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列加爱不爱听摇滚乐?【奇葩小国22】
本文参考资料: 《窃听风云:美国中央情报局》詹静芳.詹幼鹏 《从美军对诺列加的音乐战说起》王建华 《毒品、金钱与死亡:诺列加毒品走私案解密》赵念渝 《巴拿马国防军司令诺列加》王献民 《诺列加的人生悲喜剧》刘滢 《托里霍斯主义浅析》么素珍 《奥马尔.托里霍斯将军》吴永 《美国对巴拿马运河政策研究》柳瑞 《卡特政府在巴拿马运河新条约上的双重政治博弈》杨建国
巴拿马:运河与主权之争
2014年,一封状纸 Weyl Games 将使命召唤告上了法庭。起诉的原因是原告觉得自己在游戏里的形象被丑化了。使命召唤丑化别人的形象不是一天两天了,卡斯特罗也中过招,但卡斯特罗不在乎。不过,这桩官司的原告很在乎,因为他已经够惨了。他作为一个前国家领袖,现在成为了美国的阶下之囚,杀人不能诛心啊。
囚禁一个他国的领导人,这事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是这个领导人比较特殊,他来自一个著名小国,巴拿马。
巴拿马运河的战略地位
巴拿马,世界著名小国。巴拿马位于中美洲南部,面积约7.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25个上海。当先人口约436万。按理说,这么小的国家来到世界上就是来当气氛组的,但巴拿马却意外的很有存在感。几乎每个学过中学地理的人都知道它。之所以巴拿马知名度高,是因为它的位置比阿富汗还关键。巴拿马就像是巨石强森的肚脐眼,是一个巨人身上最薄弱的部位。
南北美洲大陆面积有数千万平方公里,但位于两块大陆中间的巴拿马,最窄的地方甚至不到100公里。只要把巴拿马打通,往来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轮船,就可以缩短上万公里的航程,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由于显而易见的重要位置,从19世纪开始,美国、法国和西班牙就开始打巴拿马的主意,打算在此地开挖运河。当时的巴拿马还属于哥伦比亚的一部分。1878年,哥伦比亚政府把开挖运河的项目包给了法国人。哥伦比亚政府认为,因为法国人这方面比较有经验,这不是把埃及给弄上去了吗?
但美国人对哥伦比亚政府表示了强烈不满,他们对哥伦比亚人说:法国人利用了埃及,现在要利用你,把你都吃去,你可不能让他把你给害了。果不其然,法国人没挖成运河。他们把苏伊士运河的方案直接复制到了巴拿马,但两地的自然条件完全不同。再压上美国人努力的向法国证明:拉美大舞台,没马你就来,使劲儿一横的给法国捣乱,导致只挖了三分之一,工程就烂尾了。挖了,但没完全挖。
法国人走了,美国人对哥伦比亚政府表示:这个烂尾工程交给我吧,我愿意接盘。但哥伦比亚人心里很明白,正经人谁接烂尾盘呢?法国人挖运河只是商业行为,美国人忙里忙外这么积极的想挖巴拿马运河,这肯定是看着茅片喝凉水,没憋什么正经屁。哥伦比亚政府拒绝了美国的接盘请求,宁可运河不来水,也不相信美国人的嘴。
巴拿马独立与美国控制
但是,难道哥伦比亚人不同意,美国就不挖了吗?不能够啊。美国人想了一个办法,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1903年,在美国的保护和资助下,巴拿马地区的地主们联合了起来,正式宣布独立,脱离了哥伦比亚,成立了巴拿马共和国。哥伦比亚政府想派兵镇压,在美国海军的巨方面前,怂了。
对于只想挖运河的美国人来说,终于没有中间商挣差价了。作为代孝子,巴拿马开国总统在宣读建国宣言时高喊:美国万岁!罗斯福万岁!1903年,美国和巴拿马达成协议。美国获得运河开挖权,同时,美国获得的不仅仅是运河,还获得了运河两岸宽16公里,总面积约1400平方公里的狭长地带。
该地带属于美国领土,实行美国法律,升起美国国旗。区域内驻扎美军和美国南方司令部。刚建国的巴拿马政府笑成这样,并不代表巴拿马民众有多么欢迎美国人。实际上,巴拿马运河虽然是世界级的黄金水道,但巴拿马百姓并不能从中分得一杯羹。毕竟美国人对拉美的态度是一贯的,就是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
1914年,巴拿马运河正式开通,新运河很快也来了两大洋的无数轮船。美国政府每年都要从中收取数亿美元的通行税。那么,美国政府每年给巴拿马多少租金呢?25万美元。当然,25万美元只是一开始的价格。1936年,在巴拿马百姓的一致反对声中,美国把租金涨到了43万美元。1955年甚至涨到了193万美元,蚊子腿可谓阔绰。
巴拿马本身没有什么货运需求,巴拿马运河对巴拿马交通没啥意义。而运河周围的土地完全被美国掌控。服务于运河的企业也全都是美国企业。巴拿马人只能从事最低等的劳动岗位,薪水只有同岗位美国人的三分之一。更重要的是,根据巴拿马法律规定,美军可以自由出入巴拿马境内。美军的军纪大家都清楚,可以想象一下巴拿马百姓的不满。
对于美国人来说,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难道你们指望的是给巴拿马人民分钱,然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然后尊重巴拿马主权?不会吧?不会吧?
托里霍斯的崛起与运河收回
1956年,埃及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这一行动极大的鼓舞了巴拿马人民。巴拿马各阶层都呼吁收回巴拿马运河。但美国坚持自己对运河拥有无可争辩的一切主权。1964年1月9日,一名巴拿马学生携带国旗进入运河区,要求升起巴拿马国旗,遭到美军暴打,国旗也被撕毁。这一暴行引起了巴拿马人民的举国震怒。三万多巴拿马百姓冲进运河区,要求升起巴拿马国旗。美军用机枪扫射示威群众,当场打死22人,打伤325人。
愤怒的巴拿马百姓袭击了美国新闻处和美国大使馆。受汹汹民意的影响,巴拿马政府宣布和美国断交,同时将1月9日设立为全国哀悼日。讽刺的是,对于这种骇人听闻的暴行,在全求居然没有引起多少波澜。巴拿马事件发生后,西方媒体集体失明不说,正在追求对美缓和的苏联塔斯社也进行了低调处理。主要国家里只有当时尚未跟巴拿马建交的中国,在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毛主席的讲话,支持巴拿马人民反美爱国正义斗争讲话。
但由于1964年美军的暴行在拉美引起了极大的愤怒,美国不得不同意通过国际组织进行调解,与巴拿马政府就签订新条约进行谈判。但这个新条约从谈判开始就一直拖,拖来拖去整整拖了四年还没有达成协议。
1968年10月,巴拿马爆发了军事政变。以托里霍斯将军为首的政变军官推翻了新当选的巴拿马总统,成立了军政府。美国人开心了,觉得这下可妥了。
在冷战中,美国和苏联都是霸权主义国家,但这两个国家的霸权主义的逻辑是完全不一样的。苏联的逻辑是当爹优瘾,对于他国的主权,毫不在乎。内政外交什么都要管,而且一言不合就动手。把这一点发挥到极致的,就是1968年勋宗提出的有限主权论。意思是,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主权,而各国的主权是有限的。苏联在必要的时候需要维护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利益。勋宗这花一说,各国倒吸一口冷气。美国人提出的所谓的人权高于主权都是勋宗玩剩下的。
但是在苏式霸权的另一面是,只要你愿意跟老大哥混,老大哥也是真不拿你当外人。像古巴、朝鲜一样把你包养起来也不是不可能。中苏友好的时期,苏联援华数额一度占到苏联国民收入的7%。苏联搞援助的时候从来不计得失,不算经济账,主要是耗面。而美国的霸权则是基于另一个逻辑。美国对各国的统治者如何统治并不关心,只要你能保证美国的利益,你就是美国人民的老朋友。基于这一原则,美国扶持了世界上最多的独裁者。什么皮诺切特、蒙博托、杜瓦利埃、马克斯、巴基斯坦索莫查,个顶个的都是人间之屑。但他们的统治都稳如泰山,因为美国对他们的评价只有一句话:谢谢,已被笑到。
所以,托里霍斯政变成功后,美国人一开始是很开心的,因为托里霍斯是美国军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美国人坚信,靠着金钱攻势,之前被民意逼迫着不肯妥协的巴拿马政府,这回该黑转粉了。但美国人没想到的是,托里霍斯上台后,不仅没有黑转粉,而是黑转黑,提纯了属于是。
托里霍斯出身贫苦,在军校接受教育,一生都是职业军人。但他从年轻时就痛恨拉美军阀、地主、教棍们联合的考迪罗式政治。年轻时候曾被派去镇压游击队,在跟游击队进行交流后,差点阵前起义。留在军队里的最重要目的,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打破这种考迪罗式的政治结构。1968年,他终于等来了这个机会,成功推翻了寡头组成的政府,以国民警卫队总司令的地位成为了巴拿马事实上的领导者。
在拉美,军政府比乐事薯片包装袋里的空气都多。这些军头都共同点是都信奉手辣、压制舆论。所谓“有面刺寡人之过者,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那么托里霍斯这个军政府是什么样的呢?有一天晚上,一个农民喝醉了酒,跑到托里霍斯的家门口破口大骂。卫兵想赶这个人走,被托里霍斯拦住了。托里霍斯说随他去骂吧,等他骂够了,自己也就走了。没想到这个人酒劲儿很足,骂起来没完没了。托里霍斯气的穿上衣服走到街上和他对骂,成为了巴拿马历史的名场面。
托里霍斯上台后,废除了巴拿马传统的寡头政治,动员农民和工人参与政治,让巴拿马共产党成为了合法政党。他说:在废除寡头之后,巴拿马人的价值就不再系于出身、籍贯和家族了。他加大政府投入,建设公共设施,进行土地改革。尤其重要的是,终于普及了巴拿马的医疗系统。他命令每个医学院毕业生,必须在农村工作两年,建到地方医院,让巴拿马终于有了真正的医疗体系。在托里霍斯的领导下,巴拿马第一次发展起了金融和旅游业。事后证明,也正是这两个产业最终成就了巴拿马。
作为一个国家领袖,托里霍斯是个毫无架子的人。他常年只穿军装便服,穿梭于巴拿马的田间地头,用非常通俗的语言给革命百姓讲述自己的理论。他说:革命就像锯木头一样,有时向前,有时向后,但总的来说是向深度发展。他对毛主席非常崇拜,屡次提出希望能获得一张毛主席的签名照。
那么这样一个人,对美国会是什么态度呢?托里霍斯上台后,美国代表找到了他,提出了美国的条件:只要你答应配合美国,你和你的家人从此不会再有任何的经济问题。美国人不知道,托里霍斯早就说过一句话:我不想青史留名,我只想收回运河。
运河谈判与美国干预
托里霍斯虽然迫切的想收回运河,但他并没有失去理智。他阻止了巴拿马人强闯运河区的打算,在规劝道:现在不能进入运河,进入的后果只能是美国人留下子弹,我们留下尸体。托里霍斯明白,像巴拿马这种小国,想收回运河靠自己的力量肯定是不行的。想要逼退美国,最好的办法就是摇人。
在托里霍斯掌权的七十年代,想对付美国,最省钱的办法是摇勋宗。当时正是勋宗亲亲恳恳的搞外交的时候。但巴拿马被美国渗透的已经太深,托里霍斯怕摇不来勋宗,先把美军摇来,所以他没有投苏,而是从1971年开始,向美听宗尼克松正式提出交涉,要求重新谈判运河问题。
但是,作为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老阴逼,美听宗执行了拖字诀。美巴谈判了两年毫无结果。1973年,巴拿马成为了安理会轮值主席国。托里霍斯利用这一机会,在巴拿马城召开了安理会会议,讨论运河问题。虽然这次会议在美国的一票否决下没有达成任何结果,但是巴拿马的主张获得了各国的“一致”支持,让美国十分难堪。
74年初,基辛格来到巴拿马,提出了美国的谈判新原则:承认巴拿马对于运河区的主权,确定一个美国控制运河的截止期。美国居然做出这么大的让步,巴拿马都惊呆了。实际上,这跟当时美国的国内局势有关系。美听宗当时被水门事件搞得马上就要下台了,根本没精力认真处理巴拿马的问题,累了,毁灭吧。
果然,等尼克松辞职下台,美代宗福特继任后,美国又开始来找,谈判再次陷入僵局。直到1977年,卡特总统上任,美国才终于做出实质性让步。谈判开始进入加速阶段。卡特政府之所以愿意对巴拿马让步,有两方面原因。其一是卡特是个出了名的老好人。作为美国总统的他,真是个和平主义者。他一生的主要成就几乎都是跟促成和平相关的。所以他仅仅干了一届以后,就以极为惨烈的败于,败给了里根。其二,70年代末,正是勋宗折腾的最狠的时候。勋宗正在亚非拉对美国发动全球攻势。苏攻美守的大背景下,美国不敢再强压巴拿马。而托里霍斯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个机会。
1977年9月,卡特和托里霍斯签订了巴拿马运河条约。美国正式承认巴拿马对运河区的主权,并且规定,1999年12月31日,美国将运河移交给巴拿马。但巴拿马需保证运河的永久中立。这个条约在两国国内都引起了巨大不满。美国国会对卡特做出如此巨大的让步非常不满,写了一大堆附加条件后,极其勉强的通过了。而巴拿马国内对这个协议也很不满。其一是要等到23年,其二,美国规定的永久中立束缚很大,巴拿马还是不能决定运河的一切事务。
但是卡特和托里霍斯都明白,对方不可能再做出什么让步了,因此极力推动签订了条约。用托里霍斯的话说:新条约对于巴拿马来说,就像是鞋里有一块沙石,走起路来很不舒服,但我们必须穿上它走23年。无论怎么说,托里霍斯在极为劣势的情况下,帮巴拿马赢回了运河。这足以让他成为民族英雄,也足以让美国人对他恨之入骨。卡特总统也许能容忍托里霍斯,但不代表美国所有人都能。
诺列加的崛起与美国的背弃
1981年7月31日,托里霍斯将军的座机坠毁,巴拿马举国震惊。多年以后,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凶手跟大家猜测的一样:美国中央情报局。而按下执行者的名字,叫做诺列加。
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事是比给人家送钱,人家不收更丢人的吗?有,比如收了钱不给你办事。诺列加,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卧底,也是中情局最不想提起的一个人。诺列加的家庭不能说贫苦,而是压根没有。诺列加五岁被遗弃,从小在孤儿院长大。不得不说,他的一生是非常励志的一生。虽然出身卑微,但诺列加从小成绩优异。在高中农的时候,诺列加在日记里写:如果有一天我当上了共和国总统,我一定要驱逐美国人。
应该说,当时写下这句话的诺列加是真心的。但作为拉美大区著名誓言家,诺列加一生发过很多誓,他对每一个誓言的尊重,都如同乐事薯片般坚固。虽然在日记里对美国恨之入骨,但诺列加20岁的时候,就和美国达成了交易。向中情局出卖学生运动的信息,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笔酬金:10美元。之所以卖得如此便宜,是因为诺列加的一生,是匍匐了高级趣味的一生,是把贪财好色当做信条的一生。所以当美国中央情报局成都给他钱的时候,诺列加没有任何犹豫,就与美国达成了合作。
诺列加于50年代加入巴拿马军队,60年代在军校中被中情局发展为线人,月薪将近100美元。在那个年代,以当时诺列加的地位,100美元按说也不少了,但对于他的爱好来说则远远不够。诺列加身材短小,长得也比较清秀丑怪。也许是因为女人缘太差,他的爱好是嫖娼。中情局虽然给的钱不少,奈何他嫖得狠,导致没钱以后曾经因为白嫖被秘鲁警察抓过,还是美国人给他捞出来的。可见白嫖在任何国家都是不被允许的。
不过,美国人并没有因为诺列加白嫖而瞧不起他,反而觉得这个人的爱好如此费钱,将来一定是中情局的坚定盟友。那真是龙找龙来虎找虎,赖蛤蟆找赖蛤蟆啊。诺列加的军校毕业回国后,由于出色的情报能力,很快成为了托里霍斯的重要助手,同时也成为了中情局的出色线人。但如果你以为诺列加只是双面间谍,那你就错了。诺列加的原则是,只要是钱就敢挣,有枣没枣打三竿子。他帮中情局刺探巴拿马高官,帮托里霍斯搞美国人的情报,收钱扶持尼加拉瓜反对派,把武器卖给尼加拉瓜政府军,帮美国人刺杀卡斯特罗,帮古巴打破美国封锁,克扣中情局经费,贪污巴拿马公款,都快不够他忙活的了。
在美国人看来,诺列加在巴拿马的行为,那是武大郎吃奶,跳着脚儿的作呀。但美国人对诺列加的忠诚从来没有期待,他们说:诺列加只可以租用,但永远不能购买。由于诺列加能力突出,在巴拿马的地位越来越高,随着他的权力增大,他和托里霍斯的矛盾也逐渐加深了。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托里霍斯与诺列加根本就不是一路人。托里霍斯与黄赌毒势不两立,而诺列加与黄赌毒融为一体。诺列加帮助哥伦比亚毒枭贩毒,几次受到托里霍斯的申斥。同时,由于诺列加毫无忠诚度,托里霍斯根本信不过他。在托里霍斯死前,他坐飞机经常要求诺列加同行,就是怕他搞坠机事件。可惜最后还是没有躲过。
托里霍斯死后,诺列加在1983年成功逼退其他同僚,成为了巴拿马的掌权者。美国人很开心,觉得终于可以和诺列加父慈子孝,再续孽缘了。虽然卡特总统已经和巴拿马签订了条约,决定将来归还运河,但当时已经是美林宗里根执政,笑死,根本不想还。诺列加萨台以后,里根通过各种渠道明里暗里的通知诺列加,希望能够重新拟定条款,推迟归还日期。诺列加的反应是:一夫当关,受孩儿一刀!
诺列加虽然坏,但智商并不低。收回运河是巴拿马全国万众一心的事情。他觉得美国人居然提出这种离谱要求,这是多少带点大病。而且,诺列加本身并不喜欢美国人。当他成为掌权者,不再缺钱以后,他的反美情绪也如同王八退房,憋不住了。诺列加萨台以后,坚决要求美国履行1977年的运河协议,表示绝无谈判空间。为表决心,他还修改了巴拿马法律,规定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让或租借巴拿马领土。美国人万万没想到,曾经一谢向前看的诺列加,居然在这件事上如此头铁。但是枝连枝的荡妇,拦不住铁了心的婊子。见诺列加如此不上路,美国人决定把他搞下去。
巴拿马的政治体制很特殊,军头虽然是掌权者,但诺列加名义上还有个领导,巴拿马总统。美国人争取造了巴拿马总统,想让他们废了诺列加。结果就是,每一次总统想剥夺诺列加的权力时,诺列加都表示:陛下为何造反?枪杆子里出政权。在六年的时间里,诺列加废到了五个总统,实现了巴拿马的全都换。鉴于如此,美国只能另想辙。
诺列加的倒台与运河的回归
为了制裁诺列加,美林宗给他扣上一个大帽子:贩毒。诺列加贩毒吗?确实。他曾经跟哥伦比亚的麦德林集团达成协议,让巴拿马成为毒品中转站。但对于贩毒这件事情,美国一直有着灵活的道德底线。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美国毒品能够如此猖狂,中情局功不可没。中情局曾经帮哥伦比亚毒枭把毒品运往美国,以换取资金支持自己在伊朗的行动。在阿富汗,中情局帮抗苏的游击队搞钱,方式就是手把手的教人怎么种植罂粟,海洛因成效色,会色会色。在中情局孜孜不倦的精准扶贫之下,一举把阿富汗变成了世界毒窝。你可能会问,中情局这么干不是跟DEA唱对台戏吗?这就是对巨型组织缺乏了解了。在超大型组织中,每个部门的利益是并不相同的。你有你的OKR,我为我的PPI,反正进度也不是我的指标,毒品泛滥关我屁事。
所以,虽然诺列加贩毒的事情中情局心知肚明,但从来没有制裁过他。不过,现在既然领导要整治诺列加,这事就得拿出来说了。从1986年开始,美国给诺列加安排了五大罪状:走私毒品,贩卖军火,实行独裁,扼杀人权,充当间谍。以此要求他下台。讽刺的是,这几项罪名都是真的,但诺列加的这几项事情都是跟美国一起干的。没有美国,他做不成其中的任何一件。诺列加对此一律宣称是美国人污蔑,反着枪杆子在手,也说是就是。
1988年3月,美国对巴拿马开始全面经济制裁,冻结巴拿马在美国的一切财产,扣压应付给巴拿马的运河使用费。这一招效果立竿见影,很快巴拿马一半的工厂倒闭,30%的人失业,食品严重短缺。如美为意料之中,巴拿马人民很快走上街头,要求诺列加下台,以缓解美国的经济封锁。诺列加在这一时刻体现出了难得的责任感。他利用大量拥有的现金购买食物发给百姓,全力降低失业率,号召全国一起共度难关。所以,虽然美国的制裁非常严酷,但并没有让诺列加下台。
制裁不成功,美国只能另作他药。1989年10月,里根收到一则消息:巴拿马军队中乌拉卡营的营长,准备发动政变推翻诺列加,要求美军配合自己的政变,并庇护自己的家人。里根听完勃然大喜,立刻指示巴拿马美军配合,准备政变部队里应外合,一起推翻诺列加。1989年10月3日,政变发生。政变部队成功逮捕了早早来上班的诺列加。诺列加的部队随即发动反击,双方激战六个小时,最终诺列加成功脱身,政变部队被消灭。
那么,答应里应外合的美国人呢?美国人不是不想参与,但由于发动政变时,乌拉卡营的营长过于激动,在行动发起时居然忘了通知美国人。巴拿马美军整戈待旦,就是等不到行动的消息。等最后得知消息的时候,政变都快结束了。全程一点忙没帮上,只给予了出帮助以外的一切支持。
到了1989年年末,美国人对诺列加也前驴技穷了。政治压迫没用,经济制裁不怕,军事政变失败。美国想收拾诺列加,只剩下一招了:还是自己上吧。
1989年12月15日,巴拿马国会正式任命诺列加为政府首脑。20日凌晨,美国F-117隐形轰炸机开始第一轮轰炸。此次行动是由新总统老布什下令执行的。入侵巴拿马的行动有27000多美军参加,代号叫做“正义事业”。美军用重型炸弹轰炸巴拿马的各处要地,造成上千人伤亡。行动开始之后,美军101部队直扑巴拿马国防军司令部大楼。他们确信诺列加昨晚住在这里。可是当特种部队冲击诺列加的卧室时,只在床上发现了一个一丝不挂的北欧女郎。诺列加不在。特种兵们逼问这个女人诺列加的下落,这个女孩无论如何也说不出来。美军只能到处搜索,终于在一个文件柜里拽出了一个人。可惜,这个人不是诺列加,而是一个衣丝不挂的小伙子。美军彻底相信了,诺列加真的不在这里,他们自己看到的是世界名画:诺列加同志在波兰。
实际上,搞了一辈子情报的诺列加对美军的行动早有预感,提前给自己安排了跑路路线。他甚至还命令部队变装出城,发起了一次颇具规模的反攻,炸毁了美军南方司令部。但终究于是无补,巴拿马军队的装备在美军看来,那是空军驻京吉安陆军摇摇车,单手打他都嫌多。虽然不少士兵英勇抵抗,但很快全面败下阵来。美军入侵三天以后,巴拿马基本被占领。美军悬赏100万美元,缉拿诺列加。诺列加单枪匹马,开着一辆车跟美军周旋。到了24日下午,诺列加终于将要无处可去。他向梵蒂冈驻巴拿马大使馆申请了政治避难。虽然教皇手里一个师都没有,但罗马教廷本着宗教的人慈,一直愿意庇护各路政治流亡者。梵蒂冈大使答应了诺列加的避难请求。
美军马上截获了这个消息。诺列加逃进大使馆的消息不到20分钟后就传到了白宫。美军立刻在梵蒂冈大使馆旁布下了天罗地网,同时向罗马教廷施压,要求他们交出诺列加。美军为了给诺列加制造压力,用高音喇叭向大使馆轮流播放摇滚乐。因为美军听说诺列加喜欢古典音乐,认为摇滚乐都是垃圾。这就好比给莫扎特的田间听喊麦一样,是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折磨。除此之外,他们还安排了一群巴拿马百姓,趴着被墙日夜不停的叫骂:诺列加,我日你先人!赶紧投快话!投降不投降?
不过,后来根据诺列加自己说,他在大使馆里的房间是完全封闭的,连个窗户都没有,只有一个门。使馆外的噪音对他影响并不大,反倒是把梵蒂冈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折磨到几乎崩溃。
经过长达整整10天的折磨,1990年1月3日,梵蒂冈大使馆和罗马教廷终于顶不住压力,要求诺列加离开大使馆。当天晚上,诺列加自知山穷水尽,提出了要求穿上军装卫部。1990年1月3日晚8点半,诺列加走出大使馆大门,正式向美军投降。
诺列加被美国法院判处145年监禁,后最终减为17年。2007年,垂垂老矣的诺列加刑满释放,但他并没有获得什么自由,而是一洗钱的罪名被引渡到了法国,被判刑7年。诺列加明知道是中情局的陷害他,但70多岁的他已经无力抵抗了。2017年5月,诺列加因病去世,享年83岁。
诺列加是个小人,但他尽到了一个国家领导人的责任,没有卖国求荣。美国人满以为打败了诺列加,自己就能继续控制巴拿马运河。但推翻诺列加后,美国扶持的恩达拉政府对于运河协议没有任何妥协,依然要求严格履行1977年的协议。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美国人不敢再推翻一届巴拿马政府了。
1999年12月31日,在新千年的最后一天,巴拿马正式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完成了历代巴拿马人的心愿。为了守住巴拿马运河,美国无所不用其极,镇压、暗杀、政变、侵略,推翻了数届巴拿马政府,有寡头,有军阀,有文官。无论他们性格是否刚强,道德是否高尚,但他们没有一个人愿意向美国妥协。因为在他们身后的巴拿马人民从未妥协过,民不畏死,那何以死惧之。
托里霍斯被暗杀前,早就预感到了自己的死亡。他对身边的人说:我是不会死在床上的。如果有一天我倒下了,你们举起祖国的旗帜,亲吻它,然后高举着它,继续前进。
Omar Torrijos, president of Panama, was, you know, one of my favorite people. I really, really liked him. He was very charismatic. He was a guy who really wanted to help his country. And when I tried to bribe him or corrupt him, he said, "Look, John," he called me Juanito, he said, "Look, Juanito, um, I don't need the money. What I really need is for my country to be treated fairly. I need for the United States to repay the debts that you owe my people for all the destruction you've done here. I need to be in a position where I can help other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when they're independent and and and be free of this of this terrible presence from the North that you people are exploiting us so badly. I need to have the Panama Canal back in the hands of the Panamanian people. That's what I want. And so, leave me alone. Don't, you know, don't try to don't try to bribe me."
It was 1981, and in May, Jaime Roldos was assassinated. And Omar was very aware of this. Torrijos got his family together and he said, "I'm probably next. But it's okay because I have done what I came here to do. I renegotiated the Canal. The Canal will now be in our hands." He just finished negotiating the treaty with Jimmy Carter. In June of that same year, just a couple of months later, he also went down in an airplane crash, which there's no question was executed by CIA-sponsored jackals. Tremendous amount of evidence that one of one of Torrijos' security guards handed him at the last moment as he was getting on the plane a tape recorder, a small tape recorder that contained a bo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