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消息918】普通玩家,设想普通人的《归唐》
游戏《归唐》和它描绘的时代
大家好,2025年6月27日星期五,欢迎收看第918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话题。
上周,游戏《归唐》放出视频预告片。督工,你对游戏有什么期待?
对游戏《归唐》的期待
老观众都知道我的游戏偏好。对于抽卡和连续充值的游戏,我的评价都不高,认为他们的盈利不是因为游戏的质量,而是因为利用了人性弱点,在一定程度上赚了赌博的擦边球。这次《归唐》明确说是精品买断制游戏,就凭这一点,也应该受到我的关注。
预告片显示,游戏总体是写实历史风格,可能有些为推进剧情设置的超现实设定,但是不会太多。城市的街道上有坑洼和积水,室内的阴影有前电灯时代的概念,主角大概率是历史没有记载过的普通人,这都是值得期待的地方。我希望能够在游戏里看到完整的中古时代生活场景,有很高的自由度去体验。
从预告片看,游戏场景基本限制在敦煌和长安之间的西北地区。为什么西北地区的游戏场景能够反映整个中古时代?
敦煌的历史与文化
这是因为唐朝后期的敦煌,或者说沙州,是一个特殊的地理环境。不仅是欧亚内部商路上的节点,还是一个贯通了四五种不同文明形态的交叉口。我们的第519期节目介绍过河西走廊东出口的乌鞘岭。敦煌就是河西走廊的西出口,而且是一个向西分成几条岔路的出口。在一个县级市的范围内,有玉门关和阳关,这两个古代的国家级口岸。商队无论是要走塔克拉玛干的南边缘,还是北边缘,或者干脆要走北疆的准噶尔盆地,都要经过敦煌。
另外,敦煌不只是沟通东西方向,唐朝的时候在南北方向也有频繁的交通往来。20多年前,我在西北做毕业设计的时候就发现了,青海油田的生活区和总部不在青海省,而是设在敦煌。最近几年,敦煌向南还修了一条敦格铁路,直接深入青海的腹地,到了昆仑山下的格尔木。这说明敦煌向南直接上青藏高原是可以通行的。
1949年建国的时候,西藏只有100万人口,所以近代的敦煌和西藏没有什么联系。但在唐朝中期,吐蕃文明的直属领土就有200到300万人,某些说法估计有400万。当时吐蕃帝国的东边界在现在的宝鸡和天水附近,东北方向已经碰到了贺兰山和河套地区。在《归唐》的历史故事起点,敦煌就是一个吐蕃军阀统治的半独立城邦。
青藏高原的公元7世纪之后人口爆炸,出现了强盛文明,一般认为和气候变化有关系。因为农业技术的扩张和连续三个世纪的温暖气候,高原上能生长更多的农作物。同时,温暖的气候融化了山顶的冰川,提供了灌溉水源,所以吐蕃帝国和唐朝几乎同时达到了文明高峰。
青藏高原出现了密集人口,提供了商业机会,也带来了文化交流。印度的文化产品可以走直线进入河西走廊。除了佛教艺术之外,敦煌的藏经洞里还能找到藏文本的印度教故事《龙王宴那》。
另外,打开现在的中国地图可以看到,甘肃的形状像一个哑铃,敦煌是最西侧的突出部。这个西侧突出部的最北侧蹭到了蒙古国的边境,形成了甘肃省仅有的65公里国界。国家划分行政边界的时候,给甘肃留了一小段国界,原因是边境贸易。这里有一个马鬃山边境口岸,所在的村镇名字是公婆泉。听名字就知道这是戈壁中最珍贵的水源地。所以只要熟悉地貌,从敦煌直接向北,自古就存在成熟的商路。苏联刚解体的时候,马鬃山口岸一度还恢复了古代的茶马互市贸易。
在干旱的亚洲内陆,一个东南西北都有成熟商路的城市,可以吸收整个欧亚大陆的人口和文化。敦煌本地的佛教文化就至少有西域、中原和印度这三个直接来源。壁画上的佛教建筑可能有希腊的柱廊,中国的货物可能是由中亚的粟特商人贩运的。汉族的军官可能会带领拜火教徒士兵,服从吐蕃帝国的命令去蒙古草原打仗。哪怕是以21世纪的标准来看,唐朝的敦煌也是全世界最全球化、最多元化的城市之一。
当然,类似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说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印度西南部的科钦港,当时都有类似的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敦煌的特色是,在这些全球化的文化背后,还有一个介接于中原文明的农业基础。
在卫星地图上来看,敦煌是一个边长40公里的等边三角形地带,里面是绿色,外面是荒漠地带的棕色。这是因为青藏高原流出一条河,古代称为甘泉水,现在称为党河。它流出山口之后,在敦煌的绿洲分散到无数条渠道,灌溉了罕见的永久性绿洲。
从汉朝到唐朝,这片绿洲稳定的供养3万人,还能为南来北往的商队提供补给,所以敦煌的经济基础是牢固的农业经济。农业社会人口密集,文化需求比较多,必然要向最近的农业文明去靠拢,所以敦煌长期保持了和中国东部的密切联系。当代人通过汉字就能理解当时的多元文化成果。玉门关和阳关都设在敦煌的郊区,说明敦煌是汉唐时代农业文明的心理边界。
另外,游戏表现的时代也很重要。中古时代和近代有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帆船还不能跨越大洋,也不能绕过整块大陆,所以最重要的贸易线路需要穿过大陆的中心。在归义军政权占据敦煌的年代,东南沿海的扬州、广州和泉州已经有了海洋贸易,但是因为欧亚非大陆整体的人口增长,所以敦煌的贸易还在继续繁荣。
唐朝之后,内陆的游牧民族普及了铁器,打乱了大帝国的秩序。同时海上的接力贸易越来越发达,敦煌代表的内陆贸易开始衰落,跨越欧亚大陆的商队越来越少。只有在蒙古统治整个大陆的短短几十年,才有马可波罗这样的商人从欧洲直接来敦煌。马可波罗游记还专门分出了篇幅,介绍了莫高窟和本地的弗朗信。
但是蒙古帝国也很快分裂了,内陆商路再次衰落。马可波罗回欧洲走的就是海路。1292年,就在马可波罗在印度洋上航行的时候,元朝强制移民,把大部分的敦煌人口移民到甘州,也就是现在的张掖市,不再经营河西走廊的西出口。后来的明朝把西界设在了嘉峪关,也在敦煌东面300公里,敦煌因此衰落。
但是,就是因为衰落和遗忘,敦煌接下来也没有经历太多的战争和重建。无论是莫高窟的壁画,还是藏经洞的几万份文件,都没有人打扰,一直保存到20世纪。而且因为干旱的气候,基本上保持了原貌。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一个今天的商业城市,或者物流中心,在一代人时间里被放弃,建筑都保留下来了,还有一大批电子垃圾和废纸堆积在某个仓库,无人过问。对于当代人来说,这些废墟和垃圾站毫无价值。但是对于后代的历史学家来说,这是比官方历史更珍贵的资料,完全可以通过这些东西还原当时的生活。
敦煌的莫高窟和藏经洞就是这样一个废墟仓库。《归唐》作为一个重视画面细节的单机游戏,选择了中古时代的敦煌为背景,可以使用的资料要远远超出历史上大多数朝代、大多数城市。我期待设计师能够展现当时中国乃至整个欧亚大陆的历史面貌,尤其要多展示普通人的生活。
普通人的生活与历史叙事
敦煌沙州政权和唐朝的关系,主线是政治和战争。从游戏场景来看,主角穿越河西走廊和沙漠也是一路打过去的。那督工你为什么更关注普通人的生活?
因为普通人的生活才是历史的主体,也是游戏文化深度的体现。从当代人的视角去看张议潮的沙州政权,可以有很多正面的视角。比如说,沙州的居民赶走了吐蕃驻军独立,可以解读为反抗帝国主义的解放。独立之后联络唐朝,可以看到小镇青年对于发达文明的向往。张议潮要求唐朝授予自己官职,当然是民族国家的统一英雄。这些解读都是正确的,但并不是存在于上层的政治层面,而是体现在普通人的感受,形成了长期趋势。如果只是关注上层统治集团的政治博弈,这段历史反而经不起细看。
张议潮家族是沙州最强的士家。在吐蕃统治时代,张家世袭吐蕃帝国任命的都督职务。同时,张议潮带领的军官和盟友,有其他的汉族士家,也有来自草原的回鹘人,有来自中亚的粟特人,留下了吐蕃人,甚至还有来自辽东山区,已亡国的鲜卑慕容卫宗。张议潮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夺取沙州政权并不难,难的是如何长期统治,以及让这些盟友承认自己的领导地位。
所以从政治角度来说,张议潮向唐朝派使团,首先要解决的是沙州内政问题。他希望皇帝或者是其他统治者的支持,能够压服内部争议,建立张家王朝的合法性。就在他向唐朝派出使团的同时,张议潮也向衰退的吐蕃帝国派出了使团,希望能够和解,甚至希望再次得到一份吐蕃的任命书。
在张议潮去世之后,沙州政权动荡不定,各大家族轮番争夺统治权。一开始,各个家族还希望支持张议潮的后代,但是很快就抛开了张家,直接对抗。这证明张议潮的忧虑是有道理的。
再换到唐朝皇帝的视角来看,当时已经是安史之乱之后的衰弱时期了。全国一半的地方都是半独立的节度使,不仅是安禄山和吐蕃的军队能够攻占长安,就连附近守家的泾原节度使的部队也能打进长安。皇帝当时最不喜欢听到的消息,就是某个强大的节度使派人来,要求更多的授权。这个时候,忽然出现了一个没有听说过的西北张家使团,希望用口头效忠换一份节度使的任命书。第一份书信还是用藏文写的,皇帝的第一反应不一定是高兴,但是肯定包括了吃惊。
接下来几年,张议潮的地盘快速扩张,从河西走廊西部的沙州、瓜州,一路打到了河西走廊东面的凉州,已经快要碰到唐朝设置的直属领土了。在唐朝皇帝和高级官员看来,虽然不能无视对方的存在,但是首要目标是防止张议潮变成另一个董罗或者是安禄山。其次,也要当心对方是另一个吐蕃或者回鹘,所以必须利用对方的内部矛盾进行压制。
因此,张议潮申请的凉州节度使或者河西节度使,唐朝都不愿意批准。一开始只同意任命沙州防御使。后来看到张议潮把凉州打下来了,才勉强给了一个归义军节度使的名字。在唐朝的政治体系里,归义是带有歧视性的名字。隐含的意思就是你属于外族、外人,只能获得节度使的官员级别,永远不能插手中原的政治。在张议潮之前,回鹘汗国灭亡,其中一个部落投奔了唐朝,就暂时得到过归义军的名字。后来这个部落被唐朝自己吞并了,才空出了归义军节度使给张家政权。
除了仪式和地位之外,唐朝皇帝发现张家急于得到任命,就要求对方放弃一部分实力来换。从整个河西走廊的十几个州,后退到以敦煌、瓜州为核心的四五个州,尤其要放弃重镇凉州,这样才能承认张家世袭节度使的合法地位。
这里我要解释一下当时的国际环境。沙州政权作为吐蕃贵族统治的半独立城邦,主动向唐朝寻求策封,并不能简单的看作从一个阵营切换到另一个阵营。前面提到过,吐蕃王朝的核心是青藏高原,物质基础是雪山融水灌溉的高原农业。山顶的冰雪是有限的,就算气候一直温暖也不可持续。而且高原的土壤缺乏有机质,经过几代人的高强度开发之后,有快速衰退的趋势。所以吐蕃文明虽然一度能够占领长安,但是比唐朝更早的陷入了衰退。就在张议潮独立这前六年,吐蕃政权最后一个统一的国王被刺杀,整个青藏高原都进入了内战和混乱状态。
在吐蕃领土北部,有一个军阀论恐热为了夺取王权,对各个城邦加倍的收税征兵。而他的对手鼓励地方政权独立,不要为反叛论恐热服务。张议潮就是听从了吐蕃贵族的建议,才选择独立。同时独立的还有河西走廊东部的吐蕃逃奴政权,西边的高昌回鹘政权。在唐朝皇帝看来,另外两个政权虽然是异族,但是对中原地区的政治不感兴趣,反而相对安全。所以唐朝可以默许他们和张议潮对抗,甚至直接给援助,支持他们立国。最重要的凉州,就是因为唐朝拉了偏架,才被吐蕃逃奴政权占据。张议潮想抢回来,还被朝廷驳斥了。
在名义和地盘各方面都进行限制之后,唐朝终于承认了张议潮政权的合法地位,给了节度使身份。但是朝廷同时也要求,张家派出最重要的家族成员来长安当人质。用唐朝政权自己的说法是:细羁豪望,类似于土司待遇。
张家首先派出的人质是张议潮的哥哥张议谭,后来老死在长安。为了世袭的世袭,张议潮自己又到长安当人质。这严重威胁了归义军政权的统治,因为沙州的张家政权,本来就是张议潮兄弟两个有默契才能稳定的。当初是张议谭是长子,他认为弟弟更擅长带兵,把吐蕃政权的世袭都督地位给了张议潮。在独立之后,两兄弟大致建立了两方交替执政的默契。张议谭先进京做人质,张议潮留下做节度使。等到张议潮自己去当人质,就让张议谭的儿子张淮深接班,当第二任节度使。
张议潮进京的时候是公元867年,距离黄巢占领长安只有13年时间,唐朝的日子已经不多了。但是唐朝对于归义军政权,还是抱了挑拨的心态,长期不受予张淮深合法身份,只让他代理节度使。这直接导致了两方堂兄弟相互对立,各自寻求其他家族其他民族的支持。张议潮死后,他的儿子张淮鼎,连同张家的女婿发动政变,堂兄张淮深死的不明不白,世袭的资格被张议潮后代垄断了。斗争削弱了张家的权威。最后,归义军节度使的职务被内迁的粟特人曹家世袭,最终被剩余的回鹘部落控制了。
这里顺便说一个段子,曹家最重要的盟友是敦煌的慕容家族。在领土只剩下瓜州和沙州的时候,他还可以分出一半的地盘,让慕容归营来当瓜州刺史。这个慕容归营是吐谷浑人,从辽宁迁徙到青海的鲜卑部落。吐谷浑的政权后来被唐朝和吐蕃共同灭掉了,一部分慕容家族逃到了敦煌定居。他们的最后一个国王的名字是慕容复。不知道金庸写小说的时候是不是参考了他的名字。
无论是内部的政变,还是外部的战争,封建统治者都比普通人更残酷。如果只有政治史和军事史,归义军话题和大多数历史话题一样,一粗不一细。对着地图做一个战略游戏也可以,如果想要做一个表现详细故事的游戏,我的建议是,一定要在政治和军事话题之外,去表现普通人的生活。这才是敦煌的历史话题最有优势的地方。
大家应该都知道敦煌的藏经洞,1900年才被发现的一个密风洞窟,有几万份文件。其中最多的是佛经,但是还有政府文件、民间合同、收税的证本,以及字典、遗嘱、判决书、借据,各种反映民间生活的内容。尤其是当时为了修补佛经,从民间购买了很多废纸,准备贴在破损佛经的背面,还没来得及使用,就和佛经一起封存了。这把很多打油诗、小孩子的练习本都留到了21世纪。这些文件一部分被外国探险者运走,一部分在民国时代运到北京,还是教育部的官员鲁迅清点接收的。
现在中国虽然不能收回所有的敦煌文物,但是各国对于研究者查阅资料还是开放的。我们基本能够通过敦煌文件重建当时的民间生活。比如说孩子在文件背后的涂鸦,可以看到小孩子的绘画水平不差,可能是受到了附近洞窟里面各种文明风格的绘画影响。
又比如说,学生在作业本上写打油诗:写书今日了,先生莫嫌迟,明朝逢假日,早放学生归。这说明当时敦煌的学校教育和今天有相似之处,学生对于老师表示尊重,但也可以轻松的表达自己诉求。
前面提到敦煌有大量的中亚粟特商人居住,敦煌周边的文物还包括了一些粟特人的书信。有一份没有寄到的书信显示,粟特女人写信骂自己的丈夫,说当年我从大户人家下嫁给你,是想过好日子。你现在出门赚钱不见人影,我已经要借钱才能吃饭了,当初就不该嫁给你。在信的末尾,女儿还加了一句话,说老爸你再不带钱回来,我和妈妈就要破产给别人当奴隶了。当代人透过这些文字,可以直接体会到当时的家庭关系以及写信人的情绪。
还有一些资料在其他发达文明地区已经被销毁了。比如说印度佛教后来衰弱了,中国的佛教虽然一直发达,但是经历过几次学术争论,销毁了大量被公认的伪经。所以敦煌能找到中原地区没有的一些佛教故事,又被改编成通俗文学、变文。
对于现在的游戏开发团队来说,最幸运的是这些内容不只是文字,还有详细的配图。因为莫高窟几百个洞窟的壁画,主题不不仅仅是佛像,还有供养人的形象。每个有钱人开凿洞窟,供奉佛像,目的都是为了自己的家庭积德功德。所以他们要求画师把自己家庭的形象也画在洞窟的侧面,甚至是旁边专门开的小洞窟。
这些富贵人家画了自己的形象,就要把自己的产业、自己的仆人、自己的房子也画进去。对照着敦煌文件,我们甚至能够知道某个形象是某人的佃户,或者是某个人的车夫。他们生动的形象,配上自己使用的农具、餐具家具,高度还原了中古时代的生活。我希望设计师把这些素材都用上。
我小的时候历史课本和历史的科普书有一个套路:对于古代各方面的成就,都要说一句古代各族人民的劳动和智慧。对于古代各种残酷血腥的悲剧,原因都要归结为封建统治者的愚蠢,或者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当时我看到这些文字,觉得说教感很强,并不是太喜欢。长大之后读的历史资料多了,尤其是看到敦煌文献这种生动的资料多了,我才能理解当年这些说教的深度。普通人的生活原来才是历史的主体,也是历史最精彩的地方。现在《归唐》要做一个买断式的单机历史游戏,要以第一视角展示历史场景,我期待他们能够多表现古代的普通人民。
这些普通人的生活和当代的观众、当代的玩家有什么关联?
我们生活刚刚结束的中国农业社会,就是唐朝到北宋的时代最后形成的。敦煌作为中国农业文明的一个局部地区,作为一个快速衰落的商业城市,正好让我们看到了变化的截面。
前面我提到过,归义军政权的基础是大家族政治。唐朝早期也继承了魏晋南北朝的世家政治。世家政治的物质基础是早期铁器时代的,技术水平低。当时交通条件差,商业不够发达,分工和交易的成本高。最有效率的经济,反而是割裂的大家族庄园经济。在大家族秩序之下,小农户也可以存在,但是必须依附于族权才能得到所有的生活物资,才能获得保护。所以农民无条件的附属于族长,转让土地往往要限制在家族内部。
世家政治的文化基础是当时手写文字太慢,文化传播速度低,压低了识字率。这反过来又提高了手抄书的成本,形成了闭环。当时只有世家才能够保证稳定的教育,提供人才,占据大多数的高级官员位置。反过来说,如果商业足够发达,如果有了印刷技术,世家政治就要结束了。敦煌恰好就是一个拥有发达印刷技术的商业城市。中国现存标有最早日期的印刷品,就是敦煌藏经洞的雕版印刷《金刚经》。
所以敦煌各种文件都显示,唐朝后期到五代十国时期,敦煌的土地交易基本上自由化了,不局限于家族内部。各种工匠也可以自由竞争,不需要世袭固定的身份。张议潮的归义军虽然还是个世家政权,但是他管理的平民,无论哪个民族,都已经逐步获得了自由农民身份,不需要再依附于特定的大地主。
吐蕃帝国的统治风格还停留在早期铁器时代,以部族为单位组织政权和军队,也不鼓励发展民间商业,甚至还喜欢抓人当奴隶。所以,尽管吐蕃人尊重沙州农民的佛教信仰,这些平民还是支持张议潮脱离吐蕃秩序。可以设想,张议潮派出的使团,包含了不少自愿报名的普通人。
《归唐》游戏的主要剧情来自一个很壮烈的历史传说。张议潮派出了十个使团,九个都牺牲了,只有一个使团绕北路到达唐朝边境。传说的一句是旧唐书的一句话:以不孝十辈,皆骚庭,内表寄中,东归走天德城,逢御史李披以闻。
这句话可以勉强解释为十个外交小组,也可以解释为十个人一组。从唐朝天德军方面的记录来看,十个人一组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路上确实有损失,但至少七个人到达了唐朝。在内陆商业还发达的年代,就算有战乱,只要愿意沿途交税,在身上隐藏一份外交文件,并不是什么难事。
所谓十个使团只到达一个,目前来看,更可能是外交说辞。因为后续的正式使团的领导是大和尚悟真。他很善于利用佛教故事表达政治诉求,替张议潮集团争取利益。佛教的通俗故事喜欢说九世轮回,或者是十世轮回,用来表达缘分的珍贵。如果悟真为了渲染路程艰难,夸大事实,我一点也不奇怪。但是在吐蕃王朝建立的佛教气氛下,悟真自己的旅程应该是很安全的。
从《归唐》的预告片来看,主角不是贵族,也不是尊贵的僧人,而是普通的敦煌居民、农民或者工匠,对于自己的人生有选择权的平民。作为一个游戏玩家,我最想看到的不是一路的打斗和冒险,而是敦煌平民选择离开家乡的理由,以及他们穿越地理障碍,到达唐朝内地的感受。
敦煌的居民平时生活在绿洲,周围是戈壁和沙漠。站在城墙上往下看,十几公里之外就是农田和荒原的边界线。他们很清楚,这一小片绿色的土地支撑了自己熟悉的文明社会。如果有商队告诉他们,在遥远的东方,绿色的农田连绵几百里、上千里,河流纵横交错,石坊随处可见。他们一定认为那是人间天堂,可以拥有数不尽的幸福。
在归义军史的陇山是唐朝防御吐蕃的最后一道防线。西面是吐蕃末期的惨烈战场,东面是和平的内地。从甘肃方向翻越陇山,进入关中平原,东面的千阳、凤翔,一眼望去都是连绵不断的麦田,可以得到渭河支流的灌溉。随便一个县都比敦煌的绿洲更肥饶,更广阔。
设想一下,归义军使团的普通成员,经历艰难险阻之后,进入一个比家乡大几千倍、几万倍的超级绿洲。他们不需要到长安,就能产生对发达文明的敬畏。因此产生的精神冲击,可能比宗教还要强。如果游戏能够用真实的场景,让玩家产生类似的情绪,《归唐》就一定是一个成功的游戏。
今年中国文化领域最大的一件事,可能是电影票房的整体衰落。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票房不到去年的一半,创了十年的新低。这其中当然有很多社会原因,但我认为,游戏对电影的替代作用不可忽视。
过去100年,人类愿意付钱坐到一个黑房子里,看屏幕上的景色和故事。最主要的理由就是体验超越日常生活的感觉或者说体验。到了2020年之后,随着游戏的自由度越来越高,场景越来越丰富,人类发现了新的制造感受的方式。玩一部《刺客信条》,对于特定历史时代的体验,可能远远超过一部历史电影。
唐宋之间的敦煌,留下了中国最丰富的一批文献和壁画,是艺术创作最好的素材。中国和外国都利用这些素材拍过优秀的电影。现在《归唐》的制作团队也选择了同样的题材。我期待他们能够突破以往的电影和其他艺术形式,给我带来独特的体验。
感谢各位收看,918期节目到此结束,我们周日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