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ARK
odd-country

古 巴 人 民 真 蒸 汽【奇葩小国19】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 《窃听风云:美国中央情报局》詹静芳.詹幼鹏 《猪湾事件与古巴共产主义道路选择》朱大伟 《从洛佩斯到猪湾事件:美国对古巴政策的演变》袁灿兴 《猪湾事件前后中央情报局情报失误评析》钱峰 《刺杀卡斯特罗》徐世澄 《苏联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的隐蔽行动探析》高庆军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对古巴推行的扩张政策》郑迪 《古巴经济模式更新:十年回顾与反思》里卡多.托雷斯.佩雷兹

蒸汽朋克与古巴

什么是蒸汽朋克?虽然现在的蒸汽朋克艺术大多与日本动漫、八九十年代的复古文化相关,但其实蒸汽朋克艺术起源于本世纪的美国。

其初衷正是为了讽刺无限扩张的消费主义和资本主义。而泡沫经济时代的日本完美地复合了这两点。

因此,才会成为蒸汽朋克素材的常客。不过,用日本文化来反资本主义也就图一乐。

真蒸汽,还得看古巴人民。作为一个原教旨主义的资本主义国家,如何用一个词侮辱美国?古巴。如何用一个词侮辱中情局?卡斯特罗。

美国与巴蒂斯塔

古巴是北美洲加勒比海的岛国,人口一千多万,面积约十一万平方公里,将近两个重庆。

对于美国来说,古巴的存在就像是交警队路口违章、城管局门前摆摊。古巴距离美国本土最近的地方只有九十海里。

美国横行霸道了几十年,从北冰洋的海底到阿富汗的山洞,就没有它不打的地方。但在它眼前的这个国家,偏偏反美反了五十年,至今依然好好的。它的存在就是为了对美国起典输出。

古巴如今的局面是过去的美国人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自1902年以来,美国光直接登陆古巴的行动就有三次,让每一代古巴领导人都领教了美国的效率。

美国控制了古巴经济的命脉,从来都没想过这个岛上能做出什么妖来。1933年,古巴首都哈瓦那发动政变,一个叫巴蒂斯塔的忠士,带领着一群忠士推翻了古巴政府。

这个巴蒂斯塔很有精神,在政变之后,把自己军衔从忠士直接一步提升到了上将,成为了陆军参谋长,控制了古巴的实权。对于美国人来说,政变嘛,不稀奇,过两天又是一个民主典范。

很快,巴蒂斯塔就来战术仰卧起坐了。美国欣然笑纳。

1952年,美国人对巴蒂斯塔说:“你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上将了,应该学着自己当总统了。”于是,巴蒂斯塔发动了政变,正式成为了古巴总统。

巴蒂斯塔在古巴忠诚地履行了一个买办的职责,把古巴经济全部交给美国控制,还帮助美国修建了关塔那摩海军基地。虽然他治下的百姓穷困、政治腐败,但那不是美国人要考虑的问题。

古巴革命与卡斯特罗

1959年,古巴革命党赢得了胜利,巴蒂斯塔带着全家提桶跑路。美国人依然心态稳定,无非就是一次换子易君嘛。

但是他们很快发现,事情不对了。因为推翻巴蒂斯塔的人,叫做菲德尔·卡斯特罗。

菲德尔·卡斯特罗似乎从小就跟“父慈子孝”这个词绝缘。他出生在古巴的大地主家庭,家里有上千公顷的土地,但他从小就同情家里的雇农。

十三岁开始,就组织自家的雇农罢工,人生中第一个革命对象就是自己的父亲。

大学毕业后的卡斯特罗,致力于反帝反殖民。他一边帮穷人当律师,一边参加拉美各国的反帝运动。他深感巴蒂斯塔政权的倒行逆施,想要推翻古巴军政府。

1953年,菲德尔·卡斯特罗和弟弟劳尔·卡斯特罗,率领革命青年攻打古巴蒙卡达兵营,打响了反抗巴蒂斯塔的第一枪。虽然卡斯特罗的武力跟军政府相比不值一提,但是巴蒂斯塔政权实在是太不得人心。

卡斯特罗获得了古巴百姓的普遍支持。1959年1月,起义军攻占东部城市圣地亚哥,巴蒂斯塔提桶跑路。

这端剧情在电影《教父2》中也有体现。本来卡斯特罗并不想和美国交恶,但是他的行为让美国无法容忍。

卡斯特罗上台后立刻进行了土改,从自家的土地开始。卡斯特罗要将整个古巴的土地分给穷人。古巴最大的地主是谁呢?联合果品。

就是我们前面提过的那个拉美赛博朋克企业。卡斯特罗二话不说,打了联合果品的土豪。在美国人看来,卡斯特罗,你是赫鲁晓夫打老哥,玉米棒子是吧?

美国立刻决定制裁古巴,禁止向古巴出口石油。结果古巴开始从苏联进口石油。

然而,有油没命用。美国在古巴的炼油厂拒绝提炼苏联石油,古巴就直接没收了美国的炼油厂。美国禁止进口古巴蔗糖,古巴就把蔗糖卖给苏联。

总之,在苏联的支持下,美国的制裁行为就像是管新垣结衣叫老婆,一厢情愿,基本没有起到效果。

猪湾事件

看见卡斯特罗软硬不吃,美国终于想起了自己的传统艺能。只要中情局发动进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卡斯特罗的改革让古巴大量的中间阶级、富人和前政府成员流亡海外。中情局把这些人收拢起来,想要他们来颠覆古巴政权。

从卡斯特罗上台,中情局就开始进行小规模的渗透,可惜都没有取得效果。终于在1960年,中情局对刚刚当选的美国总统肯尼迪,汇报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十字军计划。

中情局对古巴的信息很多来自于古巴的流亡者。根据这些流亡者的描述,卡斯特罗政权在古巴已经天怒人怨。古巴境内存在着强大的反对派武装,只需要一声号令,十万古巴人就会来恭迎流亡者归位,推翻卡斯特罗。

中情局再把这些信息添油加醋的汇报给肯尼迪,结论就是:古巴就是一栋破房子,只要我们一脚,卡斯特罗就会垮台。

这一脚怎么踢呢?中情局长多勒斯是这么规划的。多勒斯说:“我们已经招募了一千四百多个古巴志士,这群人个个身经百战,以一当十。只要我们给他们武器,让他们登陆古巴,他们就能与古巴百姓里应外合,建立新政府。然后,以新政府的名义向美国求援,到时候咱们干涉就有理由了。”

由于CIA之前成功颠覆了危地马拉的阿本斯政权,所以肯尼迪虽然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表示:“你办事我放心,你就干吧。”

当然,明白人也是有的。时任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就提出了一个疑问:“古巴军队有三万,我们只有一千四百人,这帮人顶不住卡斯特罗怎么办呢?”

中情局表示不必担心。我们已经找好了一个隐秘的登陆地点,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而且登陆地点人烟稀少,抵抗不会很强。只要能稳固住登陆场,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由于总统已经批准,中情局开始秘密组建古巴旅。秘密到什么程度呢?古巴旅刚开始组建没几天,《纽约时报》就在头版上刊登了一个号外。大意是:卡斯特罗你要当心了,中情局已经在危地马拉训练流亡者,随时准备反攻古巴了。

而这个为中情局吹了个塞亚人一样的古巴旅,究竟是个什么情况呢?首先,这个古巴旅就像是袋装的乐事薯片,看着挺大一包,干货根本没多少。

所谓的“一千多人身经百战的古巴旅”,其中真正当过兵拿过枪的只有一百多人。绝大多数都是知识分子和商人子弟。这些人的战斗力只能当战场气氛组。这帮人打仗虽然不行,嘴炮倒是一个比一个厉害。

在行动开始之前,古巴旅的人在迈阿密度假。这群人在迈阿密的酒吧里没黑没白的吹牛逼,说“老子们要去打古巴了,马上就弄死卡斯特罗”。他们把一个秘密行动给吹得满城风雨。

迈阿密的所有人都知道中情局过几天要组织人去打古巴了。在登陆行动开始之前,美国人给古巴旅几架飞机,让他们去轰炸古巴空军。

这群人发动了一场偷袭,成功炸毁了几架古巴空军的飞机。但是回到基地后,发挥传统艺能,说自己全歼了古巴空军,古巴已经不剩下一架飞机了。

美国人信了他们的说法,取消了登陆那天的空中支援。

1961年4月17日晚上,登陆的日子终于到了。古巴旅的人乘船出发,预定在古巴南部猪湾的两个滩头,长滩和吉隆滩登陆。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

在登陆之前,中情局又迎来了他们的高光时刻。生怕媒体不知道自己的神勇,他们居然找了一家广告公司,用广播向全世界宣布了古巴旅即将登陆的消息。

但是因为电台频率没调对,全世界都收到了古巴旅要登陆的消息,只有古巴旅自己一无所知,还以为自己是秘密行动。

但是这些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当古巴旅的人到了吉隆滩的时候,所有人都傻眼了。这个CIA反复保证过的无人荒滩,在很久以前就已经被改造成了海滨浴场。

每周末都有上万的游客在这里度假,卡斯特罗本人也经常来这钓鱼。而且登陆那天是周日,海滩上的人满坑满谷。登陆部队上岸后看到的是什么盛况呢?

对比,朝鲜《劳动新闻》社曾报道:

晚高峰来到西二旗,早九点排队天通苑。国庆假期造访中山陵,春运开始来到北京站。假期头天开车经过大厂子,周一早上广州地铁四号线。大刘出新座,千字肉书。杰伦演唱会免费能看。新垣结衣全网公开征婚。比尔盖茨宣布重新婚恋。除夕夜央视收视率,双十一薇娅直播间。比气势,敢叫中国落泪;看密度,能让印度胆寒。

早已严阵以待的卡斯特罗,听到登陆的消息第一时间率军赶了过来。古巴军队的火炮坦克应有尽有。

而古巴旅的装备差到什么程度呢?他们把机关枪安装在登陆艇上,由于安装的不太牢固,机关枪后坐力太大,导致开火的时候掉了下来,扫死了自己一船人。

卡斯特罗与古巴旅连夜开始激战。天一亮,所谓已经被全歼的古巴空军迅速出动,击沉了一艘古巴旅的船。这艘船上放着登陆部队的全部武器。

双方打到第二天白天,古巴旅就有点撑不住了。指挥官佩佩紧急向美国求援,要求派遣飞机来掩护自己撤退。看在古巴你叫爹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吧。

在中情局的组织下,美国派遣了四架B-26去掩护古巴旅撤退。结果飞机抵达了海滩以后,等到的不是古巴旅,而是古巴空军和高射炮。四架飞机全部坠毁。

按说在约定的时间,古巴旅应该在地面掩护飞机的行动啊,怎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呢?这次空袭失败的原因公布以后,整个美国都破防了。

因为这四架飞机是从尼加拉瓜的美军基地里起飞的,而尼加拉瓜跟古巴有一个小时的时差。中情局在安排飞行员行动的时候,忘了给飞行员调手表,导致飞行员提前一个小时到达了。

一头扎进了古巴军队的怀里。到这个份上,仗也就不用再打下去了。

1961年4月19日,山穷水尽的古巴旅向卡斯特罗投降。中情局的行动以完败告终。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猪湾事件。

CIA的暗杀行动

这件事故在美国国内和国外引起了轩然大波,让美国成为了整个世界的笑柄。中情局长多勒斯毫无意外的滚蛋了。美国各部门进入寒颤,没有一个敢出来背锅的。

肯尼迪因此说了一句名言:“成功有一千个父亲,而失败是个孤儿。”

“跟你们这群虫豸们在一起,怎么能搞好政治呢?”最终,只能肯尼迪自己发表全国讲话,宣布自己对猪湾事件的失败负全责,并保证以后绝不再犯。

经过这件事,肯尼迪彻底郁闷了。不知道他郁闷的时候,会不会做着常梦着猪湾事件。

但是,总统认了错,这个事并不能算完。被卡斯特罗俘虏的一千多名古巴旅成员,都是在美国有家有业的。美国得想办法把他们捞回来。

由于古美之间已经没有外交关系,美国派了个律师,叫做詹姆斯·多诺万的,去和卡斯特罗谈判,想把这些人接回来。

但没想到的是,猪湾事件之后的中情局不仅不死心,反而为了挽回颜面,想刺杀卡斯特罗。

中情局知道卡斯特罗好潜水,他们精心设计了一件潜水服,将里面涂满了毒药,让多诺万给卡斯特罗带去,作为礼物送给他。

结果在多诺万出发之前,在检查行李时,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件潜水服不顺眼。因为这件潜水服经过加工,变得皱巴巴的。多诺万觉得,这么破的玩意儿也好意思拿来送人?

就自作主张,把这件破烂衣服扔了。自己花钱,买了一件高档潜水服送给了卡斯特罗。

后来在这位律师的撮合下,美国向古巴赔偿了数千万比索的药品和婴儿食品,才赎回了古巴旅的战俘。这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次战争赔款。

不过,多诺万这次出行的意义,不仅是撮合了这场谈判,他还有另一个意义,这是第一次有记载的失败的刺杀卡斯特罗的行动。

刺杀卡斯特罗是中情局的一件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在卡斯特罗诞生以前,谁也没想到,刺杀这件事情居然也可以旷日持久。

根据古巴方面自己的统计,卡斯特罗一共躲过了638次暗杀。实际上,真正执行的数字没有这么多,但几百次也是有的。

中情局刺杀卡斯特罗的过程极其离奇,简直让你怀疑这是否是探鸡小队干出来的事。

卡斯特罗好潜水,中情局一个突发奇想的办法,把炸药藏在贝壳里,涂上鲜艳的颜色放在海底,等卡斯特罗被贝壳吸引的时候引爆它,炸死卡斯特罗。

且不说卡斯特罗作为一个成年人类,会不会被一个鲜艳的贝壳吸引,单就说这个创意的可行性。中情局的专家们计算了一下,在海底的水压下,炸药如果想炸死人的话,这个贝壳的体积大概比汽车小点有限。

对于这个行动而言,让卡斯特罗相信世界上有这么大的贝壳,可能比刺杀卡斯特罗本身难度更大一些。

一计不成又是一计。中情局买通了哈瓦那希尔顿酒店的员工,准备了一个毒胶囊,想要卡斯特罗的奶昔里投毒。结果这个员工把胶囊保存在冰箱冷冻室里,到了行动的时候,毒胶囊粘在了冰箱壁上拿不下来,狠心一拽,胶囊漏了,差点把他自己毒死。

在卡斯特罗演讲的时候,中情局还派过特工,想要遥控飞机带着炸弹去炸死卡斯特罗。但是那年头也没有大疆,到了演讲那天,中情局设计的遥控飞机死活飞不起来,眼睁睁看着卡斯特罗演讲后安全离开。

由于很多时候中情局不便出面,于是,他们便找来了当时一个美国黑手党大佬叫尤海·洛赛利,请他帮忙刺杀卡斯特罗。

这个大佬一辈子最出名的事情,就是在1948年的某一天,拿着枪进入了一家好莱坞电影公司,拿着一个姑娘的照片对老板说:“要么她红,要么你死。”照片上的姑娘就是梦露,后来她的名字叫做玛丽莲·梦露。

在中情局和黑手党联手之下,刺杀卡斯特罗的行动更喜剧了。

1971年,卡斯特罗访问智利。中情局派了两名杀手,假扮成记者混进了新闻发布会。他们把枪藏在了摄像机里。按说这次计划万无一失了。

结果到了发布会马上开始之前,一名杀手突发了阑尾炎,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另一名杀手,秦武阳附体,没了同伴,忘了怎么行动,全程围观了卡斯特罗。

像这样的废柴杀手还有很多。有拿着火箭筒去搞刺杀,嫌动静太大怕自己跑不了,临时放弃的。有临头投毒之前,良心发现放弃刺杀的。还有计划执行之前,因为美国拖欠工资,而主动自首的。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卡斯特罗爱抽烟,中情局为他设计了很多种雪茄。有毒的、能爆炸的都有。

可是卡斯特罗的雪茄是特供的,从不抽外人的雪茄。中情局想尽办法,也没办法把毒雪茄送进老卡的嘴里。最后,终于快成功关键打通的时候,卡斯特罗戒烟了。

进入21世纪,中情局终于绝望,放弃了刺杀卡斯特罗。卡斯特罗自己都嘲弄地说:“我能活到今天,完全是中情局的功劳。”

古巴导弹危机与苏联援助

猪湾事件的失败让美国和古巴的关系降到了冰点。卡斯特罗为了保护古巴,毫无疑问的投向了苏修的怀抱。

看见肯尼迪的窘态,赫鲁晓夫相当得意。小弟啊,古巴的水太深,你把握不住。你交给书,你看书是怎么把握的。

1959年,在美国对新生的古巴政权进行层层围堵时,苏修向古巴送来了橄榄枝。忘了嘛,我种玉米,你养你。

美国禁止购买古巴蔗糖,苏联派人接触在埃及的切格瓦拉,开口就要了五十万吨。

本来卡斯特罗一直力图让古巴走中立路线,但是他很快意识到,对于古巴这样的小国来说,中立代表着危险。美国硬要你不好,苏联夹菜你转桌。你不好想不想来地球混了。

现在,苏联初次接触就送上这么大的礼包,卡斯特罗立刻意识到,老大哥是靠谱的。

1960年,苏联派副总理米高扬访问古巴,来考察一下这个小老弟值不值得培养。卡斯特罗隆重的接待了米高扬。米高扬回到莫斯科,给赫鲁晓夫的结论是:古巴可以培养,但要小心古巴革命一亲苏而被美国扼杀。

说这话苏修就不爱听了。“有我在,我能让美国老把古巴灭了?不疼不痒啊!”

古巴和苏联互相需要,在美国的压力下,全世界唯一能罩着古巴的国家就是苏联。1961年,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正式走社会主义路线。

在美国眼皮子底下搞事,把美国恨得牙痒痒。因此,卡斯特罗认为,光结盟是不够的,因为苏联离古巴距离太远,如果美国入侵后,再等苏联援路的话,苏军自己的投胎时间都赶不上。

卡斯特罗得让美国明白,打古巴的屁股就等于打苏联的脸,对古开战等于对苏开战。同时,苏联也认为,是时候该打古巴牌了。

五六十年代还处于冷战初期,相比于刚经历了二战,百废待兴的苏联,美国的优势非常大。在核武器方面,1961年,美国的洲际导弹是苏联的三倍,战略轰炸机是苏联的八倍。

而且当时苏联的洲际导弹技术非常不稳定,发射出去也很可能做布朗运动,核威慑力根本不可靠。而美国的导弹则部署在意大利和土耳其,直接威胁苏联腹地。

所以,为了扭转劣势,苏联决定向古巴运输中程导弹和核武器。用赫鲁晓夫的话说,这是往美国的裤裆里塞一只刺猬。

1962年8月,卡斯特罗的私人飞机驾驶员,在酒吧里吹牛说:“古巴现在拥有着装着核弹头的远程导弹。”这个说法很快传遍了古巴,美联社看到这则消息,都对古巴人民严谨的保密意识感到啧啧称奇。

1962年10月,美国在古巴的线人,启动了一条号称“绝对可靠”的消息:古巴正在修建六个中程导弹基地。

对于这个消息,美国人民嗤之以鼻。经过前面的故事,相信大家也能理解。美国人认为,古巴人的嘴,骗人的鬼。苏联从来没有往国外部署过导弹,而且卡斯特罗上台后先亲美后亲苏,翻脸速度没有他能到。苏联怎么可能把这么重要的武器交给他?

中情局的人众口一词,觉得这事不靠谱。只有新局长麦克恩觉得,还是得核实一下,派了一架U2侦察机去古巴上空,拍了一圈。

10月16日,侦察机获得的影像资料分析完毕。美国高官们看后倒吸一口冷气。丫头,别装了,侦察机不会骗人的。

照片上的导弹发射车和运输车清晰可见。本以为远在天边的死神,赫然来到了眼前。

10月18日、19日,肯尼迪和幕僚们才讨论如何应对苏联的导弹。他们有两种选择:空袭或者封锁。万幸的是,肯尼迪选择了封锁。

肯尼迪认为,直接空袭古巴的苏军部队,必然会导致世界大战。虽然美国的国力强于苏联,但偷袭一个大国的后果是高度不可控的。

众所周知,偷袭珍珠港事件一声炮响,给昭和男儿们送来了父亲。前人殷鉴不远,所以肯尼迪选择了封锁。

对于肯尼迪的抉择,美国国会和政府内很多人不以为然。他们觉得肯尼迪太过软弱,这么小事还要搞个封锁。

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肯尼迪集结了二战以后最大规模的军事力量。八艘航母,九十艘战舰和一千多架战机联合封锁了古巴,并制定了一个三十四万人入侵古巴的计划。这次的入侵就绝不是猪湾事件那种小打小闹了。

而苏联对此也针锋相对,先是否认,后是拒绝撤走导弹。一旦美苏擦枪走火,第三次世界大战将会瞬间爆发。整个世界的命运都寄托在这个加勒比海的小岛上。

而在对峙期间,美苏都发生过几次极其危险的军事误会。根据当时人们的回忆,那几天的气氛紧张到让人难以言说。

最终,经过短暂而漫长的政治博弈,美苏终于在美国决心开战的前一天达成了协议。1962年10月28日,美苏达成妥协。苏联撤走导弹,美国解除对古巴的封锁,并保证不再入侵古巴。

同时,美国私下答应,将撤走部署在意大利和土耳其的导弹。美国赢了面子,苏联赢了里子,双方皆大欢喜。

但有一个人很不满,就是卡斯特罗。卡斯特罗坚决反对苏联撤走导弹,但赫鲁晓夫撤走导弹时,甚至都没跟他商量,这让卡斯特罗十分不满。

苏联洞察到了卡斯特罗的小情绪。1962年11月,米高扬再次来到了哈瓦那,跟卡斯特罗解释:苏联作为一个面积不到400p的小国,也有自己的难处。

同时,米高扬也正式带来了苏联对古巴的援助计划。如何形容苏联对古巴的援助力度呢?两字概括就是:壕养。

美国人不买的蔗糖,我买。美国人不卖的工业品,我给。美国人不卖的石油,我送。

从1962年开始,苏联开始高价收购古巴的蔗糖。苏联常年以国际市场价六到九倍的超高价,收购古巴的蔗糖。仅1981年到1985年这五年里,苏联就白借给了古巴157亿美金,完全就是给古巴白送钱。

除了给钱以外,苏联常年以六折的价格向古巴输送石油。每年提供无数的原材料、工业品和化肥粮食,还每年提供15亿美金的低息或无息贷款,代款还不上也没要紧,跟老大哥说一声就给你免了。

到苏联解体之前,苏联总共给古巴提供了617亿美金的经济援助,25亿美金的军火援助,和数百亿美金的贷款。到苏联解体时,尚有280亿美金没有还清。

可以说,苏联在冷战期间养起了整个古巴,让古巴人民在冷战中的日子过得极其滋润。

事实往往,每当我翻开冷战的历史,看到苏联虎的冒泡的对外援助数额,我都不得不感叹老大哥物理的松弛,也惊讶于他能挺到1991年,这真是一个奇迹。

当然,苏联这些钱也不是白给的。古巴充当了苏联革命输出的马前卒角色。在七十年代苏共没少的打飞机下,苏联出枪,古巴出人,成为了捆绑达到。

在拉美,在非洲,到处都有古巴战士的身影。我们前面提过的欧加登战争,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1979年,苏联在古巴修建了雷达站和核潜艇基地。美国对此严重关切,引发了第二次古巴危机。可是1979年的美苏实力已经今非昔比了。你继续猖狂,无限猖狂。

苏修中核善的眼神,让美国生生的忍了这口气,不了了之。

冷战后的古巴

冷战时代是古巴的黄金年代。靠着苏联援助,古巴的教育、医疗、好业的基础就是在那个年代打下的。

冷战期间,古巴成为了拉美唯一一个完全摆脱了饥饿问题的国家。治安稳定,环境优美,人类发展指数为极高水平。虽然在美国眼皮底下反美,但美国一点办法也没有。

黄金的年代好像永远也过不完,直到1991年,莫斯科红旗落地,古巴人民梦醒了。

苏联解体对于很多国家来说是个灭顶之灾。早在苏联解体以前,苏顺帝戈尔巴乔夫就已经大幅削减对古巴的援助,并且要求古巴用硬通货购买苏联的物资。

苏联解体前,驻古巴的苏军全部撤出。古巴经济上失去了输血,安全上失去了庇护,一夜之间成为了整个世界的弃儿。

在苏联的经互会体系里,古巴只需要做好螺丝钉,生产蔗糖就可以。其他的自有老大哥料理。在苏联解体后,古巴必须独自面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了。

曾经高度机械化的古巴农业,倒退回了畜力时代。满街的汽车也不再奔跑,因为没有了苏联援助,古巴没有足够的汽油来驱动这些机械。

由于燃料短缺,1992年,古巴城市每天平均停电18个小时,270家工厂80%停工。由于粮食匮乏,到1993年,古巴人均瘦了九公斤。

在这个最艰难的时刻,美国送上了一记助攻。宣布所有在古巴停泊的商船,六个月内不得停靠美国,想要彻底葬送古巴。

为了生存下去,古巴于1991年开展了“拯救祖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的总动员”。在全国开打了大改革,将国营农场的权力下放,搞联产承包制。

动员军队投入农业生产,缓解粮食危机。在全国树立风车,开战风力发电,开掘本土石油。

1991年,确定旅游业为未来发展的支柱产业。92年放开外资,93年开放海外汇款。终于,在1994年,古巴经济触底反弹,实现了难得的0.7%的正增长。

但古巴的努力也只是将自己从崩溃的边缘挽救回来而已。古巴的改革相当谨慎,对于私营经济始终没有完全放开,严格规定了私营经济所允许的规模。

卡斯特罗认为,市场经济是最自私最无情的制度。同时他也担心,一旦全面放开经济,古巴势必被美国所掌控。

如今的古巴处于一种先进和贫穷叠加的奇妙状态。古巴拥有第三世界中堪称模范的医疗和教育体制,这是冷战时期的遗产。

古巴的医疗体系相当完善,医疗水平也非常高,高到什么程度呢?奥巴马都公开称赞古巴的医疗体系。在医疗投入不到美国5%的情况下,古巴的人均寿命比美国还长。

在教育体系上,古巴拥有一支堪比发达国家的一流教育队伍。每14个古巴人中就有一个本科毕业,识字率几乎100%,这在拉美社会中极为罕见。

可是,古巴社会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美好。商品的极度匮乏始终困扰着古巴。由于自身工业能力较差,创汇的产业也不多,古巴人始终缺少足够的商品供应。

教育水平虽高,但社会却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医疗体系虽好,却始终面临药品器材短缺的问题。

古巴人生活在这种矛盾的状态下,一方面他们拥有一些令人艳羡的福利,另一方面,他们也的的确确处于一种贫困的状态。

卡斯特罗时代的落幕

菲德尔·卡斯特罗于2016年去世。六百多次暗杀没有夺走他的性命。这个拉美永恒的传奇,终于以90岁的高龄安然去世。

他将古巴交给了弟弟劳尔·卡斯特罗。相比于哥哥的魅力十足,劳尔是个低调的实干家。这个会唱东方红的弟弟,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

但他依然是务实的,他曾经有一句名言:云朵比大炮重要。

劳尔力图推动古巴的经济改革,与美国缓和关系。终于在他任上,古巴实现了古美关系的破冰。

2021年4月16日,古共八大在哈瓦那举行。90岁的劳尔·卡斯特罗正式宣布退休,不再担任党内职务,将权力交给了新一代领导人迪亚斯-卡内尔。卡斯特罗时代结束了。

劳尔的命运与古巴的命运很像,他们都是一个过往时代的余生。旧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的世界无法预知。

对于经历古巴整个近代历史的劳尔来说,回忆过往,也许比畅想未来更加幸福。在过去的时光里,有他的兄长,有切格瓦拉,甚至有列宁和赫鲁晓夫。

这些人在一个富有梦想和激情的时代里对的呼唤:

“同志,跟我一起来粉碎资本主义吧!”

Leave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