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ARK
odd-country

如何用外交得罪所有大国?【奇葩小国01】

几十年来,阿尔巴尼亚经历了它自己的奇幻漂流。

介绍与背景

这是一个神奇的故事。阿尔巴尼亚,一个老一辈中国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国家,好像从某一个时刻突然消失在了国人的视野里,直到今天,年轻人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一个国家。大家知道的可以在弹幕里刷一,不知道的请刷二。

多年以后,当我们再看到关于阿尔巴尼亚的消息,基本没有一点正能量,往往与偷盗、抢劫和人口贩卖相关。

那么在阿尔巴尼亚消失的这些年里,这个曾经的欧洲明灯究竟发生了什么呢?实际上,几十年里,阿尔巴尼亚经历了它自己的奇幻漂流。

大家好,我是小约翰可汗。今天为大家讲述一下阿尔巴尼亚的故事。

霍查的统治与外交

阿尔巴尼亚位于地中海东岸、巴尔干半岛西南部,在欧洲古代史上没有多少存在感。他们崇拜自己的民族英雄斯坎德培,自诩为山鹰之国。这个国家有多小呢?阿尔巴尼亚领土面积约2.8万平方公里,人口不到300万,什么概念呢?我的老家内蒙古通辽市,面积大约6万平方公里,人口320万。阿尔巴尼亚只有半个通辽大,人口还没有通辽多,而通辽在中国已经算是人口比较少的地级市了。阿尔巴尼亚的体量在中国也就是一个小地级市或者大县城的水平。

但是这么小的国家,却在国际舞台上曾经有很强的存在感,因为在20世纪,阿尔巴尼亚诞生了一个传奇人物,恩维尔·霍查。恩维尔·霍查,国际外交界的祖安老哥,统治阿尔巴尼亚近半个世纪的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第一书记。整个20世纪,人们提起阿尔巴尼亚,几乎都是因为这位存在感极强的领导人。

霍查出生在一个阿尔巴尼亚南部的商人家庭,青年留学法国,二战期间领导了阿尔巴尼亚的反法西斯游击队,并在战后成为了国家领导人。从1945年到1985年,阿尔巴尼亚被霍查统治了整整40年,是一个争议极大的人。

霍查统治期间的阿尔巴尼亚,废除了落后荒凉的传统民族宗教习俗,承认为一个世俗国家,工农业和医疗事业均有较大发展,跟历史纵向相比,霍查干得还算可以。

但在一个200万人口的小国里,专修内政是无法给它创造这么大的名声的。霍查之所以能够如此出名,是因为他统治下的阿尔巴尼亚是国际外交界的一股泥石流,堪称北方乌干达,东欧冈比亚。

后世有人评价霍查,说他是一个真正的国际主义者,对于外交关系的指挥全凭个人好恶,完全不考虑国家利益。

阿尔巴尼亚独立以后,霍查非常推崇斯大林,紧近苏联。由于身处社会主义阵营,霍查自然而然地拉黑了英美,跟英国美国断绝了外交关系。

Double Kill

但霍查的表演才刚刚开始。1948年,苏联和南斯拉夫交恶。对于南斯拉夫这位曾经大力援助阿尔巴尼亚、巴尔干半岛上的老大哥,霍查没有半分客气,毅然决然地跟苏联站到一边,猛烈攻击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拉黑了南斯拉夫。

Triple Kill

1956年苏共20大召开,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作为原教旨主义的斯大林主义者,霍查又开始猛烈攻击苏联和赫鲁晓夫,最终在1961年彻底拉黑了苏联。

Quadra Kill

更头铁的是,即使赫鲁晓夫下台后,霍查也依然坚定地反苏,声称自己将一直揭露苏联的罪恶行径。

在跟苏联交恶后,美国投来了橄榄枝,想把阿尔巴尼亚打造成跟南斯拉夫一样的窗口国家,但阿尔巴尼亚的回复颇有一些王境泽的风格。我们阿尔巴尼亚过去、现在、将来都不会跟美帝国主义产生一丁点关系。

1968年布拉格事件发生,阿尔巴尼亚深恐自己是下一个捷克,愤而退出华约,又拉黑了一票跟随苏联的东欧国家。

Unstoppable

拉黑了一大堆国家之后,阿尔巴尼亚只剩下了唯一的朋友——中国。可是面对中国的大量援助,阿尔巴尼亚不仅不感恩,反而认为是理所应当,狮子大开口,不断索要巨额援助。更有甚者,霍查居然对中国的外交指指点点,中美关系正常化后,霍查居然问中国,为什么不是事先和阿尔巴尼亚商量此事?

80年代,阿尔巴尼亚又拉黑了最后一个朋友中国,并且同时攻击了不结盟运动和第三世界。

Legendary

值得一提的是,南斯拉夫、苏联和中国都曾经在阿尔巴尼亚发展过程中给予过重大帮助,但阿尔巴尼亚从来没有感激过这些国家。变脸速度堪比川剧演员。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阿尔巴尼亚终于成功拉黑了美国、苏联、中国、英国、南斯拉夫和一大堆欧洲国家,成为了在冷战中极其罕见的,同时得罪了两大阵营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国家,几乎全世界独一份。

奇特的是,由于霍查曾经留学法国,阿尔巴尼亚把五大常任理事国中拉黑了四个,居然法国没入法。法国人民感到心头一暖,情不自禁地举起了双手。

孤立与建设

在拉黑全世界后,阿尔巴尼亚人认为自己是世界上唯一的马列主义国家,而霍查居然异想天开地想当国际共运领袖,提出了所谓的霍查主义,自己给自己不断加封。在霍查的认知里,世界上已经没有一个正义国家,外国没有一个好人。他说,正义与公正永远在阿尔巴尼亚。因此,阿尔巴尼亚的教育中取消了外语,因为已经没有什么事是值得和外国交往了。

霍查在外交界持续多年的祖安行为,终于把阿尔巴尼亚变成了国际社会的孤儿,几乎没有国家和他交往、贸易。阿尔巴尼亚成为了一个几乎完全封闭的国家,让阿尔巴尼亚人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丧失了对世界的认知。这个结果是灾难性的。

由于拉黑了全世界,霍查拥有了严重的被迫害妄想症,总觉得有人要侵略阿尔巴尼亚,有人要杀自己。

与苏联绝交后,霍查提出了一个口号:全世界敌人亡我之心不死。好像侵略就会发生在明天。霍查曾经命令,阿尔巴尼亚起飞任何战斗机,必须同时起飞两架,一架执行任务,一架在上面监视下面的飞机,一旦发现下面的飞机叛变就立刻开火,堪称空中督战队。

霍查晚年觉得两架还不够保险,于是命令一次起飞三架,第三架在上面监视第二架,给督战队配上督战队。

如果霍查的妄想症仅限于此也还好,不过是多费点油钱。可是这老哥思来想去,觉得阿尔巴尼亚这么小,也没啥战略纵深,万一别人来打怎么办呢?

于是霍查想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修碉堡。霍查觉得修碉堡可以显著地提高敌人侵略的难度,增强抵抗运动的抵抗能力。于是阿尔巴尼亚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长时间的战备基建活动。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在一个两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家,修建了足足70多万个混凝土碉堡,平均每小时就一座碉堡落成,遍布全国每一个角落。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半球形的埋藏地堡。经过多年基建,霍查时期平均每三个阿尔巴尼亚人就拥有一个碉堡,是绝对的碉堡,碉堡之国。

霍查修建的这些碉堡耗资相当不菲,每个碉堡的建造成本相当于一套两室一厅,10个碉堡相当于一公里公路。20年基建下来,阿尔巴尼亚在碉堡上用的料是马奇诺防线的三倍,花掉的预算是马奇诺防线的两倍。阿尔巴尼亚以举国之力修了一个比法国还贵的无用防线,可以说是要用精神行动抗拒入法。

实际上,阿尔巴尼亚的这些碉堡没有任何意义。且不说这些没有后勤和交通供给的碉堡究竟能发挥多大作用,但说阿尔巴尼亚的国际环境,虽然他拉黑了大部分国家,但是基本都是自己愤怒的对空输出。由于阿尔巴尼亚实在是太小太穷,请人家打人家都未必来。各国对他从来没有什么兴趣,面对着阿尔巴尼亚的战备行为哭笑不得。

比如苏联,一直以来的原则是对于不听话的小弟是要敲打敲打的。所以1968年入亲了捷克。可是对于退出华约的阿尔巴尼亚,苏联就全无办法。因为苏联国防部对着70多万个阿尔巴尼亚碉堡算了一笔账,苏联一个一个的攻击拆毁这些碉堡,大概需要40万士兵、3000辆坦克攻击两年半,才能差不多占领整个阿尔巴尼亚。可是阿尔巴尼亚这地方除了石头啥都不产,就算把阿尔巴尼亚卖了,可能都不够苏联支撑这一趟的油钱。

不过霍查的战备工作并不是完全没有用。除了修碉堡外,他还到阿尔巴尼亚储存了巨量的武器。阿尔巴尼亚军队仅仅18000人,光中国造的枪支就储存了75万支,中国造的子弹有十几个亿发,这还不算苏联和南斯拉夫的军火。整个阿尔巴尼亚被霍查变成了一个超大军火库,人均火力基本上按照生化危机准备的。不过相比于无用的碉堡,阿尔巴尼亚的军火在多年之后会对欧洲黑道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这个我们下期再讲。

结局与教训

经过多年的折腾,阿尔巴尼亚的国民经济水平可想而知。阿尔巴尼亚不像苏联地大物博,经不起这样的战备。在霍查去世时横向对比,阿尔巴尼亚已经成了欧洲最穷的国家。

1985年霍查去世。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声称,霍查这么伟大的人不会死,只有生日没有祭日。因此在墓碑上只写了霍查生于1908年,而不写卒日。时至今日,霍查的支持者们在纪念霍查时也是说,纪念霍查同志永生多少多少年。

讽刺的是,当年给霍查安排的豪华墓地没有体面多久,那个只写了生日的墓碑也没有保留下来。霍查去世的几年以后,资产阶级政府就把它刨坟掘墓,埋到了平民墓地里。

霍查死后,阿尔巴尼亚不可能永远保持孤立。1989年,东欧剧变波及到了阿尔巴尼亚。1991年,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改名为社会党,进行了多党选举,改国名为阿尔巴尼亚共和国。1992年,反对派民主党上台,阿尔巴尼亚第一次开始拥抱资本主义,然后又跳进了坑里。

庞氏骗局的教训

1919年,查尔斯·庞兹在美国波士顿发明了一套商业模式。他声称自己洞察了一种通过邮票套利的方式,以此向社会融资。许以三个月40%的高利,以投资他的股票生意,并且真的按期付了利息。几个月后,整个波士顿甚至整个美国为之癫狂,人们无论穷富,纷纷对庞兹慷慨解囊。一年的时间里,庞兹融到了1500万美元的巨款,被美国人誉为与哥伦布、马可尼齐名的三个最伟大的意大利人。

在当时的美国人眼里,庞兹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了钱。庞兹就是上帝派来带领大家发财的,他将用他点石成金的圣手为大家带来滚滚财富。

直到1920年8月,庞兹破产,人们才发现他从头到尾只买了两个邮票,所谓的套利模式实际上1分钱都没赚过。之前支付的利息全是靠新获得的融资。

这套借新债还旧债、拆东墙补西墙的玩法,后来被人们称为庞氏骗局。100年来,抓住了人信弱点的庞氏骗局,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年代以不同的形式轮番上演,而他们无一例外地都走向了同一个结局:暴雷。

庞氏骗局在100年来暴了无数次的雷,但在阿尔巴尼亚,它即将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经过阿尔巴尼亚的再一次实践,人们才知道庞氏骗局的破坏力上限在哪里。

下一期我们将为大家讲述人类金融诈骗史上的巅峰之作,传销导致战争的唯一案例,欧洲黑道的强心剂,巴尔干乱局中的一朵奇葩,阿尔巴尼亚庞氏骗局。

感兴趣的同学多多点赞本期视频。

我是小约翰可汗,每周教大家一个吹逼小故事。谢谢大家的三连,我们下期再见。

Leave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