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信息第273期】房地产卧薪尝胆;郑日韩铁海快线
继续分享马督工睡前消息团队关注的新闻
大家好,欢迎来到第273期参考信息。
本期视频由用温眠睡得更好更健康赞助播出。
房地产政策密集出台
这个五月,房地产业利好政策密集出台,尤其是5月17日央行三大招,让楼市重现久违的热度。地方也火速跟进或者加码,最吸引人的是两大一线城市上海和广州。上海原本限购最严,非本地户籍需要缴纳满五年社保或个税的家庭才可购房,单身人士满五也无法在限购区买房。27日上海大幅放宽限购和信贷政策,非上海户籍居民家庭和单身人士的社保或个税年限由五年改为三年。单身人士的购房范围从外环外新房及二手房扩大至外环内二手房。在五大新城等重点区域,人才购房时缴纳年限由三年改为两年。可购房区由限定的产业片区扩大至所在区的全域。二孩及以上多子女家庭,无论是否本地户籍,都可在现有的住房限购政策基础上再买一套。
上海也取消了离婚和赠与住房计入套数的规定。2020到2021年楼市火热房价节节攀升时,堵住通过离婚赠与规避限购的漏洞是当时各地重要打补丁的方向。现在楼市低迷,补丁正在一一取消。比如北京取消离婚后三年内任何一方均不得再京购房的政策。西安曾经是全国首个暂停向企事业单位和机构卖房的城市,现在重启企事业单位购房。
住房信贷政策则是降低了购房成本,首套房的首付比例由30%调整至20%,二套房首付比例由50%降至35%,非核心区域的比例由40%降至30%。上海最近还有两个热点,一个是户籍人口的总和生育率跌至0.6,比生育率最低的国家韩国还低0.12,逼近首尔的0.55。另一个是继北京、广西、内蒙古、甘肃等地之后,上海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的支付范围,这两个我们稍后再谈。
5月24日,广东省除了广州、深圳之外的19个城市落地房贷新政,取消首套二套房贷利率下限,同时最低首付比例分别降至15%和25%。广州选择跟上,28日晚间出台六条政策措施,成为率先实现房贷利率市场化的一线城市。同一天深圳也跟进了,但力度不如广州。
此外,高品质住房建设与创新运维服务县长交流会上周在河南商丘召开。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提到,房地产业已经进入深度调整阶段,唯一的出路就是卧薪尝胆、奋发图强、盖好房子。
千亿镇的崛起
去年我们曾经介绍过,随着镇域经济的壮大,我国已有四个千亿镇,现在诞生了第五个,正是之前在门槛上的苏州张家港杨舍镇。2022年GDP995.1亿,2023年正式迈过千亿,紧随苏州昆山玉山镇,成为江苏第二个千亿镇。当然这两个镇都有点犯规,既是城关镇又是开发区。昆山玉山镇与昆山高新区实行区镇合一的管理体制,杨舍镇与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区镇合一。
历史上张家港曾分数常熟和江阴两地,1962年两地划出23个公社和一个国营农场拼凑成为沙洲县,被调侃为苏南的边角料。改革开放后,张家港凭借临近上海港口优良的优势,发展社队工业乡镇企业挖到了第一桶金。后来张家港精神与昆山之路和园区经验组成了苏州三大法宝。
昆山和张家港还有个共同点,都积极主动对接上海融入上海,承接上海的产业转移。2021年国家层面出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14五实施方案,推动上海和近沪区域同城化,制定沪苏同城化方案。苏州决策层频频提到沪苏同城化,下辖十大区县板块也在对接上海方面动作频频。杨舍镇目前正在重点发力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化合物半导体等新兴产业,建设新兴产业创新集群。
经济第二大省江苏有两个千亿镇,第一大省广东也有两个,都在制造业大市佛山,分别是南海区狮山镇和顺德区北滘镇。狮山镇2017年成为第一个千亿镇,目前形成了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有色金属、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光电显示及照明、智能家居、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七大支柱产业。北滘镇2022年破千亿,拥有全球规模最大最齐全的白色家电全产业链和小家电产品集群。另外就是贵州的茅台镇,这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千亿镇,倒没有太多可说的。
千亿现在是什么概念?省市比不上了,现在GDP最低的西藏也有2300多亿。地级以上城市近300个,千亿能排在220到230名左右。百强县里过千亿的有52个。下一个冲刺千亿镇的是东莞长安镇,去年的GDP是965.2亿,只有一步之遥。长安是著名的电子信息产业重镇,机械五金模具名镇。东莞市和长安镇都定下了小目标,今年长安镇要突破千亿。此外珠三角有多地都在冲刺千亿镇阶。不过超级镇由于人口规模大结构复杂,普遍存在公共服务缺口大社会治理难度大等问题。行政管理体制上普遍存在大脚穿小鞋小马拉大车的状况,需要进一步改革。有新的案例我们会持续关注。
咕咕,请假去医院。哎,海豹你咋了?我又去推拿。你哪出问题了?哎,不都是你害的,加班、加班,脖子就受不了了。你费那钱干嘛?来,把那个拿去,从今天开始好好养养你的肩颈。推拿不费钱啊,一次不贵。你问问墨好骨同学,他之前也去医院做了牵引,一次400那是有效果,但是停了没去又不行了。这一年两年十年十月下来,你花多少钱?谁受得了?那去按摩推拿好了,PA的。那花钱就更多了,光肩颈100多一次,全身200多,你要是再被忽悠了半个年卡月卡,你算算多少钱。这里还没算你来回的车费跟时间,这都是钱。有的可以刷医保啊。医保不也是你自个交的吗?医保是一时刷的时候,用时方恨少,预防永远是大于治疗的。从最简单的睡觉开始,你用上这个温眠的人体工学护颈枕,保护颈椎保护身体,你说说你按摩推拿的钱能买几个枕头了?哎,感觉好像不样了。没错,这就是温眠新生级的3.0仿生蝶形枕,新增了手臂承托区,整晚放松不累。如果你睡觉不老实,中间的凹窝去帮你培养正确的睡姿,让你的颈椎更健康。你看从平躺到侧睡,从颈椎到头部肩管都有考虑,让你的肩颈疲劳更快释放,迅速进入睡眠的黄金90分钟。从三月份用到现在,工作室的小伙伴都反映睡眠质量明显更好,肩颈也更加健康了。睡得好,颈椎好,身体更健康,可不就是省下一个亿。这材料做枕头可惜了吧。所以他们家采用同款材料打造的坐靠垫一体,让你晚上养肩颈白天护颈椎,把工资用到刀刃上。一份工资给咱们的同事全家老小买了都有的剩,不用再花冤枉钱。现在评论区领券购买只要200出头,还有两年的整新质保,省下两年换枕费用,值了。最后好好睡觉多多运动。
区域互联互通
看看区域互联互通,内河上的船有一些可以不用回老家年检了。5月16日安徽芜湖籍长口集装箱船远翔66轮在宁波梅山国际集装箱码头,接受宁波市港航管理中心验船师登船年检,成为第一艘在浙江享受该便利举措的外省籍船舶。这是交通部海事局部署的长三角区域船舶检验通检互通互认试点,三省一市的船舶可在长三角就近选择船检机构,检验合格就地发证,检验结果在长三角区域船检机构间互认。
长期以来,大多数国内的通航船舶都需要在每年的特定时期返回船籍港接受检验,要么由指派的验船师前往船舶的所在地进行检验。对船企而言,流程周期长成本高。对检验资源有限的地方船检机构来说,质量和效率面临极大的挑战。那能不能互认检验结果呢?之前一些地方已在尝试。2022年7月苏皖船检一体化工作站在江苏泰州正式运行,是全国首家由两省共同设立的运营船舶通检互认工作站。江苏和安徽的船舶经过附近水域时,只要提前申请就可到这完成检验。
2023年5月,全国首家跨省船检一体化检验工作站在湖北宜昌投入运行。这里是船舶比较密集的长江干线水域,由长江海事局协调湖北河南两省共同选派验船师进驻。等待通过三峡船闸的湖北河南籍船就可以就近检验就近整改就近发证,方便长期不回船籍港的船舶在待闸期间完成检验,降低航企的运营成本,提高船舶的运营效率。每年有2.5万多艘次湖北河南籍的船舶通过三峡船闸,其中约3000艘船需要进行船检。工作站启用之后,平均每艘可节约三天的时间,节约经济成本3万多,一年累计可为船方节约经济成本近一亿元。
湖北好理解,那为什么有河南?这个可以追溯到解放战争渡江战役。河南可以从淮河进入长江,解放军筹集的船只有很多河南船。全国解放之后许多河南船民就留在长江流域,而由于河南内河航运不断萎缩,又有很多船民在亲友的带动和帮助下转移到了长江。河南由此成为长江流域的航运大省,长江上估计有7000多艘河南籍船舶,排名第三。总运力超千万吨。河南籍船长轮机长船员船民有十多万人。武钢每年所需的一亿吨矿石到长江口以后的内河运输75%都靠河南船承运。因此河南虽不在长江流域,却参加了三峡过闸检验工作站的共建。
除了内河航运,河南还是海员大省。截至2019年,河南籍注册国际航行海员4.4万多人,仅次于山东,超过了浙江福建等海洋大省。河南的海员多是因为上世纪末中国远洋集团和中国海运集团想到内陆招收农合工海员。当时交通部负责此项目的司长正是河南人,建议在河南试点,省里也高度重视,河南海员逐渐形成了规模。河南有多家海员培训专业机构,新乡市甚至组建了海员服务局,还有海员城的称号。
回想起来,跨省车检也有个类似的过程。车检是垄断行业,直到2014年公安部才放开了同省范围内异地车检。跨省的异地车检需要委托书,一张纸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成为黄牛的牟利工具。2018年有网民给总理留言,现在违章都联网了,为什么还要广大车主辛苦开具委托书呢?最终公安部决定全面推行跨省异地检验全国通检。互联互通需要打破更多的行政壁垒。
长三角珠三角高铁快线
长三角的互联互通还有一条利好,全国铁路2024年第三季度调图即将开始。长三角将首次新增一条超级环线高铁,G8388次列车从上海站出发,串起上海江苏安徽浙江三省一市的19个站,最后回到上海虹桥站,全程八小时九分。从游客的视角来看,就是从上海出发途经江南园林的苏锡常,到六朝古都南京,从大湖名城合肥到大黄山的安庆池州黄山,再到西湖畔的杭州。当然主要是方便沿途城市间的直达,减少到高铁枢纽城市换乘的尴尬。
4月26日,安徽池州至黄山的池黄高铁开通运营,补上这个超级环线的最后一环。不过这不是长三角的首条高铁环线。2021年1月,合安高铁开行C系列环线列车,始发站与终点站都在合肥南,串起了一个省内流动的小圈。
今年还将开通沪苏湖高铁,加上在建的通苏嘉甬铁路,即将开工的沿太西长宜铁路,未来还会有一条环太湖高铁圈。
在珠三角,5月26日广佛南环佛莞城际铁路正式投入运营,与已开通的佛肇城际莞惠城际相连,在粤港澳大湾区形成了一条东西走向全长258公里的交通大动脉。这是大湾区最长的城际铁路,自东向西连接惠州东莞广州佛山肇庆,有利于加速形成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购票方面,旅客可以通过12306购票乘车,也可以用全国交通一卡通岭南通羊城通广州地铁APP城际乘车码等方式,跟坐地铁一样方便,随到随走无需提前购票。
郑日韩铁海快线
在河南,5月21日首趟豫鲁郑日韩铁海快线班列从郑州普田站启程,装载铝箔制品钢之家具等1000多吨货物到山东黄岛港,再经海运到日韩等国。铁海快线班列方便快捷,实现了港口和边境口岸的功能前移,为内陆提供高效能低成本的物流通道。
今年1月铁路调图之后,铁海快线增至311列,覆盖全国主要集装箱港口。如今从西安出发有丝路海运新能源产品专列到宁波舟山港,再换船到东南亚。黑龙江开通从富锦站启程经霸域圈集港出海到广州新沙港的一单制门到门铁海快线班列。从成都到上海洋浦芦潮港站再海运到日韩等国的成都日韩东向沿江铁海联运已实现常态化。
近年来国铁集团郑州局相继开行郑州洛阳三门峡等地市至青岛港连云港等主要港口的铁海快线班列铁路。
中日韩合作机制与自贸谈判
趁着这股东风,在中日韩合作机制建立25周年之际,5月27日三国首脑在韩国举行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该机制已中断四年半。三国首脑还同意重启2019年以来中断的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
攒这次峰会并不容易,三方跳过敏感的地缘安全议题,主要讨论经贸议题,就营造透明且可预测的贸易投资环境,构筑安全的供应链达成一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为了共同应对风险,中日韩于1999年开启合作机制。2012年启动自贸谈判,谈了16轮。2019年11月最后一次谈判中,三国同意在比RCEP更高的水平上实现自由化,包括货物和服务贸易、投资、海关、竞争和电子商务等领域。
中日韩的经济总量是23万亿美元左右,占到RCEP的大半,占全球的24%,贸易总额占全球的20%。中国连续多年是日韩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去年日韩分别中国的第二和第三大贸易伙伴。日韩也是中国的重要外资来源国,在华累计投资均超过1000亿美元。与欧洲和北美相比,中日韩三国所代表的东亚地区经贸一体化进程明显滞后。尤其是随着中国产业升级,越来越与日韩形成了竞争,再加上阵营化冲击和其他因素,三国间产业链供应链结构发生变化。中国与日韩贸易关系有所倒退,去年中日双边贸易额下降10.7%,中韩贸易额下降13.5%。韩国与中国建交31年来首次对华出现贸易逆差。
此外三国之间在地缘政治上的矛盾,比如朝核问题东海以及台海争议一时也难以化解。因此尽管三国就打造全面高水平互惠且具有自身价值的中日韩自贸协定达成共识,一直进展有限。毕竟不是那个畅想亚元区的时代了。
合作领域与文化交流
当然合作领域还是很多的,三方就扩大人员往来,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推动经贸合作,解决卫生和老龄化问题,推动数字化转型,解决灾难和安全问题等达成了一致。国务院总理也在会上指出,中日韩三国应拉紧人文交流的纽带,以举办中日韩文化交流年为契机,推动三国人民实现从居相邻到心相通。这一点并不容易,不久前奶茶第一股香飘飘因为讽日事件火速翻红,又因为被质疑摆拍造假迅速翻车,从爆火到熄火只用了不到四天。事件过去太快,背后的商业逻辑就不展开了。不过老胡从媒体人的角度提了一个好问题,他认为摆拍涉嫌出于商业利益欺骗国内的消费者,严重有违商业道德。说实话,这种摆拍与编造小学生把作业本丢在巴黎没有多大区别。编造小学生把作业本丢在巴黎的网红被全网封杀,是否需要严厉到这个程度固然是一个问题。那能与此相提并论的事件会一视同仁吗?
最近还有一部以衡阳保卫战为题材的抗战电影,还没上映就陷入争议。宣布定档之后相关通稿和预告片反而下架了。查询创作和开机时的相关新闻,湖南省委宣传部将该电影列为14五重点电影精品工程。衡阳市委市政府将其列为14五重点文化建设工程。原计划力争2020年上映,看来是已经延期过一次了。
~~感谢温眠护颈枕赞助本期节目,评论区领券到手200出头,让自己和家人睡个好觉。~~好的,本期参考信息就是这些,我们后天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