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ARK
第 901 期 ~ 第 1000 期

【睡前消息931】高分报海关学院,图的是什么?

海关学院高考分数分析。

大家好,欢迎收看第931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话题。

最近,全国各地都公布了高考录取分数线。上海海关学院作为一所二本大学,今年在江苏的最低投档分是657分,录取位次第2618,超过了去年的上海交大医学部。督工,上海交大作为985顶级名校,在江苏竞争不过二本,是有什么特殊原因吗?

海关学院高分录取现象的背景分析

江苏省高考录取特质

首先,和江苏的高考录取特质有关系。江苏的大学数量是排在全国前几名的,其中还有两所985,11所211,名校比例明显超过了各省平均水平。但是江苏省的985录取率排在全国第15,211录取率5.5%,只是略高于全国5.3%的平均数。

985的名额少,是因为江苏省内两所985高校的体量小,分到省内的名额就少。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每年的本科招生人数都是4000多一点,加起来只相当于一个武汉大学。山东大学每年招生1万多。所以无论是省内分配,还是省外交换,江苏省的名校录取名额都要相对少。

江苏211名额也不多,原因是江苏省内的211基本上都是部属高校,省内招生比例低。比如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省内的招生比例只有不到17.5%。南京理工大学的省内招生比例还不到15%。作为对比,武汉理工大学有25.4%的名额给了湖北省,西南交大的四川招生比例是25%。

另外,虽然说现在是平行志愿录取了,但每个批次还是只有一次投档机会,被退回,那就自动要落到下一个批次。

高分考生选择海关学院的原因

江苏公立教育体系对于复读控制比较严,严禁公立学校附设开设补习学校。所以大多数的高分江苏考生都不打算补习,宁可填报海关学院,增加自己毕业之后的高收入预期。就算因此错过了名校机会,也不后悔。

所以海关学院是江苏和另外好几个省的成绩热门志愿,超过了我的母校同济大学是常态,今天能够超过上海交大也不奇怪。


海关系统职位与收入优势

现在全国公务员都是逢考必进,能够拿到铁饭碗的学校一般只有军校。海关公务员也是全国招录,那为什么读海关学院也有可预期的、高收入?

海关系统招录的特殊性

因为海关有部分岗位,是给海关学院量身定做的,属于程序性垄断。就拿今年国考来说,中国海关放出了487个岗位,限定要海关管理、海关检验检疫安全这两个专业的应届生。目前全国开设海关管理专业的高校,只有上海海关学院和对外经贸大学这两家。而海关检验检疫安全专业,只有上海海关学院一家开设。这两个专业每年的招生规模都在400人左右。

此外,海关给自己直接管理的毕业生提供了优惠政策,只要填报生源地的直属海关,即便第一年没考上,接下来两年还可以默认是应届生身份,再考两次。所以扣除一批考研换名校,或者去了大型外贸企业的学生,剩下的海关类专业本科生,进入海关就像普通人考驾照,需要费点功夫,但不多。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警校。2015年开始,国家实行了全国警校联考。全国20所公安本科、10所专科的公安专业毕业生,只要参加考试,就有将近90%的几率拿到警察编制。如果是公安大学这类部属高校,考试通过率甚至超过了95%。所以今年的江苏警官学院,最低投档分数也574分,超出了本科线100多分,很正常。

当然警校毕业之后的职位和海关学院没法比,警校生的绝大部分去向都是一线的基层派出所,收入和地方财政相关。海关作为中直单位,经费全部来源于中央财政,而且众所周知,待遇高,而且稳定。在经济减速,就业艰难的年代,海关学院的录取分数比省内的警校再多80分,很正常。

海关学院专业性质与技术岗位

警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行业,校内执行准军事纪律,对体能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单设了一批学校。海关学院特设的专业,比如说海关管理、海关检验检疫安全,是不是也有比较高的专业门槛?

恰恰相反,这两个专业都是典型的管理岗位,跟技术关系不大。海关管理专业我就不说了。就算是看起来像是技术专业的检验检疫安全,国家给的归类也其实是管理类。他发的学位证书写着管理学学士。

至于说平时的学习内容,海关学院的网站上列出了核心课程。排名前十的课程都是法律和管理,接下来才有大学化学、普通生物学、卫生检疫学这些技术课程,而且其中不包括临床预防医学。海关也知道这些人干不了技术活,只能搞一些程序性的工作。所以具体去做进出口产品检验检疫的岗位,一般还是要从各个农业大学和医学院去招录,这些人是真正的技术人员。

2025年的国家公务员招考,海关系统招录将近3000人,其中500个岗位实际上指定给对外经贸大学和上海海关学院。剩下的2500个岗位,主要是招录医学、农学、理科的专业人员。这些外面的院校毕业生才是技术工作的主力。


海关系统招录的体制问题与改革建议

这么说,考名校的技术类专业,再回头考海关的编制,也可以进入海关系统。而且因为有名校的学历还多了很多其他的选项,那为什么高分考生还要挤着去海关学院呢?

海关系统历史沿革与内部培养

从专业设置就能看出来,海关学院的毕业生更容易进入管理岗,潜在的晋升机会多,工作也更轻松。从海关高层履历来看,大多数在体系内提拔的干部都有一个有趣的特征,就是履历明确说了大学学历,但往往不说哪个大学。用他们的名字去海关学院的校友名单去查,就能查到名字了。这说明他们是2007年之前专科,甚至中专时代的海关干部学校、海关专科学校的毕业生。

这代干部在中高层的占比将近一半,远远超过了海关学院占国考的20%比例。所以如果家里有海关或者是外经贸系统出身的亲戚,高分的考生就能选到了海关学院去抢快速上升通道,那就很正常了。

新中国的海关系统直接继承了清朝和民国时期的海关机构。当时外国人把持了中国海关,建立了独立的人事和教育体系,甚至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和海军。海关学院毕业生的特殊地位是不是和这段历史有关系?

正好相反,现在的问题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特殊现象。海关的核心业务是根据国家政策,对不同的商品收不同的税,或者是阻断某类特殊商品的流通。海关自己没有资格去制定国家政策,只能是负责执行和落实。所以海关的核心业务就是物品分类和质量检查,类似于大型综合企业的物资管理和物流岗位。

从1861年开始,中国海关业务被英国人赫德承包。接下来一直到1949年,中国的海关权力都被英美资本控制了。这方面说明旧中国的主权不完整,另外一方面也让中国建立了现在海关制度。至少海关的垂直管理原则就是在那个时代确立的。

外国资本主导中国海关,一方面要保证自己的控制权,另外一方面,中国本土的教育水平比较差,缺少物流和检疫方面的人才。所以当时大多数高级员工都要雇佣外国人。按照1861年的第一份海关协定,海关验货员必须由外国人担任。至于说中国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能做录事,也就是机光文员。这从另外一个侧面证明,海关的核心技术不是所谓的管理。

中国人自己第一次控制海关的核心技术岗位是1928年,国民政府北伐打下南京以后,比清朝和北洋政府多少进步了一点,开始考虑自己控制一部分海关业务。任命了邹秉文筹备上海商品检验局。当时外国人控制的海关,已经在中国成立了专门的税务学校,但邹秉文并不是税务学校毕业生,而是美国康奈尔大学毕业。回国以后在多个大学当农科教授。民国时代中国主要的出口商品是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所以邹秉文能够主持出口商品的检验分级工作,也顺便掌握了一定的税收选力。这说明自主的海关,首先要充分利用全社会的教育资源。

新中国接管了帝国主义控制的海关,恢复了中国的主权。但是接下来计划经济时代,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条块分割时代。每个部部级以上的单位都要建自己的干部学校,都习惯优先任用系统内培养的自己人。海关因此建立了自己的专科学校。

这期间,海关系统一度并入了对外贸易部管理。外贸部直属的对外经贸大学也算是海关的半个自己人。所以现在海关招聘,有20%的指标指定给这两个大学的毕业生,知道畸形的高分。

对海关招录体制的批判与建议

现在中国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编制会引发很多社会争议。核心问题是招聘程序和入职之后的待遇。具体到海关公务员问题,我认为适当的高待遇是合理的。因为海关控制了全部的进出口物流,必须在不阻碍正常贸易的前提下,对商品做出准确和快速的鉴定,给出明确的税收标准。这份工作不仅有技术含量,也包含了巨大的自由裁量权,知道潜在的腐败空间。所以提高海关员工的工资,尤其是提高退休金的标准,确实可以高薪养廉,减少腐败和监督成本。

但是高待遇的岗位,首先应该保证工作流程的透明,充分接受社会监督。其次应该保证招录公开公正,欢迎全社会的人才来竞争,这样才能减少争议,提高工作质量。反过来说,搞内部培养体系,给某些职位制造神秘化光环,待遇和编制就会不断引发争议。

海关曾经的上级是对外贸易部。2003年这个部就撤销了。但这并不影响对外贸易的发展。现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全世界最大,也是全世界物流最发达的国家了。在政府机关之外,企业对于物流和仓储、检疫工作也有大量的需求,反过来带动了大学相关专业的发展水平。海关80%的岗位,尤其是技术岗位都面向社会招聘,这就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结果。

对于技术水平要求高的单位来说,管理干部也应该懂技术,尤其应该有一线技术岗位的工作履历。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会招聘的大多数技术人员肯定能够保证海关管理层的正常更替,没有必要专门设置一个海关管理本科专业,故意知道外人看不懂的小圈子。

前面分析过海关特殊专业的学科设置,完全看不出设置独立招录计划的必要性。很大程度上浪费了高分考生的能力,压制了他们的技术提升速度,也引发了全社会对于海关特权的怀疑。所以我认为未来的海关学院完全可以交给教育部,变成一所没有招考特权的普通商贸大学,也可以退出高考招生,像70年代那样,做一所纯粹的系统内干部学校,只负责培训工作。从全社会考进来的技术干部,如果在基层表现突出,那就到这个干部学校进修一两年,再提升到管理岗位。无论哪一种结果,都能增加全社会对于海关系统的信任。

感谢大家收看,931期节目到此结束,我们周二再见。

Leave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