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信息第169期】副教授跨栏进北大;智利再否新宪法
继续分享编辑部关注的新闻
大家好,欢迎来到第169期参考信息。
刚过去的周末,不少观众考研去了,好几位小伙伴给我留言,说英语阅读理解题和社会化抚养相关。这是一篇来自泰晤士报的文章,比较了非洲狩猎采集部落与英国的育儿方式。一天考试后,考研政治、考研英语难的词条迅速登上了微博热搜,一度前20条有六条和考研英语相关,核心就一个字,难。
今年的考研报名人数438万,连续八年递增后首次下降。对于想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小伙伴来说,也有个好消息。12月中旬,教育部首次提出成体系的推进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的分类发展,并强调这两类学位同等重要,都是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培养单位应该予以同等重视。去年我国在学研究生365万,总规模世界第二。10年前专业学位的授权点占学位授权总量的37.6%,现在提高到44.2%,博士专业学位的授权点增加了三倍。专业学位授予人数的占比从2012年的32.29%增加到2022年的56.4%。
教育部认为,需要进一步扭转重学术学位、轻专业学位的观念,将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进一步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到14五末,将专硕的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同时大幅度提高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说,简要讲,这是两个不一样的学位,但是又不能理解成专业学位就是降低要求,不用学那么多,学些操作性的东西就行了,不是这个意思。
研究生人口占比最高的城市
我国累计已培养1100多万名研究生,哪些地方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口占比最高?第一财经记者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3书理,六岁及以上人口中受教育程度为研究生的人口占比达到0.95%。同各地的分布来看,北京六岁及以上人口中,每100人有九个读过研究生,比例达到9.01%,全国最高。上海以5.4%位居第二。
京沪两地的研究型大学、科研机构、大医院比较多,本身聚集了大量的研究型人才。两地聚集发达的高新技术产业、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我国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最集中的地方也是北京和上海。
京沪最近还有一组对比,2002年北京的GDP还不到上海的60%,如今已追到上海的93%,但与上海的个税规模差距正在拉大。2016年北京收的个税相当于上海的96%,2021年是87%。到今年前三季度,北京的个税比上海少了381亿,相当于上海的80%。
个税是各城市仅次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的第三大税种,直接反映了居民的收入情况。60%上缴中央,40%留存地方。上海已占全国1.7%的人口,贡献了全国16.4%的个人所得税。京沪个税的70%来自工资和薪酬所得,两地这一项的差值在缩小。导致个税差距扩大的关键变量是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财产转让所得这两项。2017到2021年,北京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增速仅有61%,对个税的贡献一直2%。上海增速167%,对个税的贡献从4%增加到9%,也算是两地个体户生存环境的体现。
研究生人口占比的第三名是天津,为2.11%。其余省市的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县城也存在明显差异,道理都是类似的马太效应。比如杭州,就已占浙江18.76%的就业人口数,拥有全省34.22%的大学本科学历、56.98%的硕士研究生学历和65.42%的博士研究生学历就业人口。
但另一方面,大城市竞争激烈,到中小城市就业的研究生人才也越来越多。这两年名校硕博士扎堆到浙江遂昌、江苏阜宁、广东和平等县城体制内单位就业的现象都引起过关注。
呃,我,你又买什么好东西了?上次给你们种的个妙界颈椎按摩仪,不都是挺喜欢的吗?按的又狠又准。这次我多弄了几个,一人一个,不许多拿啊。都给我好好保护颈椎。这上周刚推荐,已经不少粉丝说收到了,都说按起来比去店里还要爽,还想送给他们的爸妈用。现在的年轻人,伏案时间长,颈椎问题就少不了,还整出了富贵包。打工上班本来就天天受气,我还不能花钱享受一下按摩吗?妙界产品仿真人按摩的时候,比一般的按摩仪更深入、更精准,脖颈肌肉有人手活口抓捏感,斜方肌上有推按感。初次使用觉得过于酸爽了,还可以调节到适合自己的档位。搭配两档恒温加热,按摩同时享受热敷的体验,有效疏散压力,缓解疲劳。为了更方便我们的打工人,它支持Type-C充电口和插扣,多种佩戴方式,按摩解放双手。午休期间还能按按小腿和腰背,市面上同类产品都要大几百。领我同事的优惠券,享受折上折,到手价秒杀大促还保价一年,加赠运费险。我和妙界合作很久了,产品依旧有靠谱的售后保驾护航,可以放心。
副教授跨栏进北大,高校封闭管理再引争议
今年年初,公众和舆论就在讨论三年疫情过去,高校封闭管理何时结束?没想到年底了,还是热点。北京大学副教授李植月初在知乎发帖,标题是从今天与保安比赛跑步说起,北京大学的门卫制度该改改了。他讲了自己当天在进校门时跨越闸机,被保安追逐,并利用长跑特长甩掉保安的小故事。
北大2008年起开始进门查证件,此前是完全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进。李植自称是从2008年起,从来不遵守这个门卫制度的教师。他认为大学自由出入是天经地义的事,因此一直以来都拒绝接受查证。后来北大门口装了闸机,但是李植不接受录入人脸识别系统,一直是通过翻越闸机的方式进出校园。他认为这种严防死守的模式不适用于大学。文章再次让大学校园该不该开放成为热点话题。
从高校管理者的角度来看,校园封闭化管理是最能保障校园安全和秩序的方式,但大大浪费了高校应该发挥的社会价值,让大学本身和社会脱节。也有一些学校实现了完全开放,比如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可以自由进入,无需预约或者刷身份证。说明大学开放并不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技术上也没有任何问题。
21日北大官方回应,正在有序推进开放,在平衡校园秩序的同时,尽可能满足社会需求。无独有偶,最近网民传了一段长春地铁安检敷衍的视频。之后貌似官方加强了安检力度,但后续又有视频,地铁站外好几百人排队等待安检,在凛冽的寒风中瑟瑟发抖。我国可以说是全世界安检最为严格的国家之一,形式化安检议题常常浮现。也许是该好好计算一下各种安检的成本和收益了。
人脸识别滥用与个人信息保护
副教授跨栏进北大,除了校园管理,还涉及到人脸识别是否滥用的问题。近日,全国首例涉人脸识别民事公益诉讼案公布,包括查头和过脸业务。查头就是指只要买家提供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就可以获取到查找对象的个人敏感信息,包括含有人脸信息的身份证高清照片、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等。过脸就是将这些个人的人脸信息生成模拟真人动态的动态视频。
2020年9月开始,郑某利用即时通讯软件建群,发广告称可以提供查头业务,以每张照片15到20元的价格向不特定的上家求购某些身份证号码对应的个人照片。任某、戴某、陈某通过郑某的群,以每张照片50到100元的价格向郑某购买公民个人信息,制作虚拟人脸动态识别视频,可完成点头、眨眼的动作,用于解封账号和一些App的实名认证。四人非法处理个人信息2000多条,违法所得10多万,构成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刑一年两个月至一年不等。
除了刑罚,在民事公益诉讼上,四人除了公开赔礼道歉,注销用于侵权的账号,解散或者退出用于传授犯罪方法的群组,支付公益损害赔偿金10万多,还被判通过与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的警示教育、公益宣传、志愿服务等方式进行行为补偿。法官表示,考虑到社会公众对于该类型违法犯罪的认知相对匮乏,许多潜在受害人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自身权利受到侵害,因此希望通过预防式和恢复式的司法救济,恢复社会公共利益,降低违法行为的不良影响。
委内瑞拉与圭亚那达成和平协议,安哥拉退出欧佩克
接下来看两则后续。围绕埃塞奎博地区的争端加剧后,委内瑞拉与圭亚那总统12月14日在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会晤,达成了部分和平协议。两国同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直接或者间接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双方均将在言行上保持克制,避免发生可能导致事态升级的事件。立即成立由两国部长与技术人员组成的联合委员会,处理达成一致的事项,继续通过对话解决争端。会谈后马杜罗称,这是对话的美好一天。
委内瑞拉和美国的关系也有所缓和,双方互换了一批囚犯。拜登政府释放了马杜罗的密友亚历克斯·萨博,他是委政府特使,负责在伊朗执行公务。2019年被美国司法部以洗钱等罪名起诉,2020年过境非洲佛得角时被捕,次年被引渡到美国。据传萨博掌握着马杜罗的许多秘密,特朗普政府抓他可能也是为了帮助委内瑞拉的反对派。由于佛得角逮捕萨博时,国际刑警组织没有发出红色通缉令或者逮捕令,所以联合国人权组织认为逮捕过程存在违规,敦促美国政府放人。
委内瑞拉方面释放了此前抓的10个美国人以及至少20个与反对派有联系的委内瑞拉公民。其中最出名的是军火商胖子伦纳德,他涉及的案件是美军史上的最大丑闻之一。在被美国软禁期间,他切断了监控脚环,经墨西哥和古巴逃往委内瑞拉,最后被委内瑞拉抓了。拜登政府认为,委内瑞拉释放的10名美国囚犯中有六人是误抓的,在圣诞节前不费一枪一弹,就让这些人回家团聚,或许会加深美国选民的好感度。
智利再次否决新宪法草案
在另一个拉美国家智利,时隔一年的第二次修宪公投,选民再次拒绝新宪法草案。智利的现行宪法是皮诺切特军政府时期制定的,近年来社会矛盾激化,2019年10月爆发大规模抗议,当时民众最大的诉求之一就是修改宪法,提高福利水平,促进社会平等和公正,减少过度私有化现象。
2021年新兴左翼政治领袖博里奇赢得了总统大选,非常有利于进步派主导新宪法。但是去年9月,进步派主导的新宪法草案未能在公投中通过,详情可回顾社前消息489期。今年3月再次启动修宪程序,由修宪专家委员会、民众代表委员会和修宪监督委员会三个专门机构推动宪法草案的制定和审议。此时智利民众的关切已经从制宪转移到公共安全上,因此保守派在几个委员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现在保守派的新宪法草案也被否决,说明民众也不喜欢他们,也说明左右博弈的激烈。
执政的左翼政党内部产生分歧,总统博里奇表示,本来修宪进程应该带来希望,但最后却产生了消极情绪,甚至有一大部分公民已经对此感到厌烦。无论本次公投结果如何,任内将不再举行修宪公投。博里奇领导的左翼政府也在从激进转向温和,接下来要看他在教育、医疗和养老金等领域的改革,能取得什么样的成效。
安哥拉退出欧佩克
Cop28摆脱化石能源的后续影响正在显现。165期我们说石油今后卖一桶是一桶,这不就来了。12月21日,非洲第二大产油国安哥拉宣布,明年1月1日起退出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安哥拉的矿产资源和油气部长说,这不是一个轻易做出的决定,但欧佩克成员国身份不再符合国家的利益。
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当天跌了0.45%,美国WTI原油跌了0.39%。安哥拉退群再次反映出欧佩克内部的分歧。沙特试图主导减产,将油价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而安哥拉等国希望增产,尽管产量达不到配额,也不希望自己的配额下调。石油和天然气出口是安哥拉的经济命脉,约占总出口的90%。由于投资不足,近年来产量下降,11月日产量接近110万桶,仅占欧佩克的3.8%。虽然已经满负荷生产,但相比2010年190多万桶的峰值下降了45%。
安哥拉代表在6月的欧佩克部长级会议上提前离席,但最终与尼日利亚和刚果共和国一道,同意接受独立第三方审查产量基线。11月的欧佩克部长级会议因为安哥拉不同意降低配额而推迟了四天。会后制定减产计划,安哥拉2024年的基准产量为每日111万桶,比6月的配额128万桶下调了17万桶。尼日利亚和刚果的配额却被小幅上调。安哥拉提交抗议后,最终决定退群。
2016年印尼退出,2019年卡塔尔退出,2020年厄瓜多尔也退出。这次安哥拉退出后,欧佩克只剩下12个成员国,原油日产量约占世界的27%,而2010年的份额是34%。按照计划,巴西将于明年1月加入欧佩克加,但预计不会参与产量上线的协商。安哥拉的退出本身或许无足轻重,但是对一直努力维系这个联盟的沙特压力就更大了。
好的,本期参考信息就是这些,我们周三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