个是现实的正面因素,中央文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要打破长三角现在的省级行政规划,在都市圈内部建设同城化的基础设施,上海要继续发挥龙头作用,所以上海周围出现了很多小城际铁路。

另外一个是历史的负面因素,中国工业化起步太晚,没有经历第一次工业革命大修铁路的时代。那个时候没有汽车,欧美大城市都有密集的货运铁路。在公路兴起之后,这些运货铁路可以直接改造成客运线路,不用另外征地开建,所以搞都市圈轨道交通的成本很低。而中国城市可改造的旧铁路少,所以城际铁路要比同等经济水平的发达国家都市圈要落后。

当时我介绍了上海往西北方向,经过张家港去南通的沪通铁路通车。然后是西偏南方向,去湖州的沪苏湖铁路开工了。五年时间过去了,沪苏湖铁路已经通车。同时上海又向西南方向增加了一条超级地铁,从上海青浦区的地铁站出发,经过南浔、乌镇、同里这些古镇去杭州。这是一条旅游为主的纯客运铁路。

另外第129期还提到了上海去平湖的沪平城际铁路,现在这个方案基本放弃了。原因是上海规划了沪乍杭高铁,准备从浦东的上海东站出发,贴着杭州湾的北岸去杭州,中间可以路过平湖,替代了专门的沪平城际铁路。以后从上海市区去看钱塘江大潮,可以一路坐高铁,追着潮水去看。

2019年11月的第40期、第45期、第47期和第48期节目,我介绍了学术界和媒体的观点,质疑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的老年痴呆症特效药510甘露特钠,也就是俗称的971没有疗效,试验数据也值得怀疑。当时我们提到,绿谷制药公司的黑历史很多,曾经全国推销假药,中华灵芝宝,后来改名是双灵固本散,地位还不入鸿茅药酒。这里回顾一下第47期的结论。

目前国家药监局的说法是有条件批准,要求上市以后继续进行药理方面的研究,继续进行安全性研究,及时披露数据,这才能转为正式批准。短期内作为实验性药物,971的价格不会太便宜,估计也不会进入医保。普通家庭如果经济不宽裕,我建议还是优先把钱花在其他地方,比如说请护工。有钱的家庭倒可以先试试这款新药,给自己一份希望,也给国家贡献一些数据。

2025年最新消息,绿谷公司副总经理王慧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承认,971相关岗位已经停工停产。停产的原因主要是971的药品注册证已经于2024年11月20到期,而且未能如期完成续批审批。第一财经记者问出了停产的原因,就是拿不出可靠的三期临床数据。之前2019年绿谷公司的董事长曾经介绍过药价,每个患者每年是4万2的药费。2021年的时候,国家把971列入了医保,这些年的医保账单应该不是个小数字。

更神奇的是,某些医保报销比例高的家庭,已经对这款没有疗效的药物产生了依赖性。因为药厂停止生产,又不向社会公开承认疗效问题,很多家庭继续在黑市上购买971,价格从几百元一盒一路涨到了5000元一盒。我建议这些家庭直接给老人改吃维生素片,就说是新款971,这样疗效应该不会有区别,同时还保持了安慰剂作用,对于大家都好。

2021年的第293期节目,我们实地探访了上海船舶研究所,介绍了装载五根圆柱形悬翼风帆的货轮,可以给32.5万吨的船提升8%的效率。今年6月份,上海又建造了一艘新的10万吨级游轮,英国船东订做的布兰兹哈奇号。这艘船装载更复杂的风帆系统,三个40米高的船帆,可以随时升起或者放倒,更接近于传统概念的帆船,预计最高可以减少12%的燃油消耗。

当年蒸汽机取代帆船,除了动力更可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传统帆船操作、帆缆的船员太多了,提高了人力成本。现在随着自动化水平提高,船帆可以一键升起,计算机自动控制,预计以后装船帆的货船会越来越多了。

今年3月份876期节目,我介绍了佛山永盛村主动借钱给碧桂园的原因。当时我们说,这和政府找房地产公司回购土地是一回事,都是给房地产公司续命,尽量先保交楼。最近两个月,除了深圳地铁公司给万科无限兜底的新闻,还有一个数据值得介绍。根据克尔瑞研究中心统计,截至5月13日,全国已经有171个城市发布了专项债收储土地计划,合计的收储金额达到了3918亿元,明确涉及收储宅地规模达到6565公顷,也就是65平方公里的住宅用地。

这就是当前的房价停滞但是不下降的核心原因。如果这些收储平台撑不住了,除了京沪深之外,其他地方的房子可能还不止现在的价格。

2021年的285期节目,标题是高考过后,请放下拱白菜的心思。当时我介绍了衡水中学走红的疯狂演讲者张锡峰。

我和他们开玩笑说,我就是一只来自乡村的土猪,也要立志去拱了大城市里的白菜。

2025年,张锡峰从浙江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刚刚去了几个大公司实习。他表示加班还是可以接受,但是看人脸色上班,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他现在还没有想好下一步的安排,决定先做一年的专职自媒体工作,再看下一步。我作为自媒体的老油条,再劝张锡峰一句,这个行业不适合毕业生做,千万别来。如果想到自媒体,在其他行业做个几年,更有资格。

最后,我给大家分享一则来自我加乡河北平泉的法律新闻,请静静你读一下。

杨某与妻子高某于2021年5月21日登记结婚。婚后高某在北京某美容店担任店长,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而杨某则没有固定工作,全职照顾家庭。杨某偶然发现,妻子瞒着自己通过各种方式给丈母娘周某转账122万元。认为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妻子高某则表示,母亲在自己婚前就有大额存款近160万。婚后自己为了店铺业绩,多次向母亲借钱周转,给母亲转账是为了还债,这些行为杨某全不知情。而母亲周某在2024年查出肺癌,杨某怕她治病把钱花光,因此提起诉讼。

河北省承德市中级法院经审理认为,杨某有权主张周某返还不当得利,认定周某占有夫妻共同财产85.2万元。母亲2024年3月被确诊肺癌,女方作为其独女,具有法定赡养义务。酌定15万元作为赡养费用及医疗等相关费用。剩余70.2万元为夫妻共同财产。由于高某未主张返还,法院仅支持杨某主张其50%份额,即35.1万元。

随着女性就业越来越普遍,过去很多和性别绑定的家庭角色,现在可能会掉转身份。对于这个判例,我想听一听各位观众的评价。

感谢各位收看,914期节目到此结束,我们周五再见。

Leave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