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ARK
第 801 期 ~ 第 900 期

【睡前消息871】结婚冷静期 悄悄地进村

分析新的民法典婚姻编司法解释

大家好,2025年3月3日星期一,欢迎收看871期睡前消息。

按照以往的习惯,这一期应该是周二才播出,但是明天我有点事情,所以提前到周一了,请静静介绍话题。

提议废除离婚冷静期

两会即将召开,温州政协委员蒋胜男宣布,今年的提案是废除离婚冷静期。离婚冷静期制度是2021年推出的,2020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审议民法典草案,决定设置离婚冷静期制度。那一年,蒋胜男不是政协委员,而是有资格投反对票的人大代表,当时她就反对离婚冷静期制度。督工,你怎么看待5年后重新讨论离婚冷静期?

在政协开会之前,蒋胜男代表接受南方周末的采访,解释了再次提案的理由,主要是包括三方面。

一,离婚冷静期和宪法规定的婚姻自由有矛盾。

二,离婚冷静期增加了离婚的成本,让协议离婚转向诉讼离婚,并不能真维护婚姻,反而消灭了好聚好散的选项。

三,任何难以退出的关系,都会降低普通人加入的愿望。如果两个人考虑结婚的时候足够理智,离婚冷静期就有可能阻止婚姻,如果两个人考虑结婚的时候不够理智,离婚冷静期只会让离婚的成本更高。

最近几年,除了疫情之后的2023年,结婚率和出生率都在快速下降,离婚冷静期并不能发挥作用。蒋胜男代表比较熟悉中国的惯例。她说,无论是否合理,一项法案推出之后,三四年是不会修改的。所以,在2021年法案推出之后,她连续多年不说话,到了今年才再次发言。这也提醒我,睡前消息已经做了五年多,因为我们2019年第58期节目就是公开反对离婚冷静期,理由和蒋胜男代表几乎完全相同,我们一起回顾一小段。

很多基督教势力大的国家,离婚也比较麻烦,比如说法国,过去几十年完美实施了离婚冷静期,结婚6个月内不许离婚。 之后,如果夫妻一方要求离婚,那必须分居三年以上。

就算所有条件都符合离婚要求,也必须再等三个月才能离婚。结果大多数法国人选择不结婚,只同居。现在法国60%的孩子都生在法律上的家庭之外,前总统奥朗德有四个孩子,都是在同居状态下生的。

其他欧洲国家,比如说文化上非常保守的保加利亚、斯洛文尼亚,也有58.6%的孩子没有法律上的家庭。

最新的数据,法国的非婚生子女比例已经从59.7%上升到63.5%,而保加利亚的比例从58.6%上升到59.9%,证实了我们的观点。 从今年1月1日开始,俄罗斯也在进行一场定量的社会实验,提高离婚手续费,从650卢布增加到5000卢布。之前的2024年,俄罗斯结婚率下降了16%,70%以上的婚姻最终要离婚。就连普京离婚之后也只同居,不再结婚。我们可以过几年再观察,高收费是否能让俄罗斯停下婚姻状态。

第58期节目,我们引用了一些微博用户的发言,其中典型的一种观点是,有离婚冷静期,为什么没有结婚冷静期?督工,你怎么看待当时的发言?

2020年的第166期节目,我表达过对单设结婚冷静期的态度,不支持。

但是如果国家一定要设置离婚冷静期,我就支持同时也要设结婚冷静期。而且当时我还建议,安排心理学专家对双方严肃提问,看看对未来的生活到底有没有达成共识。

到了2023年的685期节目,我介绍了武汉房地产协会推出的购房冷静期项目。

当时房地产已经开始了下行周期,房地产协会和地方政府都有极大的动力推销房子,所以设置购房冷静期,目的肯定不是压房价,而是促销。背后的逻辑也很清晰,就是让消费者知道30天内无理由退全款,所以可以放心下订单,把房价拖住,否则消费者担心钱打水漂,始终拿不出决心去掏钱,还有可能房市就彻底垮了。

2023年的地方政府花钱全指望卖地,所以在房产问题上思路是最清晰的。

同样的智慧,迟早也会带动中央政府的思路,也会在人口和结婚率暴跌的年代,反映到婚姻政策上。所以就在蒋胜男代表策划第二次反对离婚冷静期的同时,中国实际上已经参考了武汉的买房冷静期制度,在全国推行了结婚冷静期,只是政策的名字比较低调,很多人还没发现。

今年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之二,于2月1日开始实行,到昨天正好满了30天,请静静给我读几段。

第五条 婚前或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将其所有的房屋转移登记至另一方或者双方名下,离婚诉讼中,双方对房屋归属或者分割有争议,且协商不成的,如果婚姻关系存续时间较短,且给予房屋重大过错,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诉讼请求,判决该房屋归给予方所有。并结合给予目的,综合考虑共同生活及孕育共同子女情况,离婚过错,对家庭的贡献大小以及离婚时,房屋市场价格等因素。确定是否由获得房屋一方,对另一方予以补偿以及补偿的具体数额。

第八条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购置房屋由一方父母全额出资,如果赠与合同明确约定只赠与自己子女一方的,按照约定处理。 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房屋归出资人子女一方所有,并综合考虑共同生活及孕育共同子女情况,离婚过错,对家庭的贡献大小以及离婚时,房屋市场价格等因素。确定是否由获得房屋一方,对另一方予以补偿以及补偿的具体数额。

为了保证严谨,法律条文比较繁琐,我用比较通俗的话来翻译,就是离婚的时候,房子这类大额财产,谁出的钱就归谁。没出钱的,名字写在房产证上也没用。

如果结婚时间比较短,出钱的一方直接带着自己的房子走,如果共同生活时间长,那就适当地给点补偿。

从效果上来说,这就是形成了结婚冷静期的制度。当然你可以说,结婚首先是感情概念,其次是道德概念,最后才是财产概念。财产冷静期不能等于结婚冷静期。

但从法律实践来看,现在的民法典婚姻家庭部分,扣除第五章收养,一共是53条内容,44次提到了离婚,32次提到财产,只有三次提到了感情,其中两次说的是感情破裂,一次说的是感情不和。

民法典有强制约束力的婚姻法条款,除了保护未成年人利益的部分,基本上都在谈离婚问题。

可以说,婚姻法首先是离婚财产分割办法,允许撤回共享财产,那就基本上等于自由撤回婚姻。

所以,规定不动产分配,主要考虑婚前出资比例,短期结婚物归原主,长期要给补偿,也和时间成正比。

这和武汉的购房冷静期是一回事。武汉房地产协会的意思是,你先别管这个房贵不贵,买下来,作为房主先体验一下感受,反正没啥顾虑。

而最新的司法解释的意思是,你先别担心结婚会不会把财产分出去,结婚再说,体验一下婚姻生活,最多损失一个婚礼钱。 对方如果真要财产补偿,短期也不用给,长期,那用时间慢慢积累才需要给一部分,这里这个短期就是结婚冷静期,对于未来的婚姻有颠覆性的影响。所以财经媒体的标题往往说这是新婚姻法。

在婚姻法里面加入离婚冷静期概念,上次是人大讨论通过的,按常理说,设置结婚冷静期,也应该放到人大去讨论。 但就像前面蒋胜男代表说的,人大走完立法程序,至少三四年时间之内不考虑调整。

2022年,距离推出离婚冷静期仅仅一年,民间就出现了一个洗房概念,之后连续三四年都是热搜词。现在的结婚冷静期概念,从房产开始推行,有极大概率是因为洗房概念影响到了上层社会,必须跳过缓慢的人大程序,用司法解释做一个政策急转弯。所谓洗房概念,就是富裕家庭视角下的快速婚姻,目的只是把房产变成夫妻的共有财产,然后离婚的时候至少分到一半。这个概念上热搜,首先说明中产家庭最恐惧的事情不是婚姻缺乏感情,而是阶层下降。另外,大多数媒体报道洗房概念的时候,都用阶级歧视、地域歧视和性别歧视来制造恐慌,获取流量。洗房这个词,后面往往要强调是洗房女,尤其要强调是外省户籍。

在这次立法之前,其实明确的婚前协议已经足以对付洗房问题了,只是大多数中产阶级,或者说小资产阶级,既心疼自己的财产,又想要面子,不想用婚前协议去污染一个包含了阶级因素的婚姻,所以才产生了洗房恐惧,最终引来了最高法的司法解释。 我对于这样的家庭同情心并不多,但是,我对于实际上的结婚冷静期制度还是举双手赞同。因为这是借助官方的力量,打破了婚姻制度的文化光环,有利于普通人得到更大的生活自由。最起码以后无论男女穷富,考虑结婚的时候都可以更少地考虑对方的财产,更多的考虑这个人是不是合得来。

进一步说,前面也提到了婚姻法最有约束力的部分,就是和离婚财产这两个概念相关的条款。

如果真的做到了所有的大额财产都按照出资比例分,结婚不改变资产配置,两个人在一起过日子是否办结婚手续,那根本就不重要了。 如果你担心子女权利和儿童抚养问题,请看民法典第1071条。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中国未来的生育结构,很可能会向欧洲靠拢。一半或者更多的孩子是非婚生子女,而法律早就为此做好了准备,接下来唯一的问题就是社会化抚养什么时候来。现在法律上婚姻和财产已经不绑定了,婚姻和子女早就不绑定了,婚姻本身的意义可能只剩下仪式感。

结婚冷静期或许可以增加账面上的结婚程序数量,但最深刻的影响是消灭婚姻本身。

可以说,结婚冷静期和离婚冷静期,现在都是在消灭婚姻,只是结婚冷静期是在意义方面消灭婚姻,离婚冷静期在程序上消灭婚姻。我们必须尽快为一个年轻男女自由组合,好聚好散的后婚姻时代做准备了。

在这个话题的最后,分享一组最新的数据。从结婚的平均年龄看,去年的结婚人口对应了1997年前后出生的人口。1997年出生人口是2038万人,对应的初婚数量应该是1019万。考虑到每年都有一批年龄更大的人二次结婚,去年的结婚数量应该在1100万以上。

但是去年只有610万对婚姻,刚刚到理论值的55%。疫情之后的补偿性高峰只持续了一年,就重新进入了快速下降周期。 2019年的舆论对于离婚冷静期密集讨论,2025年的舆论对于结婚冷静期漠不关心,除了司法解释出台比较低调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解释,就是年轻人早就不考虑结婚问题,根本就不关心财产分配方式。

接下来分享几个近期新闻的后续。

香港财政改革

846期节目的标题是,每年亏1000亿,香港能顶几年?当时我们说,香港和新加坡的财政水平差不多,但是新加坡的政府基金投资利润多,拿出一部分利润就能让财政盈余。而香港因为卖地财政不可持续,只靠投资利润不够填赤字,连本金都动用了。这些问题都是长期性的,香港不能因为还没借债就掉以轻心。

2月26日,香港财政司长提出了改革计划,今年香港公务员不会按惯例涨薪,而且本届政府要砍掉1万个公务员的岗位。香港现在有19万个公务员的职位,但只有17万人实际在岗。目前还不清楚香港是真要把17万人减到16万,还是直接把19万的编制压缩到18万,实际上不裁人。

除了减少开支之外,香港还要加税。以后在香港坐飞机,离境费要从每人120港元增加到200港元。香港甚至开始探讨,篮球赌博,让香港赛马会拿出一个方案来。 霍启刚表示,明年的NBA赛季开始之前就要推出项目,看来香港已经要和澳门争夺特区的特权了。

罗旺达入侵刚果后续

2月7日867期节目介绍了罗旺达支持M23武装入侵刚果的过程。

当时的情况是,罗旺达占领了200万人口的戈马市,北基伍省省会,貌似准备停下来消耗战略利品。

时间过去一个月,刚果局势比我们预想的变化还要更快。2月16日,罗旺达军队已经进入了南基乌省的首府布卡武,人口130万,而刚果一共也只有十个省。

现在它占领这两个大城市之间的轮渡已经恢复通行了,看来罗旺达打算建立长期的统治,而不是拿城市做筹码和刚果当局做交易。

战争暴露了刚果政府军力量虚弱,至少控制不了刚果东部。昨天3月2号,另一个人力密集的邻国乌干达正式承认,已经派兵到刚果境内,帮助刚果控制局势。

之前,布隆迪为了压制罗旺达的势力,也在刚果境内驻军,最近反而撤回去了。看来非洲大湖区各国都意识了世界警察正在收缩,要在更大的动荡到来之前增强自己的实力。

胡塞武装

以往我们关注也门,不是因为胡塞武装打了沙特,就是因为胡塞武装在打以色列。

2月10日,联合国停止了在胡塞武装控制区的一切活动。2月11日,联合国秘书长表示,原因是当天确认,联合国粮食计划署有工作人员在被胡塞武装关押期间死亡。 另外还有几十名的联合国人员和外交使团人员在胡塞武装的控制区坐牢或者失踪。

胡塞武装对联合国下手,这一轮袭击是从2021年开始的,理由是联合国人员都是美国或者以色列特务。 到2024年,联合国连续找胡塞武装要人,去年10月份发了谴责。 今年1月10日,联合国也门特使专门到了也门首都萨那去要人,但是特使的访问似乎没有什么作用,因为两周之后的1月23日,胡塞武装又抓了七个人。 目前我是看不出来胡塞武装连续公开袭击联合国人员的政治动机。 因为这些人主要是粮食计划署的工作人员,不是来送粮食的,就是来送医疗用品的。 也门现在有4000万人口,只有160万公顷干旱的耕地,相当于2400万亩,人均只有0.6亩。 这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耕地用来种毒品,60%以上的粮食靠进口或者是援助。

所以,无论胡塞武装现在背后是伊朗还是其他国家,攻击联合国粮食计划署都没有任何政治利益,也看不出任何的经济利益。我只能怀疑胡塞武装担心粮食供应改善之后,会破坏它的军事动员力。

和周边的其他力量相比,胡塞武装的优势,首先是依附于自己的充足人力,然后才能被伊朗选中,得到稳定的援助。 而在也门人是不缺的,缺的是忠诚。胡塞武装需要控制饥荒的烈度,既不能太严重,制造全面反抗,也不能让大家都吃饱,各自过自己的小生活。

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如果按照自己的方案输送粮食,可能会打乱胡塞武装的饥荒控制计划,这是唯一能够说通的理由。

再往前看,2020年底,胡塞武装就拦截了粮食计划署的几百个集装箱,理由是里面装的是过期食品。胡塞武装还指出了具体的食品类型,包括食用油、治疗儿童慢性病的药品、清豆和饼干。

考虑到也门的饥荒水平,除了药品之外,很难想象过期的饼干和食用油会被拒绝。所以,我认为胡塞武装并不是真的认为联合国工作人员是美国特务,它们只是想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分配援助的粮食。

最近,联合国粮食计划署除了在也门停止工作,2月26日,还刚刚撤出了苏丹的扎姆扎姆难民营。年终盘点的时候我们关注过苏丹局势。苏丹政府军和快速反应部队已经丧失了一切意识形态,只是为了生存和权力去战斗。在一个人口爆炸的干旱国家,两个没有意识形态的军阀力量,在做无下限的战斗,屠城和轰炸居民区,那是他们正常工作的一部分。

更可怕的是,苏丹内战没有任何稳定的战线,从首都一直到偏远的沙漠,双方的军队都要混在一起,没有哪个军官能够保证联合国人员的安全。这个50万人的扎姆扎姆难民营,去年8月以来只有一个联合国的车队到达,现在连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的人也走了,其中的青壮年也许还能参军赌一条生路,老弱病残的命运,全看自然力量的安排。

俄乌局势

最后关注一下乌克兰,俄乌双方每周都损失几千人,但是和上面提到的几个国家相比,顿涅斯克可能还要算最和平最安全的地方。 866期节目,我说特朗普的最核心立场是不给乌克兰出钱,欧洲必须对自己的安全负责。这个立场的道德合理性可以讨论,但是最近的情况确实是按照特朗普的立场在推进。

泽连斯基刚刚到了美国,愿意签一份模糊的资源转让协议,但是希望美国总统同时能够在媒体面前,口头表达对乌克兰的安全保障。哪怕这份保障不针对已经被俄罗斯占领的领土,只针对当前的停火线也可以接受,但是特朗普和万斯拒绝给出口头保障,泽连斯基只能当场掀了桌子。

离开美国之后,泽连斯基去了英国,拿到了22.6亿英镑的军事贷款,而且可以用俄罗斯被扣押的财产还钱,乌克兰不用直接还。英国作为已经离开欧盟的欧洲国家,对于其他国家做了表态。 这个周四,包括德国、法国在内,欧洲大国的领袖会开会,讨论援助乌克兰的具体方式。无论特朗普在态度上是不是喜欢欧洲的决定,在财政上,他是能够接受欧洲自己出钱去讨论乌克兰问题的。

武义县最新的婚姻法案例

最后,在本期节目结束之前,浙江武义县的妇联提供了一个最新的婚姻法案例,适用了最新的司法解释。 2025年2月,张先生和王女士结婚,签订了婚前财产约定协议书,而且到公证处做了公证。协议约定,张先生的一处房子在婚后可以归王女士个人。

结婚之后,张先生想趁着产权登记还在自己名下,先把房子转给自己母亲,被王女士反对,最终到法院起诉。 法院根据民法典的婚姻部分,再加上最新的司法解释,认定婚前的协议有效,王女士有权独占房产,要求丈夫立刻交出房屋的产权。

这个案例说明,如果结婚的目的是要对方的房子,法律上是有途径的,就是婚前一定要签明确的协议,让对方知道,给房子是结婚的条件,这样房子甚至可以不是婚后的共同财产,还可以让法院承认是个人财产。

但如果婚前不签协议,不开明确的条件,总惦记着结婚之后加名字,或者默认可以占一半,那法院是不支持的。没出钱,可能连一平方都拿不到。新的婚姻法司法解释,不认双方要面子的默契婚约,只认赤裸裸的交易协议,所以我说,婚姻的神圣性已经消失了,这就是我们必须适应的21世纪。

感谢各位收看,871期节目到此结束,我们周五再见。

Leave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