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ARK
第 101 期 ~ 第 200 期

【参考信息第167期】轻微醉驾可免刑;年度字词大盘点

继续分享编辑部关注的新闻

大家好,我是小戴,欢迎来到第167期参考信息。


四部门出台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的意见

首先看看司法动向,12月18日,两高两部出台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的意见,规定从重情节15种,一般不适用缓刑的情形10种,行为危险性大以及主观恶意深的从重。

醉驾同时构成交通肇事等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教重的定罪,并从严追究刑责。宽严相济,有严就有宽,醉驾情节轻微的可不起诉或者定罪免刑。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可以不作为犯罪处理,给予行政处罚。2011年醉驾入刑,此后酒驾醉驾导致的恶性交通死亡事故大幅减少,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成为社会的共识。

但这带来一些新问题,近年来危险驾驶犯罪已经远超盗窃,成为刑事案的第一名,约占所有刑事案被公诉人数的1/6到接近1/5。保守估计有两三百万人因为醉驾入刑。

其实2011年时任最高法副院长张军就提出关于危险驾驶罪,危害社会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但在当时的社会氛围下,公安部和最高检表示会一律刑事立案,一律按照法律程序办理。

在司法实践中,2022年之前由各基层法院做出诉与不诉的决定标准不统一。2017年最高法出台意见,关于危险驾驶罪,提出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予定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刑的可免予刑罚。

当时澎湃新闻检索裁判文书网发现,有上百起醉驾案件被告人免予刑罚或者无罪。各地也出台了相关文件,不起诉或者免予起诉的标准有所放宽。广州还在轻微醉酒驾案件中引入社会公益服务考察项目,表现良好的可以不起诉。

睡前消息246期也提过,全国人大代表朱列玉提议区分情节的严重程度,调整酒驾入刑的标准,因为醉酒驾案占据了太多公检法的办案资源,影响处理其他案件,应该把普通的酒驾和醉驾交给行政处罚走快速程序。这次两高两部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醉驾案件快速办理机制,完善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相互衔接,也体现了这一点。但免刑并不是不罚了。


轻罪化时代讨论

相关的讨论还引申到另一个话题:轻罪化时代。2013到2021年,全国杀人抢劫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数量下降超过三成。2021年法院判处的刑事案近85%是三年以下的轻罪。

而危险驾驶、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轻微犯罪占比显著上升,对犯罪治理模式和司法体制机制改革提出新要求。像醉驾就有不少学者建议,从目前的以报应性司法为主的惩罚模式,改变为以恢复性司法为主的矫正模式。

今年9月,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樊崇义指出,我国已进入轻罪时代。检察起诉从1999年的82.4万件增至2019年的220万件,但严重暴力犯罪起诉量从16.2万人降到6万人。

而被判处三年以下的轻罪案件占比从50.4%上升到83.2%,重庆、湖北等地甚至达到92%和93%。他直言,对轻罪进行专门治理,并与重罪治理加以区分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不能一刀切笼统加以治理,需要解决一些基本问题。

一是从刑法、刑诉法的立法上解决轻罪与重罪的划分标准问题。二是推动和完善刑事协商程序建构。三是要完善出罪机制,用好不起诉制度,探索刑事合规不起诉。今年两会上,轻罪前科消灭制度成为讨论的热点,是同一个问题引出来的新课题。


爱媛果冻橙广告

这次我们卖水果,上新的是爱媛城38号,一叫果冻橙,它的汁水丰富,果肉脆甜,而且比传统的橙子好剥很多。这次我们还特意派了同事去现场给我们拍回了果仁的视频,确实是火子压满的汁头。最近几年爱媛是网红水果,到处都在种,品质参差不齐。这次工作室给大家带来的爱媛果冻橙来自于核心产区眉山市丹棱镇。在口感上它皮薄多汁,果肉细腻,果汁一口就能在嘴里爆开,由于今年雨水较多,爱媛城的口感水分充沛,酸甜适中,不是纯甜的口感,但是更有橙子风味。正好我们用上次可口可乐联名的榨汁机,给大家展示这一批爱媛橙的水分。榨出这样一杯橙汁大概用了两个橙子,新鲜好喝。来,建宁再帮我榨一杯,我录节目渴了喝。我们很想给到大家五斤29块9的价格,但是实在做不到,果子套袋的人工物料成本大概是五角钱一个,为了让果农愿意把橙子多留树上一个多月,让口感达到最佳,需要给他们足够的溢价,所以最后能够给到的价格是7.8斤47.8元,产地带叶直采直发,平均一斤六元,工作室每单赚两元,喜欢吃橙子的可以在评论区置顶链接下单。


加拿大要求科技巨头为新闻内容付费

继澳大利亚之后,第二个立法要求科技巨头为新闻内容付费的国家来了。12月19日,加拿大在线新闻法生效,要求数字平台包括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尤其是互联网巨头,为使用新闻内容向加拿大的新闻媒体付费。

加拿大人口已突破4000万,法案针对在加拿大超过2000万月活用户且全球年收入达到10亿加元的巨头。目前仅有谷歌和Meta达到门槛。加拿大开的价码是谷歌每年付1.72亿加元,Meta每年6200万。

两大巨头的态度不同,谷歌11月底与加政府达成了协议,同意每年支付1亿加元,约合人民币5.27亿。这一个亿,加拿大国家公共广播机构CBC将拿到不超过700万,其他广播电视媒体不超过3000万,其余约6300万将由其他符合资格的印刷媒体、数字媒体分配,包括独立媒体和土著及少数族裔社区的新闻机构。

Meta则态度强硬,7月以来在Facebook、Instagram上屏蔽了加拿大用户获取加拿大新闻内容。加政府因此暂停了在Meta旗下的平台投广告。硅谷科技巨头冲击了新闻机构的生存,包括广告被蚕食、人口缩减、规模缩小。加拿大担忧将对社会和民主产生消极影响。

加拿大文化遗产部长说,谷歌的资金有助于确保民众获取可靠的新闻内容。一个可持续的新闻生态系统对每一个人都有益,获取高质量的新闻有助于民众更好地享受和参与民主社会。

2021年加拿大开了个头,成为全球第一个要求互联网巨头必须为新闻内容向原创方付费的国家。当时Meta和谷歌以封锁和停止服务相威胁,但最终妥协了。当时有批评指出,资金的透明度不足,平台和新闻机构都无需公开金额和方式,可能会导致巨头提供的资金主要流向主流媒体,比如传媒大亨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加拿大公开了分配额度,算是改进了一步。


中文世界纸媒告别读者

在网络新媒体的继续冲击下,今年中文世界不少纸媒也告别了我们。元旦前后,牡丹江晨报、海曙新闻、童话大王、绵阳晚报、崇明报、温州商报、城市画报等十几家杂志报纸停刊或者休刊。

5月8日,福建省级都市报东南快报告别读者。这是一家2000年创刊,拥有150万读者,日发行量曾高达40万的老牌纸媒,最终未能熬过自己的冬天。

不少报纸发掘新功能自救,有的刊登结婚启示火出圈,兴起一波复古浪漫的潮流。还有深圳报业食堂对外摆摊营业,算是各显神通。你有过写杂文的梦吗?12月4日创刊35年的杂文选刊宣布休刊。

1988年,吉林人民出版社的刘成信创办内部刊物杂文家,影响力不断扩大。1993年改名,1998年发行量达到10万,并获准公开发行。从双月刊改到月刊,再改到半月刊和旬刊。杂文选刊的发行量最高达到80万,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文学期刊。

主编刘成信老先生把杂文比喻为社会医生,是批判的、揭露的,从反面的角度来帮助社会。批判并不是骂人,其本质恰恰是说真话、讲真理、抒真情。

2010年双鬓飞霜的刘老先生接受采访时说,我不会上网,也不会用手机上那些花哨的功能,我唯一会做的也能做好的事情就是研究杂文。全国专职的杂文作者和编者恐怕就我一个,我以此为生。如今看来不胜唏嘘。


年度字词盘点

又到了年终盘点的时候,今年的年终新闻盘点不一定有马督工来做,我们先看看别家的。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2023年十大流行语,分别为:新质生产力、双向奔赴、人工智能大模型、村超、特种兵式旅游、显眼包、搭子、多巴胺、情绪价值、质疑理解成为。

咬文嚼字注意到,短视频的流行语与传统媒体甚至互联网的传统传播方式之间存在明显的边界,转化成全民流行语还有一个过程。今年没有爆款,因此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哈基米、挖呀挖呀挖、迪米都没有进入最终的榜单。

语言文字周报评出的十大网络流行语是:爱人、E人、显眼包、特种兵式旅游、Xmen、遥遥领先、多巴胺、孔乙己文学、公主王子请、你人还怪好的嘞、挖呀挖呀挖。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依次是:爱达未来、烟火气、数字生活、村BA、特种兵式旅游、显眼包、主打一个xxx、多巴胺穿搭、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新职人。

三个版本的公约数是特种兵式旅游、显眼包和多巴胺。大家觉得评的怎么样?

年度汉字方面,今天上午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揭晓汉语盘点2023结果。国内字是“振”,国际字是“危”。国内词是“高质量发展”,国际词是ChatGPT。

此前“缺”字当选台湾2023代表字,第二、第三名是“蛋”和“炸”,隐喻台湾今年的重大社会议题。由两岸有关机构共同评出的2023海峡两岸年度汉字是“融”。

马来西亚的年度汉字是“贵”。“贵”字过去多次入选十大候选汉字,今年才当上,显示民众格外关注物价飞涨。

日本是“税”字,今年日本一直在讨论增税,每人4万日元的定额减税也是热议话题。年度汉字第二位是“暑”,第三位是“战”。

韩国选出的年度成语是“建立忘义”。教授推荐时说,当今韩国政客似乎更多的考虑自己一方的利益,而不是正确的领导。他们在制定可实施政策时只为获得成功和权力好处。由于韩国社会中猖獗的阴谋诡计,整个国家似乎已成为每个人生活的战场。新加坡的还没出结果,有关注的朋友倒是@一下我。

咱们B站的年度弹幕是“啊?”。11日谷歌公布年度热搜榜,以色列和加沙的战争位居全球新闻热搜榜首。第二名是泰坦号潜水器,在前往探寻泰坦尼克号残骸的航行中发生内爆。第三是造成5万多人死亡的土耳其叙利亚地震。

谷歌的俚语热门热搜词是“rizz”,这是牛津词典评出的年度词汇,指的是一个人的风格、魅力或吸引力,取自英文单词personal charisma的中间。牛津大学出版社说,“rizz”的流行体现了年轻一代如何在线上和人际交往中拥有和定义他们的语言。Z世代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他们在观点和生活方式上的差异也会在语言上体现出来。

多家词典的年度词语都与人工智能有关。柯林斯英语词典的年度单词是AI。剑桥词典的年度单词是“hallucinate”,其传统含义是产生幻觉,似乎看到听到感觉到或闻到不存在的东西,通常是因为健康出问题或者服用药物。新含义是AI产生的虚假信息。韦氏词典的年终词汇是“authentic”,意为真实的、正宗的,理由是受到AI热门话题的影响,这个词语的搜索量激增。俄罗斯普希金俄语学院评出的年度关键词是“神经网络”。


自然杂志年度十大人物

13日,自然杂志公布2023年度十大人物。与往年不同,今年多了一个非人类,正是ChatGPT。自然表示,虽然ChatGPT不算人,但它在过去一年对科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在改变科研方式。生成式AI的革命已经开始,并且没有回头路。

ChatGPT的灵魂人物OpenAI前首席科学家伊利亚入选十大人物。自然尤其强调了他对AI安全的重视。其他九位中有三人为重大科学探索起了关键作用,分别是印度月球探测器月船三号项目副主管女科学家卡拉哈斯蒂。美国国家点火装置首席设计师安妮克里奇,NIF去年实现了核聚变实验的首次净能量增益,今年7月第二次重复实验成功,10月又点火了两次。

另外一位是日本生物学家林克彦,他和同事首次用两只雄性小鼠的细胞培育出小鼠幼崽。还有三位在医药领域,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今年风靡全球,其基础是生物化学家莫伊索夫在80年代关于GLP-1的重要发现,如今终于得到承认。

布基纳法索延廷博士领导的临床试验帮助一批疟疾疫苗获批,极大地降低感染率和死亡率。英国癌症研究员鲍尔斯的临床试验发现将为膀胱癌和其他癌症治疗带来突破。

两位官员上榜都和环境有关,分别是巴西环境部长席尔瓦,她重新确立被废除的保护措施。和希腊雅典前副市长米利维利,她被任命为联合国首位全球首席高温官。

还有一位是挑刺的超导侦探,佛罗里达大学的物理学家哈姆林。今年的室温超导火了好几次,最著名的是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助理教授迪亚斯的室温超导论文,哈姆林多次指出问题,该论文11月7日被撤稿。


2024年十大趋势展望

有盘点也得有展望。参考消息网12月11日引述了英国经济学人关于2024年值得关注的十大趋势。分别是:投票狂潮、美国大选的全球影响、加紧行动吧欧洲、中东动荡不安、多极世界的失调、新冷战、新能源版图、经济不确定性、人工智能成为现实、团结抑或分歧。

明年全球有70多场选举,参与选举的国家和地区总人口数量约为42亿,首次超过全球半数人口。经济学人说,虽然选举比以往更多,但并不等于更民主,因为有许多场选举既不自由也不公正。这将使全球民主状况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我们简单翻了一下选举日历,明年的主要大国中,美国、俄罗斯、英国、印度都要换届。莫迪挑战第三任期,普京挑战30年。在欧洲除了奥地利、比利时、芬兰大选,还有欧洲议会选举,人们在关注极右翼反移民政党是否会继续发展。

墨西哥的总统选举或将开创历史,因为呼声最高的两名候选人都是女性。在我们周围还有韩国议会选举、印尼、孟加拉国大选,以及关系到地区局势的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看来同行们明年不会缺新闻素材。

好的,本期参考信息就是这些,我们周六再见。

Leave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