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ARK
第 1 期 ~ 第 100 期

【参考信息第81期】踢记者出群;逼孩子跳楼

继续分享编辑部关注的新闻。

大家好,我是小戴,欢迎来到第81期参考信息。

四川乐山大佛被拍卖传言的后续

首先是四川乐山大佛被拍卖传言的后续。6月26日,封面新闻记者杜卓斌将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求证后发布报道。当天晚上,管委会直接把杜记者踢出了媒体沟通群。不过,既然转让景区经营权合理合法也很常见,记者发布报道也能帮助管委会澄清传言,不知道管委会踢人的理由是什么。

类似的事件不少。2021年11月,广东东莞某记者将东莞住建局局长主动投案的消息转发到住建局的媒体沟通群里,被踢了。2020年11月,齐鲁晚报记者报道济南部分公园内餐馆的价格偏高后,被踢出了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的媒体群。2019年,南昌交通广播记者询问南昌城投集团高架工程何时动工、影响施工的废弃电信楼何时拆除,工作人员斥责记者搞事情,然后拉黑踢群。

这还算是文明的。上个月,贵州织金县马场镇镇长指示警察殴打前来采访的极目新闻记者。这个月,广东记者上门采访清远一家养猪场非法排污的问题,养猪场员工拿着尖刀威胁记者说:“如果你拍,我就让你今天死在这,你是不是想死?”

此前2018年,财新周刊记者采访福建泉州碳九污染事件。半夜警察以抓嫖为名,突然闯入查房。最终在舆论的压力下,公安分局副局长、派出所所长做检讨,一名民警停止检查。2016年12月,中国教育报两名记者去黑龙江甘南县暗访学校食堂问题,结果警察打了记者。同月,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记者在鹿邑县法院采访时,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殴打记者并抢夺摄像机。考研名嘴张雪峰建议不要报考新闻专业,大概人身安全也是一个考量因素。


无障碍环境立法

关注一下无障碍环境立法。6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无障碍环境建设法。

这部法律重点保障残疾人和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属于小切口立法,但意义重大。上世纪50年代,丹麦人发起世界无障碍运动,欧洲各国开始在设计和建造公共建筑时考虑残疾人使用。60年代,在民权运动的推动下,美国最早立法和制定无障碍标准,我们熟悉的坐轮椅人像就来自美国。

不过无障碍设施提高了建筑成本,当时建筑商和交通部门都认为应该由使用者来负担建设费用,不应转嫁给普通纳税人,相关法律难以实行。直到1990年,残疾人的国会爬行抗议推动了美国残疾人法通过。不少去过北美的朋友震惊于街头众多的残疾人,其实是法律推动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方便了残疾人自己独立出门。

我国大约有8500万名残疾人,但我们在街头很少看到相应比例的人。我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80年代起步,有相关政策文件,有国家标准。2012年,国务院还出台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但行政法规的位阶不高,力度不足。比如我们在城市里很难找到一条不断的盲道。

2019年,北京截瘫者之家创始人文军在云南大理因轮椅的道路被私家车占用,绕行时从平台跌落身亡。2021年,深圳公益残障人士陈小平等因道路无障碍设施不达标,从轮椅上跌落受伤,送医不治。联合国的残疾人权利公约有个核心理念:没有我们的参与,不要做有关我们的决定。

希望这次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能够推动残疾人和老年人更方便地融入社会。立法还支持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或其他无障碍设施。这也是马督工常提的城市社区业主博弈话题,欢迎大家保持关注。


现在人很难避免长时间伏案工作学习,肩颈肌肉劳损,长出富贵包,影响体态不好看,引发了颈椎疾病更是难以治愈。按摩仪有很多,但是按到颈椎总觉得都不够深入,还得靠专业的肩颈按摩。市面上这类仪器都要大几百甚至上千,还好妙计把价格打下来了。原价新品德厚,现在保障价618大促,不能更划算了。它有六地按摩,模仿人手按揉手法,揉捏更力气,更有穿透力,试过就知道,这是最接近于人手按摩的设备。脖子两侧向内捏着按,后颈像大拇指推着按,两种按摩模式轻重交替,搭配恒温热敷,能有效放松肌肉,释放肩颈压力。背拉伸直拉伸颈椎疗法,还支持Type-C充电,半个按摩仪更舒适,休息期间还能放松其他部位,腰背腿部都不在话下。去按摩馆做肩颈理疗,差不多要300块才60分钟,买一个妙界肩颈按摩仪更划算。评论有新品优惠,还能叠加折扣,一年之内质量问题免费换新,养护肩颈刻不容缓,不要错过。


中国科研的好消息

来看两条中国科研的好消息。6月15日,《自然》杂志发布2023自然指数年度榜单。

中国对自然指数研究的贡献首次超过称霸多年的美国,位居榜首。自然指数涵盖四大自然科学类别,在物理、化学、地球和环境科学这三项上,中国都位居第一,只有生物科学落后美国。十强中的其他国家是德国、英国、日本、法国、韩国、加拿大、瑞士和印度。

机构十强榜单,中国科学院占据榜首,第二是哈佛大学,第三是德国马普学会。十强中还有五家中国大学,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北大和清华。

持续的资金投入是中国科研产出大量增加的关键因素。上世纪80年代初,《自然》杂志只有不到1%的文章有中国作者,如今这一比例超过15%。在吸收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上,中国仍落后于其他国家。另外与美国等一些主要国家研究合作减少的影响仍不确定。

中国科研的第二个好消息是近期全国多所高校提出彻底清理学术不端问题论文存量。这是落实科技部办公厅4月27日印发的《关于开展论文、学术不端自查和挂名现象清理工作的通知》。清理工作为期三个月,要追溯2018年1月1日以来发表的学术论文,重点核查论文是否存在抄袭、剽窃、重复发表、伪造通讯作者、伪造或操纵同行评议等情况。论文署名作者是否存在挂名现象。要清理学术不端问题论文存量,遏制增量。


瑞士公投

关注一下瑞士公投。6月18日,瑞士就三项议题举行全民投票。

最受关注的议题是对跨国公司征收15%的最低税率。公投以78.5%赞同,21.5%反对通过。长期以来,卢森堡、爱尔兰和瑞士这些国家靠低税率吸引大型跨国公司落地。而跨国互联网巨头在全球赚取高额利润的同时,利用国际税务体系漏洞避税。2022年,在经合组织的推动下,占全球GDP超过90%的136个国家和地区敲定,对年收入超过7.5亿欧元的大型跨国企业实行最低15%的全球税率。

瑞士政界基本同意这个议案,唯一重要的反对意见居然来自左翼的社会民主党。社民党向来支持提高大公司的税率,他们反对的是分配比例。法案将四分之三的税收收入归各州,四分之一归联邦。这样一来,两个经济大州吃掉40%的蛋糕。社民党主张对半分,多用于基础设施和民众身上。左翼人士还希望将这些额外收入分给发展中国家,也就是跨国公司利润产生的地方,但在议会被搁置。

第二项公投议题是气候法,涉及能源转型。2021年6月,新二氧化碳法在公投中以51.6%的反对率被否决。瑞士社会担忧阿尔卑斯冰川到本世纪末可能会消失。新法案计划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并在十年内提供20亿瑞士法郎的财政支持,替换依赖化石燃料的供热系统。新法案也不再提及税收问题,也不包含禁用化石燃料的内容。作为妥协方案,新的气候法得到了从左至右大多数党派的支持,唯一反对的是右翼保守派的人民党。他们发起复决,将法案交给全民公投。人民党认为碳中和目标意味着禁止使用化石燃料,将导致电力需求增长,提高企业和家庭的成本。不过法案以59.1%赞同,40.9%反对获得通过。

第三项公投议题是新冠法。反对延长新冠法的两个公民运动认为,新冠疫苗证书和追踪感染者的程序具有歧视性,且毫无用处。新冠法赋予联邦委员会也就是政府过多的权力。他们收集到足够的签名发起复决,也得到右翼人民党的支持。法案最终以61.9%赞同,38.1%反对通过,为再出现感染高峰时政府的决策提供了法律依据,允许在必要时重启新冠证书和追踪感染者的软件程序,以及保证证书的国际兼容性。开放、隐私和安全,三个目标是不可能三角。瑞士公投常常是这种博弈的选择,塑造社会共识。关于瑞士公投制度的详细介绍,欢迎回顾第301期睡前消息。


近期的几起未成年人悲剧

最后关注一下近期的几起未成年人悲剧。6月26日,合肥一名男童站在五楼窗口,被屋内的人用棍棒击打后跳楼。

警方通报称,孩子贪玩担心母亲责罚,躲到防盗窗外的平台上。母亲担心孩子坠楼,用棒状物拍打,规劝他进屋,然后孩子跳楼。舆论质疑家长行为是否涉嫌故意伤害罪。我国有棍棒教育的传统基础,这个案子一出,不少人都在微博@马督工。

此外,青岛一名家长发文控诉,8岁的孩子在武术运动俱乐部被教练暴力殴打致死。现场视频让网民愤怒。男孩倒在地上,教练还一边录视频一边指责他是在装样子。孩子被扶到椅子上,坐不稳一头栽倒,教练声称他是自己倒下来的。6月26日,警方通报这是一起故意伤害案件,致一人死亡,对武术运动俱乐部负责人等三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之前讲到湖北随县的县市办融炉时,很多观众质疑,县市是孩子在机构也可能遭受侵害,马督工还要主张社会化抚养吗?这的确是社会化抚养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我们也需要高度透明的社会化监督。

好的,本期参考信息就是这些,我们下周一再见。

Leave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