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消息969】投资水氢汽车 南阳错过“巴铁”
回顾南阳水氢汽车项目。
大家好,2025年10月24日星期五,欢迎收看969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话题。
睡前消息第961期节目,督工你在介绍南阳市轻轨项目的同时,还分析了南阳在文旅产业转型方面的尝试。评论区有很多南阳的观众都提到了南阳当年的水氢汽车事件,有的观众甚至直接说南阳政府急功近利,连永动机项目都敢投资。督工,南阳政府投资水氢汽车是真的相信能开发永动机吗?
投资水氢汽车,南阳错过“巴铁”
南阳水氢汽车项目回顾
南阳的水氢汽车项目,从技术和市场两方面来说都不靠谱,失败是必然的。但是项目不靠谱,原因并不是南阳市政府相信永动机。最起码从当时来说,政府和企业都有相对自洽的逻辑,认为项目能成功。水氢汽车当年成为舆论热点,主要还是宣传方式出了问题。
回顾事件的起点,2017年一家叫做青年汽车的公司宣布,自己发明了全球首辆水氢燃料汽车。按照当时的宣传,这款车不加油、不充电,只要加水就能开。凡是经历过20世纪的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类似的套路。上世纪80年代,有一个叫王洪成的人,宣称自己创造了中国第五大发明,只要用上自己发明的洪成基因就可以把水变成油。王洪成这套把戏骗了300多家乡镇企业,还有部队企业找上门合伙要开公司。我现在还记得《经济日报》在头版介绍王洪成的长篇文章。直到1997年,中国科协找到了公安部举报,王洪成在坐牢。
所以21世纪的中国媒体有理由第一时间怀疑,所谓水氢汽车就是王洪成水变油骗局的变种。青年汽车的创始人庞青年跑出来辟谣,又把事情抹得更黑。庞青年表示水氢汽车用了一种催化剂,可以把水分解成氢气。至于说催化剂是什么原理,属于商业机密不能透露。这个说法跟王洪成的所谓洪成基因几乎一样,进一步坐实了骗局的说法。所以南阳市政府选择投资水氢汽车又快速失败,看起来就是故意相信低级骗局。
2018年,南阳市和青年汽车共同宣布,双方各出资40亿,在南阳建立水氢汽车产业园。按照官方说法,这个80亿的项目,未来要年产氢能源汽车30万台,贡献超过100亿的税收。南阳市政府宣传这个项目的时候,说法也跟庞青年一样。2019年5月,《南阳日报》发布了头版文章,宣布首台水氢发动机下线,车辆加水就可以开。当时市委书记张文深还跑到工厂,给项目撑腰。
加水就能开车的说法,显然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按照常理来说,南阳市的干部总受过中等教育,不可能上这种当。唯一合理的解释,只能是水氢项目背后有利益输送。
水氢汽车项目变成舆论热点之后,工信部很快出来表态,说自己没有收到水氢汽车的准入申请。所以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就算南阳真的把车做出来,也不能上路,更不能拿来卖。工信部的表态,等于给项目判了死刑。到了年底,青年汽车的项目公司被法院裁定破产,水氢汽车项目看起来就更像是骗局了。
事后从技术层面来看,水氢汽车并不能说是纯粹的骗局。跟现在成熟的锂电池相比,水氢汽车当然很幼稚,但如果和20世纪的水变油神话相对比,又有点太冤枉它。今年6月份,青年汽车当年的合作方,湖北工业大学发布了官方文件,详细说明了技术原理。
按照湖北工大的解释,首先水氢汽车的叫法就错了。这种汽车不是直接加水就能跑,而是自带了制氢设备,用水铝生产氢气。铝的活性本来就高于水,只平时被自己的氧化膜包裹,所以不与水或者氧气反应。青年汽车给出的技术方案是,把铝变成铝合金粉末,再使用水解制氢催化剂,就可以让铝置换水的氢元素,再驱动汽车。从这个角度来说,水氢汽车确实不是加水就能跑,应该是加铝才能跑,甚至整个项目都应该叫铝氢汽车。
另外,湖北工大卖给青年汽车的技术,虽然没有工信部支持,但是也有其他的国家部委支持。2010年,科技部发布的国家重点基础发展研究计划,就列入了这本技术。科技部认为,对比市面上已有的制氢技术,湖北工大的路线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值得投入。所以湖北工大认为,虽然南阳的水氢汽车搞砸了,不代表自己的技术路线就错了。
这也不是湖北工大第一次为自己的技术证明了。早在2019年6月,水氢汽车舆论最火热的时候,湖北工大已经发表过声明,说法也跟现在差不多,但是没有什么人关注。
能用铝粉来做汽车动力,可能是青年汽车最吸引南阳干部的地方。因为南阳,乃至整个河南的铝产业都比较发达。河南的氧化铝产量将近900万吨,占了全国总产量的10%,排名第三。电解铝产量200多万吨,全国占比将近5%。铝材产量是1200万吨,占了全国15%,仅次于山东。河南的GDP现在是6.36万亿,铝产业的就超过了7000亿。可以说,河南的工业支柱,一个是装备制造,另外一个就是铝。
这条产业链细分到河南的下属城市,南阳也有很大优势。全省只有郑州的产量比南阳高。去年南阳加工了280万吨铝材,占全省的1/4。
过去十多年,中国的人均铝消费量已经超过了美国,也接近于美国的历史峰值。就算中国的工业规模大,也不可能无限增长,产能过剩就在眼前,甚至中央已经开始主动限制落后产能了。南阳投资水氢汽车,可以看作给自己的传统铝产业要找一条新出路。
@@@ 也不知道各位入秋的第一个姿势是怎么样,反正咱们这挺玄乎的,震动模式,套娃模式,入侵模式,各个被冷空气吓得不行。现在赶紧用神奇小路的泡芙被褥,暖一暖吧。还真暖和了,而且又轻又蓬,这感觉像春天啊。可不是,小鹿他们家一直致力于提升大家的睡感,今年又卷出了新高度。保暖还不够,人家还在琢磨透气,生怕咱们是冬眠党,钻到被窝里被捂着。刚好双十一叠上咱们的券,这地板价来了,咱们可得把握住啊。大家都知道,入秋换季是真难受,盖冬被像蒸笼,盖夏被又嫌冷,还点是小鹿这种三层独立的一躺进去就暖暖的,睡着特别舒服。中间的超细蛋纤维,加上三维立体结构,还能根据咱们的体温调节温度,而且特别贴身,不漏风,一整晚下来都是暖的。睡久了,也不会捂出一身汗了。我盖了有段时间了,被窝还是香喷喷的。多亏了这吸湿纤维,加上兰赛尔纤维,湿气啊,体香啊,都能散出去。被子就不容易被汗给腌黄了,盖个好几年那轻轻松松。A类的面料,里面还额外添加了抗螨抗菌纤维。各位如果想要原皮裸睡,也没有什么问题。躺在枕上洗净,转转都行了。你们家是四季分明,那就选四季款,一秒入冬,那就直接冲冬被了。现在双十一活动已经开始,领我的券,叠上大幅优惠,直接全年底价。小鹿也是老朋友了,售后质保一直很OK,放心入。 @@@
既然铝氢汽车技术上可行,南阳也有相应的产业基础,那为什么项目还是失败了?
因为相对不靠谱的技术路线,遇到了更加不靠谱的合作方。
青年汽车的兴衰与庞青年其人
先说技术层面,这个铝氢汽车就算造出来,也没有什么市场竞争力。在性价比方面,它连主流的氢能源汽车都打不过,更别说现在的锂电池汽车。主流制氢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工业灰氢,也就是天然气分解制取氢气。这种做法成本最低,每公斤的氢气只需要30块钱,但是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另外一种做法是电解绿氢,用风电、太阳能光伏板获取绿电,再电解水分子获得氢气。这种做法几乎可以实现零碳排放,但是成本要高一些,每公斤的氢气大概是50块钱左右。
用铝来制氢气,成本比这两种方式都要高。初中化学知识就能计算,制取1公斤氢气,至少需要9公斤铝。铝粉的价格高于普通的铝材料,每公斤五到八块,也就是说,造1公斤的氢气,需要45块钱的铝材。另外,铝氢汽车的铝粉还要掺入锌,形成合金粉末,造价又比普通的铝粉还要贵。
就算青年汽车技术提升,能把价格打下来,从原理来说,也很难和锂电池汽车竞争。水的氢元素质量占比只有11%,一辆氢能源汽车要生产10公斤的氢,就要用到90公斤的铝粉和90公斤的水,另外还要带上铝粉储存罐、储水罐、制氢反应设备,相当于背着小型的化工厂和原料上路。现在电车每公里电费只要1毛钱左右,跑100公里还不到10块钱。就算是最低的工业灰氢,能耗也比电池要高得多。另外,氢气非常容易泄漏或爆炸,还能渗入金属,破坏结构强度。用任何方式来储氢,安全防护成本都要高于锂电池和传统的油箱,所以一般的氢能源车确实很难快速推广。
相比其他类型的氢能源汽车,铝氢汽车也可以设想自己确实有成本优势。加氢站的成本高,那就改成加铝站,比加油站还要安全。储存氢气危险,那就在汽车上生产氢气,随产随用,就不用高压储存,自然降低了风险。假如南阳有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假如青年汽车有专业的技术团队,花上十几年时间,也许真的能够让铝氢汽车在特定的场景下拥有市场竞争力。但是这两个条件,南阳的铝氢汽车项目都不具备,或者说先天就不足。
南阳从2016年到现在,一直想加入汽车产业链,现在还是只能生产减震器、水泵之类的零部件。对于南阳来说,从头开发一整条小众的技术路线,超出了本地的工业技术基础。至于说合作方青年汽车,早就濒临破产了,既没有强大的研发团队,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所以水氢汽车技术始终停留在实验室水平,没有完成产业化。
这里要简单介绍一下青年汽车,它的创始人庞青年是浙江台州人,跟吉利的老板李书福算是老乡。上世纪80年代,庞青年在台州开了一个自营车轮胎厂,当时的明牌自营车,比如说永久和飞鸽都用他的产品。
到了90年代,中国一些发达城市开始建高速公路,逐渐兴起了公路客运,各地都需要买大巴车。一家叫做北方汽车的国企,80年代引进了德国豪沃客车,尼奥普兰的整套生产线,但是经营得不好。庞青年看准这个商机,花了1.2亿买了北方汽车的股份,在金华成立了北方富莱汽车公司,也就是后来的青年汽车。
年纪大一点的观众,或者有过长途打工经历的观众,可能还记得“欧洲之星”这个豪华的客运品牌,这就是青年汽车第一款产品,2000年前后售价将近200万一辆。当时青年汽车的大巴配备了航空座椅,车里面还有两台电视机,算得上高等客车,市场竞争力不错。2002年,青年汽车的收入超过10亿。2006年,北京为了打造绿色奥运,准备淘汰老旧的客车,订购了800辆绿色大巴。青年汽车打败了沃尔沃、奔驰这类巨头,拿到了500辆的订单,算是彻底打响了品牌。
后来北京公交集团为了奥运又多次招标,青年汽车又中标了1300辆客车,跟奥运挂上了钩。在高铁兴起之前,青年汽车几乎霸占了国内所有的豪华客车市场。当时统计,国内130万以上的豪华客车,青年汽车占了71%,200万以上的市场更是全部占领。
赚到钱之后,庞青年就开始玩资本游戏了。他的套路总结下来有两个,跟国际车企谈合作,搞名气;跟地方政府谈投资,搞钱。先说搞名气,第一个被庞青年盯上的品牌,是正版的莲花跑车,也就是现在吉利旗下的路特斯。2006年,庞青年跟一家叫莲花工程的公司签订协议,表示要联合研发跑车,然后自己在国内注册了莲花商标。但这个莲花工程公司跟真莲花跑车的关系,就类似于保时捷设计跟保时捷的关系,只是名字一样。庞青年后来推出的第一款莲花汽车,技术上算是30小汽车换皮,销量不怎么样,还毁掉了真莲花汽车的名誉。庞青年的老乡李书福收购正版莲花之后,被迫改名路特斯,跟青年莲花撇清关系。
第二个被庞青年盯上的品牌是瑞典萨博,曾经跟沃尔沃齐名,都是北欧的高端汽车。2008年金融危机,通用汽车决定出售萨博业务,庞青年就表示要收购。后来通用把萨博卖给了瑞典世爵集团。青年汽车又表示,我跟世爵达成了协议,要合作生产超级跑车。但直到青年汽车破产,也没有生产出一辆萨博车。
用莲花跟萨博这两个品牌炒出名气之后,庞青年开始跟地方政府谈合作。2010年,青年汽车跟宁夏石嘴山市签约,承诺投资260亿,就要在当地建设汽车生产基地。石嘴山市提供煤矿,给工厂保障能源。按照规划,这个基地每年要生产21万辆重型卡车,10万辆莲花轿车。结果媒体发现,青年汽车公司运来了1批组装好的卡车,冒充在本地生产,同时把煤矿转手卖了10个亿,就彻底失联了。
2011年,青年汽车又跑到另外一个煤炭产地鄂尔多斯,签订了投资协议,表示要投资200亿,在当地生产萨博汽车。作为交换,鄂尔多斯要向青年汽车提供13亿吨煤炭。青年汽车公司转手就把这13亿吨煤炭指标卖了出去,收了2亿的定金。
就在庞青年沉迷于搞名气搞投资的时候,豪华客车这个老本行逐渐被市场淘汰了。高铁打掉了大多数大巴车需求,剩下的市场被宇通、金龙、中通这类品牌抢走。2017年,青年汽车卖给上海公交集团245辆新能源客车,因为虚报电池重量,骗取补贴,被工信部处罚,彻底丢了市场信誉。
2013年,鄂尔多斯发现自己被骗以后,已经用诈骗罪起诉了庞青年,但是庞青年当时担任浙江省人大代表,不能随便逮捕,也很难跨省追究,所以没有掀起什么风浪。在青年汽车公司跟南阳合作之前,它旗下的青年莲花汽车公司已经因为资金链断裂,被法定裁定要破产清算。庞青年自己的人大代表身份,也在前一年被取消了。
后来压垮庞青年事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南阳水氢汽车事件。南阳造永动机失败的传言爆发之后,石嘴山、六盘水这些被庞青年忽悠过的城市,都找上门要说法。青年汽车公司、金华的青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现在都宣告破产。庞青年到底藏在中国哪个角落,没人知道,但肯定是没复兴的机会了。从庞青年最近十几年的经营来看,他从来就没有打算建立一个大型的研发团队,所以不可能把小众技术升级到大众技术。南阳市选了庞青年作为合作方,这条技术路线就注定要失败了。
南阳水氢汽车项目最后制造的损失有多大?
南阳为什么总能“错过”大坑?
绝对损失很小。考虑到当时特定的投资环境,甚至可以说,南阳借此避开了另外一个大坑,算是赚到了。虽然南阳市政府号称要投资40亿造水氢汽车,但是真正花掉的钱只有8640万。这笔钱是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向青年汽车购买了72辆氢能源公交车。在南阳市政府做后续投入之前,项目就已经被国家叫停了。对比庞青年另外两个合作伙伴鄂尔多斯和石嘴山,南阳算是损失最小的一个地方政府。
很多观众应该记得,在水氢汽车出来的同时,一个小学学历的发明家,在秦皇岛推出了一款高科技交通工具,叫做巴铁,号称是“治堵神器”。这个巴铁看起来是移动的高架桥,车内可以搭载乘客,车身下面是挖空的,可以正常通行汽车。但只要开过车的人,都知道巴铁这个东西完全不靠谱。巴铁公交的高度是4.5米,比很多立交桥都要高。车厢宽将近8米,横跨两个车道。转弯半径要30米起步,需要一条单向8车道才能容纳它。另外,巴铁的下层净空只有2米出头,比非机动车道的设计规范还要低1.5米。在巴铁下面开车,里面和外面的司机相互看不见,必然会产生数不清的交通事故。
但是在土地财政还比较充足的年代,地方政府很喜欢类似的新奇项目。最早对巴铁项目感兴趣的城市,一个是秦皇岛,另外一个就是南阳。南阳当时计划投资100亿,要建设巴铁工厂,恰好庞青年同时在宣传水氢汽车项目,才改变了南阳的投资方向。现在庞青年自己虽然公司破产,一身债务,但起码没有坐牢。巴铁项目就不一样了,背后操作巴铁的公司叫做华赢凯来。2016年,利用政府PPP项目的名义向社会集资。华赢公司在项目投资书里面表示,巴铁项目基金规模1亿元,认购金额100万元起,年化收益可以12%。
三年时间,巴铁项目骗到了4万多人,赚了48亿。这些钱完全没有拿来搞技术研发,而是被拿去炒了房地产,最后不能正常兑付。公司的老板被认定是集资诈骗罪,判了无期徒刑。所以南阳当时的领导班子,可能还要感谢庞青年。最起码当时两个项目之间纠结的南阳领导可以正常退休,这比喜欢投资文旅的接任者朱是西还要幸运不少。
总的来说,我认为水氢汽车项目不应该定性为诈骗,勉强还可以算到商业冒险,和928期介绍的西奥清能合巨远项目可以做到一桌。因为铝粉制氢技术并没有走到工程层面,不能说绝对没有前途。只是商业冒险的试错成本应该让风险投资公司自己去承担,不能让地方政府背债去赌博,至少不能让南阳这种输不起的地方去赌。
从我们外地考察日记节目开始,我们已经有四五期节目关注南阳了,主题全都是分析南阳搞产业升级的失败教训,这恐怕不是偶然。
第961期节目介绍过,南阳市作为地理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城市,本来得到了一定的三线工业转移,但是因为纯粹的军事工业比例太高,所以并没有因此带动产业升级。同时南阳曾经有1200多万户籍人口,现在也有900多万的常住居民,在非省会地级市中排名第八。排在南阳前面的七个地级市分别是:深圳、苏州、东莞、青岛、温州、宁波、佛山。可以说,南阳是中国最大的不发达地级市,是最需要解决居民发展的地方。
要满足南阳人的发展需求,最理想的选择当然是就地发展经济,发展高端产业。但是前面列出的这些城市都分布在沿海,南阳恐怕很难得到同样的投资效率。所以更合理的方案是要让南阳的人走出去,无论是近处的襄阳、郑州,还是远处的北京、上海,只要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找到更好的工作,都应该鼓励南阳人往外走。
但是很遗憾,东部三个直辖市有严格的户籍制度,不欢迎南阳人。其他沿海城市的房价也相当不低,构成了很高的移民门槛。至于说去外地读书,河南人和山河四省受到的高考歧视待遇,应该不用再多说了。所以虽然已经有200万南阳人离开了家乡,剩下的950万人还是没有合适的发展空间。这才是南阳不断尝试各种新奇项目的核心原因。
如果我们不希望内地的城市盲目投资,浪费整个国家的金融资源,增加整个政府体系的债务,最好的方案还是尽早废除户籍制度,高考统一录取,以及收取房产税,用可持续的方式建设新城区。否则别的地方不好说,还有950万人的南阳,肯定还会再产业升级问题上搞个大新闻,继续成为我们睡前消息的老朋友。
感谢各位收看,969期睡前消息到此结束,我们周日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