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消息968】石家庄理工还在,衡水模式不要慌
石家庄理工学院破产事件。
大家好,2025年10月21日星期二,欢迎收看968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话题。
石家庄理工学院破产事件
石家庄中级人民法院9月裁定,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破产重整。石家庄理工是一所民办高校,每年招收大约2000名学生。9月正好是国内高校开学的时间,也就是说这些学生刚刚报道,学校就被宣布破产了。督工,那这些学生还能正常上学吗?
我们河北人对于专科学历的估值现在还很高,所以石家庄理工的赚钱能力很不错。政府和其他企业也会抢着接手,就算是药破产重整,也不会影响学生念书的。
最近几年确实很多民办高校都出现了经营困难,最后破产倒闭。比如说泉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就出现了资金短缺,账面现金只剩下1100万,发不出工资,被当地国企收购了。重庆健康职业学院2020年破产重整,同样是资金链断裂,没钱修教学楼,更没有钱发工资,最后只能交给当地的国资委。
石家庄理工的情况完全不一样。按照审理公司的说法,今年6月份,石家庄理工的账户还有8700万的现金。扣掉学校6个月的运营成本5200万,还能剩下3500万。和同行对比,类似高职学院的学费收缴率平均是85%,石家庄理工学院的收缴率是98.3%。所以今年新生入学之后,石家庄理工的财务状况只会更加健康,不至于发不出工资。
另外,石家庄理工开设了中专部,这些中专生每年至少能提供1000多万学费。按照河北省的政策,每年每名中专学生有1000块的国家补贴。等到学生入学,只要能够考的职业证书,或者是完成实习任务,当地的人社局还会对学院进行奖励。过去几年,石家庄理工每年领取的人社补贴也有将近300万。这些补贴加起来,站到了石家庄理工一年收入的10%。
2万名正常缴费的学生,还有高额的政府补贴,所以石家庄理工的赚钱能力相当不错,学生根本不需要担心失学。
既然学校的经营状况这么好,为什么还会破产?
21世纪教育集团和李育龙的商业模式
因为学校老板在别的地方欠了钱,牵连到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有媒体通常报道这事,用的标题是“蒙冤破产”。冤枉不冤枉不好说,反正学生正在运营的部分还是有价值的。
这里我要介绍一下石家庄理工的情况。2003年,一家叫做河北瑞泽教育的公司,创办了一所民办大专,当时叫做石家庄联合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改成了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石家庄理工的母公司上面还有一家港股上市公司,叫做21世纪教育集团。2018年这个集团准备上市,发布过一份招股书,表示自己超过一半的收入都来自石家庄理工。
石家庄理工发展到现在,有两个校区,加起来占地1626亩,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这个面积比北京三所艺术类重点高校加起来还要多,也超出了河北一些本科院校。石家庄理工其中一个校区的过度扩张是学校破产的直接原因。
2022年,石家庄理工在高邑县卖了750亩地,开工建设新校区。因为新校区面积比较大,分成三期施工,每期的造价都不低。比如说项目一期和二期的宿舍食堂,造价将近1.8亿。同期规划的三期工程,宿舍造价就将近3500万。这个项目积累到现在,已经让石家庄理工背上了5.6亿的债务。这次把学校告到破产的公司,就是新校区的供应商,跟石家庄理工签订了540万的合同,到现在还有380万的工程款没有拿到。
但是380万的工程款并不能决定一个教育集团的生死。因为中国的工程项目,施工方被拖欠工程款是常见情况,在2022年更是普遍现象。一般的处理办法不是债主逼对方破产清算,而是达成一个分期付款协议,甲方慢慢的还钱。如果被拖到破产重整这一步,债务有可能转为股份,资产拍卖也会折价,对于债权人来说得不偿失。
石家庄理工每年结余3000多万,如果只看学校的经营状况,很有希望在接下来几年付款。债权人宁可亏钱也要申请破产重整。原因是石家庄理工这家公司,除了5.6亿欠款之外,还欠了将近8个亿的表外债务。
前面提到过,石家庄理工的实控公司是21世纪教育集团。让石家庄理工多背了8亿债务的人,就是21世纪教育的老板李育龙。这个李育龙也是河北老乡。上世纪90年代,在石家庄艺术研究所当编辑,出品了几部抗日神剧。利用这个身份,2000年李育龙搞起了民办教育,在河北大学成立了一个二级学院,叫河北大学影视艺术学院。这个学院让李育龙赚到了第一笔钱。
后来真正让李育龙赚到大钱的业务不是搞教育,而是房地产。睡前消息928期提到过,上世纪90年代,廊坊市政府曾经给希望集团划拨了500亩地。他的老板王玉所用这块地抵押贷款做流动资金,才有钱向河北以外拓展业务。廊坊市政府当年给的地块叫东方大学城,吸引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入驻。
石家庄市政府也欣赏廊坊的做法,准备搞个类似的大学城。李育龙接了市政府的项目,也就是今天的联合大学城。这个大学城从建设到运营,全部被李育龙承包。后来陆续入驻了一些本地高校,比如说河北中医药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李育龙成立石家庄理工学院,就是想要自家的地产,再节省一层办学的成本。
教育加上地产的联合运营,让李育龙尝到了甜头。2005年开始,21世纪教育集团正式进入房地产行业,最核心的卖点是自建幼儿园,拉高周边的房价。请静静帮我读一段报道。
2005年左右,房地产开发商自建学校,深度布局教育业务等做法相继出现。地产加教育的组合拳打法已经出现。21世纪集团的地产住宅项目正值交付,为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一箭双雕,既能为房地产业务增值,又给拓展教育业务提供了切入口。那时我们还从没接触过幼教,几乎本能反应就是不弄。刘战杰笑着回应。他从2004年入职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此前对幼教领域了解不多。“助力你一生的新战略”,让21教育集团全力投入幼教领域。2011年,集团旗下第一所幼儿园,蓝水晶幼儿园投入运营。接下来四年里又有七所幼儿园陆续开办。除了对这些幼儿园推行统一品牌之外,集团总部还负责课程研发、师资招聘、教师培训和整体运营。
后来十多年,21世纪教育集团开始全面扩张,一方面买地建小区,另外一方面收购幼儿园。疫情前一年,李育龙还花了13个亿,在石家庄买了三个地块。石家庄理工作为主要资产,变成了抵押物。按照法院的判决书,李育龙不仅把学校的宿舍、土地抵押给债权人,就连学费的收费权也不在自己手里。
快速扩张之后,李育龙很快遇到危机。2018年11月,21世纪教育集团刚刚上市,从市场上借了4.3亿,准备再收购13所幼儿园。同一个月,国务院发布了规范文件,禁止社会资本通过收购搞加盟连锁幼儿园,也不再允许上市公司投资幼儿园。李育龙手里的八个幼儿园,直接变成了负面资产。第二年,新冠疫情爆发,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下行周期。21世纪教育集团陷入危机,公司的股价跌到了只有0.1港元。
国务院的教育政策打断了现金流,房地产危机直接威胁它的存量资产。21世纪教育集团各项资产都开始被清算了。比如说石家庄理工学校的印章和网银,从去年9月开始就被当地公安扣押了。想要花钱,必须经过政府批准。
同一个月,债主长江联合金融租赁提起诉讼,请求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冻结学校的银行账户。李育龙当年想要打的教育旗号去卖楼,在石家庄理工新校区旁边买105亩的住宅用地。今年4月份,这块地也被拍卖了。
总结一下,因为石家庄理工的老板搞教育和地产联营,同一个集团欠的外债太多了。债权人不得不申请学校破产,避免石家庄理工这个学校要为房地产还债。从这个角度来说,石家庄理工破产重整,对于学校的教职工,对于学生来说反而是件好事,起码保证了学校和房地产脱钩。
@@@ 今天来给大家推荐一款海洋至尊的清洁套妆,可以说是懒人必入。这个大力盒包装,包括了一支三棱净洁面,一支多效乳,一支能量舱部乳,一支净屑止痒洗发水。这款三棱净洁面是海洋至尊的招牌产品了,专为男士的油痘肌研制,内含专利超分的水杨酸,使用14天痘痘就能减少45.38%。去痘、控油,但是也不会过度干燥,质感很轻盈,手搓一搓起泡很迅速,上脸一洗干净不紧绷。多效乳一支能够完成大多数保湿控油的工作,乳液延展性很好,很水润,抹完全脸也不会油腻。大多数男生不爱花时间在脸部护理上,但其实选对了产品,每天只需要10分钟,就可以让皮肤好很多。正值换季,现在很多人头皮容易发痒有头屑,用上这款净屑止痒洗发水,让头发更加干净蓬松,头皮更健康。有顽固头屑问题,那是因为你的头皮微生态已经受损了。海洋至尊为了根源去屑,在洗发水中加入了高活性的清好精粹。马拉色菌是头皮出油多头屑的万恶之源,这款洗发水有着高达95.9%的马拉色菌抑制率,可以说是治标又治本。要不是我说了这个套妆很全面呢,里面还有一管沐浴露,添加了超分的水杨酸,能够更快的溶解毛孔里油脂。坚持用一段时间,胸前和后背的痘痘都消失了。一套解决洗护清洁所有的需求,海洋至尊真的很懂我们男性消费者。现在点击蓝链下单,免费试用30天,不满意直接退,赶紧去评论区的置顶链接购买吧! @@@
中专升大专的“衡水模式”
督工,你刚才提到,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有将近2万名在校生,而按照教育部统计数据,全国专科在校生的平均人数只有1万出头。一些重点大学,比如说北京外国语大学,在校生还不到1万人。那石家庄理工凭什么吸引这么多的学生?
老板李育龙之前的套路是教育和房地产联营。具体到教育产业,石家庄理工的套路是大专和中专业务联营。
先说教学质量。这所学校虽然名字带着理工,但是主要专业跟理工关系不大。2021年石家庄理工录取的,前五的专业,只有机电一体化技术跟理工沾边。其他几个专业是护理、会计和数码媒体。这些专业的录取线都在200出头,比河北省的本科线少了60多分,显然不算什么强势专业。
至于说就业,更没什么优势。按照理工学院自己的数据,2024年4518个毕业生,2659人入职民营企业,536个做了个体户。还有几十个学生进了医院和体制内,另外还有180多人从军。反正经过毕业季的学生都知道,这个数据背后有多大的水分。
虽然按照学校的说法,自己跟腾讯、大疆之类的大公司签订了协议,但是这些公司显然没有吸纳多少学生。今年6月份,石家庄理工举办了就业双选会,70多家企业参加。被重点介绍的几家企业都能查到名字。耐力股份有限公司、河北佐涛科技有限公司、河北方盛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河北风旅铁路电气化技术有限公司。
这些企业或者是当地的小型工厂,或者是劳务派遣公司,起薪并不明显高于普通的无技术劳动力。2023年,石家庄理工应届毕业生的月平均工资3978,省里另外一所大专,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就已经达到了4392,多了将近400元。
石家庄理工真正的核心经营优势,藏在他招生简章里面。请静静帮我读一段。
学院中专部依托大专升学优势,连续多年升学率稳居同类院校前列。根据中专生特点,采取因材施教,升学内容已全部融入日常教学计划中,学院根据自身优势,实现了中高职专业知识能力培养贯通,为中职生入高职奠定了基础。
简单来说,石家庄理工设立了中专部,然后提供中专生大专服务,可以拿到中专的国家补贴,也能优先抢占生源,把中专生留在本校读大专。这在年轻人口已经开始进入断崖的时候,是很优秀的竞争策略。
现在的初中生,如果中考成绩不好,就会被强制分流到中专。想要继续升学,一般来说只有四条路。第一种是继续参加普通高考。因为中专生还有一部分时间要上专业课,很难和普通高中生竞争,所以这是最难的一条路。第二条路是对口升学,也就是中专读什么专业,再去参加统一考试,进入对口专业的大专或者应用本科。第三条路是五年一贯制,中专和大专都在同一所学校,招生的规模不大。
这三条路,或者是参加统一考试,或者是招生人数少,难度都比较高。所以很多中专生选择了第四条路,高职单独招生。一些大专可以自主命题,单独组织考试,类似于大学的自主招生。如果一所学校同时开设了大专和中专,中专生报考本校的大专,难度就要低一些。
这条路是石家庄理工真正的财源。按照石家庄理工的招生简章,有了大专的升学机会之后,中专部一年学费将近一万,是河北省公立中专的四倍,甚至超过了一些公立大学。2023年,石家庄理工还有将近2700名中专生,这就是每年2700万的学费收入。
为了充分留住学生,石家庄理工的服务范围不只是中专升大专,同时也做专升本。有学生在网上抱怨,说石家庄理工内部开设了专升本的预科班,学费19000块。学生如果想在专科里面做班干部,先得读这个预科班。如果有学生能够拉人报名,还可以拿3000块的回扣。
2024年,石家庄理工一共是521名学生成功升级,进入本科学校。不过这些学生进入的本科质量也不算高。其中最多人去的河北美术学院是一所民办本科学校。排名第二的河北科技学院,今年的录取分数紧贴着河北省的本科线。它的真正财源还是中专要升大专这一块。
发现这条财路的学校也不只是石家庄理工一家。河南有一所大专,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每年招生计划1669人,其中一半名额都给了中专生。类似的情况在整个山河四省都是普遍现象。
比如说河北有68所大专,其中12所都开设了中专。河南有99所大专,其中11所招收中专生。山东的88所大专,也有10所开了中专班。山西只有35个大专,其中5个招收中专生。在整个山河四省,大专和中专联营的比例都在10%以上。所以对比,这个数据在湖北是4.6%,在浙江是3.4%。同样缺少好大学的江苏,这个数据也只有4.3%。
上周,睡前消息966期介绍了衡水模式的一线资料,引发了观众空前的讨论热情。目前在B站就转发了5000次。上一次观众有类似的转发热情,还是第930期,讨论颐和园的1200个事业编是不是太多了。
目前966期的知乎对应的话题也有四五百个回答。有的观众在知乎说,衡水模式已经到头了,因为河北人已经放弃了卷学历。但是从石家庄理工的经营现状来看,衡水模式还能经营很久。因为衡水模式的目标是本科,而河北的学生连中专升大专都愿意掏钱来卷一下。从毕业起薪来看,学生和家长的目标甚至不是就业,纯粹就是想拼一个专科学历,最起码乡亲的时候说起来好听。
只要经济活跃大城市,对于山河四省的公民继续实行教育歧视。只要河北人民还在执着的为大专学历掏钱,石家庄理工的业务就还能赚钱。什么时候石家庄理工赚不下去了,衡水模式也就进入死亡三年倒计时了。
感谢各位收看,968期节目到此结束,我们周五24号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