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ARK
第 401 期 ~ 第 500 期

【参考信息第473期】逃逸式腐败;东北空调争议;过度教育

继续分享马督工睡前消息编辑部关注的新闻

大家好,欢迎来到第473期参考信息。2025已经过半,你的年度目标进度条如何了?


国企干部逃逸式腐败

7月10日,官方公布最新党员数据,截至去年底有1亿零27.1万,首次突破1亿。全国平均14个人就有一个党员,只算18岁以上,大约11人就有一个。扣除离退休2146.9万,还有大约8000万人。作为一个工人阶级政党,有工人663.9万,农牧渔民2614.4万,党政机关工作人员759.2万。

国企干部逃逸式辞职,成为反腐盯防的重点。6月30日,中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文,紧盯国企领域逃逸式辞职问题,织密织牢制度防护网,介绍多地探索的防范和查办机制。


容错免责与干部担当

早在2022年,中纪委网站就发布深挖政商旋转门背后腐败一文,称一些监管部门官员离职退休之后,到企业去任职捞好处,被总结为逃逸式辞职。之后连续三年出现在中纪委全会上。逃逸式辞职表面上看是职业路径转换,实则是腐败形式的变异升级,也分很多种情况。有人是感受到了反腐压力,觉得原来的岗位捞不到什么钱,不如利用职务影响和人脉关系,到企业去拿高薪。有的是在岗位上确有寻租腐败劣迹,想通过辞职来逃避查处。还有一种更高明,在其位时没有实际拿钱,但为相关企业办了不少事。等时机成熟之后,再辞职跳槽,让企业兑现好处,被称为“期权腐败”。

这次介绍的防范机制有:成都纪检委驻一名集团纪检组,联合集团党委下发关于规范集团离职退休人员党风廉政意见征求工作的通知,构建前置审核、动态把关、闭环管理的全流程监督机制。全面核查拟离职人员近三年廉政档案、信访举报记录、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及重大事项报告情况。对存在疑点的人,通过书面审查加重点约谈方式复合。2024年以来,出具党风廉政意见回复147份,暂缓四人离职。

广西桂林纪检委紧盯退休前火速辞职、在位不收离职收、在岗不收转岗收等期权化交易。重点核查领导干部在职期间是否存在违纪违法行为,离职或退休后是否到原业务管辖范围内企业任职,兼职捞油水等方面的情况,坚决防止逃逸式辞职成为贪腐避风港。

中纪委国家监委驻农发行纪检组和省纪分行纪委,运用室组地、组地型联合办案模式。2024年以来,查办逃逸式辞职案件四件四人。纪检组综合巡视反馈、信访举报等情况,利用大数据平台和数据分析系统,深挖细查涉案人员腐败问题。

犯错要追责,但有些情况可以容错免责。江苏淮安清江浦区纪检委7月1日通报一起典型案例。区管干部谢某某在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中,容缺办理人防事项审查,而当时项目缺少部分技术指标,违反江苏省实施人民防空法办法。但鉴于该同志出于公心,为企业着想,敢于担当作为,被容错免责、鼓励激励。

顺丰淮安创新产业园是2023年淮安市重点产业项目,建成之后将成为覆盖苏北、辐射华东的电商企业服务平台及创新智慧物流基地。2023年6月,淮安丰裕泰企业管理公司申请人防项目审批。当时项目二期具体技术指标尚未明确,按照常规的审批程序无法通过。谢某某从大局出发,提出分步容缺审批方案,让企业出具限期补缺承诺书,先行通过人防事项审查,使项目一期顺利取得施工许可证,为建设进度抢先三个月的时间,节省企业成本200多万。同年9月,项目二期建设技术指标全部明确,项目正式完成人防事项审批。

清江浦区纪检委调查认定,谢某某虽违反相关规定,但初衷是为了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服务企业发展,且企业事后及时补充材料,未发现谋取私利情形。2023年9月,决定对其予以容错免责,并晋升为三级主任科员,以进一步放大容错激励效应,推动干部从怕担当向勇担当转变。

近年来,一些干部怕担当、怕出错,不敢事、不敢为等问题明显。2018年5月,中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要求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三个区分开来”是指要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谋取私利区分开来。之后,问责条例修订之后,第17条、18条分别规定了可以不予问责或者免于问责,从轻或者减轻问责的情形,体现了“三个区分开来”重要指示精神,意在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激励广大干部在新时代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违法犯罪者升迁

上一条里,谢某某没有谋私利,还要自己担风险,获得晋升可以理解。但两次盗窃罪、一次流氓罪坐牢,还能一路升迁当上财政局长就不能理解了。

近日,一份关于山西临汾洪洞县财政局原局长付学海的刑事判决书称,付学海曾经更改年龄,还在上世纪80年代,因盗窃罪、流氓罪先后三次被判刑。县委组织部称正在调查,涉事法院则称不太清楚判决书是如何流传出去的。付学海2023年9月任上落马,官方简历说是1972年1月生,但判决书显示他生于1964年2月,相差八年。

付学海1990年入党,2007年11月参加工作。曾任洪洞县住建局副书记、县房地产管理中心主任、住建局长、城管行政执法队队长。2022年9月任财政局长,2023年12月被双开移送司法。

判决书还显示,付学海任职期间还持枪伤人致重伤二级,强拆时持铁锹殴打他人致轻伤二级。郑州报业集团正观新闻评论:付学海身负如此多案底,根本不具备进入公职队伍的资格,更别提一路晋升了。可他却能瞒天过海,显然是有人故意大开方便之门。付学海已被决定执行有期徒刑25年,但案件仍远远没有结束,其背后的“贵人”必须找到并追究责任。

阿里法拍平台的一条拍卖信息也牵出一起大案。一辆金牌迈凯伦650S豪华跑车以89.28万的起拍价成交。该车型十年前的新车指导价为406.8万。这辆跑车的所有人是董银枝,曾任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农商银行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因职务侵占罪被判10年零6个月,没收个人财产450万。其通过虚假贷款挪用资金的方式,实际涉及江源农商行资金达41.38亿。法院除追缴这41亿违法所得,还责令其退赔江源农商行尚未追回的损失。

董银枝曾参与当地金融机构改制。2016年,江源区农村信用联社改制为白山江源农商银行,是全国首个由民营机构全资控股的农商行。39岁的董银枝被任命为首任董事长。然而调查发现,董银枝担任董事长期间,仍在多家企业兼任执行董事及总经理,违反商业银行法关于银行从业人员不得在其他经济组织兼职的规定。


官员带头消费

本月是八项规定教育活动最后一个月。此前央媒强调了禁止违规吃喝,不是吃喝都违规。近日,重庆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带头下馆子的视频刷屏。他请企业家、劳模、教师和创业者等吃饭,说:“我来买单,哪个抢单就不准吃饭。”消费1108元,老板给抹了8元零头。

视频火了之后,高洪波回应:“有消费能力的人要带头消费、带动消费、带领消费。我的工资就是纳税人给的,纳税人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不去支出,小摊小贩就更没有收入。我们都不消费,民生就没钱了。”

这个名字和话术有点耳熟。回看了新闻,果然是今年1月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呼吁带头消费、带动消费、带领消费的高洪波。他当时说:“希望在座的每个同志春节前去买一套新衣服,给家属也买一套,给小孩也买一套。希望在座的每一个周末都带着家人出去吃个饭。”

高书记今年以来抓住了不少流量。4月,荣昌草根网红“撸鹅哥”林江,因为五次追投贾康哥走红。高洪波说要稳稳接住这波流量,把网红变成长虹,把网络流量变成经济发展增量。区政府奖励林江10万并报销费用,还任命他为荣昌区旅游宣传大使。

上海车展上,林江投喂周鸿祎失败,陷入舆论风波。高洪波又亲自邀请周鸿祎到荣昌与“撸鹅哥”共同直播。当月,荣昌区美食旅游消费暨卤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高洪波宣布,节假日荣昌区所有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公共市政停车场免费。停不下了,马路边也可以停,不罚款。

五一假期,荣昌打开区政府食堂大门接待全国游客。5月,荣昌马拉松开赛之前,高洪波还亲自下场拍赛事宣传片。他曾在采访中坦言:“我是要把新媒体用起来,让自媒体都来拍。要让领导们喜欢在阳光下工作。领导干部要敢于出境,出了境荣昌才能出名,文旅才能出圈。”

另外,近期辽宁书记和省长出席沈阳地铁1号线东延线开通仪式后,还乘坐了地铁并与乘客交流。苏超大战,淮安队对阵南京队,南京市长、淮安书记到场观赛。镇江队对阵徐州队,镇江市长也专程探班球员。官员不再畏惧镜头和烟火也算是好事。


高考志愿与空调争议

报志愿眼下真是考生和家长的头等大事,各类AI填志愿产品近期扎堆上线,宣称AI大模型让志愿填报不再靠蒙。目前较为热门的AI填志愿产品,有的是教育部门推出,面向高考生免费开放。有的是互联网企业开发,多数服务免费。还有的来自志愿填报垂类公司,价格从上百到几千元不等。

《半月谈》记者注意到,有的主播称所使用的AI填志愿软件是省考试院官方指定软件,但实际并非如此。还有个别机构声称其AI填志愿产品是自主研发,以此收取更高的费用。实际上用的是免费AI大模型。一家从事AI辅助志愿填报机构的工作人员称,一些机构会把订单转给他们来做,再将方案转卖给考生和家长,加价几百或上千元。

AI填志愿的原理是把数据喂给AI,比如往年各省高校录取信息、教育部门公开志愿数据、高校官网信息、各地人才招引数据等。在此基础上,告诉AI足够的个人信息和填报要求就能给出建议。数据是决定AI填志愿是否靠谱的关键因素。如果输入的数据不全,比如不包含位次信息、部分地区加分等情况,结果就会有误差。

专家提醒,在采纳AI建议之前,应认真核实AI给出的志愿填报方案,再次查阅学校历年录取分数、录取位次和院校专业信息等,减少AI幻觉和数据误差的影响。以及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付费AI填志愿服务之前,尽可能了解产品底细,如模型使用的训练数据、填报逻辑等。使用过程中尽量明确孩子的个人偏好等个性化参数,让AI更清楚报考的需求。

学校有没有空调,是否会成为填报志愿的考量因素?近期高温连连,东北多地高校因为宿舍没有空调,学生睡不着觉,有的到楼道纳凉,还有的到地下室或车库搭帐篷过夜,还有人因为宿舍太热中暑了。

吉林大学表示,目前只有部分教学楼和图书馆有空调,学生宿舍都没有。由于校外电路问题,暂时没有装空调计划。吉林农大回应称,学生宿舍未安装空调,未来是否安装暂不清楚。哈尔滨一高校有学生向宿管、导员反映,他们建议学生用冰块降温。

要不要给大学生宿舍装空调,这个问题在南方已基本解决。东北高校情况更复杂。以前东北夏季高温天不多,高校没有空调不是大问题。虽然也有学生提过,但没像今年这样引起这么大的关注。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近年来多地频频出现同期最热夏天,东北也没能例外。

装不装空调考量无非是必要性和可行性。学校和学生对必要性的理解不同。学生当然希望热的时候就可以有空调可用,而以学校的立场看,还要测算开机率、费效比等更加具体的指标。主要考虑的是装空调不划算。理由是高温天不长,熬一熬就过去了。而如果安装空调,不但要改造线路,还需要解决经费问题,钱从哪来?

从南方高校的模式看,除了改造电路,有的是由学校出资安装,相应的提高住宿费,并由学生自己掏电费。还有学校公开招标,由校外企业出资安装,学生掏租赁费和电费。虽然部分学生家长有意见,但大多都能接受。享受更好的住宿条件,理应支付相应的费用。

以前有南方高校回应学生要求装空调的呼声,说装空调不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遭到学生质疑。东北这回也有高校把学生的呼声拔高到“精神世界”的低估,这不是沟通的态度。


过度教育与本升专

近日,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单独考试招生章程中,多个专业招生对象出现了本科毕业生,本升专成为热门话题。招生章程3月发的,有三个专业备注招本科毕业生,分别是动车组检修技术、高速铁路综合维修技术、铁路交通运营管理,各招45人。其中动车组检修只招男生。除了招本科毕业生,三个专业的招生对象还包括:报名参加今年河南高考且有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级的高中毕业生,报名参加高考但无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级的社会考生,报名参加高考的退役士兵,和通过河南2025年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考试报名的中职毕业生。

4月份已组织了单独考试。本科生不用参加文化素质考试,只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评价。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1年,是河南唯一公办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全国铁路系统第一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学校和省内外铁路轨道交通相关企业组建订单班,每年大型国企、医院、行业龙头企业签约人数占毕业生的近70%。所以这个招本科生的单独考试更像是企业的定向培训班。

2022年,该校就开始单独考试招生,招生对象包括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专业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计划招35人,其中高中毕业生5人,本科毕业生30人。2023年单招专业和人数相同。2024年是动车组检修技术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两个专业招收本科生,各招本科生35人。


过度教育带来的薪酬惩罚

对于为何会有本科生来报考,学校表示,可能有的学生对自己本科学习的专业不满意,或者认为本科毕业之后就业的情况不理想。

随着高等教育扩张,发达国家对过度教育的研究持续加深。过度教育是指持有与当前工作无关的学位资格。过度教育的劳动者与资历符合工作要求的劳动者相比,没有充分利用其所受教育,面临工资损失且工作满意度较低。

那在发展中国家是什么情况?英国卡迪夫大学卡迪夫商学院、谢菲尔德大学经济学院三名研究者,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中具有全国代表性的纵向数据,考察了中国毕业生过度教育、收入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以前有研究显示,中国受教育程度过高的毕业生在劳动力力市场上会遭遇薪酬惩罚。例如,根据2012年世界银行技能促进就业和生产力项目数据,吴和王在2018的一项研究发现,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过度教育工人,时薪损失要高出20%,技能水平只发挥了很小的作用。而最新研究发现,37%至47%的中国毕业生存在过度教育现象。在所有过度教育指标中,工资和工作满意度都存在显著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无法用个人和工作相关特征来解释。

另外,过度教育薪酬惩罚的幅度通常较小。中国这方面的证据与先前基于发达国家的证据一致,而与此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证据并不一致。似乎说明中国的过度教育更接近发达国家。具体大家可以去看看论文《中国毕业生的过度教育、收入和工作满意度》。我们已完全进入高学历不等于高收入的时代,只是孔乙己的长衫难脱。

好的,本期参考信息就是这些,我们周末再见。

Leave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