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的野望在哪里?【奇葩小国43】
本篇为奇葩小国之乍得(上)。 参考资料: 阿泽维多·马里奥1998年出版《暴力的根源:乍得战争史》 汤普森·弗吉尼亚1981年出版《乍得冲突》 《乍得内战研究》柴庆友 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1988年《绿与黑:卡扎菲的非洲政策》 约翰·米德尔顿1997年出版《撒哈拉以南非洲百科全书》 内维尔·利2018年出版《技术:从伟大的丰田战争到现代特种部队的非标准战术车辆》 塞缪尔·迪卡罗1997年出版《乍得历史词典》
乍得:地理与历史的困境
2021年4月20日,一则并不轰动的爆炸性消息通过网络传遍了世界。某个非洲国家在打内战的时候,总统不顾万乘尊极,御驾亲征,亲赴前线督促三军。结果路过一个小村庄的时候,被叛军抓住了机会给来了一炮。这一炮打得相当准,总统不幸身负重伤,死了。
身躬亲赴,天子惨崩。按说这个新闻绝对应该引起全球的关注,但出人意料的是,各国媒体对这个新闻的反应都比较冷淡。简单的报道了一下,大家就该干嘛干嘛了。媒体的冷淡是有原因的,因为这个国家出这种事情实在不值得意外。
在通辽宇宙里,相信大家已经看过了小国悲剧的各种原因。有大国干涉不做人,有人均山珍走精神,有民族矛盾难开解,有宗教内讧闹纠纷。那么,有没有一个国家能把以上所有的元素都集齐呢?答:有的,就是这个君主死社稷的乍得。
但你了解过美国地理之后,你就会理解美国人经常自诩的“上帝爱美国”是什么意思。美国的自然条件和位置实在是太好了,让人感觉创造美国时,上帝的心情就像是刚中了500万就全压沙特阿根廷2比1,然后收到了单位的升职短信。
而如果你了解过乍得的地理的话,你不得不怀疑上帝创造乍得时的心情,是不是刚刚在宿舍里吃泡面,碗里吃出了一块碎骨,抬头一瞅就看见了舍友脚边的指甲刀。
法国殖民统治与南北分裂
乍得,非洲内陆国家,面积约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21p。目前人口约1800万,约等于6个通辽。乍得位于中非和北非之间的十字路口。虽然地处内陆,但难得的是,乍得的周围全是一众的通辽列强。正北是谨慎低调卡大佐,南边有西侧面软博卡萨和两袖清风蒙博托,西南与知书达理马西亚斯相距不远,正西的尼日尔经常打内战。东边的苏丹就不同了,除了打内战之外,还联通了埃及、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和乌干达。
由于地处非洲核心,从古到今,南来北往非洲的各路人马几乎都会在乍得共襄盛举,造成了乍得境内多达200多个民族的奇观。由于这样优越的地理位置,乍得因此得到了一个外号:非洲的死亡之心。
除了明显的区位优势之外,更优越的是乍得的自然条件。由于远离海洋,乍得全年炎热少雨,国土大部分是沙漠,只有南部一小片是草原。这种自然差异深刻地影响了乍得的社会结构。北方沙漠地区的游牧部落受阿拉伯文化影响,普遍信仰伊斯兰教。
大航海时代开始后,由于相对靠近地中海,北方的兄弟们迅速结合独特区位优势,打造本地特色产业。他们找到了出口创汇的新方式:抓奴隶。隔三岔五就南下草原抓黑奴卖到欧洲。虽然售价不高,但好在成本够低。所以,虽然南边的兄弟们有些不满,但北边的兄弟们依然认为这是个好产业。
这种本土第三产业发展到了1900年,法国人来了。征服了中非的法国人一路向北扩张,于1920年平定了乍得所有的抵抗势力,法属乍得正式成立了。然后法国人发现,卧槽完了,来错地方了。
占领了乍得之后,法国人才意识到这地方自然条件也太差了。北边全是沙子,南边的薄田只能种棉花,宁古塔跟这儿一比都算是高裕之地。每年沙尘暴一刮起来,三体人都说想回家。这地方把特鲁希略调来都弄不出油水。要不是地理位置重要,法国人干脆就放弃了。
由于实在没有盈利空间,法国人在乍得的统治原则就是物求降本增效,绝不在这地方浪费一分钱。本着这个精神,法国甚至都没有给乍得配总督,直接让远处的刚果总督兼着管。至于政府啥的,所有的官员都是在法国犯了事被发配过来的。整个乍得北方由于没有压榨价值,被法国直接放弃。南边的农业区域也只维持着最低限度的统治,只要还能种棉花就行。至于什么南北矛盾,也再懒得管。
在法国人的这种政策下,乍得的南北差异进一步增大。南部的农业区域逐渐受法国影响,改信了基督教,而北部的游牧民族依然是穆斯林。在矛盾与分裂中,二战爆发了。纳粹速通法国的消息传到乍得,这个穷得当气回肠的殖民地竟然难得的支棱了一把。本土殖民政府的官员宣布抵制维希政府,支持自由法国,让乍得成为了第一批支持戴高乐的龙兴之地。
按说以乍得如此之高的觉悟,在二战胜利后,高低也是个老巴以相拜旗的身份了吧。然而并没有,戴高乐先生绝不会因为个人感情而耽误法国的利益。二战结束后,戴高乐给乍得画出了发展方向。他准备让乍得独立,“这种赔本的殖民地我们不要了,你们自己讨生活吧。”
托姆巴巴耶的掌权与危机
当然了,为了避免别人说自己为富不仁,在独立之前,法国还是精心为乍得挑选了一个国父,这是一个未来让戴高乐会只呲牙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弗朗索瓦·托姆巴巴耶。
1918年,弗朗索瓦·托姆巴巴耶出生于乍得南部的一个村庄里,是乍得最大民族萨拉族的一员。在乍得多多的贵族百姓中,托姆巴巴耶的家庭要略高一点,至少是个半吨。他的父亲是个成功的商人,因此可以让儿子接受教育。在父亲的规划里,托姆巴巴耶是应该长大了继承他的家业的。但他很快就发现,这孩子不是一般人,加以时日必成大器。
从四岁开始,托姆巴巴耶就展现出了一些通辽人均菊的特质,经常对着弟弟大展拳脚。上学以后更不得了,他开始组织校园黑帮打劫同学,而且高度敬业,如果没带钱,他就把同学的衣服都扒下来卖掉,绝不会因为你穷而不抢你。看了他的抢劫过程,拉姆都得说自己是个外行。
在小学度过了激情燃烧的岁月后,托姆巴巴耶被父亲送到了初中深造。1935年,学有所成的托姆巴巴耶荣归故里,立刻就被殖民政府任命为了小学老师,成为了一名教育工作者。你可能会好奇,如此品学兼优的学生怎么能当老师呢?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乍得实在是太落后了。南方的350万人口里,认字的都不到一万。在这种人均泰教义的社会中,会写自己名字的都算老学究了,何况托姆巴巴耶这种中学毕业的学书太斗。
在二战中,托姆巴巴耶参加了自由法军,还立了几次功。法国人深矮,这小伙子行。除了动手能力外,长相上也比较巧夺天工。回到乍得后,托姆巴巴耶节节高升,在1946年,他终于修成了正果。殖民政府支持他组建了乍得第一支政党:进步党,简称PPT。当然了,在乍得这片沃土上组建的政党,自然也不会是啥现代组织,其实就是在法国人的授意下由托姆巴巴耶领头,把一群山猪人凑在一起而已。
法国人允许托姆巴巴耶组党的原因是,准备让他们接手殖民地政权。准备掌权的托姆巴巴耶志得意满。然而到了1947年,意外发生了。
1947年11月,托姆巴巴耶在下班后,去T提附近向一个穆斯林商人收账。然而,这位欠债者的态度却不太友好。面对收账的托姆巴巴耶,这位商人的态度大概是:别人的债是债,我的债是美丽的意外。这种态度下,双方自然容易产生一些小火花。两人很快从语言质疑转变为物理交流,进而从单挑约架变成了团战PK。这场因为要账引发的冲突足足持续了两年。如果只是互相火拼倒也没啥,但意外的是在一次冲突中,一个无辜的法国商人的产业被烧了。
这就叫不开眼了。侵犯了一等人利益的托姆巴巴耶立刻被殖民政府开除,他的PPT党主席的职位被转让给了一个叫利赛特的。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托姆巴巴耶这辈子基本就算吹灯拔蜡了。
然而,几年以后,殖民政府就又把托姆巴巴耶叫回来了。这倒不是法国人原谅了他,而是因为他的继任者利赛特表现过于炸眼。利赛特是个马克思主义者,接手PPT党后立刻跟法国人提条件:“让乍得独立可以,但法国必须赔偿乍得在被殖民时代的损失,还要付安家费,帮乍得新政府培训人员,建设技术设施等等。”说这话,法国人就不爱听了。“百姓不体谅法国的难处,你怎么能同流合污呢?”
因此,法国人立刻赶走了不开眼的利赛特,叫回了托姆巴巴耶,语重心长地表示:“虽然你以前犯过错误,但只要你讲原则明事理,在大是大非上站得稳,这乍得的江山还是可以交给你。”
心领神会的托姆巴巴耶立刻表示:“前任利赛特的做法完全是经济地觉悟误差,什么殖民损失?法国与乍得恩友父子,哪有什么损失?至于什么培训官员、修筑大桥,那是我们乍得自己的事,我绝不当坐一代币的总统,绝不用法国一分钱。”
就这样,托姆巴巴耶于1959年重新成为了PPT党党首,准备带领乍得走向独立了。
石油、法国援助与北部反抗
国家独立听起来是一件好事,但是在1959年,大多数的乍得人根本就不同意独立。不独立的原因并不是像苏里南一样想吃大户,而是因为乍得当年根本就不具备独立的条件。由于文化人实在太少,乍得的各级官员根本就凑不够。万历时代的明朝跟他一比都算是龙官冗员的。除了人数不够外,仅剩的官员也没有称职的。什么技术人才、经济人才通通没有,政府里的人基本都是做事躲边边,吃饭叽叽喳喳。与其这样独立,还不如被法国这么凑合统治着,毕竟再差的政府也好过无政府。
但是,托姆巴巴耶并不考虑这些。1960年8月,乍得正式独立,托姆巴巴耶就这样成为了开国总统。然而,当真正独立以后,托姆巴巴耶才知道什么叫做开业即倒闭,上市即破产,建国即清算。刚独立的乍得政府财政收入无限趋近于零。由于穷得当气回肠,托姆巴巴耶只能割了自己的承诺来找法国。“大哥,看在你我父子一场的份上,多少给一点吧。”
然后,戴高乐大笔一挥:“我给你负担95%的预算,每年给你2000万美元,你去组织政府吧!”
法国突然变得如此大方并不是托姆巴巴耶把戴高乐哄着了,而是在乍得独立前后,乍得南部发现了石油,大规模开采只是时间问题。所以此时入股乍得政府,可比IPO打新。当然了,法国的钱不是白拿的。作为报答,托姆巴巴耶自然要给法国让渡一些小权力,比如军事、外交、内政的权权,境内的驻军权,甚至连地里种什么都要法国说了算等等。至于未来的石油收益,给你们乍得分10%你应该不会嫌少吧。无论如何,乍得政府这个摊子算是支起来了。
此时,作为国父的托姆巴巴耶,他的脑海中出现了两个小人。一个小人说:“我们现在这个位置挺靠前,现在应该像非洲其他总统一样,排除异己,竭泽而渔了。”而另一个小人说的是:“好呀好呀!”
虽然政府只有个模样,但为了显得新潮雅正,新官兼做的托姆巴巴耶立刻开始了“无为而治”。所谓无为而治,指的是总统该干的政治,托姆巴巴耶一样都没干。但大刀阔斧也是真的,他一直很忙,忙于提拔老乡和亲戚们入阁,选总统、当总统、老家乡有龙龙。托姆巴巴耶提拔了大量萨拉族同族和乡党进入了乍得政府,所有的反对派都被一扫而空。
除了反对派之外,北方的各民族待遇更差。总统大人和穆斯林之间的心仇旧恨,与日俱增。现在我当了总统,你们还指望出口?在托姆巴巴耶的排挤下,乍得北方各民族完全变成了被歧视对象。新政府也就勉强承认他们还是个灵长类动物。使命基本是下地干活,待遇基本是吊边马洛,税收要保证家徒四壁,镇药要参考纳粹德国。如此待遇下,北方人自然不干,很快出现了暴力抗争,这时候法国驻军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由于军国草创,乍得的国防力量基本是前没有,兵站无,装备为零。绿鬼跟它一比都算是兵强马壮的。因此,托姆巴巴耶果断请求法军出动。在这个关键时刻,法国政府仗义了一把。法军果断北上平叛,很快打得北方人丢盔弃甲。到1963年底,光跑到苏丹的难民就高达40万。
但是,北方的穆斯林们也并非软蛋。我打不过我就搞偷袭!他们化整为零,跟法军打起了游击战,不断取得战果。在拉锯战中,双方磨到了1965年。此时法国人有点回过味了,本来出兵就是临时帮个忙,这怎么帮了几年越帮越忙呢?用咱们的兵帮乍得看场子,这有点得不偿失啊。
于是,在一次大规模清剿结束后,法国人对托姆巴巴耶开始了忽悠。法国大使表示:“老托,你毕竟也是堂堂一国元首,总让我们帮你看着北方也不是个事儿啊。现在乍得北方已经被我们精耕细作过了,你趁着现在形势大好就派人过去接手吧,我们法军就撤回南方了。王师北定中原日,Congratulations。”
此时的托姆巴巴耶丝毫没有看穿法国人的注意。他以为复刻帝国的自己已经搞定了北方。经过法国大使的一扇后,托姆巴巴耶心头火热。1965年4月,老托正式宣布:“乍得国梁利,总统不偏安,出兵北伐!”
事实证明,经过法国的精耕细作,草草组建的乍得政府军初期的接受工作还是非常顺利的。不过,托姆巴巴耶完全没有搞懂北方人反抗的原因是什么。他认为既然天下已经大定,是时候开始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了。
面对已经占领的北方,托姆巴巴耶充分发扬了占领军精神。他禁止北方牧民游牧,贴心地为他们设置了200多个税种,还大气的恢复了徭役。跟老托一比,连法国人都算是与民生息的。在这种德政之下,指望北方人心平气和肯定是不可能的。刚刚消停一点的北方局势再次热络了起来。1966年6月,乍得北部爆发了抗税运动,很快席卷全国。
托姆巴巴耶以实际行动有力地促进了北方各族的联合。在他的努力下,原本各自为战的北方民族联合了起来。1966年6月,北方各族代表齐聚苏丹。这些不同教派、矛盾重重的民族在托姆巴巴耶面前实现了空前的团结。1966年6月19日,乍得民族解放阵线正式成立。
其实如果从纲领上看,乍解阵的纲领没什么特别的,大概就是反对分裂、反对种族歧视、反对殖民主义、废除苛捐杂税、耕者有其田等等。戴高乐曾经嘲笑他们,这些纲领可能适用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实际上,乍解阵初期的掌权者阿巴查是个马克思主义者,他是故意把纲领写得模糊一些,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支持者。阿巴查严格约束乍解阵的行动,禁止他们的土匪习气。后来阿巴查为了解救几个被乍解阵俘虏的法国护士而亲赴前线,不幸中炮身亡了。
虽然在理论上没啥创新,但相比较托姆巴巴耶,乍解阵实在太尼人了。在成立组织后,本来一盘散沙的北方部落开始联合行动,很快击败了南方政府军,起义迅速席卷全国。时间到了1969年,乍得全国100个行政区中,只有15个还在托姆巴巴耶手里。眼看着起义军就要直上神京,改朝换代了,托姆巴巴耶只能使出传统异能:快去请法兰西父祖!
事实上,早在1968年8月,托姆巴巴耶就已经使用大富商召唤术了,要求法国出兵镇压叛乱。但面对笑里藏刀的老托,法国内部却爆发了争论。戴高乐认为出兵还是必要的。托姆巴巴耶死不足惜,但打狗还要看主人。眼看着他死了,咱们以后在非洲还怎么混呢?而反对派密特朗则认为,法国现在自己的矛盾重重,哪还有力量干涉殖民地呢?万一再来一次越南化二级利亚战争,咱可就爆销了呀。
双方在争执中僵持了好几个月,在眼看着托姆巴巴耶就要出事没进气了,此时戴高乐想了个折中的办法。他派出一支1500人的部队进入乍得首都拉尼堡,为父先保证你这个政权不至于垮台,我也不全面参战,但对非洲的诸多义子们也有个交代。核心思想就是:凑合着挨就是以前,以前为了凑合着挨。
然而,这个好办法没维持几天,局势就发生了变化,因为另一位通辽豪杰下场了。他就是大家的老熟人,卡大佐。
卡扎菲的登场与奇葩外交
1969年9月,经过那场我们在利比亚那集讲过的玄幻政变,利比亚更钱易主。27岁的卡大佐走上了历史舞台,开始了他们波兰壮阔又一事无成的一生。作为北方的邻居,卡大佐一上台就进行了强权争,他对乍得宣布:“奥祖地带是我的!”
所谓奥祖地带,指的是利比亚和乍得边境上一条1100公里长,100公里宽,总面积11万多平方公里的狭长地域。这块区域出现的原因比较离谱。我之前说过,殖民者对各殖民地的国界线完全是乱画的。中东和北非大量的直线国境线就是如此。你说它是乱画的,它真的就是乱画的。
在一战之前,利比亚是意大利的殖民地,乍得是法国的殖民地。双方进行了一次划界。一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意大利啥也没得到,十几年间一直抗议。但德国的蛋糕已经被分完了,所以为了安抚意大利,1935年法国拿出了乍得北方的一片土地划给了利比亚,这块地就是奥祖地带。
不过比较搞笑的是,1935年的意大利已经是墨索里尼当权了。这边刚割地,那边墨索里尼就跟希特勒你侬我侬的,所以法国人也没有再给,墨索里尼也没有认真要,这事就不了了之了。二战结束后利比亚独立,一直就对奥祖地带念念不忘。到卡大佐时代更不得了,因为这块荒地发现了油矿。油矿的出现可就让问题的性质变了。所以卡大佐一上台就进行了强权争:“奥祖地带是我的!”
卡大佐的口嗨影响了法国的决策。本来法国是打算在乍得搞最低政权保障就得了,但如果卡大佐插一脚,那未来的局势就很难说了。所以,密特朗不再反对出兵,法军开始出兵北上,镇压乍解阵。
但在此之前,戴高乐郑重警告了托姆巴巴耶:“我帮你的是帮你,你自己得反省反省,干点你人的事吧,不能再歧视北方人了。该去选举选举,该拉人拉人,擦屁股的人再厉害,也加不如你擦得干净啊。”
对于父祖的教诲,托姆巴巴耶满口答应,表示平叛之后立刻就办。1969年11月,法军开始直接下场攻击乍解阵。但是,对于托姆巴巴耶的行为,法军同样有人看不下去。一开始负责指挥的法军将军米歇尔·阿尔诺在乍得待了几天就回国了,因为托姆巴巴耶竟然让他消灭首都附近的一群阿拉伯平民。
阿尔诺暴怒:“我是个有荣誉感的军人,不是搞种族灭绝的刽子手。你现在的想法已经跟纳粹很接近了,你好自为之,否则不会有好下场。”
阿尔诺走了,但法军依然继续行动。经过几个月的行动,乍解阵被打的大败溃输。1970年3月,乍得境内的反抗力量基本被肃清,托姆巴巴耶重新掌握了权力,然后他当小奉仙了。
在平叛结束后,托姆巴巴耶许诺戴高乐那些缓和矛盾的承诺都被他通通放弃。原本说要开放的党禁不开了,说要筹备的选举永远在筹备了,说要给北方人放权更是不可能的事了。法军收兵的那天,老托就对乍得军队发动了代清洗。大量在法受训过的军人都被送进监狱,全度换成了总统的萨拉族老乡。
清洗了军队以后,托姆巴巴耶又开始搞文化改革。1971年8月,他表示:“我们乍得的文化得彰显非洲特色。”他把自己的名字从弗朗索瓦改成了恩加尔塔,首都拉米堡也改名叫做恩贾梅纳。更狠的是,托姆巴巴耶开始试图让乍得人改教。“什么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是伪宗教,咱们萨拉族的永度祭祀才是真理。全国上下都要搞起来,所有成年人都要改信,至于那些基督教传教士,通通驱逐出境。”
这一套眼花缭乱的操作把法国人看得眼花缭乱。“你吃了恐龙鞭了这么勇?你是想透了还是活够了?”法国人没搞懂的是,在这前后的一段时间里,托姆巴巴耶经过谨慎的研究,已经做出一个判断:自己过去是错付了,也要改道了。
其实对于法国人来说,只要保证自己在乍得的石油利益,其他事情都无所谓。可托姆巴巴耶经过市场调研发现,在石油方面,美国人出的价更高,自己捞得太少了,法国人不仗义。除了发现自己被坑了之外,老托还找到了更大的世界。他在刚果见到了通辽宇宙老猛果,立刻引为知己。猛果优越的创收能力和对非洲文化的坚守让他钦佩。两个老托相谈甚欢,纷纷感慨自己之前真是光阴虚度了。
而在喜逢猛博托之后,托姆巴巴耶很快就收获了人生的第二个灵魂伴侣。
卡扎菲的登场与奇葩外交(续)
其实从正常逻辑来说,卡大佐和托姆巴巴耶应该是敌人,毕竟卡大佐宣称要乍得的领土。1970年,为了获得奥祖地带,卡大佐开始跟乍解阵取得联系,很快达成了合作条款。卡大佐把苏联和东德的武器援助给了刚刚战败的乍解阵,准备反攻乍得,推翻老托。到时候你们裂土以酬,想必也是应该的吧。
卡大佐这种暗箱操作,托姆巴巴耶一眼就看穿了。老托始终想找借口升掏卡大佐。1971年8月,有几个军官对托姆巴巴耶的残暴统治实在忍无可忍,发动了一场政变。虽然政变很快就被粉碎,但老托来事了。他发表了全国讲话,宣称政变的幕后指使是利比亚和埃及。这俩国家全然不顾国际法,道德败坏,品格低劣,也要跟他们断交!
消息传出后,利比亚如何反应且不说,埃及一脸懵逼。此时的萨达特正在全力准备对以色列的战争,无论如何也不明白乍得为什么要针对自己。因此在乍得宣布断交后,萨达特派人打听了一下:“你为啥跟我过不去?”托姆巴巴耶的回答是:“因为利比亚是苏联支持的,你们埃及也是苏联支持的,所以你们都不是啥好饼,我这是漏勺打发老,捎带手。”
知道真相的萨达特非常无语。“好家伙的,搞外交还带连坐制的呢?你直接对华约宣战得了呗。”
对于利比亚,托姆巴巴耶还额外宣布了自己的反制措施。他邀请利比亚所有的反对派到乍得共襄盛举,共同讨论反卡大佐大计。另外,你卡大佐不是觊觎我家奥祖地带吗?那我也对利比亚西南部的费赞地区宣称主权!
面对如此挑衅,卡大佐愤怒了。“这么多年都是我恶心别人,我啥时候让别人恶心过我?”1971年9月,卡大佐正式承认乍得民族解放阵线为乍得唯一的合法政府。双方相模相样的建交了。
就这样,非洲两大外交大师隔空杠上了。对于卡大佐与托姆巴巴耶的矛盾,通辽韩国日报社报道到:这边是泛全富分,那边是网红败头。这个是万王之王愤怒,金仗力咬牙,树中指。那个是开国元首震惊,滚地龙跺脚,嘶声吼。这个是雄兵百万,武器全靠苏联给。那个是上将千元,军费还往法国收。这个是虎踞大漠,隔空要认戴高乐。那个是雄霸草原,赌咒发誓紧都谋。一个是苏勋东兄弟,列宁目前未兵敬礼。一个是戴高乐义子,凯旋门下总统陪游。一个是无能狂怒,红脖的司顶特朗普。一个是抵扣进项,为球迷误飞阿联酋。一个是人才引大,都威风的能力克里姆宁无眼。一个是胡雅胡威,放狠话指令爱丽舍宫发愁。
面对着非洲两大豪杰的冲突,北非各国都出来调解,倒不是心疼他俩,主要是在打仗的话,难民问题解决不了。对于利比亚和乍得的矛盾,尼日尔总统奥马尼·迪奥里出来打圆场。最终双方约定在尼日尔举行会谈,调解矛盾。
对于这场会谈,迪奥里总统进行了充足的准备。他准备了一系列的措辞来调解两国矛盾。结果1972年2月,卡大佐和托姆巴巴耶齐聚尼日尔首都尼亚美。待会谈开始后,迪奥里总统准备的台词一句都没用上。因为托姆巴巴耶和卡大佐经过交流以后,两大豪杰一见如故。三观高度契合的两人纷纷感慨自己意外找到了灵魂伴侣。“你就是我衣弗利木的亲兄弟啊!”
两个豪杰实在有太多的共同语言,差点当场斩鸡头拜把子。“啥?你说奥祖地带?咱们兄弟谁跟谁?4000万亿个蟒打我账户上,奥祖地带你的啦!”
对于这场命运中的相逢,两国领导都非常满意。1972年4月,乍得与利比亚恢复外交关系。为了表示支持自己的好兄弟,并非穆斯林的托姆巴巴耶立刻与以色列断了交。为了回报老托,卡大佐撤回了对乍解阵的一切支持。“啥?你说你们还想在利比亚继续训练?滚滚滚!我能坏了我亲兄弟的江山吗?”
接下来的日子里,这对知己的关系简直蜜里调油。如果不是性别不合,恨不得当场结婚。1972年10月,利比亚军队顺利接收了奥祖地带。1974年3月,卡大佐亲自访问乍得,重回激烈地给好兄弟直接建立一家银行,并且拍着胸脯表示:“钱你随便用,咱们兄弟谁跟谁!”
所以,托姆巴巴耶此时根本不看法国。我现在兄弟遍天下,南有猛博托虎踞刚果,北有卡大佐一马北非。可惜博卡萨跟猛博托关系不好,不然我们哥四个从南到北一把脸,这还不意气风发?
托姆巴巴耶的终结与马卢姆的开始
虽然相比于普通国家选择的美国、苏联两大靠山,刚果和利比亚在实力上稍有不足,但托姆巴巴耶依然非常自信。进入70年代,非洲连年干旱,各国的粮食都紧缺。在这个几乎要饿死人的年岁,托姆巴巴耶为了多赚点外汇,竟然开始强迫百姓不种粮食种棉花。这当然遭到了激烈的抵抗,老托满心不解:“改卖为棉,上利总统,下利总统的亲戚,这么好的事,为什么就是推行不下去呢?”
经过深思熟虑,托姆巴巴耶得出了结论:肯定是还因为军队不忠诚。1975年4月,他又一次发动了代清洗。这次倒霉的是1200人的宪兵部队。乍得一共只有6000名政府军,老托一次就镇压了五分之一。这次清洗后,军方得出了结论:他不死,我们都得死。
1975年4月13日,在一个神址不见屋舍的凌晨,一支部队在乍得首都恩贾梅纳50公里外的营地里集合。为首的迪穆·托劳姆上尉一挥手:“兄弟们,上车!跟我杀奔总统府!”
凌晨5点,这支部队抵达总统府墙外。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充分证明了非洲大区优秀的匹配机制。这群搞偷袭的部队由于纪律不佳,行军非常喧闹,刚一到地方就被总统卫队发现。一场偷袭就这样变成了攻坚。
从5点钟开始,两边开始了有来有回的菜鸡互啄,一时间打得难解难分。睡梦中的老托也被惊醒。其实此时总统府并没有被包围,他是跑路完全来得及的。但值此特殊时刻,一生作死的他怎能落后?为了彰显总统风范,托姆巴巴耶穿着睡衣亲自下场,开始指挥卫队还击。
双方就这样激战了足足一个多小时,此时依然不分胜负。此时那些仅剩的、逃过清洗的宪兵奉命抵达了现场平叛。当他们观察了形势后,宪兵们立刻决定:加入政变队伍,一起宰了托姆巴巴耶!
相比较菜鸡的政变部队,这群宪兵总算比较有战斗力。他们迅速完成了包围,而且轻而易举地找到了吉维显眼的托姆巴巴耶。几支冲锋枪集中开火,托姆巴巴耶终于求锤得锤,被子弹打成了筛子,死了。
上午8点30分,军队在广播中宣布:“乍得武装部队在上帝和国家面前履行了责任,托姆巴巴耶被击毙了。”广播刚发出没超过10分钟,收完乍得百姓涌上了首都街头,大家激动地高唱托姆巴巴耶死翘了的现编歌曲,比过年开心多了。
暴君死了。政变部队很快释放了那些被关押的高级军官,并推举前武装部队总司令菲利克斯·马卢姆担任总统。作为乍得的李文宏,马卢姆是个真正的精英。他接受过系统化的军事学习,毕业后成为职业军人。在此前的内战中,马卢姆是少有的真正能取得战绩的人。在老托的代清洗中,马卢姆被关进了黑牢,现在他被放出来了。
被推举为总统后,马卢姆立刻着手清除托姆巴巴耶的恶政。他释放了所有的政治犯,吸纳了不少北方穆斯林精英们进入政府,同时宣布减税,为民众减轻负担,缩减政府开支,准备带领全国一起度过难关。
看起来,经过托姆巴巴耶15年的恶政,残破不堪的乍得终于迎来了和平。但当乍得人民终于可以得以喘息的时候,他们还不知道自己将迎来一个什么时代。对于1975年的乍得,后世的人们应该可以引用丘吉尔的话来评价:这不是结束,甚至不是结束的开始,这只是开始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