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ARK
odd-country

香蕉共和国的足球战争【奇葩小国11】

1502年,哥伦布在洪都拉斯登陆,给这里起了一个宿命般的名字——无底深渊。

洪都拉斯的困境开篇

晚上好,洪都拉斯。昨天的死人乐透最后结果是满打满算的整整三十个,多亏了没完没了的帮派火并,光首都区就挂了十个。但有一位探员也挂了,我看你们真得赔钱,因为 DEA 肯定咽不下这口气。圣佩德罗再次发生停电,电网遭人破坏,又是萨尔瓦多帮干的好事。

与此同时,特古西加尔巴的警察小队还在人行道上替黑帮火并的受害者收尸。

而在中央区那,好吧,中央区还是哪个中央区。

我是你们的铁哥们约翰,和我一起开始洪都拉斯的新一天吧。

移民潮与香蕉共和国的由来

2021年1月,八千多人的移民团冲过了危地马拉边境。边境防线在他们面前脆弱得像纸一样,最后危地马拉警方直接弃疗,任由移民冲过边境。冲天放两枪,对得起拜登给的饷银就得了。这些移民的目的地是美国,他们需要步行三千公里,穿过危地马拉和墨西哥到达美墨边境。他们身无分文,风餐露宿,沿途还有黑帮毒贩层层盘剥。成功进入美国的概率也是十中无一。

但即使这样,他们还是一无反顾地踏上了征程。而在后面驱动着他们前进的,就是他们的祖国,一个赛博朋克的国家——洪都拉斯。

大家好,我是新元阿不主,小约翰可汗。今天我们来讲洪都拉斯的故事。

1502年,哥伦布在洪都拉斯登陆,给这里起了一个宿命般的名字:无底深渊。洪都拉斯位于中美洲,在绝大多数人的概念里,中美洲就是一坨小国,实际上也的确如此。中美洲由八个国家组成,除了墨西哥有点知名度以外,剩下七个国家分别是:洪都拉斯、萨尔瓦多、伯利兹、危地马拉、尼加拉瓜、巴拿马和哥斯达黎加。

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都没什么存在感。用这些国家考别人地理,一考一个准。不过在中美洲国家里,洪都拉斯算是知名度相对比较高的,因为它经常出现在各大国际组织的榜单上。比如全球最危险国家排行榜,全球最暴力城市排行榜,全球旅游最危险目的地等等。

洪都拉斯位于太平洋与加勒比海之间,面积11.2万平方公里,接近两T,人口900多万,跟上海差不多。2019年人均 GDP 约2600美元,差不多是中国的四分之一。而且洪都拉斯的贫富差距还大的惊人,其国内70%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教育医疗事业一塌糊涂,疟疾艾滋病等感染率都位居拉美前列。

但如果只是穷,是不足以让这么多人离开国家的。要知道,在一个900万人的小国里,仅仅开头的,那波难民团就占到了全国人口的近千分之一了。实际上,离开洪都拉斯的百姓们不是移民,而是难民。之所以他们要走,是因为洪都拉斯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暴力的国家。这个国家风景极美,看起来像是人间天堂,但实际上它是犯罪天堂。

那么洪都拉斯为什么会落到这个田地呢?我们前面讲过的非洲国家之所以穷,是因为出了一个丧心病狂的独裁者。洪都拉斯确实也有独裁者,只不过数量有点多。在他独立的130年内,总共发生了139次政变和59次任职。频率最高的一段时间里,十年里发生了20次政变,而且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流血政变。很多总统政变后就直接枪毙了。一句话总结,韩国总统跟洪都拉斯总统相比,真是个安全的好工作呀。

一个国家政权更换得如此频繁,显然是极不正常的。洪都拉斯的政权之所以如此短命,是因为它是一个赛博朋克的国家。总统只是流水的县长,大公司才是铁打的老爷。在科幻作品中,能实现像赛博朋克中一样影响国家的企业,都是非常高大上的。比如荒坂公司是做军火的,康陶公司是做医药和生化武器的,沃森公司更是拿人命搞社会实验的天顶星企业。

但这些虚假的公司,跟统治洪都拉斯的公司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无论是实力还是影响力,都差一大截。统治洪都拉斯的公司,它的产业说出来实在不太响亮。高端的公司,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产品。这家赛博朋克公司是个卖香蕉的。

这家公司的所作所为深深地印在了所有拉美人民的心里,它的名字叫做联合果品。

联合果品的崛起与血腥统治

1870年,美国人开始接触到了香蕉。这种热带水果在美国大受欢迎。直到今天,香蕉依然是全美沃尔玛销售水果的第一名。在香蕉生意中,一个叫塞缪尔·纳穆雷的码头小贩发了财。他用赚来的钱在洪都拉斯开发了一个2000多公顷的香蕉园。洪都拉斯的气候非常适合种植香蕉。纳穆雷为了在此地长期发展,买通了当地官员,为自己获得了免税的特权。

但是在香蕉生意蓬勃发展时,洪都拉斯政府却摊上事儿了。19世纪还是带英的世纪,带英是标准的高利贷帝国主义,全世界到处放贷,反正有英国海军负责物理催收,带英的银行家也不怕坏账。而带英的放贷对象中,其中就有洪都拉斯。洪都拉斯也不看看自己的偿债能力,就欠了英国资本家一屁股债,笑死,根本还不起。

洪都拉斯还不起债,带英的海军准备过来物理催收。但这下让美国愤怒了。美国一直视拉美为自己的禁脔,非常讨厌欧美国家染指拉美。所以1910年,在时任美国总统塔夫脱的命令下,由美国政府出钱,帮洪都拉斯把这一屁股债还上了。

但这屁股债并不是白还的。洪都拉斯卖屁股的后果,就是被美国接管了海关,垄断了一切税收。本来这厂风波只是政府间的行为,却对纳穆雷产生了动大影响。因为被美国人接管的洪都拉斯海关不承认他的免税特权,坚持给他每磅香蕉加上一美分的关税。这足以让纳穆雷破产。所以他找到美国政府,希望政府能够网开一面,不要为难他这个20多岁的老同志。但是美国国务卿对他的看法嗤之以鼻。国务卿表示,区区破产值得让你抱怨吗?你只不过是倾家荡产,美国资本家失去的可是不少关税啊。

在华盛顿碰了一鼻子灰的纳穆雷回到了新奥尔良。按说这事就没啥翻盘希望了。纳穆雷似乎只能接受破产的命运。但这个白手起家的码头小贩绝非凡人。他接下来了的操作真是让我们小刀拉屁股,开了眼了。

纳穆雷发现,被政变推翻的洪都拉斯前总统博尼拉就住在新奥尔良,而且非常落魄,身无分文。纳穆雷此时吕布韦身上身,充分意识到了此人奇货可居。他带着雇佣兵和大量现金,和博尼拉一起回到了洪都拉斯。纳穆雷回到洪都拉斯以后,大量收买媒体和路边社,谴责美国人接管洪都拉斯海关,控制洪都拉斯政府卖国。

舆论攻势很快引发了革命,洪都拉斯现政府倒台。博尼拉在媒体宣传下成为了众望所归的人员,成功复辟,重新当上了总统。而且携民意大潮,逼迫美国放弃了控制洪都拉斯海关。纳穆雷的这次投资极其成功。博尼拉当上总统后投桃报李,送给了他25年的免税特权,一笔50万美金的贷款,还白送给了他一个一万多公顷的种植园。

纳穆雷的行为属于典型的发国难财。美国帮洪都拉斯还的一屁股债打了水漂,他个人却赚得盆满钵满。但这件事引发的最重要后果是,它让纳穆雷形成了一个认知:如果解决不了政权所带来的问题,那就解决政权。

在此后的几十年里,香蕉成为了中美洲各国历史的永恒主题。中美洲国家所遭受的贫穷、战乱、政变等无数的苦难,仅仅只是为了给美国提供香蕉。这些变身为水果商店的国家,被美国人讥讽为香蕉共和国。

1930年,世界上最大的水果公司联合果品公司,以1300万美金的股份天价兼并了纳穆雷的公司。可是纳穆雷并没有从此退出商场,反而进入了联合果品的核心管理层,并在三年后成功上位,就任了一把手,自己掌控了这家巨型公司。一个被吞并的子公司的老板,居然反过来掌控了母公司。纽约时报称纳穆雷为香蕉大鱼的小鱼,成为了美国商业史的传奇。

不过纳穆雷的商业传奇开始了,中美洲的悲剧却来了。纳穆雷的方法论也是联合果品的方法论,收买总统搞政变,成为了联合果品的看家本领。联合果品在纳穆雷的带领下,强势干涉洪都拉斯内政,而且形成了路径依赖,把这种方式推广到了拉美的所有国家。收买政府、扶持军头、干涉内政、改变法律。

那么联合果品究竟为什么要对拉美政治这么感兴趣呢?因为拉美的政府不仅能帮联合果品免税,还能帮它镇压工人。香蕉种植并不是一件技术难度很大的事,而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最重要的成本就是种植和采摘的人工成本。作为资本家,联合果品把种植园工人的工资压榨到了最低,一定要做到人尽其用,交尽其皮。

与其它农产品不同,香蕉的采摘是非常危险的活动。挥舞的镰刀下一旦受伤必定残疾。农药技术成熟后,香蕉园中超高浓度的农药对工人的眼睛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几年工作下来,残疾失明的工人大有人在。在联合果品的管制下,工伤保险基本不用想,工资也一定是最低的。工人辛苦工作一天,所得仅够糊口。

这种情况下,任何工人都会懂得反抗。尤其是在20世纪,那个国际共运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这时候,军政府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联合果品利用军政府镇压工人的历史,早在纳穆雷加入之前就已经开始。1928年11月,联合果品在哥伦比亚的种植园工人开始罢工,要求改善工人的医疗居住环境,要求每周休息一天。在联合果品的压力下,哥伦比亚军政府对罢工工人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屠杀。三千名工人被军队用机枪扫射,死亡上千人死亡。这件事被马尔克斯写进了百年孤独里,成为了哥伦比亚民主史上一个永远抹不去的伤疤。

工人不听话就军政府压制,政府不听话就换一个政府。拉美并非没有有种的政治家。1951年,危地马拉的第一任民选总统阿本斯,成为了第一个挑战者。因为当时巴拿马病盛行,香蕉无法种植,联合果品却宁可把土地抛荒,也不给百姓种植。阿本斯于是没收了联合果品400万亩的土地,分给贫民,打了黄老爷的土豪。

于是1952年,联合果品发表了1952危地马拉报告,指责阿本斯跟苏联勾结。中情局立刻出动,扶持阿本斯的政敌带领军队去维护民主。阿本斯在内外夹攻下只得流亡,民选政府倒台,右翼独裁政府上位。这个军政府在接下来的30年里,又累计屠杀了20万危地马拉人。不过按照美国的说法,这场政变依然是民主的胜利。阿本斯作为一个民选总统,在美国的宣传下,现在成为了中美洲最著名的独裁者。

联合果品逐渐意识到,连军政府都可能靠不住。于是干脆自己养起了军队,军营就盖在种植园旁边。联合果品在拉美的经营史中,累计发动了34次政变,镇压了超过5000次罢工。至于死了多少人,那更是不计其数了。

靠着压榨拉美人民,联合果品攫取了天文数字的利润。1961年,仅仅是联合果品的净利润,就相当于洪都拉斯财政收入的十倍。联合果品在中美洲各国拥有自己的军营、港口、铁路,掌控了各国的交通、通讯、工业、石油等各行各业。联合果品的高管被作家们称作绿色教宗。在小说强风中,作家这样描写绿色教宗的权势:动一根指头,可令一艘船起航或停泊。说一句话,就可买下一个共和国。打个喷嚏,便可让一个总统、将军或是知名人士倒台。办公座椅向后旋转,即可爆发一场革命。

联合果品这家香蕉公司的权势,可比今天的苹果公司强太多了。它已经成为了超国家的政治实体,被称为中美洲的无冕之王。

说到这里,我们似乎忘了洪都拉斯,被联合果品压榨了几十年。洪都拉斯难道就没像危地马拉一样,出一个阿本斯一样的人物,支棱过一回吗?洪都拉斯其实也支棱过,但很遗憾的是,他支棱的对象不是冲着联合果品,而冲着他的邻居萨尔瓦多。

足球战争

洪都拉斯作为一个弹丸小国,最出名的事件就是与邻国萨尔瓦多发生过一场战争。这场战争规模不大,时间也不长,但却经常被人提起,因为引爆这场战争的契机实在是太搞笑了。简单的说,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因为球干了一仗。

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本是邻国,而且都是穷国。区别只在于洪都拉斯种香蕉,萨尔瓦多种咖啡。按理说都是穷哥们,两国应该有点阶级感情。可是事实正好相反,两国历史上矛盾重重。之所以有矛盾,是因为国情不同。洪都拉斯地多人少,萨尔瓦多地少人多。因此,有很多萨尔瓦多人去洪都拉斯境内谋生路。有不少人通过经商成为富人,种地的农民也拥有了自己的土地。这些萨尔瓦多人被洪都拉斯人视为眼中钉。他们认为这些人占据了自己的土地,赚走了自己的钱。简单的说,也可以理解为洪都拉斯人均董王。

1968年,洪都拉斯时任总统宣布,要将萨尔瓦多农民占据的土地还给洪都拉斯人。不到两个月,大量萨尔瓦多人回到祖国,进一步激化了人地矛盾,引发了萨尔瓦多对洪都拉斯的极度不满。而两国政府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也乐于煽动这种民族情绪。总之,到60年代末期,两国的关系不说是相亲相爱吧,至少也可以说是不共戴天。

巧的是1970年的世界杯在墨西哥举行。世界杯分给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名额一共两个。东道主墨西哥分走一个,而萨尔瓦多和洪都拉斯队各自战胜了对手,开始争夺世界杯出现名额。

1969年6月8日,比赛首轮在洪都拉斯举行。在比赛前夜,洪都拉斯的球迷在萨尔瓦多队的酒店附近敲锣打鼓放鞭炮。喇叭声鞭炮声彻夜不停。萨尔瓦多队整夜的状态都是: “你洪都拉斯人干什么嘛?” “那你去屋管啊!”

在这种状态下,一夜没睡的萨尔瓦多队能赢球才有鬼。第二天比赛,本来实力占优的萨尔瓦多队以0比1告负洪都拉斯。洪都拉斯如此不讲武德,引发了萨尔瓦多人的强烈不满。一个萨尔瓦多女球迷为此愤而自杀,萨尔瓦多为她举行了国葬,总统亲自出席。报纸上说,这个女孩不忍心看见自己的国家跪倒在别人面前。如此煽情的场面把萨尔瓦多的民族情绪全面调动了起来。

6月15日,第二轮比赛在萨尔瓦多举行。洪都拉斯队的待遇可想而知。对于萨尔瓦多人而言,仇报仇来冤报冤的时候到了。萨尔瓦多球迷直接放弃了声波攻击,而改为生化攻击。他们向洪都拉斯队的房间里投掷死老鼠和臭鸡蛋。洪都拉斯队想报警,却发现警察也在下面当射手。最后洪都拉斯队不得不坐在装甲车里才能出入酒店和赛场。两名来看球的洪都拉斯球迷被围殴致死。

在这种情况下,洪都拉斯队哪敢赢球?以0比3输给了萨尔瓦多队。输球的消息传来,洪都拉斯举国欢腾,而洪都拉斯则上下如狂。民众上街攻击萨尔瓦多侨民,数百人死伤。比赛同日,萨尔瓦多宣布与洪都拉斯断交。

事情到了这一步,两国只剩下一个选择了:开战。

1969年7月14日,萨尔瓦多率先动手。两万平方公里的萨尔瓦多对11万平方公里的洪都拉斯发动了闪电战。足球战争正式爆发。萨尔瓦多的面积跟通辽差不多,而洪都拉斯的面积却几乎相当于两个通辽。一个县对两个市发动闪电战,建议大家把巴巴罗萨打到公屏上。

除了战术像二战以外,萨尔瓦多的装备也致敬了二战英豪们。萨尔瓦多空军用的战斗机是P-51野马战斗机,洪都拉斯空军装备的是F-4U型海盗战斗机。两款都是二战美军的主力战机。双方爆发的这场空战,不知道的还以为美国航空兵打内战呢。其实,哪怕二战美军来,都比他们的水平高一些。因为二战美军至少还有轰炸机,而双方的战斗机执行轰炸任务时无法投弹,所以只能让飞行员用手伸出窗外投掷炸弹。这已经是二战行为。

足球战争中这场复古空战最大的意义是,它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场活塞式战斗机参加的战争。这种古董战斗机居然能默契的成为双方标配,只能感叹一声拉美大区呢和非洲大区同样的优秀的匹配机制。

在空中的老爷机们贴身肉搏时,地面部队更有意思。双方的陆军正规部队总共只有15个营。由于几乎没有预见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双方对正面战争的准备度都很低。洪都拉斯边防部队面对袭来的萨尔瓦多军队,充分发挥北洋精神,冲天开两枪以后掉头就跑。萨尔瓦多队很容易的占领了边境土地。

可是当萨尔瓦多的军队准备继续深入时,却发现后勤供给一塌糊涂。开战刚刚两天,补给就供不上了。洪都拉斯的夏天和苏联的冬天一样,都阻止了闪电战的脚步。洪都拉斯组织了1000多名退伍士兵紧急开往前线。投入战斗后有所斩获,可是洪都拉斯军队也很快发现,自己的弹药不足,无法继续战斗。所以开战三天后,一方攻击不足,另一方压根没有弹药。战场陷入了迷之寂静。建议大家在公屏上打仗静坐战争。

1969年7月18日,经过美国和美洲各国调停,两国决定停火,并在之后撤出了对方国境。战争总共持续了100个小时,造成两国3000人伤亡。这场战争没有赢家,而且对两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萨尔瓦多没有通过战争解决人地矛盾,反而在战争后国内形势更加恶化,陷入了长久的混乱与内战之中。直到1992年,局势才重新稳定下来。而洪都拉斯则通过战争彻底破坏掉了中美洲的市场共同体,让本来有些起色的经济急剧沉沦。

萨尔瓦多国家队虽然获得了出现权,可受战争影响,萨尔瓦多在世界杯的三场小组赛以全负告终,一球未进,灰溜溜回了家。这个战绩让我觉得非常眼熟。总之,1970年的世界杯在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的悲剧中结束了。双方在混乱中迎来了70年代。不过70年代的中美洲并非没有好事,因为就在这个十年,联合果品垮台了。

毒枭与黑帮的统治

从60年代开始,在苏联的支持下,拉美各国的民族意识全面觉醒。联合果品在拉美越来越力不从心。1974年,法夫飓风给洪都拉斯带来了毁灭性打击,11000人死亡。联合果品的种植园颗粒无收,让这家公司从此一蹶不振。之后的联合果品改名为金吉达,至今依然是水果巨头,只是无法再颠覆政府了。

应该说,联合果品的倒台对中美洲是一件好事。可是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在联合果品的年代,洪都拉斯其实并没有那么暴力。洪都拉斯之所以变成今天的样子,是因为在绿色教宗走后,白色教宗又来了。

1993年,巴勃罗·埃斯科瓦尔死了。巴勃罗·埃斯科瓦尔是整个人类犯罪史上的杠把子。看过美剧毒枭的朋友对他一定不陌生。巴勃罗的死证明了哥伦比亚当局对打击毒品犯罪的决心。巴勃罗死后,哥伦比亚各大毒枭噤若寒蝉,纷纷把毒品产业转移到国外。而洪都拉斯就是其重要的目的地。

其实洪都拉斯跟毒品打交道的历史很久,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洪都拉斯一直被毒枭当做毒品中转站。但9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变化后的洪都拉斯,开始在毒品产业里进行产业升级。南边有哥伦比亚的技术支持,北边有墨西哥的分销网络,什么叫区位优势?这就叫区位优势。再加上90年代的美国人,也给洪都拉斯的毒品创业加上了一把火。

中美洲在整个20世纪向美国进行了大量的移民。其中很多移民由于缺乏劳动技能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美国司法机构经过多年的抓捕,在监狱里关押了上万名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的黑帮分子。这群人极其暴力,让美国警察非常头疼。但到了90年代,不知道哪位大哥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反正把这群人关在监狱里也是白吃白喝,不如把他们遣返回中美洲自生自灭,既甩了包袱,还不花纳税人的钱,岂不美哉。

于是,在90年代,美国向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遣返了上万名黑帮分子。这群人除了杀手就是毒贩。对于一个只有几百万人的小国,一下子多了上万名暴力狂,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种感觉。在美国决定遣返这些人的时候,洪都拉斯副总统就哀叹说,这个国家即将灭亡。

这些人回到祖国能干什么呢?下岗毒贩莫流泪,洪都拉斯太难对。很快,中美洲的帮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原本治安尚可的洪都拉斯,在几年之内就成为了帮会的战场。作为全球最大的吸毒国家,美国为拉美贡献了巨量的毒品资金。时至今日,美国80%的毒品都经过洪都拉斯,每年为洪都拉斯带来了至少500亿美金的毒资。这可比卖香蕉赚钱多了。

在洪都拉斯,参加黑帮的收入至少是种植园的十倍。对于一个遍地失业人口的国家来说,你猜他们会怎么选。天量的毒品资金,巨大的失业人口,娴熟的犯罪人员,天时地利人和之下,让洪都拉斯迅速变成了世界上最暴力的国家。中国每十万人的谋杀率是0.8,而洪都拉斯的这个数字超过了90,是中国的100倍还多,位居全球第二。

那么全球第一的暴力国家是谁呢?洪都拉斯的邻居萨尔瓦多。而洪都拉斯最暴力的城市圣佩德罗苏拉,被当地人称之为撒旦本人住在圣佩德罗。每十万人的谋杀率是173。这已经比很多战区的国家还危险了。

洪都拉斯最大的黑帮叫18街,不过这个名字跟麻花没关系。他们在赚钱上大小通吃,毒品也要卖,保护费也要收。他们对每个洪都拉斯商户收取每月上千人民币的战争税。对于一个如此贫困的国家来说,这无疑是一笔极其沉重的负担。百姓如果交不起保护费,或者稍微惹到黑帮,黑帮就杀你全家。这就是洪都拉斯大量难民的主要来源。

有朋友问,黑帮如此猖狂,洪都拉斯警察不管吗?管!洪都拉斯的凶杀案缉捕率是4%。你杀个人,有96%的概率不会遭到任何惩罚。相比较于抓捕黑帮,洪都拉斯警察和黑帮并肩作战的可能性更大一些。经常有警察和黑帮联合行动,打击另一个黑帮。毕竟在这个财政几乎崩溃的国家,警察也要掏口饭吃的。

就算进了监狱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洪都拉斯的监狱超格量一般在500%以上。犯人在监狱里几乎等于自由王国。狱警根本不敢进入监狱。犯人在监狱里可以叫家人来陪伴,甚至还可以召妓。2019年12月,洪都拉斯一所监狱里,犯人之间的枪战引发了火灾。由于保管钥匙的狱警脱岗,狱警无法救火,最终导致了357人丧生,数十人越狱。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个管理水平。

警察这样,政府难道就不做努力吗?洪都拉斯政府也很忙。洪都拉斯现总统埃尔南德斯利用军队贩毒,给毒贩提供了从卫星导航到军舰飞机的一系列支持。2018年,总统的弟弟因为贩毒在美国被捕,供出了总统与毒贩的洗钱网络。埃尔南德斯通过毒贩的钱来收买军队。在2017年大选中,军队强行停止计票,让本处于劣势的埃尔南德斯顺利胜选。隔壁特朗普都羡慕哭了。

在这样的政府下,洪都拉斯解决暴力问题自然是基本没有希望的。根据官方统计,大概有2%到3%的人口加入了黑帮。但根据民间说法,至少有10%到15%的人都是黑帮分子。不过要说洪都拉斯一点没做努力也是不对的。为了甩掉全球最暴力国家的帽子,洪都拉斯政府一度命令警察少出警,不立案,这样对犯罪率降低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讲到这里,你大概就明白洪都拉斯百姓为什么要集体北逃了。哪怕风餐露宿,哪怕困难重重,哪怕九死一生,也总比待在这个无底深渊中好。这不仅是洪都拉斯一个国家的状态,也是拉美很多国家的写照。我们看完整个洪都拉斯的历史,会发现在洪都拉斯的悲剧中,美国的角色至关重要。如果没有美国,洪都拉斯未见得会落到今天这个下场。

可是根据民意统计,整个北美洲对美国好感度最高的国家是哪呢?是洪都拉斯。百姓已经顾不上考虑什么国恨家仇,他们每在等钱。

在所有的统治者中,如果按正义程度排名,我认为应该是无产阶级大于资产阶级大于地主阶级大于封建贵族大于军阀建制大于买办。在这个光谱中,越往右越反动。洪都拉斯长期处于军阀建制和地主阶级的联合统治状态下,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也是意料中事。在这个政治光谱中,最反动的是买办。

军阀和地主再反动,总会把国家当做自己的私产,在不损害个人利益的情况下,会维护国家利益。但买办则不同,买办是完全将国家视为韭菜田。他们统治国家的唯一目的就是为外国攫取更多的利益。这样的政府过去出现过,但很遗憾,直到今天它依然没有消失,而且摧毁了一个国家,一个曾经非常光荣,很有希望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名字叫做乌克兰。

我是小约翰可汗,每周讲一个吹逼小故事,感谢大家的三连,我们下期再见。

Leave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