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ARK
第 101 期 ~ 第 200 期

【参考信息第111期】N个N年首访;AI无人机竞赛

继续分享编辑部关注的新闻

大家好,我是小戴,欢迎来到111期参考信息。 还没点关注的朋友记得点一下哦。

本期视频由今天你睡好觉了吗?温眠护颈枕赞助播出。 用温眠,睡得更好,更健康。


N个N年首访

从今天起来华人员不再需要进行入境前的新冠病毒核酸或者抗原检测了。 隔壁关闭国门三年零七个月的朝鲜也重新开放,8月26日宣布允许滞留海外的国民回国,但还得隔离一周。 国门打开,方便请客。

加拿大环境部长吉尔伯8月26日来北京,参加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年度大会,成为孟晚舟事件之后四年多来第一位访华的加拿大部长。 在这一轮的中国对外缓和潮中,加拿大可能在末班车上。 今年多家加拿大媒体指责中国政府及外交官试图操纵加拿大选举,加拿大5月初驱逐了一名中国外交人员。 中国随后将加拿大驻上海总领事列为不受欢迎的人,要求离境,双边关系跌入低点。

8月10日,文旅部公布恢复出境团队游第三批国家名单,名单增加到了138个国家和地区了,仍然没有加拿大。 中英两国关系也处于数十年来的低点。 英国首相苏纳克去年11月说,英中关系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英国处理与北京的关系时需要把关注点放在经济安全上。

最近英国也派大员访华,寻求重新平衡对华关系。 8月30日英王毅外长的邀请,英国外交联邦和发展事务大臣克莱弗利访华,成为五年来首次访华的英国外相。 克莱弗利原计划7月底访华,但是遭到保守党内部的反对。

也有敲定了行程但来不了的。 日本公民党8月26日称,由于中方表示鉴于当前中日关系状况不是合适的时机,党首山口那金南原定28日到30日的访华行程延期。 山口那金南是中国的老朋友了,原计划带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亲笔信来,为中日首脑会谈铺路,作为自民党的执政盟友,他经常干这个活。 中国外交部28日证实,鉴于当前的中日关系状况,经双方商定,决定推迟日本公民党代表团访华。


雷蒙多访华

近期访华最重磅的西方政要是雷蒙多。 一般来说,最大两个经济体商务部长互访不太引人注目。 不过目前中美关系紧张,而经贸是压舱石,七年来首位访华的美国商务部长看点颇多。

几个月来,布林肯、耶伦、克里相继访华,都是经中美双方商定。 而雷蒙多这趟是应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的邀请。 来之前的氛围铺垫的不错,8月21日美国商务部下属工业和安全局将33个实体从未经验证的清单剔除,其中27个在中国。 中国商务部立马回应,这是中美双方前一阶段共同努力的结果。

8月22日,中国商务部官宣雷蒙多将访华。 同一天中国驻美大使谢锋会见雷蒙多,希望美方拉长合作列表,缩短负面列表。 作为商务部长,雷蒙多确实负责列表清单。 他以金融业起家,当过罗德岛州州长,在拜登内阁主导和监督几项提升美国竞争力的计划。 28日,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与雷蒙多会面四个多小时,包括会谈两个多小时,还有两个多小时的午餐会谈。

雷蒙多带来的议题众多,包括中国对关键金属家和者的出口管制,英特尔和美光对中国市场限制的担忧,数据安全以及反间谍法。 王文涛重点就美国对华301关税、半导体政策、双向投资限制、歧视性补贴、制裁中国企业等表达严正关切。

取得的一大突破是中美建立新沟通渠道,建立副部长级的工作组,由官员和民营企业代表参与,每年开两次会,寻求贸易及投资上的具体解决方案。 双方也同意启动出口管制信息交流平台,解释各自出口管制制度和改善沟通,提高出口管制战略的透明度,减少误解。 8月29日就立即召开首次会议,未来每年至少开一次。 不过雷蒙多强调,这并非政策对话,美国不会在国安问题上妥协或谈判。

雷蒙多还见了文旅部长、副总理和总理。 此外10月又是一个关口,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一年评估期又到了。 还有美媒称,雷蒙多要为两国领导人可能于11月的会晤铺路。


中美科技合作协定

雷蒙多访华第一天是8月27日。 正好美五年更新一次的中美科技合作协定到期。 美国国务院提前在23日宣布延长六个月有效期,同时美方将寻求授权进行谈判,以修订和加强条款。

中美科技合作协定是中美建交后首批政府间的协定之一。 1979年1月,邓小平接受卡特邀请访美时签了这份协定,是中美教育和科技合作的基础性文件。 有效期五年,每次续签延长五年。

今年6月,美国十名共和党议员写信给国务卿布林肯,强烈建议不要续签。 美国国内的协定支持者警告,协定过期不仅危及两国在气候变化和公共卫生等重要领域的政府间合作,还将抑制学术合作。

驻美大使谢锋最近在美国积极公关,7月19日他建议增加客运航班,调整赴华旅行提醒,续签中美科技合作协定,恢复相互教育和文化交流法项下国会议员和助手访华项目,举办中美旅游高层对话会,在入境签证等方面为对方国家学生、学者、游客、企业家互访提供便利。 他还频繁会见美国科学界的重要人士,比如美国科学促进会首席执行官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

日本文部科学省本月报告显示,2021年中美学者共同撰写论文的数量下降5%,减少到51630篇。 上一次出现下降是1993年。 而巴基斯坦、印度和沙特等国学者与中国学者合著的研究论文数量均有上升。 考虑到2021年跨国联合撰写的论文总数增加7%,日经亚洲分析认为,政治原因是中美学者合著论文减少的主要原因。 论文通常需要数年才能完成,因此疫情对2021年发表的合著论文数量只会产生极小的影响。


AI无人机竞赛

华尔街日报最近报道了中美无人机竞争,双方都在加速研究如何将AI融入军队。 报道注意到,中国国防科大本月初披露了无人机蜂群的研究进展,数十架无人机在实验中互相帮助克服信号干扰,然后在没有操作人员帮助的情况下,无人机群发现并用巡飞弹摧毁目标。

今年4月,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联合军演,用AI无人机群跟踪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等地面目标,还进行模拟攻击,通过向AI瞄准程序传输更新信息,重新训练飞行中的无人机。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签署一份集群项目合作,可能将结合海陆空的AI制导无人机群。

而美国乔治敦大学研究了2020年八个月内几百份AI相关的军事采购记录,发现中美已知合同中约有三分之一涉及AI和自动驾驶的行驶器,都是两国军事采购合同中占比最大的。 第二大份额是用于情报、监视和侦察的AI工具。

俄乌战场是AI无人机技术首个实事测试场,美军非常重视这些技术在战场上的价值。 今年2月,荷兰主办首届在军队负责人使用人工智能峰会,中美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参加。 会议发布一系列不具约束力的原则,包括确保对AI系统的使用采取适当保障措施和人工监管的重要性。


提前囤货

本月初,中国家者出口管制生效,国外提前囤货。 而9月1日荷兰半导体设备出口新规即将生效,中国也在提前抢货。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6月和7月芯片生产机器或装置进口总额接近5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9亿美元增长70%。 大部分设备进口自荷兰和日本,两国此前同意与美国合作,延缓中国的技术进步,限制芯片制造设备出口。

日本7月23日开始限制,荷兰9月1日开始。 之后买家要购买这些设备,必须向两国政府申请许可证。 这引起中国芯片制造商的担忧,比如中芯国际和长江存储,依赖美国、荷兰和日本的设备来制造芯片。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说,虽然尚不清楚增加进口的部分中,有多少与将受到的限制有关,但这些购买表明中国希望避免扩大芯片生产的计划受到干扰。 中国企业将用进口设备扩成熟制程芯片产量,这类芯片不受西方限制。 中国从新加坡等地的芯片设备进口数量也创下记录。


美国经济

最后看看美国经济。 美联储月中重申,利率将继续维持在高水平。 作为全球资产定价之锚的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再度飙升,8月22日一度升至4.364%,是2007年11月以来的最高值。 美国十年期通胀保值国债收益率也自2009年以来首次突破1%,比去年美国CPI处于9%时还高,反映了市场对控制通胀的前景不乐观。

年初市场普遍预计,美国经济在高利率的重压下会快速下滑甚至衰退,美联储需要用一场不情愿的衰退来压制通胀,可能熬不过半年就会降息。 逻辑很简单,高利率会提高居民和企业的融资成本,抑制消费和投资,尤其是习惯低利率的美国,会对高利率无所适从。

但事实没有按传统逻辑运行,美国进入一个高利率、高通胀、高增长的悖论。 通胀预期反复是因为前两个月工资涨幅终于超过通胀的涨幅,7月工资涨幅虽然回落到4.7%,但高于CPI的3.2%。 最近要求涨薪的浪潮猛烈,8月22日美国航空与员工达成协议,未来四年涨薪46%,其中21%即刻生效。 著名的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也向底特律三大汽车巨头下战书,要求加薪46%,恢复传统养老金,实行每周32小时工作制。 如果9月14日前不能和通用、福特以及克莱斯勒母公司达成协议,三大汽车公司员工可能同时罢工。

企业面临艰难选择。 美国航空警告,第三财季剔除燃油和特殊项目,每英里的飞行成本将上涨4%到6%。 三大汽车巨头则表示,劳动力成本会增加800亿美元,无力与工会签慷慨的合同。

8月25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全球央行年会上继续放鹰,重申美联储的职责是将通胀率降至2%的目标区间,适当情况下进一步加息,并将货币政策保持在限制性水平。 英国财政大臣顾问凯龙沃德最近也表示,劳动力市场依然太吃紧,西方经济体可能无法在不陷入衰退的情况下摆脱高通胀。

现在各国经济都有让人看不懂的地方,但鲍威尔有个比喻很有意思:在多云的天空下依靠星宿导航。

好的,本期参考信息就是这些。 感谢温眠护颈枕赞助本期节目,评论区领券到手200出头,让自己和家人睡个好觉。 我们明天再见。

Leave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