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信息第242期】解释300万亿;偷走3000万刀
继续分享马督工睡前消息编辑部关注的新闻
大家好,我是小戴,欢迎来到第242期参考信息。
宏观经济数据
首先看看宏观经济,1到2月消费投资出口生产等数据开门红,普遍高于市场预期,但基础不牢固,3月不少数据回落。
4月11日,统计局公布3月CPI,同比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食品和交通通讯价格下降是拖累CPI表现的主要原因。民生银行研究员指出,考虑到3月能源和黄金价格起到一定支撑作用,核心CPI依然偏弱,要调整对CPI中枢的预期。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8%,降幅略有扩大。环比下降0.1%,虽然降幅比上月收窄,但已连跌18个月。一方面是因为节后工业生产恢复,工业品供应相对充足。另一方面是因为钢材水泥等行业市场需求恢复缓慢,影响相关产业。
官方制造业PMI为50.8%,比上月上升1.7个百分点。不仅高于荣枯线,而且是半年来首次上升,也是去年4月以来数值最高的一次。支棱起来的原因是新订单一举转正,打破11个月的低迷。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较上个月狂升5个点,11个月后重新回到扩张区间。新能源和电动车属于持续增长,改善的关键点是服装纺织等劳动密集型订单,也就是外需又来劲了。不过PMI中的出厂价格指数也没有明显改善,说明需求还是不足,就业人数也仍在萎缩,好在降幅缩小。
外贸上,以美元计价,3月出口额同比下降7.5%,1到2月是同比增长7.1%。3月进口额同比下降1.9%,1到2月是同比增长3.5%。出口增速大幅回落14.6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一是去年同期疫情影响消退之后,集中出运导致基数抬高。二是今年春节前的出口小高峰一直延续到春节期间,对3月形成了一定透支效应。
4月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3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3%,结束连续17个月50%以下的走势,重回扩张区间。
1到3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指数持续处于荣枯平衡线上方,结束连续16个月的收缩状态,显示开年外需边际改善。
越南、韩国等重要商品出口国,前三个月的出口也整体保持正增长的势头,且增速较去年四季度有所加快。同主要出口目的地来看,受上年同期基数抬高影响,3月我国对美欧出口增速大幅回落,这也是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前两个月出口开门红,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美贸易恢复。美国零售商、批发商、制造商均进入补库存的周期,支撑了我国出口。
新兴经济体中,对东盟和俄罗斯出口两年平均增速大幅回升,但对非洲、拉美、印度出口两年平均增速回落较多,也是出口增速回落较多的主要拖累。
一季度进口增速好于去年四季度,但地产低迷,消费不旺的背景之下,内需偏弱,对进口需求仍有拖累,当季进口额增速较低。
如何解释300万亿M2与通缩边缘
经济学家还有一个难题,如何解释一边印钞机冒烟,一边在通缩的边缘。
4月12日,一季度金融数据出炉,货币供应量、新增人民币贷款、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等均保持稳定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广义货币M2总量突破300万亿,甚至304.8万亿。M2是社会上所有的现金加银行的存款总和,或者说所有人所有企业和政府的钱加在一起。但大家能感受到,股市没怎么涨,楼市也没怎么涨,就连物价也没有明显的上涨,那这些钱都到哪里去了呢?
4月13日,央视报道称,针对300万亿的货币总量,有一些观点认为,这是中国货币超发的结果,未来还可能引发通货膨胀。记者采访多家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来看看他们的观点。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我国并不存在货币超发的问题。一些人仍然将货币等同于现金,简单的认为货币是央行印发的,是央行的负债,并不准确。在我国对货币供应量产生直接影响的主要是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而不是中央银行的现金投放。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说,我们始终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不大水漫灌。整体的货币供应和经济增长的需求,实体经济的需求还是相匹配的。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庆认为,尽管300万亿M2规模很大,但在我国不会因此引发高通胀。我们宏观调控一个重点就是要管住货币的总闸门,严防货币超发引发高通胀。
当前物价水平偏低的背景之下,政策面的重点是在强调将M2增速控制在实际经济增速和目标物价涨幅之和的附近,推动物价水平温和回升。中新社采访的接近央行人士表示,M2余额升至304.8万亿,反映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充分有力。巨额存量资源掌握在企业和居民手上,为促进投资消费和整个宏观经济恢复向好奠定了基础。
不过从数据上看,富人变得更富,穷人变得更穷。我国居民杠杆率正在接近65%的国际警戒线,老百姓手里没有太多钱,还背了更高的负债。一季度住户存款增加8.56万亿,住户贷款增加1.33万亿,相差7.23万亿,只存不花。也难怪银行因为净息差持续承压,纷纷下架或者限制中长期大额存单。好在这个政策影响不到我。
宏观数据和微观体感经常是不一样的,就像拜登经济学、安倍经济学。一看数据都说好,一问老百姓都在骂。因为它的暖气不一定能传递到大众,寒气倒是经久不散。
跑跑百亿补贴,百亿划算节,放出惊喜大福利。各类数码大牌统统补贴中。苹果15现在到手只要4498元,直降357元,同系列至高补贴1300家,全网低价,买贵必赔。现在上淘宝搜索淘股贴027,或者退出全屏,点击评论区链接就能直达会场,还能最高再领1000元大红包。补上加补,这波羊毛先薅为敬。联想外星9000P,超强性能笔记本,官方补贴611元,6888元就能到手。iPad Pro,阅读游戏商务多搞定,现在到手仅需5888元。不夸说该省省该花花,淘宝补贴我就花,这波补贴真的疯了,适合我乐统统都有,统统狂补,大把羊毛等你来薅。大家完全不用担心正品问题,百亿补贴官方把控,全品和这俩假一赔十,买贵必赔,还有专属客服,服务真的到位了。现在点我的评论区链接就能买,趁没有多少人知道赶紧上车,记得买啥之前都先上淘宝百亿补贴比比价。
新一轮以旧换新
内需还得加把劲,开年以来以旧换新成为高频词。4月12日,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发布《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将通过财政补贴引导消费者淘汰汽车、家电,推进家装厨卫换新。
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今年2月,中央财经委员会决定,要鼓励引导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3月上旬,国务院印发相应的行动方案。
上一轮大规模的家电消费提振政策在2008年启动,到2013年结束,措施包括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惠民等。当时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出口受到冲击,家电消费提振政策促进了需求爆发。2009到2011年,中央及地方财政补贴约375亿,以旧换新实现家电销量9245万台,销售额3420亿,相当于财政资金撬动了9倍家电销售规模。汽车方面,2010年财政补贴64.1亿,拉动新车消费496亿。2009年和2010年,中国汽车产量增速连续两年高于30%。
现在正好是过了15年,更新需求进入集中释放期。我国汽车和家电市场已从单纯的增量时代进入到增量和存量并重时代。去年汽车保有量约3.4亿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主要品类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一些家电用了十几年、20年,更新换代的需求和潜力很大。
14部门的行动方案文件没有提具体的支持资金额度,不过叠加目前汽车行业需求不足,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本轮政策的效果备受期待。上一轮以旧换新主要是政府主导、财政支持,而这一轮是以市场为主、企业主导、政府引导。
光大证券研报统计,今年已有至少13个地区出台以旧换新政策,至少17家车企发布以旧换新方案。
4月13日,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开幕,聚焦以旧换新、智能家居、文旅体育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调研低空经济产业展区时表示,现在国家明确支持新兴消费,包括数字消费、健康消费、绿色消费。接下来将大力发展低空经济、邮轮游艇、房车露营、赛车赛事、文娱旅游、智能家居等。
4月15日,《学习时报》刊发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执行理事长的文章称,很多消费者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认为家电只要没有坏就可以一直使用,只要可以维修就不想更换,甚至觉得把还能用的家电换掉是一种浪费行为。实际上,家电产品和食品一样,也有保质期。
别国建议与自身改革
第238期介绍耶伦访华,对于中国的高储蓄率,她提议让家庭部门在GDP中获得更大的份额,提高收入或者退休保障,提升负担子女教育的能力等。评论区观众们意见两级分化。咱就说,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不是写在国家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既定改革议程吗?怎么外国部长说了一遍就成坏的了?
想起两件往事。2019年中美贸易战战况正酣的时候,高层智囊、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创始院长李稻葵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美国希望中国在贸易方面所做的让步,有90%以上实际上符合中国自身的改革目标,但协议措辞必须给中方留有足够的颜面。当然他这话是被骂的。如果这不能代表官方的态度,那再看看时任驻美大使的话。参加完第七轮中美经贸磋商后,针对美国要求中国对某些结构性问题做出承诺,比如政府工业补贴、对美国知识产权缺乏保护等问题,崔天凯大使表示,有一些承诺诸如购买美国商品能在短期内实现,但另一些则需要通过立法程序,或将耗费5到10年的时间才能实现。他说,有一些要求符合中国自身的经济改革长期计划,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时间进度,问题人士在一段时间内我们能走多远多快。
可见,不是问题由谁来提,而是是否符合我们的利益。其实从公共政策学上说,外界以及国际组织都是提出公共政策问题的间接主体。我国加入WTO承诺改革要和国际规则接轨也引发过社会吐槽,但落实这些改革与其说是外界的压力,不如说自己也需要。现在CPTPP有更高的标准,中国为了加入也承诺进行相应的改革,而TPP当年被认为是针对中国的组织。
还有一个更古老的例子,韩国人派人到秦国献计修郑国渠,本来的目的是疲秦,结果却促进秦国更强大。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是否有利于我们的社会?
再比如中国是否存在产能过剩,不仅中外官员争锋相对,市场人士各执一词,数据也不指向同一个结论。
4月7日,商务部长在巴黎反驳美欧指责中国电动车产能过剩毫无依据。8日,财政部副部长表示,所谓产能过剩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表现,供需不平衡往往是常态,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历史上也多次出现。外交部9日重申,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主要还是依靠市场,按照价值规律进行调节。
衡量产能过剩的最直接经济指标是官方公布的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过去两年持续低于76%,因此国内也在讨论产能过剩的担忧。还有一点,以前是传统行业过剩,但近期偏高端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下降幅度比传统行业更快,这是过去没有发生过的,需要正视。
美国通胀与盗窃案
中国是出口低于预期,美国则是通胀杀了个回马枪。4月10日,美国公布CPI同比上涨3.5%,超过市场预期以及前值。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3.8%,虽与2月持平,但也高于市场预期。这可能让美联储继续推迟降息,高利率持续时间再度延长。
推高通胀上行的主要因素是居住和汽油价格上涨。此外,汽车保费涨幅创下1970年代以来最高水平。
4月4日,美国著名折价零售商99美分商店宣布将关闭全部371家连锁店。这是美国折价零售业最具代表性的连锁品牌之一,1982年在洛杉矶成立。曾经绝大多数商品都只卖99美分甚至更低。不过2008年所有商品价格增加0.99美分,这样在收银系统里自动显示的实付金额是1美元。那时已经出现高于1美元单价的商品。近年来由于通胀等因素,部分商品涨价,公司经营日渐艰难。
99美分商店的倒掉是美国本轮通胀中企业困境的缩影,其他主流一元店也不好过。3月底,老牌一元店Dollar Tree宣布将关闭旗下Family Dollar门店1000家,上半年就要关600多家。此前公司在节省成本的过程中出现仓库有老鼠等恶劣现象,被FDA罚款4000多万美元,是美国最大的一笔食品安全罚单。Dollar Tree还将更多商品价格上调到1美元以上。Dollar General也宣布,一些城市的门店面临较大的行窃压力,未来计划关闭这些管理成本过高的店铺,并且逐步撤离大城市,转战农村。
除了成本上升和消费者购买力的下降,一些地方社区开始反感这类连锁廉价商店。70多个城镇近期否决一元店入驻当地的计划,超过50个城市立法限制一元店连锁扩张。经济压力较大的时期,社区更愿意将日用品生意和相关的就业机会留给本地的中小型商家和员工。
一元店还面临低价电商Shein和美版拼多多Temu的竞争。商品高度重合,价格上卷不过。包邮、无理由退款等服务也节节溃败。去年11月,Temu已经占美国折扣店类别近17%的市场份额。
洛杉矶盗窃案
还是在洛杉矶,3月31日周日,一伙盗贼从屋顶闯入一家金库,偷走3000万美元,成为洛杉矶史上最大的现金盗窃案之一。之前的最大现金劫案发生在1997年,1890万美元被抢,最终抓到了案犯。还不清楚本案的盗贼如何避开了警报系统,金库的外观也没有发现任何被撬破的痕迹。经营者周一才发现被盗。由于只有极少数人知道金库内存有巨额现金,警方认为案件是精心策划的,是一伙有经验的盗窃团伙,知道如何悄无声息的进入安全设施。两年前曾有价值1亿美元的珠宝在一辆大型运货卡车上被劫走,至今未破案。
好的,本期参考信息就是这些,我们明天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