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见】派阀与剧场(下):安倍时代的裱糊与终局
简要回顾民主党崩盘过程,以及安倍再次登顶首相宝座,如何将自民党与日本政坛裱糊了八年。安倍死后,对自民党与日本政治造成了哪些影响。
2009年本该成为日本政党轮替之战的起点,然而却成了鸠山由纪夫与民主党的滑铁卢,更是日本一系列噩梦的开始。
先看民主党内部矛盾。上期节目提到,民主党是鸠山由纪夫砸钱乌合而成的。成员一部分是在自民党内斗中失败出走的政客,另一部分来自各个在野党派。这意味着民主党内部必然派系林立,内斗压力不会比自民党更小。民主党这些政客只是在反自民党这一旗号下短暂聚合在一起。等到他们真把自民党赶下台,由于没有了共同敌人,就会迅速开始在党内夺权。
在2009年的民主党内部,大致形成了旗鼓相当的两派势力。一派是小泽一郎、鸠山由纪夫、田中真纪子这些前自民党政客,另一派是菅直人、野田佳彦、前原诚司这些草根政客。两派矛盾迅速升级。
除了党内矛盾,民主党对外矛盾更大。在执政经验方面,此时民主党内从在野党拉拢过来的政客,几十年都没有参与过执政,根本没有办法兼负内阁重要大臣职能。所以民主党在获得执政权之后,内阁工作很容易出错。但在正常议会制当中,内阁大臣或者说部长,就算没有对口事务经验,也能维持个平庸的水平,让行政机构顺着惯性运转。这是因为政府文官集团独立于议会内阁,实际领导各部门公务员系统,落实具体工作的,是各部门秘书长,在日本叫事务次官。日本内阁大臣与事务次官之间,只要通过周例会,对齐颗粒度,就能让政府部门履行基本职能。
然而,民主党在政权上台之前,把官僚也看作既得利益团体的一部分,打出了打倒官僚体制的口号。民主党上台执政后,大幅削减了官僚权力,还废除了内阁事务次官会议,确立了政治主导体制。这不仅让内阁大臣没法顺利衔接部门工作,还直接引发了官僚系统抵制,放大了民主党缺乏执政经验的问题。在党内党外矛盾双重作用下,民主党内阁政策协调混乱,行政效率非常低下,还闹出了一系列重大事故。
这些还是日本内政问题,在国际关系上民主党也翻车了。冲绳县集中了驻日美军一半人员与七成设施,大多数军事设施集中在冲绳本岛,占用了冲绳本岛15%的土地面积。而冲绳县90%的人口也集中在冲绳本岛。其中,普天间军事基地在冲绳人口稠密区中心设置的军用机场,制造了水体污染与噪声污染。2004年有一架美军直升机在冲绳国际大学坠毁,上世纪90年代还曾有美军士兵犯下强奸案。因此,冲绳民众对美军基地的怨气一直很大。
在鸠山上台之前,美日双方曾签署文件,准备把美军基地迁出普天间,在冲绳县内另外安排选址。鸠山由纪夫为了给民主党拉票,在竞选时高调承诺,说等民主党执政了,会将美军基地彻底迁出冲绳县,而且还说要建立更平等的每日双边关系。但只要稍微细想,就知道鸠山的承诺不靠谱。想要把美军基地迁出冲绳县,那不管选址落在哪都会被当地反对。而且异地搬迁的流程也快不了,光是选址就要准备好几年。更何况军事基地是美国的,搬不搬、往哪搬,这都不是日本单方面说了的算。
结果拖到2010年5月,日本最终达成的协议,还是按照鸠山上台之前的既定方案执行,把美军基地搬迁到冲绳县名护市边野古。冲绳民众直接怒了,合着你鸠山之前纯粹是在画大饼骗选票。对于冲绳县之外的日本民众来说,鸠山内阁既无信也无能。于是内阁支持率暴跌。2010年6月,鸠山由纪夫在新一轮参议院选举开始之前,正式宣布辞职。这时他只当了八个月首相。而鸠山下台,只是民主党噩梦的开始。
民主党接任首相的是菅直人,但少了鸠山居中调和,民主党内派系斗争迅速白热化。菅直人甚至以接受腐败的理由,停止了小泽一郎的党员资格。在民主党激烈内斗的同时,天灾人祸接连降临日本。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0级特大地震。地震引发的海啸席卷了日本东北海岸线,造成近1.6万人死亡。更严重的是,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出现事故,在邸家、人祸之后变成了七级核事故。民主党与菅直人内阁在人祸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前面提到,民主党政客缺乏执政经验,此时又忙于内斗,与行政官僚关系紧张,负面buff叠满。在福岛核事故之前,经产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低估了海啸风险,应急准备缺位,给核事故埋了雷。事故发生后,东京电力公司在第一时间选择压消息。后来事态控制不住了,需要政府介入时,内阁又与相关部门衔接困难。最后菅直人内阁干脆跳过中间部门,直接与东京电力公司对接,打乱指挥链条。这又给事故处理额外制造了混乱。
于是从日本民众视角来看,日本政府几乎是坐视福岛核危机愈演愈烈。大量难民也无法得到及时安置。全日本都在痛骂菅直人内阁。议会、在野党也立刻发难施压,后来还直接对菅直人内阁提出了不信任案。菅直人试图通过推进灾后重建工作来挽回局面,但民众和政界对内阁的信任已经彻底崩塌。2011年8月,菅直人宣布辞职,另一位草根政客野田佳彦接任了首相。但野田佳彦面对烂摊子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而且野田显然不具备政治头脑,上台后昏招频出,将民主党彻底带入了死局。
内政方面,野田佳彦为了应对灾情导致的财政压力,一上台就宣布要加税。2012年8月,野田内阁的消费税增税法案正式通过,准备分两步大幅上调税率。第一步是在2014年4月,将消费税税率从5%提升到8%。第二步是在2015年10月,进一步上调到10%。消费税由全民承担,没有哪个选民希望给自己加税,而且民主党此前自我标榜注重民生,结果真遇到财政压力了,首先还是对民生动刀子,翻脸跟翻书一样。于是野田佳彦的支持率也迅速下跌。
野田佳彦在国内议题受挫后,又想靠制造外部议题来提高支持率。野田选择对钓鱼岛做文章,准备用一套拙劣的土地收购程序,让钓鱼岛国有化。2012年7月24日,野田向国会表示,政府已经开始筹措收购钓鱼岛的费用。野田内阁的外交大臣还宣称钓鱼岛属于美日安保条约保护范围。9月10日,野田佳彦主持内阁专门会议,正式决定作价20.5亿日元,从地缘家族手中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北小岛。紧接着第二天就签署了所谓的买卖合同。
野田政府对中国的挑衅,成功让中日关系紧张起来,但野田内阁没有胆量升级事态,也没有后续配套剧本。结果不仅在对内宣传上没有捞到好处,而且还在经济上让中日经贸转冷,日系车在华销量大幅下滑。野田内阁支持率只是短暂上浮了几个百分点,之后跌得更低。内政外交双重失败让野田内阁与民主党迅速垮台。
2012年12月,野田履行政治承诺,解散众议院重新大选。民主党迎来了毫无悬念的惨败,只获得了57个议席。而自民党却掌控了294个议席,再次夺回了执政权。民主党众议院议席从2006年的115个,到2009年的308个,再到2012年的57个,只用六年就完成了过山车。民主党此前的一系列政治野心,比如打碎自民党执政垄断,实现政党轮替,也如同泡沫般破灭了。对日本民众来说,自民党起码还能正常执政,其他党派简直是把国家往死里搞。自民党靠同行衬托,稳固了接下来十年的政治地位。
最近熬夜赶稿用眼过度,眼睛酸涩的难受。好在我有妙界雾化点阵润眼仪。它集雾化、点阵、热敷、按摩四大功能合一,分分钟就能缓解眼部疲劳,用完感觉整个头脑都变清醒了。妙界出雾不仅多,而且细腻,配合整面热敷,眼周血液循环直接开启加速状态,促进泪腺自然分泌,缓解眼球干涩。十几分钟下来,眼睛像做了spa一样舒适。早上往里加水冰敷还能帮眼袋消肿,眼周血丝、黑眼圈都淡了不少。大家每天盯着屏幕,眼睛都眯成缝了,长此以往不仅视力容易下滑,而且眼睛不好好保养还容易出现干眼症。所以我现在正常用妙界保养眼睛,它升级了14颗按摩头,能够精准覆盖眼周所有穴位,太阳穴也有专属的气囊服务。按着舒缓又解压,还能连蓝牙,边听歌边按。用过之后,我更新起视频来都更丝滑。入手一台妙界,就等于同时拥有了雾化仪、眼罩和护眼仪。长期用下来的性价比拉满,而且续航持久,静音不扰人。出门在外都可以带着,随时放松。现在评论区领取券,到手全年低价,售后质保也靠谱,大家放心买。
我们把视角转回到自民党。上期节目提到,2007年安倍晋三遭遇了滑铁卢,只当了一年首相就被迫辞职下台。换成其他自民党老登政客,有这么一次惨败就很难再出任首相了。但此时安倍还年轻,政治生涯还有很长的时间。最重要的是,清和会一派在自民党内依旧势力庞大,依旧能够主导自民党。所以安倍的政治野心没有被消灭,他希望能够重新爬到首相的位置上,堂堂正正的把失去的都赢回来。
在下台后,安倍先是选择短暂蛰伏,回到了山口县老家和选区,仔细复盘了自己当首相期间犯下的错误,总结经验教训。同时他放下了世家政客的架子,频繁在自己选区里举办几十人规模的小型集会,一改此前高高在上的贵公子形象,和底层选民当面沟通。这既是亲民的表演,也是认真研究选民想听什么,在乎什么。2009年自民党下野,这队党派来说是灾难,但对安倍来说却是机遇。
安倍靠党内同行衬托,淡化了他曾经的政治失败。而且自民党在遭遇连番打击之后,党内各个派系都元气大伤,这也降低了党内整合难度。于是在自民党下野之后,安倍重新出山。他再一次找到了麻生太郎,经过私下协商,敲定利益分配,两人开启了长达十年的紧密合作。安倍代表了清和会,加上麻生领导的志公会,在自民党内具备控场能力。安倍的政治形势开始变得明朗。
此时,日本民众面对民主党的无能,面对接连降临的天灾人祸,在比烂之下开始怀念小泉剧场。安倍敏锐利用了日本社会的心态,到日本各地巡回演讲,效仿小泉剧场,对国内外的政治问题表现出强硬态度,以此来博取选民支持。2012年,安倍顺利战胜了党内竞争对手,再次当选自民党总裁。年底民主党下野,安倍领导自民党重新成为执政党。
在选民与党内充分支持下,安倍一路高歌猛进,重登首相宝座。他的政治盟友麻生太郎,出任副首相兼财政大臣。从2012年底到2020年,安倍执政期间,不论内阁如何改组,麻生太郎的位置都岿然不动。自民党内形成了安倍与麻生共天下的稳定格局。
安倍靠扮演政治强人才能再次上台,所以为了维持人设就必然要在上台后推出激进政策。具体到经济财政方面就是安倍经济学。安倍经济学的核心就是加强政府对央行的控制,通过大规模货币供应提升通胀率,从而使日本经济走出通缩陷阱。为此,安倍政府设定了2%的通胀目标,还推动日本央行实施异次元宽松政策,计划两年内让基础货币供给量翻倍。同时增加国债与风险资产的购入量,延长国债持有期限,以此压低中长期贷款利率来刺激投资。
之后在2016年,又进一步推出了负利率政策,推出了带有长期短利率操作的量化与质化金融宽松政策,维持负利率,并将长期利率稳定在0%左右。空前的货币供应大量涌入到日本股市当中。从安倍上台开始,长期萎靡不振的日本股市大幅上涨,直接拉升股价,吸引日本民众将资金投入到股市当中。
货币宽松只是个改善日本局面的基础条件。安倍在2015年推出安倍经济学2.0,也就是新三支箭。一是准备将日本GDP推到600万亿日元,折合5.1万亿美元。二是要将总和生育率提升至1.8。三是要提供令人安心的社会保障。此外,安倍政府还在2017年之后,将数字经济、新技术应用作为施政重点,试图通过产业升级来创造经济增量。
现在回头来看,安倍经济学只是在股市和企业利润方面赚了个市场面子,整体上并不成功。在2012到2020年之间,哪怕只看通胀率指标,也都没有实现2%的目标。反而是安倍下台之后,因为俄乌战争带来了全球能源价格飙升,日本在输入性通胀冲击下才有了比较明显的通胀率上升。至于提高生育率、搞产业升级,都没什么看得见的成果。
安倍的执政风格看似非常激进,但在具体落实的时候却温和保守。他最成功的政策就是通过货币宽松拉高股市,在让大企业得利的同时,还让工薪阶层分到了一点甜头。股市上涨人人得利,不会因此得罪哪个群体。就算付出了什么代价,浪费了国家的钱,那也是未来要头疼的问题。安倍一边扮演强人,一边用小恩小惠笼络选民,这反倒说明他并不打算搞什么触动灵魂的改革。安倍只是充当了小泉剧场的政治传人。
在经济问题之外,安倍同样在表演政治剧场。安倍从2012年第二次上台开始,一直表现出鹰派的右翼立场。然而在他执政的八年时间里,关于右翼势力最在乎的修宪问题,却只停留在口头上。类似口号也包括扩充军备。在安倍执政期间,日本军费长期只占GDP1%左右,装备既没有大规模扩充,也没有大规模更换,只是在维持状态。
总体来看,安倍作为政治世家贵公子,自己就是既得利益集团的成员。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维持现有体系的稳定。安倍塑造的所有强人形象,都是为了换取选票的表演。当然,这队日本选民来说也足够了。安倍的表演起码是在保障稳定生活的情况下,提供了情绪价值。此前有太多可以比烂的内阁,日本民众被毒打怕了,连不挨打都要感恩。就这样,一方表演,一方喝彩,台上台下心照不宣,一起混了八年,让安倍成为日本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首相。
再长的剧本也有演完的时候。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日本再次陷入危机。为了应对疫情,安倍长时间高强度工作,溃疡性大肠炎连续复发,甚至还有吐血的传闻。虽然不知道肠炎跟吐血是怎么联系起来的,但总归这些半真半假的传言给了安倍一个体面退场的台阶。安倍表演了八年剧场,就算不知道真的强人政客要做什么,也知道自己是假的。为了保存政治资本,安倍开始考虑急流勇退。他大可以等到时局好转的再重新出山,继续表演。于是2020年8月,安倍宣布辞职。
安倍为这次剧场谢幕做了善后安排,让亲信菅义伟接替首相。然而菅义伟内阁仅仅上台一年,就因为应对新冠疫情不利,支持率大幅下滑。与此同时,自民党内部权力结构也开始失稳。此前,自民党内部各大派阀对安倍有敬畏心,被迫长期蛰伏,接受安倍与麻生联盟的领导。但在安倍隐退之后,菅义伟并没有手段来压制党内矛盾,部分派阀势力开始筹划推翻菅义伟。于是在内外夹攻之下,菅义伟只当了一年首相,就在2021年8月被迫辞职。
宏池会领导人岸田文雄经过一系列幕后交易,成功当选了自民党总裁。清和会的主导地位开始受到挑战。面对急转直下的党内局势,安倍晋三坐不住了,加上新冠疫情有所缓和,于是他开始考虑复出,准备第三次出任首相。为此,安倍重新开始在日本各地进行政治活动,为他的复出做预热。2022年7月8日,安倍晋三在奈良市街头,为自民党参议院候选人发表助选演讲。原本这只是一次普通的政治活动,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他会遭遇山上彻也的刺杀。安倍在结结实实挨了两枪之后不治身亡。
自民党乃至日本当代政治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就以这种涂鸦的方式提前的政治答卷,潦草退出历史舞台。安倍的死亡打乱了日本政坛格局,几乎所有政客都不得不行动起来,从而应对突如其来的政治变动。时任首相岸田文雄可以说是最大受益者之一。原本他面对安倍的威胁,随时有可能会丢掉首相的职位。然而安倍遇刺后,他就可以介入自民党总裁和首相之位,获得盘整局面的先手权。岸田文雄在第一时间对安倍死亡表达了哀悼,然后为安倍举行了盛大的国葬,用祭祀权来稳固党内安倍派系,以及支持安倍的选民。
然而岸田文雄此时并不知道,山上彻也刺杀的并不只是安倍,还有整个自民党。随着山上彻也刺杀动机被曝光,他的不幸遭遇以及统一教在日本政坛的长期渗透,都成为了舆论焦点。安倍家族从岸信介开始就深度参与统一教活动。安倍所在的清和会,多数政客也都与统一教保持着密切关系,形成了深度捆绑。安倍不仅曾在首相官邸接待过统一教干部,还频繁通过视频连线参与统一教附属机构的活动,公开为统一教站台。而且清和会当中不少国会议员都拿过统一教的政治献金,利用统一教来拉选票。
这些丑闻被揭发之后,安倍剧场形象崩塌,连在清和会也被重创。同时,由于安倍是突然死亡,没有任何身后事安排,事前他也没有在清和会内部培养下一代接班人。这就让原本主导自民党的清和会瞬间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再加上统一教问题的舆论压力,清和会在自民党内逐步边缘化。
这还没完,在统一教丑闻之后,黑金丑闻又给了清和会致命一击。所谓黑金是指日本政客通过举办演讲会、新年会,这些政治资金派对来筹款。支持者通过购买派对券的方式向党派捐款。按照自民党惯例,各派阀会给议员下达派对券销售出指标。超额销售的部分要公开报账。结果各派阀不仅没有登记超额销售的资金,还把这笔钱当做回扣返还给议员。
2023年11月,安倍派率先被爆出黑金丑闻,小金库累计达到5亿日元。紧接着二阶派也被曝光有超过1亿日元的小金库。随着调查深入,安倍一派的议员被查实在2018到2023年期间,隐瞒6.7亿日元派对券收入。96名议员中绝大多数都拿过回扣,清和会领导班子集体翻车。此外,二阶派、岸田派分别被查实有3.3亿日元和3000万日元的黑金收入。2023年12月19日,东京检察厅搜查了安倍派和二阶派的办公室,对相关议员进行问询,开启刑事调查程序。
在已经查实的黑金丑闻中,清和会涉案最深,所以受到了清算也最严重。如果安倍晋三还活着,这些丑闻很可能都得不到曝光。日本政坛对自民党黑金问题心知肚明,但多年以来根本没有人用这个理由来攻击安倍。因此,就算黑金问题在安倍当政期间被爆出来,恐怕也难以撼动他的地位。毕竟加计学园之类的丑闻也没有对安倍造成太大影响。
从森喜朗与小泉纯一郎开始,清和会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统治了自民党乃至整个日本政坛。随着奈良街头两声枪响,安倍与清和会的时代戛然而止。自民党再次回到了群雄逐鹿、老登争霸的状态。过去30年,小泉用剧场政治调整了自民党权力结构。安倍用剧场政治裱糊了自民党派阀矛盾。接下来的自民党执政,仍然还需延续剧场表演。但按照一般规律,第一次是悲剧,第二次是喜剧,翻拍到第三次,大概率就是垃圾剧。接下来小泉进次郎能否成为下一个剧场大师,就要交给时间来验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