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ARK
第 801 期 ~ 第 900 期

【睡前消息881】特朗普吹过的牛 台积电最靠谱

台积电美国投资分析。

大家好,2025年3月28日星期五,欢迎收看881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话题。

台积电赴美投资 特朗普最靠谱?

3月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和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会面,之后在记者会上宣布,台积电将在美国额外投资1000亿美元。在已承诺建造三座半导体制造厂的基础上,再建造三座半导体厂、两座先进封装厂和一座研发中心。计划完成后,台积电未来对美国的投资将提升到1650亿美元。民进党当局表示,自己对这份追加投资计划事先并不知情,但认为对产业有利,会正面看待。

3月17日,特朗普接受电视采访的时候再次加码,希望台积电的投资金额加倍,达到2000亿美元。

3月26日,国务院台办对记者说,在民进党当局极力逢迎、拱手相让之下,台积电已成为砧板上任人宰割的肥肉,对台积电变成“美积电”竟然能乐观其成,可见民进党眼中只有一党一己之私,根本不把台湾同胞福祉和产业界利益放在心上。督工,你认为台积电真的会在美国投资2000亿吗?

落实的概率不算小,可能是特朗普夸耀过的所有成就中最靠谱的一个。

这次特朗普刚上台的时候,发表过一份演说,介绍他提出的美国优先政策。他声称,为美国争取了1.7万亿美元的高科技投资。其中包括了软银集团要投资2000亿美元,OpenAI和甲骨文公司的5000亿,苹果公司的5000亿,然后是台积电的1650亿。

但是,无论从历史经验看,还是从现实的能力来看,这些数字大概率是特朗普和大企业各取所需。特朗普需要一个可以确认的数字去满足选民的短期情绪,而大企业需要特朗普提供政策支持。再过几个月,等到舆论不再关注的时候,真实的新增投资就有可能会直接减掉一个零。

典型的代表是苹果公司。2018年,也就是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期间,苹果的CEO宣布过一个计划,表示苹果要响应特朗普重振美国制造业的计划,在国内要投资3500亿美元,重塑在美国的供应链。

现在啊,特朗普第二个任期都开始了,苹果也没有说清楚这3500亿美元在哪,甚至连500亿的零头都数不出来。过去几年,苹果的确在把供应链慢慢地挪出中国,但是也是转到印度这些劳动力便宜的国家,完全没有考虑过回美国。而特朗普也并没有去追究苹果说谎的责任。

所以这轮的投资,大概率也就是落实一个零头。比如说,软银集团承诺是2000亿美元,但是现在根本就没有2000亿美元可投。根据软银集团自身的数据,软银现在名下的总资产是3030亿美元左右,大部分都是股权投资、不动产。如果要变现的话,还会大大的缩水,更不可能全都投到美国去。

另外,软银集团还刚刚在对美投资方面吃了大亏。2023年第三季度,软银集团财报上承认自己亏损了60亿美元,其中15亿损失来自于对美国初创企业WeWork的投资。市场普遍估计,在这一家企业上,软银就亏损了150亿美元,可以算是孙正义创业以来最失败的一场投资。

刚刚在美国遭受了惨痛损失,孙正义不太可能把全部的身家以及公司的全部资产都拿去继续投资美国。他的策略和苹果应该是一样的,让时间去淡化承诺,反正特朗普也不期待自己的选民有特别长的记忆。

但是台积电的投资不一样。睡前消息8856期我就提到过,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芯片工厂已经开始量产四纳米的芯片了,初步达成了设计目标。当时还属于拜登政府的商务部长雷蒙多出来炫耀,表示,这是美国第一次在本土量产如此先进的芯片。

四纳米芯片技术并不是台积电最先进的制程技术,但是工厂建设顺利,已经大大超出了美国政府原本的预计。所以在特朗普二次当选之前,2024年4月,美国商务部已经和台积电签署了初步的备忘录,台积电将扩大亚利桑那州的投资,增建第三座芯片工厂。新建的工厂会使用台积电目前最先进的二纳米制程技术,总投资额由400亿美元增加到至少650亿美元。

特朗普当然也愿意看到台积电来美国本土投资,但是他不愿意让政绩落在民主党头上,所以他上台之后就宣称要废除拜登政府的芯片法案,同时还要求各家企业增加投资。

特朗普的筹码是关税。他认为,只要让所有进口到美国的芯片都要缴纳高额的关税,各家企业就会主动来美国投资。这比拿钱补贴各家芯片企业还要划算。

特朗普的盘算未必能够变成现实,因为芯片厂的投资周期长,投资数额太大,上百亿美元砸下去,可能也就是做一个前期准备工作。所以转移生产基地有很大的风险,三星、SK海力士这些厂商,哪怕在美国已经有不少投资业务,但是对于追加投资还是很慎重,不敢赌上身家性命去节约关税。

但是对于台积电来说,加大投资的风险就没那么大。目前,依靠着最先进程的技术优势,台积电已经把所有的竞争对手都远远甩在了身后,占领了全球芯片市场60%以上的份额,几乎可以说是垄断了。

从各企业的开发计划来看,三星、中芯国际这些主要的竞争者,在短期内不太可能追上和台积电的技术差距。台积电在十年之内都不需要太担心市场需求,只要扩大产能就会有订单。就算没有特朗普的要求,只是单纯考虑自己的利润,台积电也会增加几百亿,甚至是上千亿美元的投资。现在特朗普施加了关税压力,那去美国也没问题不大。

美国现在的经济增长点不多,人工智能算是最可靠的一个。2024年,美国芯片市场是1800亿美元左右。其中2024年10月,美国一个月就买了186亿美元的芯片。

现在美国本土的英特尔革新工厂经营不善,三星在技术上缺乏自信,对于大笔投资犹豫不决。台积电如果能够冲进美国市场,利用特朗普的关税,独占一年1800亿美元的订单,的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而且这2000亿美元,不一定是台积电自己来拿。台积电的技术优势已经得到了金融行业的确认,而美国又是银行业最发达的国家。台积电不难从美国本土银行拿贷款,就地投资。所以,就算最后的总投资达不到2000亿美元,台积电的承诺也应该会比苹果和软银靠谱。


台积电的核心竞争力与美国工厂的挑战

如果去美国投资不一定要用自由资金,特朗普期待台积电给美国带来什么资源?

台积电的技术和人力、管理经验都是全世界独有的,无论是对特朗普还是对美国的金融行业,它都有足够的谈判筹码。

今天的台积电的成功和创业团队对于技术路线的准确预测有关系,所以能率先实现三纳米芯片的技术突破,获得垄断优势。但是,台积电能够长期严格地落实规划方案,定期实现技术迭代,靠的是台湾高性价比的工程师,或者说东亚教育模式批量制造的人才。

芯片行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从业人员的学历普遍偏高。根据公开资料,台积电除了生产线上的技术工人之外,80%以上的员工都有硕士以上的学历。截至2023年,台积电的研发部门员工是8700人,其中1890人拥有博士学位,超过了1/5。

但是,不要因此想象台积电的工作气氛就像一所大学。制造业企业的基本规律都差不多。虽然台积电的生产精度和难度都是制造业的最高水平,但它还是一个大工厂。绝大多数的任务都是无聊、重复、疲惫的劳动。和普通的工厂相比,造芯片需要无尘环境,所以工作人员穿得就像疫情期间的医生,全身密封,长期被封在洁净室里,身心疲惫。

为了保证开发效率,这些高学历人才不仅是在实验室里面刷数据,还要经常要去生产线上调试。生产线24小时不停,这些人就要长时间加班。目前台积电的研发和生产部门,每天的工作时长普遍超过了12小时。

如果新的订单需要技术攻坚,台积电的加班比平时还要疯狂。台积电首创了研发部门24小时工作制度,内部称为“夜鹰部队”。研发部门所有人都是三班倒,而且每一班必须要保证12小时左右的工作时间,前后要有足够的交接。

张忠谋接受采访的时候自豪地说,台湾的工程师就算半夜两点被公司叫去上工,自己也不会有什么怨言,甚至家庭都会见惯不怪。可以想象类似的采访要是放在大陆、放在美国,会有什么样的舆论影响。

台积电的加班文化,就连以工作勤奋出名的韩国大企业都佩服。三星芯片的负责人金永善最近表示,韩国的劳动法严重限制了三星电子的竞争力,他希望韩国政府能够网开一面,允许三星电子延长工作时间,不然追不上自己的竞争者。

逼高学历人才拼命加班,但是台积电的工资并不算太夸张。2025年,台积电新年度校招,硕士学历的工程师进入公司之后,平均年薪是台币220万元,折合成人民币是48万,或者美元6到7万。

根据公开资料,2023年,台积电员工总体的薪酬中位数是250万元的新台币,折合人民币是55万元。

这个薪水放在台湾和大陆都不算低,但是横向比较全世界的高科技行业,绝对不算高薪。过去几年,由于美国股市长期上涨,互联网大厂得到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员工的薪酬水涨船高。比如说谷歌公司,目前的平均薪酬是15万美元左右,起薪也接近10万美元。所以台积电的硕士和博士如果在美国跳槽到西海岸,工资翻一番,工作时间减少50%,是很正常的发展路线。

而且制造业需要严格的纪律,台积电一直采用了军事化管理风格,所以哪怕是工资一样高,美国普通人进入台积电也很难适应。2020年,台积电敲定了亚利桑那工厂的投资之后,从美国招募了一批实习工程师到台湾提前培训。其中很多人在台湾的工厂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因为忍受不了加班和职场文化而选择了离职。他们抱怨说,台积电的管理层对员工极为严苛,而且拒绝接受基层的反馈,说他们是吃不了苦的巨婴。

美国有一个匿名的雇主评价网站,上面有各个企业的评分。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的好评率是27%,而被台积电压制,考虑放弃生产部门的英特尔,好评率是85%。许多有关台积电的评论都在抱怨残酷的企业文化,比如说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比如说让员工在办公室睡一个月。

还有人提起诉讼,认为台方的管理人员训斥、孤立、排挤美国员工,骂他们懒惰,忽视他们的安全诉求,故意只用中文交流,认为自己受到了职场霸凌。

面对这些抱怨和诉讼,台积电的态度非常强势,表示这是公司生存必须的管理手段,受不了工作强度的人应该离开这个行业。员工信不信这句话不重要,重要的是英特尔去年四季度亏损166亿美元,已经有破产的传闻了。

如果只是调教美国的本土员工,台积电的亚利桑那项目未必能够成功。建设过程中,真正的骨干是上千名从台湾调过来的管理和技术人员。美国给这些台湾员工发了特殊的工作签证,他们可以携带家属去美国,但是在一定年限之内不能加入美国国籍。这就限制了他们离职去找更舒适工作的可能性,必须集中精力去服务台积电。

现在特朗普要求台积电扩大投资,应该还会学习拜登政府的经验,让台积电再转移几千个高学历的骨干过来,拿着相对低的工资,复制台湾的工作强度。只要能够做到这一点,美国金融业发贷款也是乐意的。


美国制造业回流前景黯淡

特朗普设想用关税促进制造业回流,台积电也确实在美国认真投资。特朗普在其他方面能恢复美国的制造业吗?

比较难。台积电代表的高科技制造业,能够提供的岗位并不多,而且对于基层员工学历要求很高。过去几十年,美国制造业向外国转移和基层社区的税收衰落交替进行,劳动力的素质已经下降得很厉害了。睡前消息从第78期开始就关注纪录片《美国工厂》的相关信息,主要观点就是美国不太可能重建普通制造业。

美国现在剩下的制造业,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波音和英特尔。这两家企业的新闻大家都看到了,财务方面亏损,产品质量都跟不上竞争对手。原因都是普通劳动力素质下降,以及高端的研发人员被互联网产业吸走,不能在短时间内再完成复杂的技术项目了。

台积电到美国投资,技术方面有行业垄断地位,产品方面是高利润率的芯片,所以能够用相对的高薪来吸引一部分美国员工。如果这些劳动力连台积电都忍受不了,那就不太可能拿着更低的工资去接受其他企业的严格纪律。

所以特朗普第二个任期宣布的制造业回流政策,结果可能和第一个任期一样,雷声大,雨点小。台积电追加投资只是一个难以复制的特例。

就连特朗普本人可能也意识到这个结果了,所以暗中在改变自己的策略。去年11月,刚刚确定当选的时候,特朗普就找到了当时还没有发动政变的尹锡悦,要韩国的造船业配合美国。

特朗普表示,美国造船业需要韩国的帮助,还希望能够借助韩国造船业的技术和产能,承包美国商船和海军的维护、维修以及大修任务。

也就是说,特朗普认清了美国造船业在短期内不能复兴的现实,又不希望给中国下订单,那就用韩国这样的盟国来增强美国的实力。

所以美国未来的制造业战略,可能是本国占有最顶尖的制造业和研发能力,普通制造业那就交给能够控制住的盟友。睡前消息节目反复强调,过去十几年,世界经济的主线就是中、美、韩、台四个地方共享了大多数的增量。美国如果希望盟友去分担有技术含量的制造业,那就必须对韩国、台湾以及日本的工业还能保持影响力。

这体现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上,就是西太平洋的地位上升,欧洲和非洲的地位要相对下降。特朗普希望乌克兰战场能够尽快有个结果,让美国能够集中精力设计亚洲战略,这才会对俄罗斯做出大幅的让步。873期节目介绍了台湾先进工业部门和俄罗斯的密切合作,可以看到在美国最新的战略规划之下,台湾夹缝中求生存的一种选择。

最后提醒各位,3月的最后一期充电内容已经进入了后期制作阶段,预计在周一上线。感谢各位充电股东的长期支持,也欢迎更多的观众来讨论我们制作的民国史内容。

881期节目到此结束,我们周日再见!

Leave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