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ARK
第 101 期 ~ 第 200 期

【参考信息第143期】谁赞成谁反对;上海万圣(梗)节

继续分享编辑部关注的新闻

大家好,我是小戴,欢迎来到第143期参考信息。提醒大家,今年只剩下两个月了。


巴以冲突

尴尬的联合国与各国投票立场

首先关注巴以冲突,目前持续25天,以色列仍未停手,而且已经从地面入侵加沙。截至10月31日,双方死亡超过万人,其中巴勒斯坦8600多人。已有至少29名记者死亡,包括24名巴勒斯坦人,4名以色列人和一名黎巴嫩人。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表示,目前的援助几乎微不足道。现在最尴尬的可能是联合国,大国态度分裂,安理会束手无策,10天内四份决议草案流产。10月16日,俄罗斯提出了第一份草案,获五票赞成,美英法反对。18日,巴西提出草案,获12票赞成,但被美国一票否决,这是最接近通过决议的一次。25日,俄罗斯提出第二份草案,只获得了四票赞成,美英法反对。同一天,美国提出草案,获十票赞成,被中俄否决。

1945年以来,安理会共有36份巴以问题的决议草案被五常否决,其中34份是被美国否决的。无奈之下,联合国只能召开紧急特别联大,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决议,谴责所有针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平民的暴力行为,呼吁立即休战。但与安理会决议不同,大会决议不具有约束力和国际法效力。

我们整理了去年俄乌战争后对乌克兰侵略的联大决议和这次的投票情况,看看能不能总结出什么。同时支持乌克兰和巴勒斯坦是最大的公约数,78个国家对两个决议都投下了赞成票。同时支持乌克兰和以色列的有奥地利、克罗地亚、捷克、斐济、危地马拉、匈牙利、马绍尔群岛、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瑙鲁、巴布亚新几内亚、巴拉圭、汤加和美国。同时支持俄罗斯和巴勒斯坦的有白俄罗斯、朝鲜、厄立特里亚和叙利亚。同时支持俄罗斯和以色列的并没有,哪怕欧盟的异类匈牙利在联大投票依然是支持乌克兰。

同时两次表决都弃权的,有印度、伊拉克和南苏丹。不过伊拉克代表说这次是按错了表决键,但联大没有给他开重按的先例。一次弃权,一次缺席的有布隆迪、喀麦隆、埃塞俄比亚。两次都没有出席的有布基纳法索、斯威士兰、多哥、土库曼斯坦和委内瑞拉。完整图表,我们会发在微信公众号睡前消息编辑部和睡前人间,以及微博睡前视频基地,各位观众看看还能不能总结出点啥。

巴以问题还让欧盟峰会激烈争吵,27国首脑细究使用人道主义暂停交火、多次暂停交火,还是停止交火的字眼。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卢森堡等国主张使用停止交火。爱尔兰、西班牙是欧盟最亲巴勒斯坦的。但背负着二战历史责任的德国,以及在二战中被纳粹德国占领的奥地利和捷克力挺以色列行使自卫权,认为停止交火将削弱以色列的自卫能力,给哈马斯创造反击机会。

最终西班牙等国让步,同意使用暂停交火而非停止交火。作为交换,欧盟支持尽快就巴以问题召开国际和平会议。


马斯克与星链

继俄乌冲突后,马斯克再次卷入巴以冲突的纷争。先是欧盟以社交平台X传播虚假信息为由制裁马斯克,这回又是因为马斯克号称要向加沙提供星链,遭到了以色列的反对。

上周末,以色列切断了加沙的对外通讯。在加沙的联合国机构,包括世卫组织、儿基会、开发计划署、粮食计划署,还有多个非政府组织也与外界失联。10月28日,美国民主党左翼明星议员AOC在X上发帖,说切断与220万人口的所有联系是不可接受的,记者、医疗专业人员、人道主义工作和无辜者都受到了威胁。马斯克回应他说,星链将支持国际公认的援助组织在加沙的互联网接入。

不到24小时,以色列通讯部长就回复称,哈马斯可能会利用星链,所以将利用一切手段来打击这种情况。马斯克光速回复称,没有那么天真,如果真的要这么做,将联合美国、以色列两国官方进行安全检查,确保通讯仅用于人道主义。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通讯部长28日表示,正就星链服务进行谈判,以恢复加沙的通讯。

在俄乌战场,星链是乌克兰关键的战场工具,帮助乌军在通讯瘫痪的地区行动。9月,马斯克证实自己去年拒绝了乌克兰在克里米亚开启星链的请求,阻止了乌克兰袭击俄罗斯黑海舰队。不过马斯克也说,现在加沙还没有能接入星链的终端,真要援助,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把设备运进加沙。


香港施政报告与人才政策

接下来看看香港的新举措。10月25日,特首李家超公布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香港这几年人才流失严重,今年的重点是抢人才、留人才。

香港将成立人才服务办公室,还要重启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在香港投资房地产以外的股票、基金、债券等资产,超过3000万可以申请移民香港,比2010年的门槛提高了2000万。这个主要针对外国人。还要开放越南人才赴港就业的签证政策,放宽商务和旅游1000多型的申请门槛。也会开放老挝及尼泊尔人才赴港就业和读大学的相关政策。

加大教育领域放宽的力度,扩大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大学名单,增加八所,达到184所。内地预计会有武汉大学、西安交大和哈工大三所。明年将设立香港国际法律人才培训学院和香港国际廉政学院。香港是全球唯一拥有五所世界百强大学的城市,港府希望将香港打造成国际高等教育枢纽,进一步从全球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

明年起,香港八大院校的学士和硕士项目扩招非本地学生,限额从20%提升到40%,扩招大约14000到15000人。除了内地学生,还要吸引更多外国,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的学生。这些非本地学生没有港府资助,不占本地名额,不影响香港学生的升学机会。从去年2022年开始,香港留学重新火爆。留学中介介绍,以前985、211高校的本科毕业生,一般能被第一梯队的港大、港中大和港科大研究生院录取。但2022学年,相同背景的申请人部分只能进入第二、第三梯队的院校,或者选不上最喜欢的专业。综合看下来,香港还是想利用和扩大自己在第三产业上的优势。


黄奇帆谈粤港澳一体化与生产性服务业

10月29日,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给香港支了一招,推动粤港澳一体化,就要找到整个粤港澳的共性,即生产性的服务业,香港可以担任牵头角色。从GDP的构成看,服务业分为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与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直接相关,生产性服务业则是制造业的配套。

比如苹果在中国一年生产1.7亿台手机,税前毛利600多亿美元,苹果拿走500亿。这是因为苹果是整个产业链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创造者,掌控芯片和手机的研究开发专利,管理物流配送、战略物资,运行产业链的金融清算,开发了产业链上的绿色环保以及数字赋能、自动化流程,以及负责全球的贸易批发、销售和售后。

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占比更高。美国GDP中服务业占八成,其中70%是生产性服务业,贡献超过一半的GDP。欧洲的服务业占GDP约78%,一半是生产性服务业,占GDP的40%。目前中国的服务业占GDP约57%,但是三分之二以上是生活性的,生产性的服务业占比不到20%。

黄奇帆认为,我国未来至少应该让服务业当中50%是生产性的。无独有偶,前两年发改委产业司原司长年勇也提醒过这一点。他说美国的服业占经济的81%,60%以上都是为制造业服务的,这些年占美国经济总量的48%、49%和50%。也就是说,美国经济全部总量里有一半是为制造业服务。加上制造业本身就超过了60%,美国还是一个制造业大国。这对于我们思考产业升级和结构有所帮助。

过去100年,香港发展成为专业的服务中心,有大量的生产性服务业。因此黄奇帆提议,大湾区还是要由香港牵头引领,广州、深圳相互配合,把大湾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广东的制造业融合在一起。此外,香港似乎也想重振制造业。10月13日,香港科技园与杰平方半导体签约,将在香港设立以第三代半导体为主的全球研发中心,并投资开设香港首个碳化硅八英寸先进垂直整合晶圆厂,总投资约69亿港元,计划2028年年产24万片碳化硅晶圆。香港芯片业有着灰黄的过去,不知这一回能走多远。


上海万圣节与“万梗节”

今天是万圣节,过去几天,全国不少地方的年轻人上街Cosplay。上海年轻人更是连续几天占据社交媒体热门,把西方的鬼节过出了中国味道、中国气派,变成了批判现实主义的万梗节。

套用当马克思遇见孔夫子中的话,万圣节也可以说,其实我已经是一个中国节日了。还是有人要说这是文化入侵,崇洋媚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没道理美国好几个州把春节设为法定假日就是文化输出,中国年轻人过个万圣节就是文化入侵。真要较真,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公历新年怎么算?还有人翻出上海市文旅局执法总队队长的免职新闻,想暗示些什么。其实人家是9月份免职的,一周前集中公布,免了原职后现在担任松江区常委、宣传部长,是升官了,与这几天毫无关系。

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旗下的账号狮子座发文,建议从城市管理角度做好大规模人群聚集的安全保障,但表示文化入侵这类操心实在是大可不必。文章说,全国人民都跟着在互联网围观这场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万圣节狂欢,面上或许不显,但当代年轻人心里难免有一个发疯梦。要不然甄嬛传语录里“是没装”经典的一句,整天清醒克制有什么用,凭什么我们在表情包界长红?

看看万圣夜的上海街头,堪称年轻人的发疯文学从网络照进现实。夜色和变装才是打工人的真正保护色。来,脱掉996打工人的西装外皮,换上万圣节的一日限定,若你喜欢怪人,其实我很美。文章的结尾说,明年的万圣节,我想继续看到年轻人玩得开心。我们也是。

好的,本期参考信息就是这些,我们明天再见。

Leave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