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信息第261期】水价上涨听证会;越南替代江苏省
继续分享马督工睡前消息编辑部关注的新闻
大家好,我是小戴,欢迎来到第261期参考信息。
水电气涨价静悄悄,不过价格听证会终于能成为热点了。5月9日,广州举行中心城区自来水价格改革方案听证会,提出了两套方案,平均的供水价格都是每立方米3.4元,区别是居民和非居民对水价上涨的分担程度不同。其中居民用水价格最低分别上涨31%和24.2%,拉大阶梯价格的级差。到第三阶梯的居民人均用水费增加约20元。听证会的参加人共17名,九位支持方案一,七位支持方案二,一位赞成水价改革,但认为两个方案的幅度都较大,还要修改。
广州为什么要改革水价机制?官方介绍,现行的水价已实施近12年。全国36个重点城市,广州居民生活水价排第26,非居民生活水价排第17,特种用水排第7。而且广州虽然过境水资源相对丰富,但人均本地水资源量极度匮乏。现在广州居民用水远高于同期的其他一线城市。广东多个城市超过十年没有调水价,供水企业经营压力较大。广州供水企业亏损从2020年的4.47亿扩大到2022年的6.53亿。
我国价格决策听证出现在1998年价格法实施之后。2002年底,原国家发改委出台听证办法,政府制定或调整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和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时,应举行听证会。从初衷来说,听证是要提高政府价格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还可以缓解政府与公众的潜在矛盾。2005年人民日报报道,一些地方价格听证会开成走过场的座谈会,普遍逢听必涨,这不利于听证制度的健康发展,会受到公众的冷落。2004年7月,南方某市举行管道煤气调价听证会,想征集市民听证代表20人,但只有三人报名,旁听代表无人报名。
有人质疑,参加听证会的绝大多数听证代表都赞同涨价,那老百姓的意见是不是被代表了?这里有个误解。从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到地方物价局都说过,听证不等于决策,作用只是参考。为消除这个误解,2008年听证办法修订,将听证会代表修改为听证会参加人。参加人的产生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消费者自愿报名随机选取,20由价格主管部门委托消费者组织或者其他群组组织推荐产生,以避免造成操纵听证会的误解。不过从2009年到2010年,包括洛阳只有一名听证代表反对涨价,哈尔滨唯一一位反对涨价的听证代表,北京大多数代表同意第二种调价方案。济南水价听证会低收入群体无一代表。福州听证代表产生程式不合法,陆续成为热点。这次广州水价听证会包括九名普通居民消费者,三位非居民消费者以及经营者、其他利益相关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各一位。发改委回应称,参加人是通过广州市官网报名征集的。
5月8日,安徽铜陵市公告23日举行居民生活用水价格调整听证会。先行一步完成听证程序的湖北襄阳襄州区等地已宣布水价上涨方案。今年以来,上海时隔十年上调水价,最高阶梯涨价超50%。咸阳、芜湖、南充、赣州、曲靖等地也陆续上调,幅度为10%到50%不等。
一季度各地GDP出炉,文旅救不了网红城市
各地一季度数据陆续出炉,一些趋势有了更多佐证。之前谈哈尔滨时有观众质疑,哈尔滨是今年才火的,用去年的数据来分析是否说服力不足?来看一下一季度哈尔滨GDP1173.1亿。冰雪文旅虽然带来颇天的流量,但GDP增速却没能跑赢大盘。3.7%的增速在东北F4中再次垫底。哈尔滨的流量确实带动了整个黑龙江的文旅市场,全省游客人次同比增长113.3%,旅游收入更是增长303.2%。文旅如此强劲,但从省到市,经济增速都不及预期,问题显然出在别处。
另一个现象级网红城市甘肃天水同样未能跑赢全国和全省平均。一季度GDP190.1亿,同比增长4.3%,增速在甘肃14个市州中倒数第四。这成绩也不是来自于网红经济直接关联的第三产业,主要来自于工业。天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其中集成电路产量增长57.2%,服务业仅增长3.3%。麻辣烫确实拉动了天水的旅游市场,3月至五一假期,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5.69%,旅游收入增长36.52%。这是新出现的网红城市共同面临的尴尬,文旅经济走高,第三产业却不及预期,经济增长也未能跑赢同能级的城市。
人为营销加缺乏本地文旅生态支撑,就容易昙花一现。从微信搜索指数来看,淄博至少持续了几个月,哈尔滨火了近一个季度,当然也有冰雪的季节因素。而天水只维持了一个多月,甚至没能撑到五一长假,流量高峰周期也越来越短。无论是烧烤还是麻辣烫,产业链条都很短,冰雪经济链条相对较长,但又受制于季节因素。文旅更像是锦上添花的补充,不是雪中送炭的新增长极。长红的文旅大市靠的不是一次两次出圈,而是文化、旅游、餐饮、演艺、会展、体育等全方位融合,文旅与其他产业结合才能发挥出经济价值。
东北F4和万亿城市格局变化
东北F4中长春、沈阳、大连都交出不错的成绩单,一季度增速分别是7.1%、6.2%和5.8%,都高于全国平均。尤其长春去年一路狂飙,如今仍保持高速增长,汽车产业强势复苏,一季度二产增加值增长11.7%,工业增加值增长12.3%。沈阳主要来自于工业和消费,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在东北F4中仅次于长春。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大增46.6%。沈阳受益于近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还在不断加码。2022年6月,宝马在华最大投资项目沈阳里达工厂投产。去年一为里能宝马动力电池项目陆续动工。
大连喜忧参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7%,进出口总额下降8.9%。一季度全国经济总量前30的城市基本保持稳定。前十名中,重庆的GDP反超广州,第四大经济城市争夺激烈。作为十强的守门人,南京与杭州、武汉的差距扩大,对身后的领先优势也在缩小。对南京最有威胁的不是天津,而是宁波。去年宁波离天津还差300亿,今年第一季度就已经变成宁波领先近100亿。
万亿城市腰部的宁波、青岛、无锡三国杀组合瓦解之后,长沙、无锡、郑州的角逐越发受关注。一季度长沙连续被无锡、郑州超越,尤其是郑州超过长沙为中部城市竞争带来新动态。尽管河南的经济面临挑战,手机出口也是负增长,但是郑州的工业仍然算得上出色,同样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另一个显著变化是南通和西安超过佛山。佛山增速异常低迷,当地统计部门表示,工业经济在过去两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加上房地产下行影响,今年的经济增长面临压力。
省会往往是全省经济的火车头,增速大约与全省相当甚至更高。但今年一季度省会整体表现欠佳,至少一半落后全国平均增速,多个落后于全省增速。比如南京落后江苏2.4个百分点,西安落后陕西1.5个百分点,成都落后四川1.1个百分点。因为产业和出口结构差异,不同城市的经济季度表现明显不同。多数沿海城市通常下半年发力。另外由于地缘政治和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年初的表现还不能决定全年。
越南替代江苏省
大连被温州超越了。作为传统的外贸大市,大连的进出口一项占辽宁全省的70%,地位举足轻重。不过去年以来,大连出口下行压力加大,外贸受到不小影响。大连海关近日发文分析,由于日本政府对于关键技术的出口限制,使得中国企业难以获得先进的半导体制造设备和高精度机床等产品,对于两国的进出口合作造成一定影响。大连最大的贸易伙伴就是日本,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占比过半,所受影响不言而喻。
随着全球经济回暖叠加科技周期上行,4月全国出口同比增速改善,略高于市场预期。5月9日海关总署公布,以美元计,4月出口同比由降转升,增速较3月反弹九个百分点至1.5%。进口增速同样转正至8.4%,高于3月10.3个百分点。贸易顺差723.5亿美元,增加138亿美元。受人民币汇率贬值支撑,以人民币计的进出口增速还要好于以美元计。从出口目的地来看,对大多数经济体的出口增速改善,尤其是对美国、欧盟出口降幅分别收窄11.7个、11.2个百分点至0.2%和2.3%。对日本出口降幅扩大3.9个百分点至10.7%,均低于总体的出口增速。
分商品来看,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服装、鞋靴、箱包出口同比降幅收窄,但仍下降,继续低于总体出口增速。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增速分别转正至3.6%和4.1%。汽车、船舶等设备增长尤为强劲。这两天一篇名为“江苏向越南产业转移趋势及影响分析”的论文传开了。作者是江苏省国际经济贸易研究所王晓凤。近十年来,江苏对美出口份额下降,对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出口份额扩大。中美贸易摩擦以来,江苏对美出口下降更明显,而越南等国对美出口增长显著。2020年开始,美国对越南进口规模及份额超过了江苏。越南对江苏存在较为明显的出口替代效应。
近年来,江苏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规模下降明显,制造业占全省份额下降。越南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高,规模上升。生产要素、资源要素叠加能源原材料等价格上涨,江苏的成本不断上升。比如纺织服装行业,江苏劳动力成本约是越南的两倍,柬埔寨的三倍,缅甸的四倍。在江苏投资的部分跨国公司向越南转移的趋势明显。越南签订CPTPP和一些区域自贸协定,获得极大的准入和关税优势,也促使江苏企业不断将产能转至越南。
这些转移大多集中在纺织鞋帽加工、设备制造业、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以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为主,压缩了江苏劳动密集型产品产能和出口空间。江苏对越南的出口产品以中间产品为主,占比70%以上,这是因为东南亚国家的工业基础薄弱,产业链供应链不完善,中上游原材料以及辅料等产品对江苏的依赖性强。文章认为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企业追求越南低成本的加工优势,转移主要为低端组装加工环节,江苏制造业加工环节占比逐渐下降。另一方面,外资对江苏投资向产业链中高端环节推进,制造业高端环节及服务业占比逐渐提升。
地磁暴与极光
最后轻松一下,以往我国境内时隔几年才有一次极光的目击记录,不过去年四五月,境内连续三次出现。这两天随着太阳活动剧烈爆发,全球多地都目睹了极光。我国北方更是从新疆、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到北京、河北都能看见。有没有拍到的观众朋友给我分享一下?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10日发布巨舞级极强地磁暴预警,是2003年10月以来首次发布最高级别的地磁暴预警。
极光一般发生在靠近南北极的高纬度地区,但此次超强太阳风暴导致低纬度地区也能看到。印度在北纬34度的喜马拉雅山路夜空中观测到红色极光。美国南部佛罗里达州多地10日夜间出现极光。欧洲、德国、瑞士、英国和西班牙等国也都看到了。南美智利、阿根廷部分城市的夜空被南极极光点亮。
极光是美丽的,也是危险的。地球磁场的存在为生物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条件,地磁暴就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副作用。巨舞级地磁暴可能会导致停电或电网完全瘫痪,卫星导航系统失灵。马斯克透露,地磁暴来袭之际,SpaceX的数千颗星链卫星承受不小压力,但目前顶住了。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地磁暴发生在1989年3月,加拿大魁北克电网完全瘫痪,600万人断电九个小时。美国东北部和瑞典一些地区也受到影响。澳大利亚输油管道受损,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底电缆出现高压脉冲。美国Goes卫星损失一半太阳能电池,寿命缩短一半。日本通信卫星CS-3B异常,备用命令电路损坏。
2022年2月,多颗星链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因为当时发生了两次地磁暴。刚发射升空的卫星还没来得及舒展筋骨就被各种威力撞晕了。去年12月,地磁暴造成我国风云三号G星的轨道单日降低约300米,达到日常情况下轨道衰减数值的近四倍。好在预报准确,卫星运控部门提前做好准备,影响不大。
极光的颜色不一样,我国这一波能看到的极光基本都是红色的。绿色极光在我国更难看到,因为需要足够强的太阳风暴才能轰击到100千米左右的大气才能产生。看来绿光更危险。还有网友说昨天莫名其妙晕了两次,不清楚是不是受了地磁暴的影响。另有人称最近两天经常没精神爱睡觉。更有同学直接搞活,地磁暴那么吓人,不如停两天课吧。科学家说,地磁暴几乎不会对大家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更是微乎其微,也不会影响到失眠、焦虑和烦躁,大家放心。
好的,本期参考信息就是这些,我们明天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