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消息959】共和党修改选区 民主党还能忍?
分析美国最新一轮选区调整。
大家好,欢迎收看第959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话题。
最近两个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德克萨斯州和密苏里州都在重新划分国会选区,改变联邦众议员的选举格局。督工,他们想做什么?
美国各州重新划分国会选区
明年国会要举行中期选举,共和党和民主党都想拿到更多的众议院席位。美国联邦众议院一共有435个席位,按照人口比例分配给各州。
一般来说,任何一个党派只要在众议院能够拿到218个席位,就算控制了众议院。特朗普第二次上台,很多法案能够快速通过国会审核,原因就是共和党的席位占了多数。但是共和党的优势并不明显,前面提到,控制众议院的基本条件是拿到218个席位,现在共和党手里只有219个席位,民主党只要多拿三个席位就可以翻盘。
众议院的重要性
对比参议院,美国众议院虽然日常议政的权力少一些,但它有两个重要的职权无可替代:税收立法、弹劾总统。
先说税收立法。每一届美国政府想要改变税收,必须从众议院发起,参议院只能否决和修改,不能提自己的方案。睡前消息924期介绍的大而美法案,就是众议院先发起,参议院修改,最后再经过众议院表决生效的。按照现在美国两党的斗争情况,如果共和党丢掉了众议院,特朗普以后基本上不可能调整税收模式了。
众议院的弹劾权直接威胁到特朗普本人。按照宪法,美国众议院有权对联邦官员发起渎职指控,也就是弹劾。2019和2021年,特朗普分别被众议院弹劾,成了美国第一位被弹劾两次的总统。如果民主党明年控制了众议院,特朗普很可能又要面对弹劾指控。
前面提到过,众议院的席位分布是按照各州人口计算的。德克萨斯州在美国人口排第二,有38个众议员席位。所以七月份,特朗普就公开喊话德州,要求重新划分选区,争取要给共和党增加五个众议员席位。
德克萨斯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操作
德州是传统的红脖子州,共和党有很大优势。所以七月底,德州就召开了特别会议,准备重新划分选区。当地的民主党议员知道投票就会输,但是只要人数没有达到法定要求,会议就开不了。所以民主党的议员选择离开德克萨斯,拖延议程。八月三日,德州司法部长对媒体公开表示,要把民主党的议员抓回来开会。这场闹剧持续了半个多月,八月十八日,民主党的议员终于回到了德州开会,共和党成功重划了选区。
为了报复共和党,民主党选择在加利福尼亚州反击。加州人口最多,所以众议院的席位也最多。八月二十一日,加州通过了民主党的选区重划法案,计算下来,民主党也可以多拿五个众议员的席位。
德州多出来五个席位满足不了特朗普的胃口。特朗普还鼓励另外三个州重新划分选区。这三个州分别是佛罗里达州、印第安纳州和密苏里州。共和党都在当地占据优势,也采取了相应的动作。
什么是杰利蝾螈 (Gerrymandering)?
为什么共和党和民主党都能随便调整选区?
因为选区不是固定的行政区域。前面提到过,众议院的席位是按照人口分布来计算。具体到一座城市,人口一般不会均匀分布,而是有的社区人多,有的社区人少。为了考虑选举公平,政府就要人为划分选区,尽量要保证每个席位能够对应差不多周内人口。
拿中国的基层选举来说,一个村的人口太少,就会跟隔壁村合并成一个选区,共同选出一位人大代表。选区变化在中美两国都是很正常的操作。
美国的选区也不算固定,一般跟人口普查同步,每十年要调整一次。2020年,美国刚刚重新划分了选区。两党现在的重划选区行为打破了惯例,但毕竟是走了州内的立法程序,所以也能算合法。
选区划分的基本原则
乔真选区为什么能直接影响两党的国会席位?
因为美国议员选举制度是赢家通吃。世界主流选举制度有两种,一种叫做比例代表制,就是一个选区可以产生多名代表,各党派的候选人按照得票数量排名分配席位。欧洲大陆国家一般会采取这种模式,所以国会经常会出现小党派的议员。
美国采取另外一种制度,单一选区制。一个选区只能有一名代表。对各党派来说,就算一个选区只拿到51%的票数,也可以拿下议员席位。所以在美国,划分选区的原则不是集中优势力量在某个主要选区拿票,而是把支持者分散开,在每个选区都要保持相对优势。至于说对手党派的支持者,就要尽量划到同一个选区,牺牲一个议员席位,让对手浪费席位。
这里有一张示意图,可以简单理解选区划分怎么会影响选举结果。假设一个区域共和党有40%的选民,民主党有60%的选民。第一种分法,可以让民主党拿到全部五个席位。第二种分法,把民主党的选民分散开,共和党反而可以取得优势,拿到三个席位,变成多数党。
杰利蝾螈的起源与操作手法
最早采取这套玩法的人是民主党的早期领导人埃尔布里奇·杰利,也是签署独立宣言的美国开国元老。1812年,马萨诸塞州即将举行州参议员选举,但是民主党的支持率不高。杰利当时是州长,就重划了选区。其中一个选区的形状狭长,像一个怪兽。当时共和党嘲讽杰利的行为,给杰利选区方案起了个外号,叫做杰利蝾螈。
虽然杰利的方案爱了骂,但是民主党的策略成功了。1812年选举,民主党输掉了众议院席位,连带杰利也丢掉了州长位置。但是凭借新的选区方案,民主党还是控制了州参议院。从此以后,杰利蝾螈成了一个专有名词,专门指代不公正的选区。如果一个选区的形状特别怪异,少数派的政党可以拿到多数票,或者好几个选区刚好出现了多数票,不给主要的反对派留席位,都可以叫做杰利蝾螈。
这种操纵选区的行为发展到现在,还变化出一些新玩法。比如说,对方党派有两名热门候选人,就把这两个人的选区划到一起,逼对方内斗。如果有的候选人支持者都来自本地社区,就把他的家庭住址跟社区分开,让他拿不到本社区的票。如果有色种族的投票明显倾向于某一个党派,还可以用“保证少数族裔代表权”的名义,把有色种族全部划到一起,牺牲一个席位。
美国如何限制杰利蝾螈
杰利蝾螈的做法极限是突破传统地理区域,但是再怎么做,不能直接把人迁走。所以一般情况下,杰利蝾螈的主要作用,不是让少数派的政党逆风翻盘,而是让多数派的政党扩大优势,在一个区域实现一党独大。
新加坡的例子
这里面最典型的例子是新加坡。虽然反对党工人党的支持者比例占了总人口30%左右,但是90%以上的议会席位都被人民行动党掌握了。
过去一百多年,美国一直在给选举制度打补丁,想限制杰利蝾螈行为。1842年,美国国会行使了宪法权力,要求选区必须在地理上相连,防止出现选区的飞地。1982年国会又要求,每个选区的人口数量应该一致,防止部分党派用少量支持者拿到一个议席。1901年,美国进一步要求,各个选区必须形状紧凑,不能出现过于狭长的区域,也就是说,要打击古典派的杰利蝾螈。
现在美国各州要重新划分选区,都要兼顾三个基本原则:一、地理上要相连;二、人口数量要相当;而且形状要紧凑。如果不能满足这三条要求,方案就 有可能被法院驳回。
@@@ 特朗普第二次上台以后,破坏了太多美国政治秩序。虽说大的秩序咱管不了,但脸上熬夜出油,长痘不守秩序,还是得早点处理。我有的同事就是油痘肌,最近用了这款可复美秩序次抛,脸上我眼看着都好了很多。他推荐给我用,上脸不厚重,很清爽。油痘油痘,那有油就容易长痘,他用这个把油控制了,用了一段时间,长痘和脸上泛红的毛病都好了不少。很多男生女生都会因为熬夜,使得油腻、激素紊乱,长痘痘。而这款精华的核心功效,就是靶向祛痘。主打三天根源祛痘,七天让皮肤回归健康秩序。它的主要成分我也看了,核心就是巨子生物专研的稀有人参皂苷SK,能够直接拧紧皮肤出油开关。坚持三天,痘痘好转肉眼可见。一周黑头粉刺也基本上消失不见。这一款是巨子生物旗下的核心祛痘产品。巨子生物是全球的重组胶原蛋白领导者,证书专利也是数不胜数。就是这样的高精尖生物制药企业,才能量产极难提取的稀有人参皂苷,也就是这款次抛的主角,可以精准的靶向问题肌夫,对准出油痘痘起效。现在置顶评论区下单可复美秩序次抛精华,迅速解决痘痘问题,告别出油,让自己的皮肤回归秩序。 @@@
杰利蝾螈为何仍能发挥作用
美国通过立法给杰利蝾螈现象打了补丁,那现在美国选区划分是不是比较公平了?
虽然打了补丁,但还是有后门。前面提到,美国法律要求选区的形状紧凑,但是到底怎么才算紧凑,法律没有给出具体标准。只要选区形状不是特别奇怪,也可以通过法院的审议。所以现在的美国选区,杰利蝾螈只是变胖了,扭曲的身材还在。
法律限制下的操作空间
就拿国会选举来说,一个州的国会有几个席位,就要设几个选区,而且人口要大致相当。美国总人口三亿左右,众议院是435个席位,大多数选区都是80万人口左右。除了德州和加州,美国绝大多数州只有个位数的众议员席位。
一个州选区越少,越容易出现席位一边倒的结果。比如说新英格兰那区的缅因州、罗德岛州,共和党的支持率都在40%左右,结果一个议席都没能拿到。在共和党占优势的红州,比如说犹他州、阿肯色州,民主党也能有40%的支持率,同样拿不到任何席位。
大州选举中的杰利蝾螈效应
在一些人口大州,情况就更明显了。2024年大选,共和党在加州的得票率达到了39%,结果在52个席位里只拿到九个。在伊利诺伊州,共和党的总得票率将近47%,只在17个席位拿到三个。
伊利诺伊州的案例
伊利诺伊州的选区地图充分说明了共和党为什么惨败。从四块面积来说,共和党选民的分布是最多的。但是选区边界复杂到超乎想象。共和党的选民人口被集中到三个奇形怪状的选区。其他的选区,或者像一条长蛇,或者在人口密集区的城市有复杂的边界切分,让民主党拿到了14比3的席位优势。
加利福尼亚州的案例
除了联邦议会选举,美国州议会选举情况也差不多。还是以加州为例。2024年,加州选举州议会,共和党的得票率将近41%。最后79个席位只拿到19个席位。民主党能够用不到20%的选票优势,取得三倍的议员席位,就是因为有利于自己的选区划分。
按照2024年加州选区地图,民主党赢得了选区,得票率都不足60%。共和党作为少数派,反而能在两个选区得票率超过70%。这说明在加州,共和党的支持者被有意集中到了少数区域,目的就是让共和党在少数地区自嗨,民主党在整个州取得优势。
德州以前的划分方式太保守,或者说太客气了,没有充分发挥共和党的优势。去年国会众议院选举,德州的共和党、民主党得票率将近6比4,两党最后拿到的议员席位也跟得票率差不多。德州本地的众议员选举,共和党有86个席位,只比民主党多20个。
这种严格按照得票率换算席位的情况,在整个美国都不多见。所以特朗普首先要求德州重划选区,德州的共和党也积极响应了特朗普。
民主党反制共和党杰利蝾螈的困境
操纵选区不是哪一家政党的专利。对于美国政党来说,这次对方赢了,只要下次调整回来也不算吃亏。比如说2010年的北卡州,只能算是摇摆州,共和党民主党谁也谈不上优势。但是共和党通过重划选区,用不到1%的选票优势,比民主党多拿了三倍的国会席位。
等到2020年,美国根据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重新划分选区,民主党就开始反击了。通过诉讼,民主党推翻了共和党的选区方案,也搞出了一堆符合自己利益的杰利蝾螈选区。
共和党打破了每十年调整选区的惯例,民主党有什么方法反制?
很难。美国一共50个州,民主党同时掌握了州议会两院的只有18个州。在其他32个州,民主党调整选区的方案很难通过。
民主党面临的州级立法限制
此外,特朗普发动选区调整,原因就是之前民主党把事情做绝了。通过2020年调整选区,民主党几乎榨干了几个大州的所有议会潜力。就算跟着特朗普重新调整方案,民主党也不能占到太多的新增好处。
纽约州和马里兰州的例子
比如说纽约州,因为民主党提出的选区方案太激进,两党打了三年的官司,刚刚形成新的选区方案。最近两年重新调整选区,不太现实。
另外一个大州是华盛顿旁边的马里兰。民主党只留给共和党一个席位,再调整选区没有什么意义。其他一些大州,比如说马萨诸塞、新泽西、伊利诺伊,留给共和党的席位加起来也不到十个。就算民主党在这些州继续调整方案,对共和党赶尽杀绝,也没有什么性价比。
加州这次重划选区之前,共和党还有九个席位。民主党选择从加州下手,还算有一点效果,但是也会增加现有席位的风险。到了其他州,民主党的报复都是名义上的。
其他国家为何少见杰利蝾螈
采用单一选区制的国家还有很多,比如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既然重划选区可以直接影响选举结果,为什么其他国家没有美国的这种现象?
其他国家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到。前面提到了,调整选区的诀窍不是集中优势保证拿席位,而是把优势分散到每个选区,用相对优势多拿席位。这就需要一个前提条件,精准地掌握选民信息。如果数据估算不准,调整选区可能会起到反作用。比如说,算着51%胜利,结果搞上49%,送对手一个席位。
精准数据分析的必要性
如果某个国家的社会科学不发达,公务数据不丰富、不透明,不能让所有党派随便查询,选区操纵就很难有花样。
美国社会学研究的优势
美国的社会学研究是全世界最发达的,精准的定量分析也是全世界最多的。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研究在19世纪就起步了,相对世界其他国家的优势,差不多就是马斯克的火箭相对其他国家的优势。前几年回国接管了浙江大学社会系的赵鼎新,是芝加哥大学的教授。现任的清华社会学院院长王天夫是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博士。凭借发达的社会学研究,美国人从建国初期开始,就习惯用数据分析来支持政治决策。
现代意义上第一次人口普查,发生在美国建国14年之后的一七九零年,或者说中国的乾隆五十五年。当时美国为了公平划分选区,专门制定了人口普查法,规定每十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二十多年后,民主党利用人口数据,搞出了第一代杰利蝾螈。
19世纪末,在汽车刚刚出现的年代,美国人为了整理人口普查数据,发明了最早的IBM机械计算机。到了20世纪60年代,西方世界出现了选举地理学,专门研究科学划分选区,避免浪费支持票。
经过一两百年的积累,美国各个选区的历史投票结果和选民形象,都形成了公开的数据库。现在就算是一个民间政治爱好者,也可以结合AI工具,自己画一个选区方案,精准度和专业人士差不多。所以这次德州的共和党重新划分选区,只用了几天时间就拿出方案,还可以精准计算多拿几票。
除了数据运用方面的积累,美国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两党支持者的倾向和居住地点都比较稳定。拿过去两年大选来说,民主党的拜登2020年赢了,拿到了8100万张选票。哈里斯去年输了,拿到7500万张,只少了600万。共和党的特朗普2020年败选,拿到了7400万张选票。去年赢了,也只拿到了7700万张选票,多出了300多万。
这个数据说明,绝大多数美国选民都有明确的政党倾向。就算有选民不认同这一届的政策,一般来说也不会投给对方阵营,而是放弃投票,就算是 最强抗议了。其他国家想学美国,或者是没有足够的选民数据,或者是没有足够稳定的选民倾向,一不小心就会漏掉成多。
前面提到,现在学习美国操纵选区,只有新加坡才能成功。但是新加坡也有自己的特点,国土面积小,人口少,统计选民数据的成本不高。另外城市国家有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城市的功能区直接就决定了整个国家的地理边界。金融商务区、港口工业区,这些地方的社会结构和居民数量都非常鲜明,所以政治倾向也容易预测。换一个人流动性强的大国,新加坡的经验就不适用了。
杰利蝾螈为何不导致美国政治分裂
操纵选区的做法难道不会引起美国政治撕裂吗?
虽然操纵选区看上去就不太体面,但是毕竟还在规则之内玩政治,不会搞指定候选人、后台作票、秘密选举这些公开作弊行为。从结果来看,基本上都是两党在自己的地盘上放大优势,很少有少数选民利用规则压制绝对多数选民的例子,所以美国人还能容忍。
规则内的政治操作
而且两党都尊重美国的政治传统,在州一级的选举赢了,不等于要向下干预地方自治权。甚至可以说,把对手的选民都归到同一个选区,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地方自治权力。所以普通美国人也能够容忍选区调整。
地方自治权与政治稳定
同时,利用选区来扩大各州的执政党优势,也保证了美国的基层执行力。很多民主国家执行力都比较弱,任何法案出台之前,都会经历漫长的讨价还价环节。在美国,虽然很多议题也会引发舆论关注,但是议会的行为比较稳定。所以只要套用两党的既定政策,大多数情况下能够很快形成法案,输的一方也会认赌服输,愿意遵守法律。
纸上候选人与基层执行力
在选区确定之后,哪怕是设计好要输掉的选区,两党一般来说也会推出自己的候选人。美国人为此发明了两个专门词汇,叫纸上候选人,或者是牺牲羔羊。两党推出纸上候选人,一方面可以逼迫对手消化竞选资源,保证自己的优势选区绝对安全。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培养自己的干部,熟悉政治规则。所以绝大多数纸上候选人,都是第一次参加选举的新人,输了也无所谓,积累竞选经验就好。
这些基本共识维持了美国政治稳定。很多美国人在选择定居城市的时候,会故意选择红州蓝城或者是蓝州红城,同时可以享受两个政党的执政红利。比如说德克萨斯州,虽然共和党占了主导地位,但是休斯顿和奥斯汀这些大城市,却被民主党控制。
州一级由共和党立法,决定了整个德州的移民人数少,教育管理严格,保证了社会秩序。而市一级的民主党管理又偏向于开放,让居民可以享受丰富的娱乐活动。这可能才是美国人最真实的政治需求,或者说,这就是美国两党制的基石。
国际社会对美国政治的误解
美国操纵选区的习惯,最大的影响可能是国际舆论。最近几年,绝大多数人对于美国政治极化的认知是过于夸张了。按照课本印象,美国东西海岸都是自由主义白左,中南部的农村全都是保守的红脖子。
政治极化与地方治理的平衡
实际上,就算是 最典型的红脖子州德克萨斯,也有几座大城市属于民主党势力范围。绝大多数美国城市也不存在全红或者全蓝的情况。两党的选民并没有在物理上隔绝。
美国的政治极化确实很严重,但是要说能够撕裂美国社会,或者说完全破坏美国的选举传统,眼下还不至于。
感谢大家收看,959期节目到此结束,我们周末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