勋宗能不能做阿富汗的 sugar daddy?【奇葩小国20】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 《勃列日涅夫时代》姆列钦(俄) 《二手时间》阿列克谢耶维奇(白俄) 《阿富汗战争:苏联高层决策研究》李晓亮 《苏联、阿富汗、美国:1979~1989年三国四方在阿富汗地区的一场博弈》李琼 《苏联出兵阿富汗原因新探》谢瑜 《苏联阿富汗政策研究》周磊 《苏联的越南:美国与1979年苏联出兵阿富汗》宋亚光 《苏联外交与社会稳定:以苏联入侵阿富汗事件为案例的考察》邢媛媛
阿富汗的地理与历史宿命
-
0:50 刚刚这首歌的名字叫做《是啥》,它的作者来自于一个已经消失于历史长河中的群体,驻阿苏军。
-
0:56 阿富汗,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却因为超强的生命力而闻名于全球。
-
1:00 超级大国是近代才出现的概念。由于人类历史上唯三的超级大国,英国、美国和苏联,都曾经在阿富汗撞得鼻青脸肿,因此,这个亚洲中心的小国得到了一个很牛的称号:帝国粉场。
-
1:11 可是,这对于阿富汗人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情。帝国粉场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是一句调侃,而阿富汗人是真正用血和泪耗走了这三个超级大国的。
-
1:19 如果阿富汗是个人,他只会说一句:我再也不想经历那些杀不死我只会让我更强大的事情了。
-
1:24 那么,阿富汗究竟做了什么,才能让他成为干涉英美苏的超级小国呢?苏联又究竟为什么要因侵略阿富汗呢?
-
1:31 阿富汗的近代史,像极了一个玩笑。这个当今世界最贫穷的国家,在近代史上不仅没有昏君暴君,反而每一代领导人都很有想法。
-
1:38 这是一个集合了官僚主义、民族主义、修正主义和沙文主义的荒诞故事。
-
1:44 大家好,我是小约翰。
-
1:45 阿富汗位于亚洲中西部,面积为64万平方公里,超过十个体。当今人口约3000万。
-
1:50 即使如果从自然条件上看,怎么着都轮不到它挨打。论交通,阿富汗山地遍布,道路崎岖,既没有深水港也没有大运河,汽车跑得都没驴快。
-
1:58 论资源,阿富汗虽然也有不少矿产,但由于极其落后的交通和基础设施,几乎不具备开发价值。
-
2:04 论经济,阿富汗是农业国里的农业国,在经济领域常年跟索马里争雄,海地的繁荣都让他望尘莫及。
-
2:10 那么,阿富汗是否主动挑起过战争呢?答案也是否定的。
-
2:13 如果用一个字概括阿富汗,就是“碎”。
-
2:16 阿富汗国内军阀林立,大大小小的军阀和封建主割据了绝大多数土地。江苏跟阿富汗一比都是如此的团结。
-
2:22 阿富汗历史上的绝大多数时期,都碎得跟压缩饼干压过的方便面一样。
-
2:33 又穷又破又闭塞,阿富汗为啥会挨打呢?因为位置。
-
2:36 阿富汗非常不幸的脱身在了亚洲的最中心,位于南亚、东亚、西亚和中北亚的交界处。南来北往的强权想要对外扩张都必须经过阿富汗。
-
2:44 所以阿富汗的历史跟其他国家的历史显著的不一样。在古代亚洲史上,是人是鬼都在秀,只有阿富汗在挨揍。
-
2:51 任何一个亚洲强权崛起后,第一件事就是:就特么你叫阿富汗呐?
-
2:55 阿富汗就像丁克户主的海淀学区房,没车的人摇到了京A5个8。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你脱身在这个地方,你的存在就是个错误。
-
3:03 而谁也没想到的是,穷和破居然成为了阿富汗的保护色。
-
3:07 由于实在太穷太破,南来北往的侵略者们想要以战养战几乎是不可能的。阿富汗国内连绵的群山,天然就是为打游击战设立的。
-
3:14 在历史上,巅峰期的大英曾经三次从印度入侵阿富汗,结果三次都折在了阿富汗游击队手里。最惨的一次里,大英的几千名远征军和上万名家属被打的全军覆没,就跑回了一个军医。人家问他,你身后的队伍呢?军医说,我就是全部的队伍。
-
3:27 由于阿富汗实在太穷,大英打下来也没什么好处,只能捏着鼻子忍了。
-
3:31 不过阿富汗对于大英只是边缘利益,对于沙俄和苏联就是核心利益了。
-
3:35 阿富汗挨着中亚五国,俄国控制中亚以后,一直严防阿富汗的宗教势力向中亚渗透。所以,阿富汗之于俄国,就像是马岛之于阿根廷一样,彼之砒霜,我之蜜糖。
-
3:44 多年以来,苏联一直想在阿富汗施加影响,可是阿富汗封闭的环境和传统的社会形态让苏联无处下手。
-
3:50 直到1953年,苏联终于等到机会,可以进入你的阿富汗了。
达乌德的改革与下台
-
3:55 1953年的阿富汗还是王国时代,但这一年大阿富汗发生了一件事情,国王查希尔任用了一个新首相,亲王达乌德。
-
4:02 达乌德亲王在阿富汗有大名鼎鼎的绰号,叫做红色亲王。
-
4:05 达乌德亲王是阿富汗国王查希尔的表哥,年轻时在欧洲接受了教育,作为顶级的封建贵族,却在政治上倾向于苏联。
-
4:12 他认为阿富汗想要走向现代化,必须依靠苏联来提供援助和支持。
-
4:16 与国王的温和派主张不同,达乌德力主推进全面现代化和世俗化。这种主张在阿富汗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军官中很受欢迎。
-
4:22 靠着自己的影响力,达乌德成功让自己当上了阿富汗王国的首相,开始了自己改革。
-
4:27 作为红色亲王,达乌德一上台就与苏联取得了联系。
-
4:30 勋宗立刻送来了玉米,不不不,橄榄枝。
-
4:33 苏联觉得,现在阿富汗终于给我一个机会让我得到你了。为了支持达乌德,从1954年开始,苏联对阿富汗进行全面援助,从粮仓、面粉厂到高速公路、水坝、机场。
-
4:42 为了帮阿富汗建设交通,苏联在高达入云的新都库什山里修路架桥,仅仅一条坎大哈公路就花了苏联8000万美元。
-
4:49 苏联为阿富汗的五年计划提供了六成以上的资金,一跃成为了阿富汗的Sugar Daddy。
-
4:53 所谓龙争虎斗别演花,勋宗给我一个家。
-
4:57 阿富汗王国是传统的亲美国家,对于苏联这种挖墙角行为,美国也向阿富汗提供了一亿多美元的援助和售十万吨小麦,想要挽回阿富汗。
-
5:04 达乌德通过在美苏之间反复横跳,实现了双赢,这赢麻了。
-
5:08 按说,获得了这么多援助,达乌德的统治应该很受支持吧?答案是否定的。
-
5:12 达乌德的改革不仅在经济层面上,也在社会层面上。他推动解放妇女,打压宗教势力,推动土地改革等等。
-
5:18 听起来这些政策很不错,他的改革唯一的问题是,他是在阿富汗。
-
5:22 王国时代的阿富汗,就好像是奶盖奶茶一样,上层尊尊,下层完全不是一个味。
-
5:26 查希尔国王是公认的温和派领袖,他推建阿富汗现代化,但也不愿意破坏阿富汗传统的社会形态。
-
5:31 所以在他统治期间,阿富汗呈现了一种跟邻国伊朗一样的割裂状态。上层阶级现代化,底层平民落后原始。
-
5:38 现在有些人拿着几张王国时代的阿富汗照片,说什么阿富汗本来是个富强现代的国家,本来很有希望等等。实际上这完全是胡说八道。
-
5:44 就像如果只把镜头对准胡适林徽因,你可能也会认为民国是一个富裕的社会一样。
-
5:50 进行激烈的社会改革需要有强大的执行力,而阿富汗政府最缺的就是执行力。
-
5:54 达乌德改革引起了阿富汗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弹,加上他本人权力太大,功高镇主。
-
5:58 查希尔国王于1963年将他罢免,终结了阿富汗历史上著名的达乌德十年。
-
6:03 但达乌德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而是整整蛰伏了十年。十年以后,在苏联的支持下,达乌德龙王归位。
-
6:08 一个电话叫来了十万革命党。1973年,达乌德发动政变,推翻了阿富汗国王,建立了阿富汗共和国。
-
6:14 支持他的力量有两支,一支是由青年军官组成的革命党,另一支是苏联支持建立的阿富汗社会主义政党,阿富汗人民民主党。
-
6:21 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是苏联支持下成立的共产主义政党。在勋宗的指示下,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支持了达乌德的政变。
-
6:27 但人民党从来就没把达乌德当过自己人,只愿意给达乌德出帮助以外的一些支持。
塔拉基的激进道路
-
6:32 1973年革命后,达乌德成为了阿富汗真正的领导者。他迅速推进了当年没执行彻底的改革措施。
-
6:37 没收王室和贵族的田产,推动全国土改,推行企业国有化,全面禁止高利贷。
-
6:42 免除穷人的债务,反贪污反走私,推行工业七年发展规划,保护工人权益,解放妇女,提供妇女就业岗位等等。
-
6:48 达乌德这些改革的效果立竿见影,迅速引起了全国反叛。
-
6:52 对于这一点,驻扎在阿富汗的克格勃们看得很清楚。阿富汗极度落后的国情不适合如此剧烈的社会改革。
-
6:58 翻译过来就是,由于长期闭塞,人均抬脚一页的阿富汗百姓们,完全不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尤其不能接受传统的宗教力量被打压。
-
7:05 步子迈太大,容易扯到蛋。
-
7:07 而在地方上树大根深的阿富汗豪强们,也全被达乌德的土改推到了对立面,在各地抄家伙,准备进京与达乌德痛陈利害。
-
7:14 达乌德政府的激烈改革完全破坏了阿富汗的传统社会形态和经济基础,却没有很好的调配好资源。
-
7:20 比如禁止高利贷虽然是德政,但是实际上高利贷才是阿富汗的民间银行。禁止高利贷导致社会经济一片萧条。
-
7:26 阳奉阴违,地方政府在改革过程中腐败丛生,导致社会经济每况愈下。
-
7:30 很快,全国叛乱蜂起,达乌德几乎得罪了所有阶级。
-
7:33 为了缓和矛盾,达乌德只能向国内的地主、资本家和宗教势力妥协,减缓甚至暂停改革,政治倾向逐渐右倾。
-
7:40 可这样一来,达乌德又得罪了另外一批人。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早就看达乌德不顺眼了。
-
7:44 他们觉得这个人改革,又不是完全改革,根本就不是想建设社会主义。
-
7:48 所以人民民主党开始大规模扩张势力,准备伺机推翻达乌德。
-
7:52 更重要的是,达乌德不仅得罪了阿富汗左派,也得罪了苏联。
-
7:55 达乌德认为,阿富汗要发展需要依靠苏联,但不能只依靠苏联。
-
7:59 达乌德积极发展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也跟美国来往不少。到了红场就鞠躬,看见白宫也敬礼。
-
8:04 衷心局评价他:达乌德最快乐的事就是用苏联火柴点燃美国香烟。
-
8:08 同时,他还加入不结盟运动,想走一条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
-
8:12 他清洗国内亲苏势力,防止人民民主党做大。
-
8:15 应该说,达乌德在外交上做的事情是一个合格领导人该做的。可是他碰见的是勋宗。
-
8:19 勋宗的原则是: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他要是讲理,他就不叫勋宗了。
-
8:24 在达乌德政变掌权以后,苏联又给阿富汗提供了12亿美金的援助和2000名各领域的专家,支援阿富汗建设。
-
8:30 结果就援助出个这?1977年,勋宗亲自跟达乌德谈话,要求他不要疏远苏联。
-
8:35 达乌德回答说:我是个独立国家的总统。转手就给供应苏联的天然气涨了价。
-
8:40 勋宗感觉,自己这么多年的援助简直就是喂了狗。苏联这是管新燕杰一叫老婆,舔狗不得好死。
-
8:45 从那时期,勋宗在心里已经定下了对阿富汗领导人的标准:要么在心理上回心转意,要么在物理上人头落地。
苏联的犹豫与出兵
-
8:52 但勋宗没想到的是,还没等苏联动手,达乌德自己就完蛋了。
-
8:55 达乌德害怕阿富汗人民民主党篡了自己的权,于是先下手为强,想消灭人民党。
-
9:00 但工作不到位,1978年4月27日,人民党发动军事政变,刺血反杀达乌德,号称四月革命。
-
9:06 很多人认为,阿富汗人民民主党的政变得到了苏联支持,实际上这个说法是不对的。
-
9:10 苏联对于阿富汗的政变一头雾水。政变发生时,克格勃的汇报差不多是: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但具体什么情况,还是要看情况。
-
9:18 政变之后,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总书记塔拉基成功上位。
-
9:21 1978年4月30日,塔拉基改国号为阿富汗民主共和国,阿富汗正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
9:25 那么,相较于令勋宗不满的前任,勋宗对塔拉基的印象是什么呢?
-
9:29 勋宗认为:这小老弟行,亲苏。
-
9:33 塔拉基,阿富汗著名学者、作家,勃列日涅夫的学弟。
-
9:36 塔拉基出身贫苦,但极其上进,成绩很好,跟马克思一样,是远近闻名的做题家。
-
9:41 他在印度工作时初次接触了共产主义,回国后进行了大量的与社会主义有关的文学创作,被誉为阿富汗的高尔基。
-
9:47 由于工作能力突出,他被派往真莫斯科大学进修,成为了勋宗的学弟。
-
9:51 对于苏联来说,让塔拉基来当阿富汗的领袖,那简直就是小约翰管新燕杰一叫老婆,天造地设的一对儿啊。
-
9:57 塔拉基在阿富汗是以极度亲苏派而闻名。
-
10:00 他一上台立刻宣布:阿富汗将成为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员。
-
10:03 他的名言是:我对苏联朋友没有秘密。
-
10:05 塔拉基一上任,阿富汗国内的人便看着他笑。有人叫道:塔拉基,你胸口又添新勋章了。
-
10:11 他不回答,对勋宗说:签两份条约,要一对苏联专家。便排除了九份协议。
-
10:15 他们又故意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向苏联卖国了!
-
10:18 塔拉基便说:你怎能平空污人清白?
-
10:21 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看见你见了苏勋宗,抱着亲!
-
10:24 塔拉基便涨红了脸,李一不能算亲,搞外交的事能算亲吗?
-
10:28 接着便是些难懂的话,什么勋宗老大哥,什么大家庭等等,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阿富汗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
10:35 很多人指责塔拉基对苏联卖国,他们认为苏联援助不是要送给阿富汗,而是要送走阿富汗。
-
10:40 但塔拉基并不在乎,他上台后立刻开始继续达乌德政府的改革,解放妇女、免除债务、土地改革等等。
-
10:46 应该说,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达乌德是由于改革过于激烈而引起了阿富汗上下的反抗。
-
10:52 塔拉基有没有汲取这个教训呢?
-
10:54 塔拉基的口号是:我们准备在五年内完成苏维埃政权60年的事情。
-
10:58 塔拉基当政后,在阿富汗开展全线社会主义改造,不仅没有逐步改革,反而把过程加速了。
-
11:03 对于反对改革的保守派,新政府没有妥协可言,而是充分发扬慈父精神,抓的抓,杀的杀,严厉镇压宗教和部族领袖。
-
11:10 手段之严厉,连苏联都看不下去了,劝他对待宗教和部族问题要温和慎重。
-
11:14 可是,慈父敢这么做,是因为慈父拥有地表最强武力。你塔拉基顶多算个阿富汗周天子,你也配玩大清洗?
-
11:21 很快,阿富汗国内的诸侯们纷纷揭竿而起。
-
11:24 1978年6月,阿富汗东南部开始出现大规模反政府武装。塔拉基派部队镇压,却破坏了农村的生产生活基础,导致大量难民的诞生。
-
11:31 难民壮大了反政府军,导致更多的战争,如此形成了恶性循环。
-
11:35 到了1979年,塔拉基实在顶不住了,国内一片狼烟滚滚,政府根本无力镇压。
-
11:39 他只得向苏联求助,请求苏联直接出兵阿富汗。
-
11:43 1979年3月,苏共中央经过三天的讨论,得出了一个结论:绝对不能出兵。
-
11:47 苏联高层对待出兵阿富汗所带来的后果,有非常清楚的认知。克格勃主席,后来的苏哀宗安德罗波夫说:
-
11:53 阿富汗尚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形式,那里的群众都是文盲,宗教势力强大。如果我们只能用刺刀来挽救革命,这对我们来说是完全不允许的。
-
12:02 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说:我们的军队进入阿富汗就将成为侵略者。他同谁作战?首先是阿富汗人民,而且必须向人民开枪。
-
12:09 这样的话,所有的不结盟国家都会反对我们。
-
12:12 在会议中,连后来的苏哀宗契尔年科都说到:如果我们出兵阿富汗,我们必定会被谴责是侵略,罪责难逃。
-
12:18 所以,经过讨论后,大家的一致结论是:拒绝塔拉基的出兵请求,只援助军火,让塔拉基自求多福。
-
12:24 1979年3月,塔拉基秘密访问莫斯科。苏联总理柯西金当面向他表达了苏联不出兵的决定。
-
12:29 当然,勋宗也没好意思让小老弟空手回去,转手批了十万吨小麦和几百名教官,让塔拉基好好干,顶住。
-
12:36 但是,我们都知道,苏联在1979年发动了持续十年的侵略阿富汗的战争。
-
12:40 如果苏联决心不出兵,那这场仗是怎么打起来的呢?
-
12:43 因为勋宗万万没想到,塔拉基这个小老弟回到阿富汗后,居然被杀了!
-
12:48 他没有被反政府武装杀死,而是被另一个人杀死了。杀死他的人,叫做哈菲佐拉·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