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ARK
第 801 期 ~ 第 900 期

【睡前消息851】重判柯文哲,似“绿”者死

民进党暂时放下老对头国民党,集中猛打柯文哲,用意何在?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第851期睡前消息。今天督工生病,由我暂时待班。下面请静静介绍新闻。

今天来关注已经被羁押超过三个月的台北前市长柯文哲。

2024年12月26日,台北地检署以受贿、图利、侵占、背信等罪名起诉柯文哲,要求法院判处他28年6个月徒刑。12月29日,台北地方法院裁定柯文哲以7000万新台币交保候审,还要佩戴电子脚铐实施监控。然而三天之后,今年的1月2日,台北地检署抗告成功,台北地方法院又取消了取保候审的决定,柯文哲再度被羁押。黑岛,你认为台北相关部门为什么要这么严厉的制裁柯文哲?

柯文哲案是台湾自从民主化以来最严厉的一场政治追杀。相比较起来,之前30年的蓝绿斗争就好像在打假赛。在最近30年来,台湾知名政治人物当中被判刑最重的是民进党的陈水扁。他因为确凿的贪腐、买官等罪名被判刑20年,减去被羁押期间的两年多时间,一共要服刑17年半。然而在坐牢6年多之后,2015年陈水扁就以保外就医的名义出了牢房。从那时开始,陈水扁一直就靠着保外就医延期的理由滞留在监狱之外,接近10年时间。台湾地区法律对保外就医有严格规定,比如只能在指定医院就医,不能参与任何政治活动等。但是在这十年当中,陈水扁多次在外高调露面,甚至还接受采访,参加过助选活动,所谓限制对他来说几乎形同虚设。不出预料的话,直到他死都不会再进牢房了。

至于国民党这边,尽管民进党二十多年来一直在高喊转型正义,不断对国民党追缴党产,号称要把国民党逼入绝境,但是这些年来国民党的高级政客,无论是深度介入了“拉法叶案”的郝伯村,还是常年来贪腐传闻缠身的王金平、吴郭义等人,都没有一个人坐过牢。相比起来,民进党现任伪总统赖清德对柯文哲称得上是大动干戈,在2024年台湾地区选举刚刚尘埃落定后,就立刻动员了政治力量,对柯文哲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政治清算,其力度之狠辣,可以说是出乎所有人预料的。

目前台北司法机关对柯文哲重点追查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案件:

第一是京华城案。位于台北市的京华城购物中心于2001年开幕,但因为购物中心附近交通不便,生意不断走下坡路,2019年宣布结束营业。2020年,京华城的运营方威京集团主席沈庆京,疑似通过时任台北市长柯文哲大幅提高了京华城商场的容积率,先是从390%提高到了560%,允许增加建楼面积12万平方米,而后更获得了容积奖励,把容积率提高到了840%。就在2020年11月11号,柯文哲亲自签发了京华城都市变更计划。在这个过程当中,威京集团从中获利接近200亿新台币。

2024年,台北地检署开始调查此案,并且很快就逮捕了威京集团主沈庆京,同时还查扣了威京集团贿赂政界人士的账册。在账册当中发现,威京集团为了游说台北市政府同意京华城提高容积率,一共编例了2次公关费用,一次为1亿8千万元,另一次为2亿5千余万元。此外,在京华城2020年10月获得确定860%的容积率后,威京集团又论功行赏,账册中写下了一大串政客名单,包括前台北市长黄大洲支领200万元,京华城董事长陈玉坤200万元,威京集团协理陈俊源200万元等等。

更要命的是,检察机关在羁押柯文哲之后,从他的U盘当中查到了一个 Excel 文档,上面写着「日期 2022/11/1 | 姓名 小沈|数字 1500 | 公司 |用途 | 经理人 沈庆京」同时在这个 Excel文档中还有大量其他数字和来源的记录,也被官方推测为政治献金记录,文档中其他的记录,人名和数字真实性都已经被证实了,都是已经确定的政治献金,就连用途和去向都丝毫不差。检方由此认为,柯文哲通过帮助威京集团和京化城扩大容积率,从中获得了至少1500万元新台币的贿赂。

在12月26号的庭审当中,柯文哲一开始坚决否认这个U盘跟自己有关系,暗示是有人故意栽赃陷害。但有趣的是,在这个U盘里还有一个叫“朕”的文档,文档里面还记着这么一句话:“朕是雍正帝,但不会让你成为年羹尧”。而一个曾经和柯文哲有过合作,但后来又闹翻的女政客蔡壁如证实称:这个“年羹尧”就是指自己。而且柯文哲曾经跟他展示过这个文档,柯文哲由此不得已才承认,这个U盘应该就是自己的。但即使如此,他仍旧坚决否认,涉嫌政治献金的Excel文档是自己写的,其他也一问三不知,表示不知道有谁会写下这些文档,但肯定不是自己的家人。

目前,检控双方围绕着文档的真实性还在激烈攻防,柯文哲目前有着非常严重的嫌疑,但对柯文哲稍稍有利的是,这笔1500万元新台币资金的确切流向,比如经手人和帐户还没有确切证据,单单凭借一条文档记录,恐怕还很难给他定罪。

除了京华城案之外,柯文哲还牵涉到其他政治献金案件当中,在起诉书里,检方表示柯文哲没有将民众党的政治献金存入专户。而是转入到自己的私人账户当中,合计侵占了新台币600万元,他还与竞选总部财务长李文宗,以及李文宗的胞妹,木可公关负责人李文娟,共同侵占个人政治献金及民主党政治献金共计6234万元新台币。

柯文哲企图以商业交易来掩盖侵占行为。他先与木可公司签订了肖像权同意书,约定将自己的肖像权独家授权给木可公司。木可再和竞选办公室签订合约,将柯文哲的肖像行使权授予竞选总部。最后以肖像授权金的名义从政治献金中出钱,共汇款1500万元新台币给木可公司。同时,柯文哲又以支付木可公司员工薪水的名义汇款给木可公司共124万元新台币。另外,以投资电影公司100万元新台币的方式侵占政治献金。柯文哲的会计师端木正也作证,在明知柯文哲政治献金专户申报内容有问题的情况下,他在柯文哲的指使下出具了核查报告给监察部门,并且做了虚假账目。

对于这些挪用政治献金的问题,关键涉案人财务长李文宗在庭审中表示,自己都是听从老板柯文哲的指示,而相关经办人也是柯文哲的私人秘书许芷瑜。而在案发之前,许芷瑜已经逃离台湾,目前不知所踪,台湾警方正在通缉她。在庭审当中,柯文哲则表示“许芷瑜只是爱玩的小朋友”,他自己也不知道许芷瑜现在跑到哪去了。

由此可见,在涉及的一系列案件当中,为了对抗检方,柯文哲做了大量的切割工作。关于挪用政治现金的具体账目,可能在很长时间内都无法得到澄清。柯文哲和他聘用的律师们还有很多空子可以钻,可以尽力为自己洗清罪名,或者至少减轻法律惩罚的力度。

不过即使以现在检方已经调查出的情况看,柯文哲涉足到贪腐和违规献金案当中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这么多的案情围绕在他身上,他不可能“恰好”什么事情都不知道,也不可能什么都没有插手。

退一万步说,哪怕他真的什么都没干,一切都是下面的人办好的,但是京华城扩建容积率的文件上有他的亲笔签名,民众党的各项政治献金也不可能绕开他就私自使用,他根本逃不开领导责任,很难全身而退。

不过正如他很多支持者以及台湾媒体所说的,类似的问题在台湾知名政客当中几乎比比皆是。无论是蓝营还是绿营的政客,在经受如此力度的司法调查时都很难全身而退,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几位知名政客。

那民进党政府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力气来针对柯文哲?

因为对民进党来说,柯文哲以及他所代表的政治生态位对自身威胁最大。在民进党看来,已经陈腐老迈的国民党根本无法对自己带来实质性威胁。留着国民党这个有历史原罪的靶子对他们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他们可以随时调用对国民党的仇恨来动员自身的基本盘,同时还可以转移民众对自身贪腐的注意力,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

自从2000年以来,台湾一共进行了7次地区领导人选举,民进党赢下了其中5次,并且在2016年之后连续压倒性大胜。反观国民党,它的基本盘一直在持续萎缩。经过了70多年的分裂之后,从大陆移居台湾的外省人群体规模越来越小,哪怕是外省人的后代对国民党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减弱。国民党最铁的选票群体不断减少。为了应对民主化的冲击,国民党在21世纪之后进行了转型,把自己变成了一个稳健的保守中右翼政党,亲近建制派,亲近财团,以经济建设作为自身卖点。这个政治转型让国民党获得了多数知识分子群体的青睐,也获得了一部分喜欢稳定观念比较保守的市民认可。靠着这个基本盘,他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和民进党分庭抗礼。同时,国民党又大力和所谓的地方派系合作,也就是联合一些地方上的“豪族巨绅”甚至黑白通吃的“江湖人物”。在意识形态话题分量不太重的地方选举——“民意代表”选举当中,国民党还能经常压过民进党。但在台湾年轻一代人看来,他们不但讨厌国民党过去的威权历史,也对国民党现在的“亲资本”、“亲豪门”的官商勾结形象非常反感,所以在台湾年轻一代人当中,讨厌国民党成了主流立场,甚至快固化成了一种意识形态了。所以现在的国民党虽然靠着过去留下的资产以及相对成功的转型为自己留住了一口气,但是又很难对民进党的基本盘造成威胁。在民进党看来,留着这只死老虎,自己的比赛反而更好打。

不过随着民进党的长期执政,在台湾民众当中,讨厌民进党的思潮也在逐渐抬升。作为一个曾经的草根“民粹”政党,民进党在上台执政后就开始快速的腐化堕落,贪腐事件层出不穷,甚至比国民党有过之而无不及。之前被定罪的前领导人陈水扁只是民进党贪腐堕落的一个缩影。他虽然去坐牢了,但民进党仍旧换汤不换药。同时,民进党的执政路线也在走国民党的老路,越来越倾向迎合资本,讨好财团。虽然表面上还有一些废除死刑、同性婚姻合法化、反对核电站等一些迎合国外左翼势力的举措,但在关键的经济、社会保障和劳工议题上,实际政策却在持续保守化,倒向既得利益集团。

这些做法也激起了年轻人的反感。所以对于许多台湾人,尤其是年轻人来说,他们处于一种讨厌民进党,但更讨厌国民党的状态。在地方选举或者民意代表选举中,他们可能懒得投票,看着国民党和民进党对抗。但在最重要的地区领导人选举当中,他们不愿意缺席,于是选择了相对不那么讨厌的绿营候选人。这批关键选民的立场可以解释台湾近十几年来的政治生态。这种政治结构对于民进党和国民党都有好处,让他们有恃无恐。在表面上蓝绿斗得你死我活,实际上是在共享同一个固化的政治生态,在各自控制的区域内肆无忌惮的分肥。

面对这种政治环境,许多台湾选民就开始寄希望能够产生一个新的势力,超越原有的政治格局。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政治人“柯文哲应运而生了。

在从政前,柯文哲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医学专家。他成了台湾大学医院急诊部医师、创伤医学部主任、医学院教授。在崇拜学历的台湾社会当中,属于顶级精英人群。他也一直打着精英的人设,宣称自己超越蓝绿,跳出了原来的政治框架,只会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考虑怎么处理问题。他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名言:“垃圾不分蓝绿”。虽然这句话说出去之后为他引来了政治围攻,但却深刻打动了那批对蓝绿两党都已经厌恶的选民,也为自己立下了一个非常漂亮的政治人设。但“只问是非”,对“蓝绿”都不加颜色,只是它披在最外层的人设。往更深一层看,在柯文哲从政生涯里,大多数时间还是更偏绿一些。在成功出道的2014年和2018年台北市长选举中,还能两度战胜国民党候选人,靠的都是民进党暗中帮忙,把绿营票灌给了他。台北一向蓝大绿小,民进党自己很难赢,拱柯文哲上位,挤下国民党对民进党算是次优选择。当然,柯文哲当时也投桃报李,痛骂旧政客时说是垃圾不分蓝绿,但仔细统计就会发现他的大多数火力还是集中在国民党身上,这也让绿营选民群体比较满意。不过靠着操作得当,包装巧妙,柯文哲并没有被绿营完全绑定,不少中间派甚至浅蓝选民仍然对他抱有一定期望。而在绿营基本盘当中,他更是挖出了不少支持者。这是台湾“民主化”后前所未有的情况,也是民进党如今要拼命追杀它的重因。转折在柯文哲当了两任八年台北市长后,自觉“政绩斐然,人望见高”,雄心越来越大,不但想再高升一步,并且不愿意仿效台湾以前政治新人的模板,最终归附民进党或国民党,而是真想自立门户,独力挑战大位,甚至存着最后反过来吃掉蓝绿中某一方的野望。

在台北市长任上,柯文哲的政绩不算特别突出,不过也确实做出了一些事迹,比如他宣称自己大幅推动了台北都市更新,还兴建了超过2万户住宅数量,数量全台第一。而他最拿得出手的政绩是缓解了台北市的债务压力。根据台北市财政局的数据,在柯文哲首个任期内,2017年台北市公债规模减少了390亿新台币,从1468亿下降到了1078亿,减债幅度超过了四分之一。到2022年,也就是他担任台北市长七年后,在一次参加活动时,柯文哲更自我表扬,宣称在自己任内台北市公债累计已经减少了540亿新台币。哪怕以上数据可能有一些会计技巧,但在市政稳定运行的同时,能够大幅减债,自吹自擂一把也不算过分。至少在他任后,台北市的财政空间肯定多了不少。可以说经过8年台北市长的考验,柯文哲已经证明他确实有一定的执政能力。

而他也不必非常成功,只要证明在蓝绿之外,台湾人还可以有别的选择,那就能迎合一个庞大选民群体的心理诉求。所以在卸任台北市长之后,柯文哲在台湾地区的民望反而更加高涨,一度成为了地区领导人的有力竞争者。在刚过去不久的2024年地区领导人选举当中,虽然有“蓝白合”破局等负面舆论,但最后柯文哲本人仍然拿到了369万票,得票率高达26.46%。这些票可以说是他实打实的基本盘。而在柯文哲的冲击下,无论是民进党还是国民党的候选人,得票率都比之前几届出现了大幅下滑。而这就是柯文哲的威胁所在了。尤其在绿营看来,柯文哲起家时其实立场“偏绿”,还受过绿营灌票扶持大人情,但不说始终不肯与自己合流,做大后反而不断和蓝营“调情”。当时蓝白合如果成功,对绿营的威胁极大。

刚才说过,民进党如今并不怕国民党,反正这个老迈腐朽的团伙挖不动它的基本盘。但柯文哲白皮绿骨却真的可以挖到绿营的墙角,从民进党支持者当中分走了大量选票。以台湾选民越来越同时厌恶两大建制党的政治氛围来看,柯文哲作为一个政治符号,对民进党来说比国民党的威胁还要大。所以以凶猛著称的赖清德在赢得2024年选举之后,立刻就动用司法资源对柯文哲全力进行政治追杀,也就顺理成章了。而国民党也记恨他在蓝白合上的反复无常,最多趁机抨击一下民进党和赖清德,但不可能出全力去营救。

现在经过一番司法操作,柯文哲已经深陷法律泥潭,难以自拔了。他要么在人证物证面前全盘认罪请求轻判,然后去坐牢。要么抛弃自己的“精英”人设,设法证明自己在台北市上任上其实就是一尊“泥塑偶像”,完全被“近侍”和“大臣”们操纵,连投资最多舆论最关注的大工程大项目,他对实际内情也一无所知。“贪腐”或者“无能”,这两个选择无论怎么选都会毁灭他过去树立起来的偶像人设,斩断他未来的政治生命。而在柯文哲崩塌后,民主党大概率也会逐渐泡沫化。

不过对台湾政治比较了解的人来说,柯文哲的结局也不算奇怪。台湾地区选举制度整体上本就很有利于两党化。从经验看,要真正站稳两党中的任意一个位置,最内核最底层还是需要有一些意识形态基础的,有一批相信“应该做些什么”,并且知道自己“想做些什么”的核心成员,而不是只靠选民更讨厌别人。尤其是创业初期,必须有这样一批核心力量深入基层,介绍自己的理想,描绘共同的蓝图,才能真正让民众了解感动,让他们成为政党的稳定基本盘。而只靠个别领袖的个人魅力,趁着一时机遇,政治势力可以突然乘风而起,声势浩大于一时,但却难以持久。人非完人,所谓领袖总也会有缺点。而在政治里,最不缺的就是挑毛病挖黑料的手段。选民的新鲜劲一过,原来不在意的缺点弱点就会逐渐放大,最后弃如弊履。

在台湾并不算长的民主化政治当中,这种情况也不乏先例。2000年,国民党分裂,原台湾省省长宋楚瑜不甘被排挤,出走独立参选。在当年选举中得票率高达36%多,仅落后于当选的陈水扁不到3%,更超过代表国民党的连战一半以上。之后宋楚瑜也自组了亲民党,声势一度比柯文哲巅峰时更大。但宋楚瑜就是为了个人争权夺利才自立门户,亲民党本身并没有什么独立于两大党之外的政治见解,没有任何政治理想。结果必然是为了一点利益就会不断的左右横跳,政治吃相比老党们还要难看。几年后彻底看清了他的底色,选民们还是回流到了老党。

如今宋楚瑜虽然还死硬着嘴皮不肯宣布退休,但在台湾政坛上早就完全无足轻重。这大概的也是柯文哲原本将有的结局。不过在他快进式崩塌后,台湾地区政坛可能会再度进入绿营独大时期。赖清德上台后,不仅马上猛烈追杀柯文哲,对党内政治对手也毫不手软。比如前桃园市长海基会会长郑文灿,作为岛内公认蔡英文的铁杆亲信,去年末也被捕起诉。赖行德扫清党内外对手集权于一身,然后“大干一番事业”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接下去不出意外的话,台湾地区还会有更多的“意外”在等着发生。

851期睡前消息就到这里,感谢大家收看,我们周日再见。

Leave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