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ARK
第 401 期 ~ 第 500 期

【参考信息第440期】不怕麻烦自己改;山东人口三连降

大家好,欢迎来到第447期参考信息。

过去两天,中东部的的朋友都经历了强风过境,和春天里的强风一样凛冽的是中美关税大战。仅仅一周,美国对华关税三级跳。4月2日加征34%,8日针对中国的反制再加50%,10日所谓对等关税生效后第13个小时,特朗普宣布暂缓对三分之一的贸易伙伴实施高关税,但对中国进一步提高到125%。再加上早前以打击芬太尼为由加的20%,美国对华关税实际累计达到145%。中方反制也同步升级。4月11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告,对原产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税率由84%提高到125%。鉴于目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的可能性,如果美方后续继续加征,中方将不予理会。

商务部也表示,美方对华轮番加征畸高关税已经沦为数字游戏,在经济上已无实际意义。如果美方继续关税数字游戏,中方将不予理会。但是倘若美方执意继续实质性侵害中方权益,中方将坚决反制,奉陪到底。

手机和电脑制造是最全球化的产业之一,马上、面临成本激增。在美国销售的大部分PC主要在中国大陆、越南、印度、墨西哥组装,中国大陆占了七八成的产能。11日,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悄然发布更新的税则,称根据总统备忘录,对电脑及周边设备、智能手机、芯片制造设备、显示器、路由器和芯片等豁免对等关税,适用于所有受对等关税影响的国家。这意味着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智能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以及上游零部件将不纳入125%的对等关税。

另一边,中国就半导体关税税率进行了澄清。中国半导体协会11日发文强调,根据海关总署的相关规定,集成电路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建议企业进口芯片时报关原产地以晶圆流片工厂所在地为准申报。这意味着由美国公司设计、在美国以外代工生产的芯片确认不受中国反制加关税的影响。其实合规途径进口的这类芯片本就不受中国反制措施的影响,但近日市场上对原产地认定的规则出现了很多不同的解读,半导体协会才会重发海关规定以纠正不实信息。

全球股价此前因对等关税持续大跌。4月9日,特朗普宣布暂缓,全球股价普涨。而之前几小时,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称,现在是买入的绝佳时机。美国国会六名民主党人以此要求SEC调查特朗普及相关人士操纵市场。特朗普的政策反复无常,信誉扫地。最新的是,他称将在周一公布半导体关税的细节,现在没有人知道以哪天的特朗普为准,总之周一见吧。


拓内销与平准基金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创始人达利欧近日发文:我们正目睹一场教科书级别的崩溃,货币体系崩溃、政治格局崩溃、世界秩序崩溃。规则已在改变,无论最终和美国能不能谈,能不能谈成,我们都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商务部10日表示,正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出口企业缓解贸易战带来的负面影响,搭建外贸企业拓内销平台,用好以旧换新政策,开展内外贸一体化工作,帮助出口遇阻的外贸企业。11日,中国商业联合会联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中国烹饪协会等七家协会,针对外贸企业内销渠道尚未全面建立的困难,倡议商品市场、百货市场、连锁超市、电商平台等开设绿色通道,设立外贸产品内销专区专柜,举办外贸优品展销活动。政策号召之下,京东、盒马、永辉、华润万家、联华超市、武商集团等零售龙头企业迅速响应。

特朗普关税也冲击了A股。本周A股回购、重要股东增持井喷式增长,共有743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公告,涉及回购金额约378.89亿。7日以来有48家央企宣布增持回购。而李大霄点评称,中国股市或步入“奉陪牛”。

中央汇金明确了自己是资本市场上的国家队,发挥着类“平准基金”的作用。央行也表示,必要时向中央汇金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汇金负责投资,央行承诺给钱,中国版平准基金浮出水面。

当前局面下,必须全方位扩大内需。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建议,实施两个“3零”战略。一是用五年的时间,到2030年将对非美国家地区的关税降到零,将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内民企的投资准入限制降到零,将国内产业补贴降到零。二是到2030年实现国内消费比当前增加30%即3万亿美元,通过加强社会保障、劳动者教育、公共福利建设等改革,推动内需主导型经济转型,填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造成的全球需求缺口。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屈宏斌建议,通过特别国债提升农村老人基础养老金至每月600元,减轻大多数80、90后的赡养父母压力,释放消费潜能,构建起覆盖农村人口的社保安全网。二是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改革,通过公共服务均等化,破除制度性消费障碍,将2.8亿流动人口转化为稳定消费群体。这两项组合拳既能在短期内形成万亿级消费增量,更能培育超大规模市场的内生增长动力。

国新办日前发布《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回顾了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中方认真履行了七个方面,包括扩大金融开放等。其实驻美大使、高层智囊都讲过,当时美方的要求和中国的改革方向一致,而特朗普当时也被调侃为“总倒逼师”。如果这次我们能顺势做到前面提到的各项改革,何妨像毛主席说赫鲁晓夫一样,给特朗普也发一个一吨重的大勋章。


这怎么又粘起来了?最近太难了,都给我老做噩梦了。喂,赶紧把你的小神宝和颈椎按摩器给我搬回来。妙界这个按摩仪我用了一年多了,现在不仅我的肩膀、脖颈也软乎有劲了,连坐姿都端正了。人家的产品能够蝉联热销、好评、回购三榜第一,是有真本事的。我们办公室很多人也给父母长辈买了,个个都要夸舒服好用。因为它的8D按摩头和人手是一模一样的,抓起来深入有力,一点都不比店里两三百一次的按摩差。不仅能够揉捏到后脖颈的肌肉和穴位,还能够提拉起斜方肌的肩胛骨。按完之后,肩膀都舒展开了。我自己试过不少类似按摩仪,很多都摸不到点子上,还是妙界手法出众,会使巧劲,每一下都能钻到骨头缝里,特别过瘾。还有三档力度和模式,轻重就按自己的喜好去调。边按边热敷,十几分钟下来,肩上的酸痛和疲劳就消失了。大家生活压力大,平时总是低头驼背,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多锻炼,多放松,别等颈椎出了问题再后悔。我试下来,妙界的性价比和实用性都没得说,非常适合入手。看手机、玩电脑的时候都能按摩放松,平时还能按按腰、捏捏腿,很全能的。它是按摩仪品类里面销量第一的大牌子,送礼靠谱有面,品质售后也更有保障,两年质保,还送运费险。这款产品领券下单就是底价,自己用、送家人都相当不错。


周边外交与多边互动

应对特朗普冲击,不能单打独斗,还要统一战线。8日至9日,中央周边工作会议举行,提出要与周边国家巩固战略互信,支持地区国家走稳自身发展道路,妥善管控矛盾分歧,深化发展融合,构建高水平互联互通网络,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等。上次类似会议是2013年的首次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现在周边外交工作升格为周边工作,说明不仅仅是外交的问题了。

9日,商务部长与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贸工部长通话,就共同应对美国加税等问题深入坦诚交换意见。10日,东盟经济部长举行线上特别会议,一致同意不实施报复性关税,寻求与美国政府谈判,同时促进东盟内外的贸易,试图缓解影响。11日,外交部宣布领导人下周访问越南、马来西亚和柬埔寨。

此前3月底,中日韩经贸部长会议时隔五年重启,就加强贸易投资合作、区域及多边合作等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央视旗下新媒体账号“玉渊谭天”称,以确定性来对冲美国加征对等关税等行径给全球贸易带来的不确定性,这一点是三方都比较明确的。被解读为三国就共同应对美国关税达成一致。日方随后称并未讨论这个内容,韩国代总统也表示我们不会走这条路。

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也在当地媒体发文,呼吁携手应对美国加关税。澳副总理兼防长表示拒绝,并称将继续实施贸易多元化,降低对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依赖。

和欧盟的关系方面,面对特朗普的威胁,中欧之间的贸易战倒是能缓一缓。8日,商务部长与欧委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总理与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分别通电话。随后中欧立即重启电动汽车最低价格承诺谈判,希望以此取代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征收的反补贴税。去年10月,欧盟决定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中国多次提出最低价格机制方案,但欧盟没有答应。作为反制,中国调查了法国干邑白兰地,同时开启对欧盟猪肉的双反调查。现在欧盟后退了一步。

欧盟原定15日启动对美第一轮报复,涉及约210亿欧元商品,但这个其实针对的是美国3月的钢铝关税。随着特朗普宣布暂缓对等关税,欧盟也宣布暂缓报复。此外,反对报复美国的西班牙,其首相日前访华也有沟通中欧的任务。

印度日前披露,加速与欧盟的自贸协定谈判,与欧盟探讨分阶段达成协定的可能性,先就争议较少的领域达成初步协议,将较复杂的问题推迟到第二阶段。印欧2022年重启谈判,此前经历了八年僵局。欧洲市场占印度出口的17%,印度占欧盟出口9%。双方拟在今年达成协定。此外,印度与英国也重启了自贸谈判。

对我国来说,未来理论上可能出现两种最极端的情况。一是美国与其他国家达成协议,并迫使其他国家对中国加税。二是美国单方面维持高关税,其他国家之间还维持着相对自由的贸易。而各国也有自己的利益选择,如何保护本国经济已经成为各国决策者的共同课题。


河北招牌变色风波

燕郊招牌颜色禁令风波继续扩大。4月9日,有市民发视频吐槽,连医院的红十字都换成绿色了。第二天,涉事的三河市儿童医院证实,红十字标识已被整体拆除。而三河市卫健局称,未接到医院更改红十字背景颜色的报备,并称如果城管要求更改颜色,卫健局会坚持使用红色。目前儿童医院刚刚悬挂不久的绿十字已被拆除,蜜雪冰城的门垫牌匾也由绿变成了红。

媒体回溯发现,去年7月至今,三河市区的公共卫生间、人民公园及市融媒体中心等门头陆续由原来的红色改成了绿色。三河市中医院的门诊、急诊等标识牌也由红色变成了白色。

4月8日至10日,人民网记者走访了三河燕郊高新区,多条街道商户表示接到了整改通知,有的招牌由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上门拆除。人民网记者这次的运气比较好,要知道去年差不多这个时候,央视记者采访燕郊爆炸现场遇阻。

人民网报道,多名商户表示仅接到口头的整改通知,未看到过明确的文件,而对于最关心的费用承担和损失补偿,有人表示只听说过有补贴,但具体怎么计算、如何下发均不清楚。重制一块符合要求的招牌费用不低,有商户介绍,其高1米2、长3米5、镶嵌四个字的新招牌花费近2000元,相当于近半个月的房租。还有门面较大的商户花了一万多制作的新招牌刚使用不久,因为底色是红色也被整改。

人民网获取的相关问题说明显示,3月以来,三河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提升,重点对存在安全隐患、破损严重、掉色明显等影响市容市貌的牌匾进行优化调整。对新设立的牌匾,引导商户按照导则要求规范设置。截至目前已摸排应调整牌匾3126块,整改1820块。

围绕商铺招牌整改的依据、具体的实施细则、范围和期限如何、下发传达告知程序是否完整、是否有补贴、如何落实等问题,记者致电三河市城管局,工作人员表示有专门的部门负责解释,但记者多次拨打对方提供的电话均无人接听。新派新闻记者致电燕郊高新区城管相关负责科室,工作人员对要求更换牌匾颜色的原因未作出解释,并表示“如果不怕麻烦,不心疼钱,可以改回原来的颜色,自愿”。所以原本是可以自愿的。

近年来,很多地方政府部门的回应常常给人一种“你法我笑,你能怎样”的姿态。齐鲁晚报就发文质问,究竟是谁不怕麻烦、不心疼钱?最新情况是廊坊纪委已介入调查,事件将如何收场,我们拭目以待。


多地人口变动与山东三连降

眼下,除了河北、黑龙江和宁夏,其余的28省都公布了2024年末的常住人口。河北虽然没有公布详细的数据,但2月曾披露常住人口由长期净流出转变为净流入2万人。目前合计有九省上涨,分别是广东、浙江、新疆、福建、海南、西藏、安徽、陕西、河北。两省保持不变,另有18省下降。

广东时隔三年超越了浙江,以74万的增量重返全国人口增量第一省,达到1.28亿。广东逆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敢生。去年出生人口113万,是全国唯一出生人口超百万的。广东人口的自然增长全国第一,但人口流入排在第二。去年人口流入27万,同期浙江达到45.4万。浙江的死亡率已经高于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为负,但大规模的人口流入使得去年的常住人口增加了43万,增量全国第二,四年总计增量超过200万。

江苏的常住人口保持不变。具体来看,死亡人口大于出生人口,人口自然增长是负21.3万,但同时有21.3万的流入,结果是人口零增长。上月中旬,江苏推出了15条促进生育的政策措施。

山东和广东是全国唯二常住人口过亿的省份,但山东成为了经济前四强省份中唯一人口负增长的。去年末是1亿80万1700人,减少了42.8万,是人口减少最多的省。山东已经连续三年人口负增长,之前两年分别减少了7万、40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也连续三年为负,人口净流出规模不断扩大,引发了人口规模将跌破1亿的担忧。

四川和河南经济排名第五和第六名,两省的人口也在全国前六。去年四川减少了4万人,河南减少了30万。四川的亮点在于去年吸引了21.3万流入,与江苏并列流入地第三位。河南则有29万的净流出。流入四川的人口有很大一部分都去了成都。重庆的常住人口也在减少,但也有8.2万的流入。川渝地区总计流入近30万。

中部六省中仅安徽实现的正增长,其余五省均减少,合计减少96万。其中河南减少30万,湖南29万,山西20.03万,江西13万,湖北4万。

东北地区,辽吉两省在2023年短暂的回流之后,再次出现了人口下降。辽宁和吉林2023年出现了人口流入,引发了关于东北人口回流的讨论。2024年,辽吉两省人口继续流出,其中辽宁流出了4.9万,吉林流出10.8万。加上死亡多于出生导致的自然负增长,辽宁和吉林去年常住人口分别下降了27万、22.1万。黑龙江暂未公布,按常理推断,情况只会更差。


多地提议社会化抚养

最后一条是观众提供的线索。4月7日,温州日报理论栏目《求索》刊文《浅论深化温州儿童抚养模式改革》,提出以社会化抚养改革为切口,破解人口高质量发展难题。作者来自永嘉县党校。文章建议,温州作为民营经济的发祥地,需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在儿童抚养领域探索新办事,为全国提供可复制的改革样本。

文章介绍了社会化抚养的理论内涵与现实需求。社会化抚养是由政府主导,整合社会资源,为家庭提供普惠性托育、教育、医疗等服务的新型公共政策服务体系。通过政府与社会力量分担家庭的育儿责任,降低生育成本,减轻家庭的育儿负担,提升青年定居意愿,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江浙沪在生育率降低的当下,人才争夺已日益激烈。传统家庭养育模式与现代化生产方式的矛盾,已从民生问题演变成影响城市竞争力的战略课题。

文章就温州试行社会化抚养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和路径构建。其中提到要建立牢固社会化抚养信任基础,要确保父母对处于公育机构的子女有充分的知情权,随时了解子女当前的情况;要健全监管评估体系,确保公育机构合法合规;要严格筛选机构从业人员等。

这两年不少地方都有类似的建议,比如民盟四川省委直属巴中总支主委2022年提出了《关于完善社会化抚养体系的建议》,指出目前绝大部分是家庭抚养模式,不仅耗费父母极大的时间和精力,还导致照顾小孩一方的工作竞争力下降,进而导致家庭收入下降。去年,致公党柳州市委提出《关于强化公立托育机构建设推进社会化抚养提高生育率的建议》,同样主张以提供社会集约抚养的方式,降低家庭散养的成本,最终降低家庭的养育压力。还提到社会化抚养的方式应该分自愿进出和强制参与两种。里面不少建议看着很眼熟。

目前官方采取的措施层面,虽然没有明确的“社会化抚养”这几个字,但婴幼儿照护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等也能经常看到。社会化抚养是马督工的招牌主张之一了,这个理念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社会化”这个词很常见,社会学中有人的社会化,马克思主义中有社会化大生产或者生产社会化,政府领域有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其中社会化大生产对应的是个人家庭的小生产模式,而社会化抚养对应的也正是家庭抚养。

当然这个理念还需要多多完善,也欢迎大家回顾第541期《睡前消息》。

好的,本期参考信息就是这些,我们明天再见。

Leave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