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信息第86期】火箭&星链竞赛;埃苏丹压哨转弯
继续分享编辑部关注的新闻
大家好,我是马督公,我在我的家乡承德。欢迎收看第86期参考信息。
火箭&星链竞赛
首先看一组航天资讯。7月12日,中国航天迎来两个好消息。首先是民营航天企业蓝箭航天成功发射朱雀二号火箭,这是全球首款成功入轨飞行的液氧甲烷火箭,中国在新型低成本液体推进剂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液氧甲烷环保、成本低廉、还方便重复使用。五年前,蓝箭航天的固体火箭朱雀一号发射失败,之后专注研发液氧甲烷火箭。朱雀二号去年12月首飞失败,这次终于成功了。
同一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总师公布我国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的初步方案。用两枚火箭分别将月面着陆器和载人飞船送到地月转移轨道,二者在环月轨道对接,航天员从飞船进入月面着陆器。
7月14日,印度第三次探月任务月船三号的着陆器和月球车发射升空,计划实现印度首次登月。此前2019年9月,月船二号的着陆器在预定软着陆前几分钟坠毁于月球表面,印度首次探测器登月失败。
同一天,日本新型固体燃料火箭Epsilon S在进行第二级发动机燃烧试验时发生爆炸,不知是否会影响明年的首飞计划。
欧洲方面,7月1日,欧洲空间局的 Euclid 空间望远镜搭乘SpaceX的猎鹰九号火箭从美国升空。Euclid 望远镜以古希腊几何学之父命名,目标是观测100亿光年范围内的数十亿个星系,覆盖35%以上的天球面积,绘制迄今最大最精确的宇宙3D地图,还将探索暗物质和暗能量。这个新闻给我的疑惑是,欧盟自己的大火箭呢?
很快有了答案。7月5日,欧洲最后一枚阿丽亚娜五号重型火箭把法德两颗卫星送入轨道,执行完第117次发射任务后,结束27年的服役生涯。它的外观堪称传统火箭设计的巅峰,是我国以前一本小学课本封面的原型。
阿丽亚娜五号谢幕,加剧了欧盟的火箭荒。下一代重型火箭阿丽亚娜六号一再推迟首飞时间,从2020年延后到今年的下半年,预计明年才能投入使用。重型发射任务之前,欧盟主要靠俄罗斯的火箭,俄乌开战后终止了。发射轻型载荷的织女星C型火箭去年12月首次商业发射失败,整个系列暂停了。
一直以来,欧空局是国际商业发射的老大,但如今也得向新势力马斯克低头。欧盟还在考虑用猎鹰九号火箭发射伽利略导航卫星,而不是一直等待阿丽亚娜六号。
SpaceX已经事实上垄断了美国的火箭发射市场。7月7日,天体物理学家麦克道尔汇总数据,去年在美国发射的太空任务三分之二由SpaceX完成,今年上半年这个比例提高到88%。马斯克则回应说是国家和公司的目标太低了,他们的不足之处是缺乏野心。SpaceX的使命是让生命实现多行星化,这回应确实很马斯克。
马斯克的业务的确很繁忙。上个月他和蒙古总理举行视频电话会议,这个月6日蒙古国批准两项网络服务特别许可,允许星链使用低轨道卫星提供服务,蒙古人将可以通过星链上网了。蒙古地广人稀,非常适合星链的使用场景。即便是我国也有60%多的国土面积没有移动网络覆盖,主要是山地、草原、高原、戈壁、沙漠等。
星链现在在轨超过4000颗,加上在俄乌战争中的表现,已经有了足够的说服力。六月下旬,日本政府消息人士表示,日本自卫队今年3月开始测试星链卫星互联网服务,如果性能得到肯定,将在下一财年正式采用该技术。
今年4月,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访问我国台湾地区时,也讨论了台湾引入星链的可能性。台湾有14条海底电缆,若战事爆发很可能成为网络瘫痪的目标,因此台湾一直在全球寻找低轨卫星系统。
太空互联网竞赛,我们当然也不能落下。2021年4月,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并落户雄安。上周末7月9日,我国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在酒泉发射升空,标志着中国版星链低轨通信星座走向现实。
中药加价乱象
关注一下中药话题。近日,河南洛阳伊川县水寨卫生院院长要求医生给每个病人都开中药,理由是中药可以私自加价。原话是:我们西医的用药很好,现在就差在中医。中医是增长点,一人一副50元,一个人得10副。出院277人,这样算下来就是十多万。目前院长停职接受调查。
这位院长说中药可以私自加价,说明医院的中药定价非常不透明。如果私自提高医保目录内的中药价格,还涉嫌变相套取医保。
2017年,七部门联合发文,要求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但中药饮片除外。文件的初衷或许是为了保护中医药,但是取消西药加成,医院少了一大笔收入,所以各地医院都想用中药来创收。不少地方使劲儿多开中药,或者提高中药的价格。
5月初,就有郑州市民李先生在网上晒出郑州市第二中医院中医肿瘤科开的中药单,药费合计23740.42元,平均每副药800元。李先生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消协回复医院是明码标价。等到引发舆情后,区卫健委才约谈医院,要求迅速整顿。
今年中药材价格指数不断创下新高,出现淡季不淡的反常现象,多味中药材一日三价。中国中药协会的调研报告发现,超过200个常规品种年涨幅超过50%,100个超过100%,25个常用大宗药材年涨幅超过200%。
针对中药价格过高、治疗不规范等问题,国家加快推动中药饮片、中成药集采落地。5月,全国首次中药饮片审慎联盟采购拟中选结果产生。7月,全国首次中成药集采公布中选结果。不过相比西药集采,中成药集采降价相对温和。
在医保资金日益紧张的大背景下,这些中药加价事件不能仅仅作为个案处理,我们得考虑如何堵上制度的漏洞,实现医保的可持续。
外贸数据与地缘政治
看一下外贸数据。海关总署7月13日数据,上半年进出口总值20.1万亿元,同比增长2.1%,首次突破20万亿元。但按美元计价,上半年进出口总值2.92万亿,同比下降4.7%,其中出口下降3.2%,进口下降6.7%,都显著低于预期。
具体看6月,按美元计价,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10.1%,其中出口下降12.4%,进口下降6.8%,贸易顺差收窄27.89%。可见积压订单影响消除后回归季节性规律。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坦承,下半年外贸既有压力也有信心。当前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胀仍处于高位,地缘政治冲突持续,短期外需回暖动力不足,我国外贸稳增长仍面临较大的压力。
之前有观众问我们报外贸数据时怎么不提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增长。原因有两个,首先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定义。截至6月,中国和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了200多分共建一带一路文件,而全世界一共也就195个国家。其次,中学政治教过,看的事物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算把这些国家都算成是一带一路沿线,贸易增速的确接近两位数,但比重只有34.3%,也就是三分之一。这其中还包括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和G7中的意大利。
另外,中美贸易上,6月中国对美出口同比下降23.7%,连续第11个月下降,上半年累计下降17%。2009年中国超过加拿大成为美国的第一大进口国。特朗普上台前,中国占美国进口总额的20%,但今年1到5月,美国从中国的进口额同比下降25%,被墨西哥和加拿大超越了。取代中国对美出口扩大显著的是东盟,1到5月对美出口是历史第二高位,比十年前翻了一番。而中国企业在东南亚加工后对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迂回出口也在增加,美国的近岸外包或友岸外包在产生效果。
另外,单独按国家和地区算,今年俄罗斯一路超越了马来西亚、越南和德国,在6月成为我国的第六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韩国、日本、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
北约峰会与埃尔多安
最后看一下刚刚落幕的北约峰会。峰会前就十分精彩,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大出风头。先是接待泽连斯基,说要在军工综合体、无人机制造上合作。埃尔多安表态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承诺劝普京延长黑海粮食协议,还让泽连斯基带走了几名亚速营的指挥官。
然后埃尔多安在瑞典加入北约的事情上上演了一出发夹弯。7月9日和拜登通话,土耳其总统府声明说,瑞典的反恐政策虽有推进,但不足以让土耳其答应它加入北约。7月10日峰会前一天,埃尔多安说,如果允许土耳其加入欧盟,他就同意瑞典加入北约。结果当天晚些时候和北约瑞典会谈后他就答应了。
埃尔多安嘴上一直说的是瑞典,但条件都是对着欧盟和美国开的。让土耳其加入欧盟显然是漫天要价,欧盟和德国也不想搭理他。对美国的还价则是心心念念的F-16战斗机。2019年土耳其购买俄S-400防空系统后,美国把土耳其踢出了F-35战机合作,土耳其只能退而求其次购买F-16。土耳其拿瑞典来卡美国,美国国会就用卖F-16来挂钩,双方愣到最后一刻居然皆大欢喜。土耳其想再购买40架F-16战机并且升级已有机队中的80架,总价200亿美元,最终拿到后将成为第二大F-16拥有国。
另一个反对瑞典入盟的匈牙利上周也表示不会阻挠瑞典加入北约。拜登在峰会前就表示,对瑞典最终加入北约持乐观态度,并指出土耳其正在寻求升级F-16战机编队。看来美国的情报还是比擅长急转弯的威权统治者的嘴要靠谱些。
另一个关于北约峰会部分中文自媒体津津乐道的热点是泽连斯基被冷落。不过这张照片上穿蓝衣服的女士就是泽连斯基夫人。峰会现场的照片和视频不少,换个角度或时间,泽连斯基都在C位。
北约一直不允许处在战争状态的国家加入。这次北约峰会没有向乌克兰发出入约邀请,也没有给出时间表,但是北约同意简化乌克兰的入盟程序,取消对乌克兰的成员国行动计划要求,也就是取消了原本需要达到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指标。北约表示乌克兰的未来在北约。
此外还成立了北约-乌克兰理事会,乌克兰可以与北约最高决策机构北大西洋理事会举行联席会议,还就对乌多年期援助计划达成一致。今年以来,西方国家对乌援助出现长期规划新趋势,做好了战争持续,就算更换政府也要保持对乌军援连续性的准备。
北约峰会还批准冷战以来最全面的区域防御计划,30万部队高度戒备,成员国承诺本国军费至少占GDP的2%。
这届峰会最难过的可能是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他早就不想干了,两次延长任期,原本今年10月届满,不过大象两岸已经决定了,再干一年。斯托尔滕贝格不是行伍出身,大学时攻读经济学,曾是激进左翼,砸过美国驻挪威大使馆。步入政坛后当过挪威财政大臣、能源大臣。2000年41岁的斯托尔滕贝格接手工党的烂摊子,成为挪威最年轻的首相。一年半后下台,但2005年再次上台,当了近十年首相。2014年俄罗斯占领克里米亚后,斯托尔滕贝格出任北约秘书长。
他的前任是丹麦前首相拉斯穆森,为人强硬,但是在克里米亚问题上,欧洲主要领导人包括默克尔、奥朗德、卡梅伦基本倾向于随进。斯托尔滕贝格当首相时,挪威与俄罗斯达成海上划界、边境居民签证互免等协议。他与普京、梅德韦杰夫都建立了良好的个人关系,被视为稳定的领导者,肯听别人意见,行事风格较为谨慎。当北约在阿富汗、叙利亚、利比亚、乌克兰到处面临挑战,斯托尔滕贝格维持随进,以至于马克龙说北约脑死亡。但普京的强力电击让北约、让斯托尔滕贝格也支棱起来,选择他继续干一年,既可能是没有合适的接替人选,也可能是因为他做得不错。前七年符合随进的要求,这两年符合强硬的要求。
好的,本期参考信息就是这些,我们下周一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