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点黑话43】最后一场?世纪婚礼!
大家好,欢迎收看43期讲点黑话。
7月12号,印度最大的经济中心孟买迎来了一场空前奢华的婚礼。
婚礼的主角南方是印度首富、信实集团董事长穆克什·安巴尼的小儿子阿南特·阿巴尼。
女方则是印度制药业大亨、维伦·麦钱特特的女儿拉迪卡。
这场婚礼其实已经预热了好几个月了。
早在今年三月初,穆克什·安巴尼就为小儿子在他们的家乡贾姆纳加尔举办了一场为期三天的订婚派对。
虽然只是正式婚礼前的预热活动,但据说为了这道开胃菜,安巴尼家族就花了上亿英镑。
这么烧钱,自然是因为场面极度铺张。
双方家族邀请了超过1200名嘉宾参加订婚仪式。
来捧场的贵宾包括不丹国王和王后、卡塔尔首相阿勒萨尼、瑞典前首相卡尔·比尔特、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还有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大女儿伊万卡。
为了招待这些宾客,安巴尼家族光是正式厨师就雇佣了上百人,集功全球几乎所有主要风格的餐饮。
在这三天里,客人可以在75种早餐、225种午餐和275种晚餐当中随意选择。
如果九轮精力旺盛,知道凌晨还没有休息,那还有85种夜宵可以为他们补充体力。
这还是一个次要的方面。
对于这些嘉宾来说,大多数人并不会把吃喝放在首位。
所以安巴尼家族贴心地找来了大批技艺高超的造型师、化妆师,为注重形象的宾客提供周到的服务。
当然,庆祝活动不能没有表演娱乐,所以还邀请了多位大明星和艺人来此表演助兴。
在不遗余力地招待亲近好友以及各路宾客的同时,安巴尼家族还要显示自己没有忘本,还念着家乡人民。
所以他们又把老家村子周围大约5万名居民拉进了仪式,同样连续三天提供免费大餐。
当然,档次降了很多,基本只提供传统的古吉拉特邦美食,不过气氛烘托还是到位了。
三月份的订婚派对都已经办得如此奢靡宏大,那么七月份的正式婚礼,规格自然还要再上一个台阶。
时长倒是依照礼法,同样也是三天。
在婚礼正式开始的这一天,孟买可谓是盛况空前,安保级别也上调到了最高级别。
仪式主场就设在安巴尼家族投资建设的孟买吉奥世界会议中心举行。
这个场地能容纳16000人,会场也被布置得极度奢华,用金碧辉煌来形容,可以说毫不夸张。
参加这场婚礼的各界领袖和名流多如过江之鲫,他们来自全球各地。
分量最重的主宾是印度总理莫迪,他是穆克什·安巴尼的好友,也是信实集团公认的最大政治后台。
印度的顶级精英到场了一大半,而来自国外的贵宾,包括两位英国前首相约翰逊和布莱尔、美国前国务卿克里、加拿大前总理哈珀、汇丰银行董事会主席马克·塔克、韩国三星电子掌门人李在镕、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
另外,印度宝莱坞的明星们几乎倾巢出动。
安巴尼家族还请来了多名欧美一些明星、网红来捧场。
这些宾客们只要一到场,就会收到专门定制的印度传统服饰,配戴各种奢华装饰品。
为这场婚礼,安巴尼家族预定了100架私人飞机,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贵宾到印度参加庆典。
孟买所有的五星级酒店早就都被预定一空,所有费用全都由安巴尼家族支付。
另外,参加本周末活动的嘉宾,还能拿到主人家赠送的超豪华大礼盒,里面装满了各种昂贵的礼品。
就连婚礼邀请函都极度奢侈,它被装进了一个精美的红色盒子寄出。
盒子里还有一座纯银的神庙模型、一条手工定制的羊绒披肩和其他一些精美礼物。
据估计,这样一份邀请函的成本至少需要7000英镑。
根据跟踪这一事件全过程的媒体报道,安巴尼家族为了这场婚礼,至少花费了2.5亿英镑。
如果把婚礼前后准备和收尾各方面的开支都考虑进去,最终花费可能接近5亿英镑。
从宾客旅行安排到酒店住宿,再到采购礼物、服装、食物和娱乐,无不只求最好,不问价格。
安巴尼家族核心资产是印度最大的企业信实集团。
由于印度股市近些年来一直在暴涨,信实集团股价更是一路走高,因此安巴尼家族的名义财富也在不断膨胀。
家族实际主导、现在担任信实集团董事长的穆克什·安巴尼,身家已经达到了116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420亿元。
但哪怕对于富可敌国的安巴尼家族来说,2.5亿或者5亿英镑的现金也绝不是一笔小钱。
可以说,安巴尼家族为这场婚礼真下了重本。
并且这已经不是穆克什·安巴尼第一次举办如此盛大奢靡的婚礼了。
2018年,他的女儿伊莎·安巴尼出嫁,当时穆克什也举办了一场空前豪华的婚礼。
那场为期四天的婚礼,同样宴请了大量印度国内外的政商名流,过程当中极尽奢靡,场地布置得如同印度极盛时期莫卧儿王朝皇宫一般富丽堂皇。
据新闻媒体估算,整个婚礼费用也高达几亿美元。
为什么穆克什·安巴尼遇到子女结婚就这么舍得下血本呢?
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穆克什本人的私人感情和家族历史,一个是传统的封建文化。
安巴尼家族崛起的历史不算很长。
信实集团崛起已经是印度独立后的事了。
创始人德鲁拜·安巴尼是穆克什的父亲,所以至今为止,这个家族的财富和权力还只传了一代。
但是他们内部已经发生过严重内斗。
那是2002年,信实集团创始人老安巴尼因轻度中风突然去世,并且没有留下遗嘱。
刚开始他的两个儿子穆克什和安尼尔还能同舟共济,共同掌管运营父亲留下的庞大企业帝国。
但随着时间推移,因为性格差异和在经营理念上分歧,兄弟二人开始出现裂痕,不久便展开了激烈的争权。
最终兄弟彻底反目为仇,视同水火。
为了分割家产,公开互相控告。
顶级财阀家的豪门恩怨自然轰动了全印度。
控股大股东家族内讧,引发了信实集团股价剧烈波动,甚至整个印度股市都受到了影响。
连时任印度总理辛格亲自出面调停都无济于事。
最后还是在母亲科吉娜的主持调解下,兄弟俩才通过谈判达成了分家协议。
他们把原信实集团几乎一分为二。
穆克什得到了原集团下的零售、能源、化工、珠宝、农业、军工部门,作为长子,信实集团的原名也留给了他。
而弟弟安尼尔则拿走了所有新经济部门,包括电信、影视、资产管理、电力、基建。
这里顺便说一下,安尼尔·安巴尼在上一个十年,凭借印度新经济浪潮的契机,一度冲上了印度首富的宝座。
但后来他的财富泡沫炸裂,就开始大量拖欠投资人和银行债务不还,至今已经一文不名。
最近除了写媒体课程、健身锻炼、养猫、玩游戏,我还在知识星球开了私域社区,名字是“睡前消息的编辑们”。
过去两周,我每天回答读者提问,其他几个同事也有大段的输出,所以从本周开始,我每星期分享两天近期的学习笔记和读者共同进步。
知识星球需要付年费,所以不用怀疑,我们开知识星球第一个原因是要缓解最近的经济压力。
但另一方面,这也是我不忘初心,选择了最熟悉最喜欢的方式输出内容。
我本来就不是媒体人,只是一个下了班在网络社区聊天吵架的工程师。
在我年轻的时候,中国所有的网络社区都是BBS,或者是论坛。
天涯社区留言一次给三个积分,我靠长篇讨论能够攒几万分。
后来有了知乎,我靠全领域的问答吸引读者,在注册用户接近一亿的时候,已经刷到了总点赞榜第二。
所以如果给我一个以文字为主的网络社区,如果有读者随时做出积极的反馈或者反驳,我能够提供的内容可能还要超过视频节目。
只是在今天的中国,活跃的BBS已经不多了,有积极讨论的更少了,所以我转入了知识星球,建立了一个门槛不太高的私域社区。
欢迎各位来知识星球围观、提问,更欢迎各位对我的内容做出尖锐的评价。
评论区复制链接到网页,或者知识星球App搜索“睡前消息的编辑部”就能加入,我先去知识星球做几个回答,等各位来的时候就能看到了。
穆克什·安巴尼有三个子女,分别是1991年出生的长子阿拉什和女儿伊莎,以及1995年出生的小儿子阿南特。
他很可能总结了自己一代人的教训,非常注意培养子女间的团结,他早早地就把所有三个孩子都拉进了公司董事会当中,并且一再强调自己的子女们要团结,不能重蹈之前家族分裂的覆辙。
在这种背景下,他为儿女们大操大办婚事,一方面是凸显自己对子女的重视和期许。
另一方面,只要给一个孩子办了大场面,那么另外两个也不能节省,唯恐别人觉得他有偏心。
并且穆克什·安巴尼虽然贵为印度首富,但子女却得之不易。
因为他妻子尼塔的一些身体原因,两人结婚之后好几年都未能生育。
直到1991年,他们夫妻才通过试管婴儿方式产下一对龙凤胎,也就是他们的长子阿拉什和长女伊莎,总算得到了欣欣念念的继承人。
也是因为父母的身体原因,他们的小儿子阿南特在出生之后就患有哮喘病,不得不常年服用类固醇药物,因此患上了肥胖症。
最多的时候,体重达到了208公斤。
这次为了结婚,他努力减肥,终于在18个月内把体重减少了一半,达到了100公斤左右。
但即使如此,从婚礼前拍的全家福看,阿南特的体型仍旧和家人们格格不入,可见身体确实不怎么健康。
正因为三个孩子都得之不易,而且小儿子身体骨骼还很差,所以比起其他富豪,穆克什·安巴尼更加重视自己的孩子,舍得花血本为他们操办婚礼,以此来满足自己的父爱。
当然,除了满足父爱之外,印度的文化背景也同样给了穆克什动机,让他愿意在一场婚礼上花费惊人的财富。
众所周知,印度也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核心地区也有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经历。
并且现在印度的形成是一个典型的改良主义模式,哪怕在独立建国运动当中,传统社会的根基也没有遭到彻底冲击和再造。
所以尽管当代印度也已经在慢慢走向工业化,但至今为止,社会上仍旧遗存了大量旧文化残余。
而封建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土地高度集中,财富极度悬殊,大部分都掌握在极少数地主、贵族手里。
缺乏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普通民众为了养活自己,就不得不依附于这些大地主,沦为佃农,甚至签了奴隶契约,继而产生了极高的人生依附性。
这种人生依附性越扩大,就会越会加强大地主、贵族们的权威和影响力。
毕竟在古代,控制越多的人口,就意味着拥有越大的权力。
不过这种状况还有一种反作用力,也会对地主、贵族们产生一种变相义务,即他们必须进行大量的奢侈性消费,花掉甚至浪费掉自己的一部分财富,以此来养活依附在他们身边的仆佣以及客卿。
这种过度奢侈文化在世界其他地区历史上同样也比比皆是。
在中国最伟大的古典名著之一《红楼梦》里,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生活方式堪称奢侈无度。
家里奴仆如云,甚至连丫鬟都封了好几个级别。
即便这样,还不能满足贵族们的需求,大多数老爺、少爺、太太、小姐们都在变着花样烧钱。
虽然这些描述本身是文学创作,但来源并不是杜撰的虚构想象,而是都有着真实的历史背景。
值得注意的是,四大家族家里也是贪污腐败横行,不但主人们为了自己的小家或者自己,拼命掏公中的银包,毫不代会其实是在挖家族的墙角。
就连有身份的奴仆也同样如此。
但主家对他们的作为实际心里清楚,却也只能装糊涂维持和气。
这种主卑奴私和奴大欺主现象,都是封建人生依附文化的必然产物。
又比如在欧洲,曾经封建制度最为盛行的法国,在太阳王路易十四的有意鼓励下,法国上层社会形成了一整套极度奢侈的饮食和消费文化。
因为在太阳王时代,文化构建太成功,这种分级甚至成了约定俗成的社会准则,并且延续了很久很久,甚至在法国大革命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仍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我们还是拿一本名著为例,法国大作家小仲马在其代表作《茶花女》当中,就借着书中人物的台词,辛辣地讽刺这种习俗。
原文如下:
“可是,我亲爱的朋友,有了50万法郎的年金还是不够用的。
这是因为一个有这样一笔收入的男人,总有一座奢华的住宅,还有一些马匹、仆役、马车,还要去打打猎,还要交际应酬。
一般说来,这样的人大多数是结过婚的,他有孩子,要跑马,要赌钱,要旅行,谁知道他还要干些什么?
这些生活习惯都已经习以为常了,一旦放弃,别人就以为他要破产了,就会有流言蜚语。”
《茶花女》的背景是1840年代的法国,与第一次鸦片战争大致同期。
50万法郎按当时法定标准,大约可以折算为2250公斤纯银,对换同期中国的官平银大约是13万两。
毫无疑问,当时拥有50万法郎年金收入,可以说是非常非常有钱了。
这样的巨富理论上当然早就财务自由了,进而在选择生活方式上也是最自由的,完全可以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但现实要比理论复杂很多。
如果一个贵族突然过腻了奢华的生活,想要低调隐居起来,他很快就会被上流阶级集体排挤,失去政治和社会影响力。
而这对贵族们来说,几乎是不可接受的。
所以在近代,法国的旧贵族们通常都一直极力维持着超过自己真实财力的奢靡生活,最终因为债台高筑、败光家业。
而在还没有完全摆脱封建文化残余的印度,类似社会习俗有很大一份被保留了下来。
安巴尼家族极尽夸张地操办超级婚礼,一大目的就是为了向全社会彰显自己的影响力,同时用大量花钱的方式,加深部分下层民众对自己的依附性。
前面我们就说过,在这场婚礼活动当中,安巴尼家族免费为老家村子周围大约5万名居民提供了免费大餐,还反过来给他们送了不少红包。
在婚前的庆典当中,甚至还有这么一场活动:安巴尼家族为50多对贫困夫妇组织了一场集体婚礼,并向每对夫妇赠送了黄金首饰和一张面值10.1万印度卢比的支票。
以此来烘托他们家族与民同乐、整个家乡都普天同庆的气氛。
现在安巴尼家族其实大多数时候都住在孟买,很少回老家了。
他们在老家如此操作,一方面是富贵不归乡,如锦衣夜行的心态。
另一方面也是印度一些传统价值观下的义务。
刘邦当了皇帝,就免除了老家沛县的赋税。
安巴尼家族从古吉拉特从贾姆纳加尔走出去,偶尔回来给乡邻发点好处也是应有之义,否则就可能在背后被人嘀咕。
其实像这种挥金如土的超级婚礼,欧美早年也有过类似案例。
不少资历深厚的观众可能对1981年英国王储查尔斯和首任王妃戴安娜的世纪婚礼都还记忆犹新。
不算英国政府提供的各种便利和支持,这场婚礼据估计花了4800万美元。
按时间价值调整,这笔钱到2022年大约价值1.6亿美元。
不过还是远远比不上安巴尼家族的豪气。
并且随着时代变化和社会变迁,先发地区的社会分级从总体上来说,都对所谓的上流阶级渐进祛魅化,大多数人不再追捧没有正当理由和意义的炫富。
分级变化之后,大多数比较时髦的名流们不想惹民众反感,或者希望展示亲民作派。
所以开始尽量让自己的生活方式避开公众的视线。
那种家里有点事就大操大办,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我有钱的情况越来越少。
只有以流量为生命、以娱乐大众为本业的文娱明星,遇上婚礼之类的仍然会大搞庆典,但本质上和开演唱会、拍部电影没什么区别。
看似奢侈摆谱,其实全是演戏,实际还是像盈利活动呢。
至于虚伪王室,现在主要是各国的旅游吉祥物,考虑他们举办的各种传统仪式,周知率、点击率都还不错,还能为本国拉来不少消费者,民众们才会容忍国库继续为他们提供典礼经费。
从这一点上来说,印度的特殊历史和人文环境,才能在2024年继续上演这样一场世纪婚礼。
一方面,印度这样一个大国走向工业化,哪怕只是半工业化,也可以给信实集团这些顶级财阀带来了天文数字般的财富,让安巴尼家族有资本邀请全世界的名流举办如此奢侈的婚礼。
另一方面,浓厚的历史文化残余让安巴尼家族喜欢甚至需要举办这样宏大的盛会,向全印度彰显他们的实力。
不过既然走上了工业化、现代化的道路,印度的社会文化受外部思潮的影响,也在逐渐转变。
安巴尼家族这次庞大奢华的婚礼就惹起了印度不少年轻人的反感,许多人在社交媒体上对此口诛笔伐,发泄自己对超级富豪如此炫富的不满。
从历史趋势上看,也许再过一代人,比如穆克什·安巴尼的孙子辈准备结婚的时候,即使安巴尼家族比现在更有钱,但是场面恐怕会低调很多了。
也许这样的世纪婚礼,看一场就少一场了。
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大家收看,我是不讲废话的黑岛。 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