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ARK
第 801 期 ~ 第 900 期

【睡前消息897】幸福航空关门 新舟60警告C919

从幸福航空公司运营,看航空工业的经验教训。

大家好,2025年5月9日星期五,欢迎收看897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话题。

幸福航空关门 新舟飞机为何失败

五一假期前,西安幸福航空取消了4月28日到30日的所有航班,通知员工从28日起就不用上班了。虽然官方网站表示停飞是因为网站升级,但业界普遍认为,全线停航是公司长期经营危机的集中爆发。

幸福航空已经连续亏损17年,最近两年还经常因为欠薪事件登上热搜。公开信息显示,最近五年,幸福航空公司卷入了183条法律风险,其中劳动争议案件125起,比例达到了57.6%。员工反映说,很多人的工资只发到去年6月,社保断缴将近三年。为了养家糊口,有飞行员去送外卖、做家教,空姐摆地摊、卖爆米花,还有安全人员去跑滴滴。督工,幸福航空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为什么员工不干脆跳槽或者转行呢?

这个问题需要把飞行员和其他人员分开来看。

先说空姐、地勤这些普通职员。过去几年,民航业确实整体不景气,普通的职员收入都在下降,其他公司的招聘岗位也少,想在同行业跳槽没那么容易。

航空公司的技能通用性不高,就业面很窄,能找到的工作收入就不会高,跟送外卖和跑滴滴拉不开差距。对比下来,还不如等一等,期待自己的公司好起来,业余时间打打零工,也能保证基本收入。

至于说飞行员离职难,这是一个中国特色问题。飞行员想要离职或者跳槽,除了要支付可能上百万元的违约金和培养费,时间上也要拖上一到两年。

2005年,包括民航总局在内五个部位联合印发了一份规定文件,明确指出,如果飞行员辞职或者跳槽,需要原单位和新单位协商一致。

除此之外,飞行员还要向航空公司赔偿培训费,一般是70万到210万。

2015年,国内各航空公司联合签订了流动公约,规定每年跳槽的飞行员不超过总人数的1%,超过的人员需要进行排号,等排到号之后才可以正式跟下家接触。新公司还要支付一笔转会费,原来的公司才能同意放人。目前机长级飞行员的转会费普遍在几百万元。

中国反垄断法第17条规定,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联合抵制交易。各家航空公司公开违法,当时就被媒体关注了,认为不只是涉嫌反垄断,甚至还违反了宪法和劳动法的立法精神。但是在中国环境之下,航空公司直到2025年还在落实这份违法的公约。

有法院判决显示,幸福航空曾向一名离职的飞行员索赔225.8万元的培训费,法院认为索赔要求不合理,驳回了幸福航空的诉求。

但是就算没有培训费的问题,也不考虑配额问题,幸福航空的飞行员基本上只驾驶过新舟60飞机,在其他公司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所以很多飞行员没有选择,只能坐等幸福航空破产。

目前,幸福航空是国内唯一一家运营新舟60飞机的航空公司。2008年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发起组建,一共拥有25架新舟60,5架波音737-800。高峰时期开通了40条国内短途航线。但是到了2024年,实际运营的飞机就只剩下3架波音737-800,两架新舟60。今年4月,三架波音737也停飞了,只剩下两架新舟60飞大连到烟台,大连到威海两条航线。如果幸福航空最终破产,它将成为中国第一家倒闭的国有航空公司。督工,幸福航空公司是怎么走到了今天这一步的?

幸福航空的问题,首先是选用了先天不足的飞机型号。

中航工业当年成立幸福航空,就是为了推销新舟60这个自家的产品。从全世界来看,航空公司收购飞机制造商,或者是飞机制造商自己成立航空公司,并不少见。

比如说2006年,加拿大的维京航空就从庞巴迪手中收购了DHC系列的机型产权。中国商飞也在2009年参股成立了成都航空公司。

但是仅仅为了推销一个飞机型号就要成立一家航空公司,世界上几乎还没有成功先例。或者说,如果某个飞机型号只能靠自己的航空公司运营,才能有足够的市场,这家航空公司想要赚钱也不太容易。

新舟60是国产飞机,如果把补贴看作新型号的开发经费,航空公司也未必不能长期运行。但是新舟60作为一种窄体的中型飞机,只能进入支线航空市场,这就涉及到幸福航空的第二个问题,中国的支线航空市场从来没有发展到预期水平。

支线航空就是中小城市之间的非主干航线,飞行距离在600到1200公里之间,服务于三四线城市,甚至是偏远的县城。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城市化快速推进,各家航空公司都对支线航空的市场前景感到乐观。2008年,中国民航全行业的运输量只有1.92亿人次,经济时报就做出了预测,认为2020年国内的支线客运量就可以达到1.02亿人次。

在极度乐观的市场预期之下,2008年幸福航空公司成立。但是同年的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开始运营,中国正式进入了高铁时代。

之后的十多年,中国高铁每年增加将近3000公里,到了2024年,中国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高铁通达率将近95%,县级单位也有70%普及了高铁。

跟高铁相比,支线航空在价格上没有优势,乘客还要忍受颠簸的乘坐体验,狭窄的机内座舱,以及繁琐的安检程序,市场越来越小。

幸福航空原本经营的航线是以西安为中心,辐射太原和延安这些周边城市,实际上还是准干线市场。2010年2月6日,郑西高铁开通,不到两个月,西安到郑州的飞机航班就全部停飞了。现在西安有五条高铁交汇,周边的大中型城市航线只能取消。

城际列车动车组开通之后,飞了19年的成渝空中快巴也停飞了。

根据民航局自己的总结,500公里之内的短途客运,高铁抢走了民航一半以上的市场。

高铁普及之后还有一个变化,就是中小城市的经济地位下降,出行需求在萎缩。

跟当初的乐观估计不同,21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始,城镇化和高铁化并没有让中小城市繁荣起来,而是制造了更快的人口外流。

根据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到2020年,全国范围之内有135个城市出现人口减少,东北三省的人口减少了1000多万,基本上都进入了沿海三大都市圈。

京沪高铁沿线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也有五个城市人口外流。

人口外流,尤其是年轻人外流,日常的出行需求就会减少。留下的人就算有出门,也是先坐高铁到大城市,再换乘其他的高铁或者干线飞机,支线航空的日子越来越难了。

到了2023年,支线航线的旅客只有8369万人次,明显低于1.02亿人次的乐观估计。支线航空只能靠政府补贴才能维持航线运营规模。

比如说华夏航空,作为支线市场的最强企业,拿到了政府补贴也几乎不赚钱,在疫情几年,华夏航空亏掉了30.38亿。

到了2024年,华夏航空终于赚了2.68亿元,但是如果扣除政府补贴12.8亿,还是亏损10亿以上。

和华夏航空相比,幸福航空的航线更少,机型更陈旧,经营更难。

10年之前的2015年,幸福航空首次披露了经营数据,显示营业亏损2.14亿元,净亏损1.52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101%,已经是资不抵债了。

幸福航空也试过抱团取暖,刚刚成立的时候就拉上了东方航空做初始股东,占40%的股权。

可能是因为经营数据实在过于难看,幸福航空成立的第二年,东航就把35%的股权卖回给中航工业。到了2016年,把最后5%的股权也卖了。

2015年,幸福航空又和民营的奥凯航空合作,一年之后合作就结束了,新舟60全部由幸福航空自己接手。

从未来的市场来看,民航的支线客运是不会赚钱的,新舟60转入通用航空还有可能存活。

@@@ 最近也算是全勤了,天天写稿,最痛苦的就是久坐,坐久了也真的是腰酸背痛。我们文字工作者长期这样,特别容易腰肌劳损,看病、做按摩都得花不少钱。后来啊,我了解了麦肯基疗法,才知道想要腰部健康,一方面要锻炼,另一方面还得选一把好椅子支撑住腰部。

而我现在使用的这把黑白调E3人体工学椅,是和全球的顶尖医学专家联合共创的。根据麦肯基疗法设计的麦肯基三区腰托,中区特网能够支撑脊柱,两侧的软包能够分担腰肌的压力,像一只大手包裹支撑着腰。而且啊,我们久坐的时候不会一直保持同一个坐姿,黑白调E3的腰托还能够跟随坐姿的变化进行自适应调节,这就能保证腰后面一直有支撑了。

我们看电脑还有一个不舒服的点就是脖子。黑白调设计这个四维双轴颈枕,上下前后都能调,甚至颈枕和支架都能70度旋转,无论是前倾还是直坐,都能调到最适合的支撑脖子的角度,服服帖帖不悬空,很好的分担了颈椎压力。

除此之外,它的360度机械臂扶手,能够上下前后左右丝滑调节,甚至是360度无死角的旋转,不管胳膊怎么放,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手臂支撑位置。看这个向上翻折20度的神奇功能,玩手机的时候支撑手臂就特别实用。

黑白调的重力感应底盘,能够根据体重自动反馈后仰力度,小体重也能稳稳的后仰140度。拉开脚托,秒变午睡神器。这是什么场景,黑白调都让你舒服的明明白白。

如果你也像我一样需要久坐工作,你真的可以考虑一下这把黑白调E3人体工学椅。它通过了德国IGR等各项权威人体工学认证,分担腰、肩、颈的压力效果都很显著。而且黑白调也是人体工学椅全国销量第一的品牌,更有保障。

感兴趣的朋友现在点击我们的评论区链接,可以享受送货入户免费安装的待遇。 @@@


新舟60:技术与市场的双重困境

有报道认为,新舟60的技术水平太差,是幸福航空亏损的重要原因。幸福航空和新舟60究竟是谁拖累了谁?

世界上有不少活得很好的小型航空公司,也有很多比新舟60更老的飞机还在运营。幸福航空和新舟60一起失败,不是哪一方单独的原因。

从全球市场来看,干线客机基本上被波音和空客垄断了,但是支线客机还有发展机会。1988年,中航工业在运7的基础上开发了新舟60,1993年首飞,2000年取得了中国民航的适航资格。

运7的原型是苏联的安-24中型军用运输机,1960年首飞,比中航工业的董事长周新民的年龄还要大九岁。

因为原型是军用运输机,新舟60采用了上单翼结构,机翼在飞机顶部。上单翼的优点是功率更大,更省油,飞行姿态更加稳定。缺点就是噪音和震动大,乘坐舒适性差,保养难度也更高。

为了改善噪音大的缺点,新舟60放弃了苏式发动机,改用了加拿大普惠公司的涡桨发动机,以及美国的复合材料螺旋桨。这些努力确实减少了噪音,但是对比主流的客运飞机还是有差距。乘客也给新舟60飞机起了一个外号,叫“空中拖拉机”。

飞机研制出来之后,中航首先瞄准了第三世界国家市场,免费赠送了一批新舟60。中航当时的想法是希望先积累口碑,等到这些国家赚到钱之后,自然就有销路。

通过半卖半送,新舟60向津巴布韦、老挝、尼泊尔一共16个国家交付了32架。但是新舟60的维护保养难度本来就高,这些国家又管理不善,事故频繁发生,反而影响了自己的产品声誉。

事故率高对于民航来说是不是致命弱点?

苏联造安24运输机造了1100架,算是成熟产品。新舟60飞机飞到现在也只有一次死亡事故,原因是操作失误飞机坠海。

作为一个运输机,新舟60还算过得去,但是作为民航客机,新舟60的经济指标太差了。

民航飞机的价格很贵,停放在机场就会自然折旧,所以决定一趟客机能不能赚钱的关键指标是飞机日利用率。简单来说,就是每架飞机一天可以飞多少个小时,飞少了就必然要亏损。

目前,国内大型航空公司的成熟机型日利用率普遍在8到9个小时,相当于每架飞机每天要飞4个航班,8小时差不多就是国内民航业的盈亏线。支线客机相对便宜,盈利门槛可以稍微低一些,大概是6到7个小时。2024年,国内最赚钱的航空公司是春秋航空,飞机的日利用率达到了11小时。

幸福航空效益最好的时候,新舟60的日利用率也只达到6小时。在这次停飞之前,只剩下不到一个半小时,在国内所有航空公司之内是垫底的。

飞机的日利用率太低,除了市场本身的问题之外,最可能的原因就是维护频率高,飞一次就要检修。

新舟60的问题就是从苏联运输机继承的小毛病太多了,不适应现代航空业的强度。另外一方面,新舟60没有经过充分的试运营改进,很多问题被留到了批量生产和商业运营阶段。

截至目前,新舟60累计交付了100多架,每年仍然会生产两到三架,但都是作为灭火飞机和增雨飞机使用。这些类型的飞机可以接受飞行之后的长时间检修,所以不在乎飞机的小毛病。还有一些海外客户拿到新舟60之后也改成了货运飞机,用途和苏联的原型安24运输机是一样的。

民航飞机出现“返祖”现象,说明幸福航空当年的运营思路是错误的。把一款没有经过充分试运营的飞机拿来当做整个公司的主力机型,完全指望政府补贴来弥补成本,结果就是越飞问题越多,乘客的体验越差,不仅飞机没有人买,航空业务也赚不到钱。


艰难自救与C919的镜鉴

那幸福航空还有可能通过改革自救吗?

也许某些地方政府愿意收购,但是希望不大。

2008年开始,因为对支线航空市场极度乐观,民航局联合财政部门出台了《支线航空补贴管理暂行办法》,每年要提供10亿的资金去补贴支线航空公司。幸福航空当时可以拿到将近1000万元,给员工发基本工资已经够了。

另外,一些不发达地区为了改善自己的交通状况,提升城市形象,也提供了补贴。2021年,内蒙古就承诺用2.5亿元去补贴航空公司,打造“支支通”航空网。

但是最近几年,民航局的补贴政策进行了调整,资金聚集到西藏和新疆这些沿边地区。幸福航空的飞机又不够可靠,不能执飞这些航线,吃不到这方面的补贴。

最要命的是,地方政府自己没钱了,答应的补贴未必兑现。为了讨要内蒙古的“支支通”补贴,去年幸福航空就已经起诉过阿拉善的发改委。根据中航工业的财报,幸福航空的应收账款坏账率达到了63.5%,很大一部分可能就是各地拖欠的补贴。

如今,幸福航空剩下的最值钱的资产就是航空牌照。因为在国内想要成立一家民航公司,注册和审批流程非常复杂,需要七大地区管理局和民航局两级批准才能筹建。完成建设之后,又需要进行空域申请、航路时刻多个环节的审批。这些手续要在三年之内完成,任何环节出现问题,所有的前期准备都有可能全部作废。

此外,国家对航空公司的名额也有严格控制。2007年到2013年,当时的民航总局暂停受理了所有筹建申请。恢复受理之后不到三年,民航局又下发了《关于加强新设航空公司市场准入管理的通知》,要求严格控制新设航空公司。八年时间过去,全国新批准的航空公司只有四家。

所以,如果经济全面好转的话,地方政府有充足的现金流,幸福航空的牌照还能卖,否则就只有破产一条路。

督工,国产客机这几年最主要的成绩是C919飞机,也同样是用欧美发动机配合国产机身。那C919要怎么避免新舟60的问题?

幸福航空自己已经给出案例了。2018年,中航工业把65%的股份卖给了西安国资委,换成西安市政府经营运营。当年,幸福航空就引进了5架波音737,不再死守着新舟60的航线。它希望用大飞机加上航空牌照先赚到钱,再反过来给新舟60飞机提供改造资金。

但是很遗憾,第二年就是新冠疫情,全球的航空业被无差别打击,幸福航空因此丧失了翻身的机会。

现在国航、东航、南航三家公司在2024年都引入了C919,他们的策略都是用进口的主流飞机来补贴国产飞机。

从C919的每日利用率来看,国航是最高的,达到了7.5小时,东航是7.4小时,南航最低,只有5个小时。按照业内人士估计,C919机型要单独实现盈利,日利用率必须超过8小时。

所以,中国航空公司现在还必须主要使用空客和波音的飞机,先提高平均使用率,保证整体赚钱,这样才能补贴C919飞机,做到持续运营,才能在飞行的过程中发现各种小问题,提交给飞机制造公司,改造后续产品。

等到C919的产品成熟之后,才能考虑主要使用国产机型去支持一家航空公司。

中国需要自己的大飞机产业,这是毫无疑问的长期目标。但是从新舟60的教训来看,国家意志也必须尊重市场规律。让航空公司保证稳定的运营,带动生产企业进行持续的技术改造,国产飞机才能逐渐成熟。

在C919已经投入运营之后,最重要的指标应该就是后续批次的日利用率,每提升半个小时都是了不起的商业成就。在未来十年之内,日利用率的数据比拿下多少订单,出口了多少国家更有价值。

感谢各位收看,897期节目到此结束,我们周日再见。

Leave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