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信息第148期】中山二院患癌疑云;干预统计要报告
继续分享编辑部关注的新闻
大家好,我是小黛,欢迎来到第148期参考信息。
中山二院患癌疑云
实验室被拆?
首先关注广州中山二院乳腺肿瘤中心实验室多名学生患癌风波。 11月7日,传言在网络发酵,先是团队辟谣,后来学校声明,近年来在该实验室工作学习过的人员中,有三名离患一腺癌、滑膜肉瘤和乳腺癌,没有在读学生患癌。学校诚挚欢迎有关部门组织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调查。 虽然辟谣了,也欢迎调查,但事发不到24小时,相关团队在中大广州校区的实验室拆除部分设备搬走了,现场有人驱赶盘问停留拍照的学生。
财新采访的一位校内人士介绍,实验室属于苏士成团队下属的宋尔卫课题组,把门贴着当心辐射的标志,但各房间都是木门,明显防护不够。他听说的拆除原因是前几天生物安全柜安全检查有问题。 第一财经采访的一院党委办工作人员说,实验室被拆是巧合,中山大学早就安排了例行消防检查,只是恰巧碰上这个事。在外界看来可能形成联想,但其实是一种偶然性。 还没开始调查,证据场所就先湮灭了,是否过于巧合了,很难让人不联想。
该实验室2009年启用,培养了超过200名学生。多位从事抗肿瘤药物研发的专业人士表示,几乎没听说过业界有同一课题组多人患癌的事情发生。 得癌症的诱因极其复杂,需要全面调查,但是患癌的黄米师姐不仅被人踢出了群,现在微博账号也被封了。 胡锡进在微博评论,当出了一个突发事件或者形成一个舆论热点时,建议各地还是要开记者会,而且多开真正的记者会。指的是那种记者可以临场提尖锐问题的记者会,而不是仅仅提很像提前商量好了的问题。面对尖锐问题,对回答者来说当然是一个挑战,然而这才是真正有效的沟通。 正好11月8日也是第24个中国记者节。
国家统计局要求领导干部干预统计工作要报告
湖北、广西柳州点名最多
有句老话叫做“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如今对官出数字要管一管了。 国家统计局近日印发《领导干部干预统计工作记录报告制度》,明确要求统计人员应当及时全面如实记录报告领导干部干预统计工作事项。 统计数据质量影响决策的科学性。2007年上任的辽宁省委书记曾向美国大使表示,不相信报上来的GDP数据,更喜欢通过耗电量、铁路货运量和贷款发放量三个不易作假的指标分析经济。 2015年,审计署原副审计长董大顺在两会上坦言,过去几年经济数据造假严重,2014年得到遏制,但造假仍然存在。之后内蒙古、辽宁、天津三个审计单位更是大规模挤水分。
今年和去年,纪检机关通报中,江苏省委原副书记张敬华和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孙述涛都有政绩观扭曲,为谋求个人进步搞经济数据造假的情节。 这次规定明确了领导干部干预统计工作需要记录的四种情形。 一是自行修改统计资料。 二是强令、授意、指示统计机构和人员、调查对象等提供不真实的资料,篡改资料、编造数据。 三是以任何方式干扰、限制、阻碍统计工作,对统计督察、统计执法检查和统计违法案件查处进行过问打探或者请托说情、插手干预的。 四是其他行为。 统计数据是政府公信力的门面,会对群众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哎,小冯,按摩呢?杜工,有没有多余的样品,我想给朋友带一个。卖完了。啊?别说样品了,店里的都被我们卖断货了。这么强手啊。可不,你看,这么多粉丝都在夸呢。那想买的人怎么办呀?别着急,我跟望书金已经商量好了,等几天就有预售价,能够减免200元。更何况这款护眼仪我自己也喜欢,花两年的时间不断升级打磨。现在无论是功能、造型还是按摩体验,我都很满意。看出来了,还给我们每人送了一台。每次一加班看你们一个个半死不活的,我哪忍心啊?等到了望书金,必须给你们人手豪一台。舒服吗?像做头疗一样,这一圈都得按到。对了,用完接着擦一下,不要白瞎他这清洁功能,一擦就干净。还有露空可视窗口,切割也不用摘,果然是越升级越方便。按个15分钟,眼睛不酸不累,写稿有劲多了。对于这种实用好物件,我全力推荐。另外不得不夸一下望书金的售后,咱们粉丝还专门夸奖过,31天的超长试用期,不满意直接退,还有长达一年的质保,免费换新。目前是一年一度的大型活动,我再给大家的优惠上绝对不能输。活动优惠再加上评论区的专属折扣,无需复杂的算法,你现在点进去,直接抵加入手。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
化债方案进入落实阶段
10月底,五年一度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推迟一年后召开,升格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建设金融强国目标。 副总理何立峰出任中央金融办主任和中央金融工委书记。 11月8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就多个金融热点做出最新解读。 当前,一揽子化债方案进入落实阶段。潘功胜强调,必要时央行还将对债务负担相对较重的地区提供应急流动性贷款支持,支持地方政府通过并购重组、注入资产、剥离融资平台的政府融资功能,转型成为不依赖政府信用、财务自主可持续的市场化企业。
11月6日,财政部通报八起地方政府隐性债问责典型案例。 点名最多的是湖北。2008年以来,湖北联投集团、交投集团、文旅集团三家省属国企与省内十几个地方政府协议,垫资承担一级土地整理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城市综合开发业务,地方政府以土地收益偿付。 从2018年8月到2021年6月底,新增隐性债214.8亿。被点到的有随州、咸宁、鄂州、荆州、宜昌、黄冈、恩施、荆门等地和下辖区县政府以及武汉东湖开发区、襄阳东津新区。 第二名是广西柳州。2016年2月起,柳州北城投资、城建投资、轨交投资、东城投资几大平台根据市委市政府决议,垫资承担本应由财政预算安排的业务。2018年至2021年6月底,新增隐性债176.95亿。 这些都是狭义的隐性债,前些年在政策规定上就已被堵死,属于违规操作。现在一大批官员和国企高管被打板子也算是个提醒。
贵州多名官员被查
隐性债务化解进行中
说到打板子,11月7日,贵州省政协原副主席李再勇被通报双开,和地方债相关的情节有:政绩观扭曲,权力观错位,大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肆意违规举债融资,造成重大债务风险。 李再勇在桐梓县、遵义市、黔东南州、铜仁、贵阳、六盘水都当过主官。2018年1月任贵州副省长,2022年1月任省政协副主席,今年3月被查。 今年8月,贵州省委原书记孙志刚被查。两个月后,黔东南州委原书记安九雄被查。 安九雄2016年初任省政府副秘书长时,时任省长正是孙志刚。孙志刚2017年7月出任省委书记,同年9月安九雄转岗省委副秘书长,后出任常务副秘书长,曾多次陪同孙志刚调研。 这两位还需要等一个后续通报。
贵州的化债任务艰巨,但得到中央大力支持。目前披露的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规模高达1447.6亿,位居披露发债计划的25省之首。 截至11月7日,全国26个地区披露的特殊再融资债券总额超过1.2万亿。除了贵州,云南、内蒙古也突破千亿,辽宁省和大连市相加也超过千亿,天津马上过千亿。 与此同时,拿到钱的地方城投债提前兑付明显增多。10月你提前偿还金额较9月增加超两倍,广西、浙江、湖南、辽宁最多。 地方政府拖欠的企业账款也开始偿还,特殊再融资债券中有2000亿是这个用途。 部分地区与债权人企业协商打折偿还,比如上市公司无锡振德林海10月下旬公告与云南大理洱投公司、玉溪市通海县水利局达成部分项目债务重组,1.6亿多账款预计能收回1.2亿多,打了74折。不过对企业来说,能回笼现金流比挂在应收账款上要好。
房企资金链断裂
保交楼出现新矛盾
关于房地产,11月8日,央行行长潘功胜还提到,将积极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弱化房地产市场的风险水平,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外溢,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而房地产最近的热门话题竟然是龙投万科会不会也出事。 如今四巨头恒大、融创、碧桂园、万科已伤其三。龙湖、金地股价暴跌,远洋实质违约。 还传出官方要求中国平安接盘碧桂园,平安火速否认。 万科的债券也出现恐慌性抛售。万科出台薪酬挂钩股价等措施反击做空。11月6日又召集多家金融机构线上交流,搬出深圳国资委、深圳地铁背书。 在房地产恐慌链上,大家更多是看背景而不是基本面。安全性从高到低是央企、地方国资、混合所有制房企、民营房企。
11月7日,央行、住建部、金融监管总局和证监会召集六家头部开发商调研当前行业状况与房企的需求。华润置地、中国海外发展、保利发展代表央企,万科、金地代表混合所有制企业,龙湖代表民营房企。 这六家是业内为数不多至今仍未出险的房企,经营相对稳健规范,杠杆水平相对可控。参会企业提出放松预售资金监管、增加经营性物业贷款额度等诉求。不过监管部门代表并未当场明确表态。
河南烂尾楼业主被要求补差价
如何振兴东北?
各地政府推进保交楼的工作也出现了新的矛盾。 最近河南郑州千亩烂尾大盘郑东龙湖一号在延期交房三年多后终于有机会收房了,但业主得按照每平方米1357.6元的标准补交房款。以小户型计算,至少得补交十多万。 开发商是河南省属国企旗下公司,与上市公司龙湖集团无关。 项目起源于2014年郑州城中村改造,由于资金不足,启动建设之初就对外进行房源内购和团购活动,均价低至约6000元每平方米。 那几年郑州房价快速上涨,该项目均价涨到每平方米1.6万元,而郑州的土地价格也水涨船高。开发商最终因资金链问题暴雷,项目2017年停工。本该在2019年底启动的交房也延迟至今。 现在房企资金链断裂,地方政府又没有经费托底,有5亿的资金缺口,不找业主补差价筹措资金肯定完不了工。 算上10年的通胀,也不能说找业主药的钱多,但另一方面,烂尾并不是业主造成的,让购房者多交钱从合同法律角度来说不合理。 现在业主们质疑开发商是否存在团购资金挪用和侵占的问题。 唯一的好消息是本省的国企开发商跑不了路。
最近看到一个新闻标题,“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目标与任务”专家座谈会在海口召开。思考了半分钟,还是有道理的。 点进去看是10月26日,东北大学与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主办、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承办的活动。正好这个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就是由东北大学与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在2015年联合成立的,说得通。 再往前几天,10月25日,东北财经大学成立东北全面振兴研究院。2019年吉林大学成立了东北振兴发展研究院。看得出至少在东北振兴研究方面都还是很尽心的。
世纪之交,国家为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提出了三大战略,分别是2000年的西部大开发、2003年的振兴东北和2004年的中部崛起。 20年来,国家先后出台四份振兴东北的总体纲领性文件,推出了上百种优惠支持政策。单从转移支付看,2003到2022年,中央先后给辽宁3.26万亿,吉林2.86万亿,黑龙江5.88万亿,总规模近11万亿元。 但总的来说,“政”而不“兴”。国家希望的东北塑造内生经济增长力,成为中国经济第四级的目标并没有实现。 今年9月,中央开来“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10月27日,最高层会议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 只是东北的兴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位,非战之罪。
好的,本期参考信息就是这些,我们周六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