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ARK
第 901 期 ~ 第 1000 期

【睡前消息961】柳州轻轨烂尾 南阳能建好吗?

1 比较南阳和柳州。 2 分析南阳轻轨工程

大家好,2025年10月5日星期日,欢迎收看961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话题。

柳州是我们工作室的老朋友了,除了五菱汽车、债务爆炸以及螺蛳粉之外,过去几年柳州最著名的形象代表就是烂尾的轻轨工程。现在柳州不仅没有能力建设轻轨,甚至连拆除的钱都拿不出来。

南阳也是工作室的老朋友了。第584期节目,我们介绍过南阳市委书记朱是西的事迹。当时他雄心勃勃地想要上一批大项目,打破南阳赚钱襄阳花的说法。今年6月,朱是西被开除党籍。

最近,人民网的地方领导留言版上出现了一条点名留言,要求南阳现任市委书记王智慧回复。留言列举了南阳各种数据之后得出结论:推进轻轨建设是顺应南阳城市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更是回应百万市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民生工程。恳请将此纳入重点工作部署,推动项目早日落地,为南阳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注入强劲动力,不需回访电话。

南阳发改委代表市委书记做出正式回复。首先,回复指出南阳符合国审轻轨项目报批标准。其次宣布,市交通局已牵头完成线网规划。第三,南阳市将根据国审政策调整和南阳发展实际,持续做好项目前期,适时启动下步工作。督工,你如何评价南阳市民对轻轨的需求?

这份留言完全脱离了汉语的口语,所有的措辞都是下级向上级请示的态度,可以直接改成一份官方的文章。另外,这一条留言不包含任何个人诉求,论据全都是官方的半内部数据,最后还特意强调了不需要回访电话。以我上网二三十年的经验,八成以上的概率,这条留言的作者是南阳市的公务员。

9月7日,人民网又把留言变成了一条正式新闻,发布到人民网的河南频道。借鉴422期节目的先例,这条留言有99%的概率是南阳的发改委和交通系统自导自演,再介入媒体放大影响力,证明南阳市的轻轨项目有民意基础。所以我认为南阳的新一届班子确实在积极策划轻轨项目。


柳州轻轨烂尾的教训

在分析南阳的轻轨项目之前,我想先分析柳州的轻轨项目为什么失败。

柳州是一个老牌的工业城市,武城所在的半岛,或者是柳江河湾的老城区很早就完成了建设。而西南部的就业的主要大工厂和铁路局都在郊区,所以通勤压力很大,工作日频繁会出现拥堵。人口活动热力图显示,柳州市老城区和西南部的火车站之间,迫切需要建造交通干线。

同时,柳州的老城区有铁路穿城而过,如果一定要建设轨道交通,完全可以让货运铁路改线,直接就利用铁路土地在老城区建设轻轨甚至是地铁。

但是,柳州的轻轨线路规划直接绕过了最拥堵的老城区,在旁边绕了两个大弯道,想要把人口分流出来,提高新城区的土地价值,维持土地财政。新城区的楼还没有卖出去,已经为建配套设施借了几百亿的钱。这是柳州轻轨项目的最大规划问题,也是全国的同类项目失败的重要原因。

当然了,在没有推行房产税之前,老城区的拆迁成本高,炒新城区地皮的土地收益大。柳州是绕开繁荣的城区建轻轨,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但是柳州的规划部门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柳州并没有那么多新增人口可以拿来填重新区。

根据官方数据,2023年柳州市下属五个区的常住人口已经达到了250多万。同时,柳州的总人口也只有400万出头。考虑到各县城也要保持一定的人口,以及到珠三角打工的青壮年人口,柳州的主城区不太可能再从下面的农业县区抽取人口了。

另外,因为当初柳州和来宾分家的时候,安排柳州去带动周围的贫困地区。柳州下属县的经济水平和主城区的落差很大。城中区的GDP已经超过了20万,柳南和柳北凭借发达的工业也始终保持在10万以上。同时,融水县和三江县的人均GDP只有2.8万左右。

巨大的经济落差说明,下属农业县的居民不可能陪着市政府在新区去炒房产。所以,柳州的轻轨项目既不能炒高新城区的房价获取建设成本,也不能服务发达的老城区解决运营成本,只能完全依靠债务驱动冒险上马,是纯粹的赌博投机行为。

柳州决策团队的赌徒心态还反映在报批程序方面,指望国家放弃既有政策,允许柳州打擦边球,把建到一半的轻轨造起来。

早在2017年,包头的地铁项目已经被中央叫停了。从这个时候开始,国家部委已经内部喊话,要求中小行城市暂缓建设轨道交通。就在这一年,柳州市政府坚信土地财政可以支撑自己的赌博,投资60亿,启动了轻轨二号线。

2018年,国家发布了《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把轨道交通的审批权收回到国务院一级,同时明确了十报门槛。文件规定,一座城市要建设轨道交通,GDP必须达到1500亿,政府的预算收入要有150亿,市区的常住人口达到150万,而且不能有债务风险。柳州虽然符合前面几条硬指标,但是已经有了500多亿的债务,不符合条件。

面对中央红线,柳州的选择不是叫停项目建设,而是进一步借债,追加了五条线路规划,想让轻轨项目获取大到不能倒的地位。为了加速推进项目,柳州进行了多项违规操作,不经人大审议,直接开了市委常委会就决定大搞征用土地。至于说项目的经济指标,比如说风险评估、财务评估都是直接造假。

赌徒心态让柳州的轻轨项目又拖了三年,直到2021年发生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印发了《十四五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实施方案》,明确规定不符合条件的城市轨道规划,绝不审批。第二件事是新冠疫情叠加了土地财政崩盘,摧毁了柳州借新还旧的债务计划。

因为长时间借债上项目,柳州市政府直接债务763亿,城投欠债3100亿,而当年柳州的公共预算收入只有151亿,比2017年跌了80亿,还贷还利息都费劲,所以拖到2022年,柳州市的轻轨终于变成了纪念碑。


南阳轻轨的可行性分析与潜在风险

回到南阳的话题,应该说南阳的轻轨项目要比柳州靠谱。

首先,南阳的轻轨计划并没有直接去赌新城区的土地财政,而是先务实的服务老城区。按现在公布的第一期,南阳规划了六条线路,贯穿了主要中心市区。其中最先修建的S1线,贯通了当地三条交通枢纽:南阳火车站、姜营机场和南阳高铁站。总的规划目标是主要的商圈和行政中心一小时通勤。在现行体制下,这就算不能回收建设资金,总能拿到一部分运营收入,不至于花钱去运空车厢。

其次,和柳州相比,南阳的经济数据也更好看。2024年南阳GDP4879亿,而柳州去年只有2950亿。就算是之前的顶峰,柳州也只有3100亿。这背后反映了两个市的人口结构差异。

只看中心城区的打工业和商业,柳州对南阳是有优势的。2017年,柳州一度年产250万辆汽车,平均每个市区人口要产一辆还多。就算是2024年,也保持了100多万的汽车产量,这还不算柳工集团制造的工程机械。

但是我前面提到过,柳州下属的县,大多数是穷县和人口小县,总人口只有400万出头。而南阳有接近1000万人口,除了卧龙区、宛城区的200万人口之外,南阳还管辖着邓州和唐河两个百万人口大县。排名第11的浙川县在人口收缩之后,还有50万的常住人口。其中最穷的社旗县、方城县、镇平县,人均GDP都保持在4万以上,要比柳州的山区县要明显富裕。

所以南阳就算吸引不到外地人口,至少还可以指望本地的农民继续进城,给轻轨提供人流量,也给土地财政再提供一点机会。这比柳州的盲目赌博肯定是更靠谱。

但是,比一个已经破产的赌徒更靠谱,并不能证明南阳的轻轨计划有可行性。前面提到的人口和经济数据宏观上说的还行,经不起细看。

从财政层面来看,2024年南阳的公共预算收入比2023年下降了67亿,只剩下222亿。这其中70%来自税收,税收部分下降了21.3%。南阳政府的预期收入恐怕不足以支撑一个新的大项目。

从房地产层面来看,南阳的历史欠账也要占用政府财力。现在的烂尾楼已经遍布全国了,但是在房地产危机全面扩散之前,甚至在其他城市还在炒房产的时候,南阳已经抢占了一个名头,烂尾楼之都。2020年,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南阳的标题就是:《烂尾楼之都,南阳的债冒难起》。请静静帮我读一段当时的旧闻。

2013年,南阳市房管中心为解决职工住房问题,以团购方式定向购买商品住宅,涉及1132名干部职工。截至2018年11月,公司累计收起了团购房款约26197万元。项目从2013年7月启动,约定2016年1月11日前交房,但至今只建好了主体框架。2019年2月12日召开的全市房地产领域问题楼盘信访突出问题化解攻坚工作动员会上,南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明体曾说,从目前省市联系办交办的245案和市房地产整支办交办的151案看,大多数都是去年整支中已交办的案件,说明推进力度不够。

245加上151等于396。按照市区200万人口计算,南阳每5000市民就要承受一起烂尾楼事件。当时提供数据的政法委书记张明体后来提升了副书记,又升到厅长。去年9月份,他已经倒台被调查了。今年3月份,河南省纪委公布了他的罪名。

违背组织原则,隐瞒不报房产,组织函询时不不如实说明问题,违规为他人谋取人事利益并收受财物。大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及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他人在项目承揽、企业经营等方面谋取利益,并非法收受财物,数额特别巨大。

当年的决策者都不在了,百度搜索“烂尾楼之都”,前三项还是指向南阳。所以南阳房地产当下的核心问题还是弥补历史欠账,而不是赚钱支撑新的建设项目。

和地铁相比,轻轨的造价比较低,每公里是1.5到3亿元。这对于沿海人口流入地区来说不算太贵,但是按照南阳现在的规划,134公里的轻轨要落地,总投资至少是200亿。同时,从历史经验来看,每辆车每公里每年的维护运营成本是34块。如果南阳用10年时间去落实自己的轻轨规划,需要筹集的资金不算利息,也要达到400亿。

前面提到过,南阳市每年的财政收入是222亿,比前一年还下降了23%。其中市本级财政只有54.4亿。用收缩性的财政去支付相当于两年总收入的大项目,南阳唯一的选择是和柳州市一样借债。所以我建议,南阳的决策者要谨慎考虑自己的轻轨规划。

那南阳财政这么紧张,为什么还想要修轻轨?

因为南阳的管理团队和柳州一样,不甘心做省会的陪衬,总想趁着手里还有牌的时候,再冲击一次区域中心城市,至少能把本地的农业人口都变成未来的经济资源。


区域中心城市竞争与发展困境

这里就要介绍南阳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南阳北面,邻居是洛阳,南面是襄阳。这三个城市,虽然分部在两个省,但是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都想做中部非省会第一大城市。

从人口来说,南阳1000万,洛阳700万,襄阳500多万。从经济基础来看,三个城市都在计划经济时代建立了产业基础,经济体量甚至超过了南昌、太原这类弱省会。所以,当地的干部和柳州的前几任领导一样,不甘心做普通的地级市,希望能够成为区域中心城市。

比如说,洛阳在苏联援建时期拿到了不少工业。15计划的156个项目,河南省分到10个,6个在洛阳。洛阳的拖拉机场和长春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并列,曾经是中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象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洛阳上缴税收甚至超过了广东全省。

襄阳受益于三线建设带来的第二波工业化。因为三峡地区修铁路的成本太高,重庆到武汉的铁路通道选择了穿越汉江河谷,这就是1973年的襄渝铁路。在襄渝铁路的沿线山区,中国部署了顶级的三线项目,试验第二汽车制造厂。

襄阳一开始负责给第二汽车制造厂供应配件,形成了国家级的汽车轴承产业。后来,随着三线工业逐步外迁,从河谷的上游向下游的平原转移,襄阳的汽车产业继续发展,形成了独立的汽车产业。在天津大发和柳州五菱之间,襄阳生产的神龙富康一度成为准国民汽车。

南阳也得到了三线建设的工业,但是因为历史原因,南阳的十个大工厂基本上都是纯粹的军事工业,地位是重型火炮基地。通用性来看,不如洛阳的拖拉机,更不如襄阳的汽车。所以到苏联解体之后,南阳的工业转型很困难,只是一度靠油田才繁荣了几年。2004年之后,南阳就完全被洛阳和襄阳两个邻居甩开了。

2005年以后的中国城市化,最典型的特征就是都市圈经济和强省会经济。除了石家庄、济南、南京这三个被附近直辖市影响的特例之外,其他省的经济资源和人口都快速地向省会集中。现在,福州反超了厦门,沈阳反超大连也只是可待。所以刚刚从地区转型的地级市发现,自己开始越来越不像一个城市了。

这个时候,差距太大的人口大市可能会放弃不切实际的发展计划。比如说河北保定、山东临沂,就不会想着和附近的大都市竞争。但是洛阳、襄阳、南阳,再加上柳州,和附近的大城市有一定距离,又曾经有一点本钱,还是想争取一下区域中心地位,不求能吸纳地区之外的人口,至少要保住行政区划内的人口向心力。

对于柳州的干部群体来说,和省会竞争,目标只有南京一个城市。但是洛阳、襄阳、南阳三个相邻城市,都有类似的发展计划,他们第一步的表现就不是赶超省会,而是要打败自己的邻居,吸纳人口。所以这三个城市,尤其是夹在中间的南阳市,竞争意识尤其强烈,想要抓住一切机会翻身。

我们的第584期节目,标题是《张伯礼加张仲景,南阳不想输给襄阳》。背景是襄阳华侨城度假区发公开信,感谢元旦期间的南阳游客,欢迎春节再来。这验证了南阳赚钱襄阳花的民间说法,对南阳书记朱是西产生了强烈刺激。所以他策划了一系列不靠谱的文旅项目,最终把自己送进去了。

今年4月份,组织对朱是西做出了评语: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官迷心窍,利令智昏,结交政治骗子,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搞迷信活动,漠视群众利益,乱作为,损害群众利益。

但是南阳发展方向的根本矛盾没有解决,朱书记的继任者只能继续采取类似的策略。现任的文旅局长任永亮也是网红官员,他还在继续推进重大的文旅项目,想抢外地游客。

政策方向不变,干部的做事风格也不会变,唯恐听到任何南阳要输给其他同类城市的消息。今年9月份,河南社会科学杂志发表了论文《收缩性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实挑战》。

地篇论文列出了收缩性城市的名单,其中包括了湖北的襄阳,也包括河南的南阳,但是不包括洛阳。所以南阳的干部还是无法接受。9月10日,有今日头条账号“Y5度”转发了社科院的名单,立刻就被南阳南召县的地方政府和公安部门约谈,声称有自媒体发布虚假信息,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

南阳市不收手,下面的南召县着急,原因是8月份南阳刚刚在南召县举办了“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暨文旅产业发展大会”,继续强调“擦亮色圣、中医药、艾草等文化品牌,筑牢文化自信之魂”。中医出身的朱是西,他制定的政策还在继续影响南阳发展。


避免“柳州式悲剧”的政策建议

前任领导忍不了南阳赚钱襄阳花的说法,最终被定性为“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所以不难理解,南阳是要把人民网的留言版当做宣传阵地,积极回复民意,为轻轨建设造势,又走上了柳州市的老路。

一个柳州借债搞轻轨纪念碑是局部的特定错误,其他地方还想走同一条路,说明主要的矛盾也不是本地的经济环境,必须分析更高层的国土开发规划和财政纪律,才可能避免类似问题。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各地都积极发展本地经济,争取工商业资源向本地流动,不能说是坏事。这就好比体育比赛中,每个人都积极竞争,就算最后被淘汰,也能提高平均成绩,也能强身健体。

但是,如果允许运动员和运动队无限的借用场外因素,不管未来的风险,只关心在最近一轮比赛中淘汰对手,体育竞争就未必是好事了。比如说,运动员用兴奋剂,破坏健康也要赢。又比如说,足球俱乐部依附于房地产资本,忽视青少年培训,砸钱来换短期的繁荣。这都是中国人过去几年刚刚看到的反面例子。

城市之间的竞争也一样,借钱搞项目,短期内可以提升本地的城市发展水平。但是长期的债务没人负责,或者只推出一两个人负责,其他干部便会无限度的鼓吹借钱,至少不能比邻居城市借的少。这样就会形成恶性内卷,最终把我们每个人的存款都变成贬值的纸币。

眼下,虽然国家不能强制说南阳应该安心做一个收缩性的城市,但是至少国家可以制定城市相互竞争的规则,限制内卷式的竞争。比如说,按照上一年的税收限定地区债务比例,额外的债务只能用本地公务员的养老金做无上限的担保。

又比如说,本地的出生人口向外移民了,为其他地方提供了优质劳动力,也可以算到本地干部的政绩,和GDP共同考察,让收缩性城市也有政绩。这应该可以避免出现新的柳州,或者是南阳再来一个朱书记。

感谢各位收看,961期节目到此结束,我们七号周二再见。

Leave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