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ARK
第 1 期 ~ 第 100 期

【讲点黑话38】一千零一条生命——朝觐沙特的代价

大家好,欢迎收看38期讲点黑话。

最近沙特政府承认,在今年的朝觐期间,已经有1300人死于与极端高温有关的疾病。如此多的死亡案例,引起了国际媒体热议,今天我们也来探讨一下这一事件。

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朝觐。朝觐是伊斯兰教五项基本功课之一,也称朝功,即信仰伊斯兰的穆斯林前往圣城麦加,在那里的克尔白天房完成朝觐。按照教义,每一个身体健康、经济良好的穆斯林,一生当中至少要前往麦加朝觐一次。完成过朝觐的穆斯林被称为哈吉,回到家乡之后会受到信众们的尊敬。

按照传统,每年朝觐会在伊斯兰教历12月第8天到第12天举行,为期五天。在这五天当中,信众要参加一系列活动,包括以列城方向绕行天房七周,然后前往麦加东郊20公里远的阿拉法特山,在先知穆罕默德进行最后一次布道的宽恕之丘进行祷告,落后在名为穆斯达里法的荒原露宿,参加投石驱魔仪式,再返回圣地大清真寺绕行天房。完成整个朝觐活动之后,信众们会认为自己完成了宗教义务,灵魂得到了升华。

从上述描述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朝觐活动当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而且是连续几天不能间断。如果身体底子不好,或者外界环境不利,很容易诱发健康问题。而今年发生这么多死亡力的导火索就是极端高温天气。

今年在全球多地都出现了罕见的高温现象,沙特和印度尤为严重。在6月1号,印度北部某地甚至达到了52.3度的极端高温,致使85人被热死。今年朝觐季是6月份,在这个月里,沙特记录到的最高温是51.8度,并且麦加还位于沙漠当中,白天尤其酷热。而朝觐者需要在这种天气下完成各种仪式活动,期间发生大量意外死亡并不是意外。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观众会感到疑惑,每年朝觐季都在伊斯兰教历的12月,但出事的时间为什么却是6月份?这是因为伊斯兰教历和公历不同,是种完全根据月相来决定历法的阴历,和依据地球绕太阳运转周期制定的公历不同步。阴历平之一年354天,润年355天,比公历一年要少11天左右。所以公历和阴历的日期每年都会产生偏移,朝觐期在公历中的日期也会以30几年为一周期,不断的进行迁移。现在教历12月正好移动到了气候上的夏季,又迎头撞上了沙特今年的极端酷热。

高温天气是天灾,撞上属于不可抗力。但是除了高温之外,还有其他许多因素导致这场灾难,而这些因素可能比瞬息万变的天气还要更加难以克服。其中未登记朝觐,也就是所谓私朝的人众多便是主要原因之一。根据沙特政府的说法,今年超过83%的死者都是私自朝觐者。这些人在沙特官方那里没有登记,出了事,官方救助往往到的慢,所以一旦中暑或者出了其他意外,更容易危及生命。

为了保持更新,每天都需要关注网上各类的时政热点,屏幕看久了,眼睛都老化了。自从上次被老婆捉到我偷用她的妙界护眼仪之后,现在是碰都不让我碰,所以我索性又回购了一个,268全款拿下。在同类护眼仪里也不算贵,这点私房钱咱还是有的。她家这个是口碑款,上过榜的,这样很放心。里面的蛋白皮不压眼,夏天出汗轻轻一擦就好,不像棉质的那种又闷又不好打理。气囊按摩就像是给我做眼部保健操,把眼周到太阳穴这块的穴位都按到了。我很久都没出现眼皮沉眼压高的问题了。开着热敷还能帮助泪腺分泌,几分钟下来眼睛水润润的,比滴眼药水管用多了。现在只要眼睛一酸就会戴上,都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平时出差放包里,携带方便,续航也长。休息时连着蓝牙放点白噪音还能助眠,双击就的静音,也不怕吵到别人。说真的,眼睛这块还是得尽早重视。眼干发痒别揉揉就过去,成年人视力也是会下降的。严重一点还会发展成结膜炎和干眼症。蒸汽眼罩三四块一片,一个月就要百来块钱,不如一步到位入手妙界,长期收益远比眼罩来的高。有需求的朋友可以点我的评论区领取,未雨绸缪提前预防起来,保驾护航,赠运费险,一年内质量问题免费换新,自用送人都放心。

有合法朝觐,他有私自朝觐。二战后,全球穆斯林人口暴涨,现在交通又极大缩短了跨国旅行时间,因此有朝觐需求的穆斯林群体急剧扩大。虽然教义要求所有有能力的穆斯林都应该去朝觐,但现在全球已经有近20亿穆斯林。如果让所有想朝觐的穆斯林一起去,沙特肯定受不了。所以作为圣地管理者,沙特政府每年都会先制定一个朝觐总数,今年大约是180万人,然后把这个总人数分解,分发给各国各地去。配额比例一般占该地区穆斯林人口的千分之一左右。

至于各国各地去怎么具体分配名额和收费,并没有统一标准,因此各地参加朝觐的费用差别很大。有些国家因为有政府补贴,所以官方朝觐价格比较便宜,而有些国家政府还试图从中牟利,所以朝觐的官方价格就会非常高。比如巴基斯坦,他们今年得到了17.9万个朝觐配额。官方为每个朝觐名额开出了117万卢比,约合4200美元的价格。这对以巴基斯坦普通人来说简直是天价,于是许多人要么通过便宜,但是服务更差的私营公司去获取朝觐配额,或者干脆以其他名义偷渡前往沙特。所以最后两亿多人口的巴基斯坦竟然没有用完不到18万个配额。巴基斯坦政府不得不做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决定,将7000个没有用完的配额退还给了沙特政府。

又比如埃及,他每年得到的朝觐配额,一部分由政府直接组织,价格较低,通过抽签分配给申请者。另一部分则通过私营公司直接出售。但埃及今年经济面临严重问题,货比大幅贬值,仅去年以来埃镑对沙特里亚尔就贬值了40%,朝觐价格因此也猛涨了一大波。据埃及官方媒体报道,参加官方组织的朝觐,最便宜的套餐价格也达到了17.5万埃镑,约合5660美元。去年同样的套餐价格还只有9万埃镑,折合4770美元。按埃镑计算,价格几乎翻了一番,按美元算也上涨了20%左右。大多数埃及人是绝对付不起的。但埃及离沙特又不远,于是有些虔诚的信徒就自行设法混入沙特,偷步去朝觐。这样做的风险当然会大增,这也是遇难者大多数都来自埃及的原因。

相比之下,经济状况较好的穆斯林国家,比如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虽然离沙特更远,固定支出应该更高,但却轻松用完了配额。而印度虽然不是穆斯林国家,但它的14亿人口当中,大约有14%信仰伊斯兰教,因此也得到了17.5万个朝觐名额。因为印度政府给朝觐者提供补贴,所以每人只需要支付大约600美元。这些通过官方渠道前往沙特朝觐者都得到了相对较好的接待,也有更多的人生安全保障。但对于私自朝觐者,沙特官方就相当忽视援助,导致大量不幸事件。

其实除了今年酷暑导致的悲剧之外,以往在麦加朝觐当中也发生过大量伤亡事件。在2015年麦加朝觐活动中,就发生过严重的踩踏事故。根据统计,那次事件遇难者接近1400人,另外还有超过2000人受伤,死亡人数比今年还要多。更大的伤亡事故发生在1990年7月,大批朝觐者在麦加通过一条隧道前往阿拉法特山时,发生了拥挤踩踏事故,导致至少1426人因窒息或被踩踏身亡。至于比较小的死亡几百人的意外事故,每隔两三年就会有。

归根到底,造成这些悲剧的主要原因还是每年朝觐季节太集中了,短短几天内就有几百万人涌入麦加地区,超出了沙特政府的接纳和管控能力。沙特政府也不是没有做出过努力,多年来他们一直在扩大麦加清真寺和周围的住所和酒店设施,还建设了大量的交通设施来疏导人群。比如由中国铁建承建的麦加轻轨,从2010年投入运营,在今年朝觐季当中运输旅客209万人次,极大缓解了当地交通压力。但沙特政府做的还是不够,往往是风险超过了极限才被动的进行改进。防患措施也几乎都是对灾难成因的一步一趋。帐篷着火就更换防火材料,桥上路上发生踩踏就拓宽桥面路面,投石仪式缓慢就扩大投石表面积,缺乏前瞻性,颇有敷衍的意味。

尤其沙特并没有为了安全真正严格执行自己制定的人数限制。沙特地理和气候条件严酷,人员大规模非法越境瞒不过去,如果不是沙特官方真眼闭眼,私逃行为实际很难做大。不愿真正严格控制朝觐人数,是因为对于沙特政府,圣地管理者的身份和朝觐政治带来的国际影响力,是非常重要的政治和外交资源。同时接纳朝觐还有经济上的好处。根据之前一份统计,平均每位朝觐者要为这趟旅途花上3000到1万美元。通过朝觐,沙特每年可以获得120亿到130亿美元左右的收入。

但是沙特一方面纵容朝觐人员超标涌入,另一方面在接待时却把穆斯林也分成了三六九等。那些来自上层社会或者富裕地区的穆斯林可以得到良好的招待。沙特大力投资接待设施,大部分都是为他们服务的,比如更好更舒适的机场酒店。但对于贫困的朝觐者,沙特就不太在意了,甚至懒得多加关注。明明只要多花一点钱投入基础设施,比如设置遮阳走廊,沿途多设补水站、临时休息室,就可以挽救许多人的生命,但却一直都到忽视。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以前节目提到过孟加拉的达卡朝圣节,也是在几天内数百万甚至更多的人集中在一起举行宗教活动。但一项被认为贫穷混乱的孟加拉,组织应对的都很好,近几十年来看都没出过重大伤亡事故。究其原因,不过是孟加拉的组织者明白,在这种巨型活动当中,还要玩人分三六九等,只知道照顾一部分人,就是自己制造巨大的安全隐患。于是认真的做了预案,认真的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资,认真的进行接待和疏导。今年孟加拉为朝圣活动出动了15000名执法人员维持秩序。对比之下,2015年沙特就号称在朝觐季投入了10万安全部队、3000名消防队员、2.3万名市政工作者、2.5万名医护人员以及上万名清洁工和上百名理发师。可当年就发生了历史上最大的惨案之一。可见表面上做出了大投入,实际认真实度几何。

这巨量不仅是沙特,海湾地区的石油富国对穷国的穆斯林群体,基本上都采取了一种极为实用主义的做法。在意识形态上,他们极力拉拢,宣称全世界教友是一家,并利用自己的经济优势和宗教地位,积极进行宗教输出。但是在实际生活当中,又采取了歧视压迫甚至奴役的做法。也就在今年6月,科威特发生了一场火灾,造成了49人死亡,全都是外籍穆斯林劳工。根据媒体报道,失火的宿舍建筑内竟然存放了大量储存可燃气的气罐,最终在大火中引发了殉爆。可见科威特为这些劳工提供的住宿环境有多么恶劣。

从这些事例当中可以看出,海湾富国虽然嘴上宣称世界教友是一家,并且在全球积极传教,包括推动朝觐活动,但实际上这些都是他们获得政治影响力的一种手段。在骨子里,他们还是按照贫富把穆斯林群体分成了三六九等。但与此同时,沙特王储小萨勒曼却又在雄心勃勃的推动一项愿景2030计划,要在麦加建设更多的豪华酒店和国际奢侈品连锁店,还要引入星巴克。按愿景2030的规划,未来沙特将要开放全年朝圣,到2030年把全年入境朝圣者增加到3000万人次,大幅提高旅游收入,成为石油之外沙特经济的另一个支柱。但是从沙特政府目前展示出的管理能力以及对来访者公开分等对待的服务态度,小萨勒曼制定的这个愿景2030计划到底能够落实几分,恐怕很值得商榷。

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大家收看。我是不讲废话的黑岛。我们下期再见。

Leave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