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ARK
第 501 期 ~ 第 600 期

【参考信息第519期】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消费者当试验品

继续分享马督工睡前消息编辑部关注的新闻

大家好,欢迎来到第519期参考信息。


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取消中考?

小初高十二年贯通制学校要来了,会免除小升初的考试和中考吗?

成都近期公布了中考改革政策,今年起开展示范性普通高中十二年贯通式培养改革试点,首批八所学校。上海也出台了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试点长学制贯通培养模式。

贯通式培养是指不调整现行的学制,在国家规定学制、课程和教材的基础上,探索小学、初中、高中十二年一贯制,或初高中六年一贯制培养模式,打破学段壁垒,不搞选拔掐尖,实现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的有效衔接和贯通培养。

新政引发了讨论和猜测,包括是否要取消中考,初高中是不是要合并等等。22日,成都教育局明确回应,贯通式培养与取消中考并无直接关联,只有八所学校试点,范围极小,只是针对试点学生群体、试点学校的个性化探索。改革目的也不在于取消中考,而在于探索更科学连贯的人才培养模式。请广大家长和学生勿信谣传谣,一切以官方发布为准。上海市教委同日发布了关于实施方案的八个问答,以官方解读的形式辟谣取消中考。

成都试点十二年贯通式培养的有: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七中八一学校,都江堰嘉祥外国语学校,锦江嘉祥外国语学校,青羊区教科研院附属实验学校,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这些学校设立贯通班,不通过考试遴选生源,而是家长根据学生实际自愿报名。进入贯通班的学生可免除小升初和中考,也可以中途退出参加中考。对于家长来说,最大的亮点就是免中考,不用担心孩子被分流到职高,所以报名人数远超计划,最后摇号定的。

之前也有地方设立了免中考班,比如西安的部分中学也有免中考班,选择的是成绩非常优异的学生,本来也几乎没有考不上普高的可能性。北京2022年起在东城区和西城区部分学校试点高中登记入学政策,对报名学生平时成绩要求不算高,比如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等级达到B等级以上,查考科目地理生物学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达到B等级以上。

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建言取消中考,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或者十年义务教育。不过即便入读了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到了高考阶段依然充满竞争,毕竟高考依然具有选拔性和淘汰性。也有专家反对现在盲目大规模推广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因为在高中阶段不同学校的差异性还非常明显,更支持加速推广小学和初中接连在一起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从儿童成长的角度,九年一贯制学校更为合理。目前欧美大部分国家也采取这一模式。

总之,在当前的人口趋势、教育回报率和追求创新的大环境下,教育体系该改了。


二、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替代率不足50%

中国居民的退休准备状况如何?

清华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与同方全球人寿保险公司连续第十二年发布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显示,当前中国职工养老金的替代率不超过50%,退休准备水平明显不足。与往年相比,低收入人群的准备水平明显下降,高收入人群有所提高。

调研覆盖了31省,抽样对象包括3313名在职职工和400名退休居民。个人税后年收入均值9.06万,略高于2023年的8.8万。家庭税后年收入均值24.72万,略高于2023年的21万。

研究者构建了一个退休准备指数,取值范围是0到10分,分数越高意味着准备越充分。涉及六项指标,分别是退休责任意识、财务规划认知水平、财务问题理解能力、退休计划完善度、退休储蓄充分度、取得收入的信心。去年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为5.53,仍处于低准备水平。

从收入的维度来看,低收入人群的退休准备水平明显下降,高收入人群有所提高,不同收入组差距增大。其中,高退休准备水平人群的特征是36到45岁,已婚有子女,身心健康,本科学历,就职于国企或外企、港澳台企业,个人收入和家庭收入较高。

退休财务准备方式上,覆盖率最高的四种是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和银行储蓄或者低风险理财产品。低收入人群依赖基本养老保险,而高收入人群则选择货币基金、短期债券、个人养老金为退休后的待遇加码。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的覆盖率约34%,来自政府部门、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国企的比重更高。原因在于2015年起,机关事业单位开始强制要求缴纳企业职业年金。个人养老金作为第三支柱,覆盖率为35%。这类受访者普遍具有较高的税后收入水平。

近年来,延迟退休正式启动,影响人们主动选择延迟退休的因素有哪些?调研发现,男性平均预期退休年龄62.5岁,女性56岁,略早于官方计划年龄。有子女、风险偏好高、时间偏好强的人更倾向于延迟退休。健康状况自我评估则与预期退休年龄成负相关。青年群体中56.54%的受访者倾向于提前退休,仅34.63%预期延迟退休,表明青年群体对提前退休的偏好较强,可能与社会普遍接受度、对退休生活的向往以及工作压力有关。


### 三、妙叶护眼仪:眼睛水润,重见天日 这是近视,这是远视,那这是什么?这是个能雾化、点阵、热敷、按摩的护眼仪,眼睛水润,又能重见天日。真的吗?我不信。一开始我也不信,直到我收到样品之后,它大嘶嘶的用了大半年,就发现眼底的红血丝真的淡了不少,眼睛也没有那么容易干了。所以我决定,趁着双十一也来推荐给大家,毕竟谁能拒绝一个随时可以雾化、点阵、热敷和按摩的护眼仪呢? 比起一般的护眼仪,它的出雾量要更大一些,水汽也更密。平时我喜欢一边雾化一边热敷,促进眼部这块血液的循环,还能加速泪液和油脂的分泌。十分钟下来,眼睛就水润了。当然,这十来分钟你要是嫌无聊,还能连上蓝牙,听听曲,解解闷儿。然后啊,早起眼睛肿的时候,我就会用它冰敷一下,消肿效果特别特别好。工作累的话,再开个按摩,它有五种模式可以调,适应多种场景,还升级了14颗的按摩头。别说眼周这块,就连太阳穴都设计了单独的气囊。一整套下来,就像是在帮我做眼部保健操。视力清晰了,干活这会儿也会清醒很多。 我现在只要眼睛一酸,就会戴上,都已经形成一种习惯了。平时出差,那就往包里一放,带着方便续航也长。双击就是静音,也不怕吵到别人。说真的,眼睛这块啊,还得尽早重视。眼睛发痒,别揉揉就过去,要知道成年人的视力也是会下降的。如果严重一点,演化成结膜炎和干眼症,治都治不好。你去医院看看,现在做雾化是多贵,一个疗程要800多。蒸气眼罩也不便宜,一个月就要百来块钱。不如一步到位入手妙叶,一个就等于雾化仪加上眼罩加上护眼仪,长期的收益远远比眼罩来得高。现在是双十一大促期间,领券叠加立减,抵价到手,备一个,提前预防起来。保价大促,送运费险,一年之内质量问题免费换新,自用送人,都放心。

四、河南登封房产税征求意见稿删除

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房产税又响了一下。

河南登封一则拟征收房产税的征集意见稿引发了热议。21日,登封市就唐庄镇征收房产税及城镇土地使用税的方案公开征求意见,拟对唐庄镇全域118平方公里范围内的27个村征收房产税。征收的标准是每平方米年应缴纳税额为3元。房产税按照房产的余值1.2%或租金12%计征。

房产税三个字触发了市场敏感神经,部分网民甚至认为这是类似上海、重庆之外的又一例房产税征收试点。消息发酵之后,22日晚,征求意见的网页被删除。

登封市税务局工作人员回应,这不是新的税种,而是因为唐庄镇由乡改镇,符合征收房产税的要求。依据的是1986年发布的房产税暂行条例。根据条例,房产税的征收范围为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征收。房产税由产权所有人缴纳,个人所有的非营业用的房产明确免纳房产税。

现在大众通常讨论的房产税,一般是指对个人的非经营性住房征收房产税。目前只有上海、重庆自2011年起试点。当初试点时,目的有:进一步完善房产税制度,合理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正确引导住房消费,有效配置房地产资源。但实际试点中,只对增量征收,不对存量征收,且免征范围大,很难说起到了原定的效果。上海近期放宽了限购,相应也放宽了房产税的免征范围。登封这次征求意见也不像是从调节楼市的角度考量,更大的可能是在地方财正的压力下,从故纸堆里找依据加税。


五、楼市“金九”成色不足,二手房全面下跌

正好看看楼市金九的成色。

此前中指研究院称,由于核心城市放松限购,头部企业及时推出了新规项目,叠加去年9月基数较低和金九银十季节性因素,带动9月数据表现亮眼。克而瑞数据,前9个月百强房企累计实现操盘销售额23236.6亿,同比下降11.8%,降幅较前八个月收窄1.3个百分点。

而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9月商品房销售价格变动。各线城市商品房销售价格环比继续下降,不过同比降幅继续收窄。新房的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倒是比8月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为继续止跌回稳注入信心。9月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4%,跌幅创11个月新高。一线城市环比下降0.3%,降幅扩大0.2个百分点。二线城市环比下降0.4%,降幅扩大0.1个百分点。70个大中城市中,新房价格环比上涨的只有5个,今年以来最少。70城新房价格整体环比跌幅为0.41%,是今年以来的最大值。

二手房的形势更严峻,70城环比全部下跌,还是年内第一次全面下跌。整体环比跌幅为0.64%,比8月扩大了0.05个百分点。此外,1到9月,房地产开发投资67507亿,同比下降13.9%。其中,住宅投资下降12.9%。而财政部数据,前三季度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2302亿,同比下降4.2%。

截至9月,至少有上海、广州、深圳、东莞、苏州、南京、成都、长沙、中山、长春、邵阳等20多个城市出台了稳定楼市的新举措。


六、十四五期间房地产政策:房住不炒与稳地产业

今天闭幕的四中全会聚焦十四五规划,市场关注房地产领域如何定调。

回望即将过去的十四五是房地产政策高发期。中指研究院监测,2022年以来,全国各地累计出台房地产优化政策约3000次。当前政策环境已处于历史最宽松阶段,特别是需求端政策,涉及居民购房成本、购房门槛的房贷利率、交易税费、首付比例等均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2016年中央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之后,房住不炒的提法持续出现在中央重大会议中,成为一段时间内房地产政策调整的基本原则。但随着房地产市场销售规模的大幅下行,房企经营风险不断增加,住房交付风险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去年9月,最高层召开非例行经济主体会议,定调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释放明确的稳地产信号。

中指研究院称,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房地产风险敞口逐步收敛。各地保交房任务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房地产行业的风险尚未完全化解。市场继续下行,对宏观经济、金融系统的影响仍较大。而中国经济时报采访的房地产业内人士表示,十四五房地产领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通过宏观调控实现房住不炒,应对国际国内压力保交楼,住房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专家则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房地产领域在保障民生、改善人居环境、深化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七、辅助驾驶召回上升:勿拿消费者当试验品

前几天的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一些车企大佬的关于辅助驾驶、行业竞争、黑公关等言论占据了最多的眼球,但还有一组数据揭开了中国汽车召回的冰山一角。

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副主任王乃吕介绍,截至今年9月,中国共实施汽车召回3230次,涉及1.2亿辆。其中,受市监总局调查影响召回的有652次,涉及6378.86万辆,占召回总数的53.18%。2024年因辅助驾驶系统问题召回255.61万辆,占全年召回数量的23%。这组数据说明了两点:一是不到半数的车辆是企业主动召回,二是辅助驾驶系统相关召回呈现上升的趋势。

王乃吕介绍,L2级辅助驾驶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形态,其安全合规水平直接关系千万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质量强国战略的根基。过去数年,缺陷召回管理力度明显加码。

10月17日,比亚迪和吉利分别召回11.6万辆和4.6万辆,原因分别是安全缺陷和环保缺陷。上个月,小米汽车召回了11.7万辆标准版速七,原因是在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系统开启的某些情况下,对极端特殊场景的识别、预警或者处置可能不足,存在安全隐患。

相较于传统的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在两方面的问题有所增加。一是核心的电池安全问题仍然存在。二是新技术应用时,软件问题日益暴露,软件缺陷成为安全隐患的重要来源。而中国汽车市场高度内卷,没有企业愿意在技术上示弱,但最优秀的企业也难以在打造智能辅助驾驶方案时穷尽所有的场景。这意味着一些新技术、新产品若匆忙上车,其可靠性验证实际上将在日常的用车场景下靠用户完成。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随着智能新能源车进入产品快速迭代期,部分企业可能出于抢占市场的目的,将未经充分验证的不成熟技术投入应用,甚至试图通过消费者上路实测推动技术改进,首批用户往往需承担较高风险。过去燃油车时代,汽车行业内基本不存在拿消费者当试验品的问题,但随着技术加速升级,这情况已逐步显现,而且监管难度相对较高,进而衍生出风险隐患。王乃吕强调,车企要做技术的攀登者,更要做安全底线的守护者,将安全优先原则嵌入研发全流程,杜绝牺牲安全性换取上市速度的短视行为。


八、汽车价格战前置:新车发售时采取激进定价策略

今年以来,主管部门部署汽车行业反内卷,为价格战套上紧箍咒。公司很难在产品发售之后频繁调价,于是不得不调整模式,在新车发售时采取激进的定价策略,打好提前量,以在后续的竞争中维持价格优势。

例如,9月蔚来发布了ES8改款,起售价较前代下降了9万,降幅约18%。吉利旗下的领克08车型改款上市,起步版本的现售价较旧款起售价下降2.6万。老产品降价有违官方的要求,也容易引发老车主的不满,但全新车型没有历史包袱,更易激进定价。

蔚来旗下的乐道7月发布了新车L90,租电版本起售价17.98万,大幅低于外界的预期。比亚迪旗下方程豹9月发布了新车太七,起售价也只有17.98万,同样明显低于预期。理想8月第二款纯电车型i8,定价33.98万,配置与增程式混动车型L8的顶配版本几乎齐平,但定价足足低了4万。9月,理想又以几乎同样的打法推出了第三款纯电车型。

本轮价格战始于2023年初,两年多来,车企苦不堪言,却又不得不参与其中。今年5月,汽车工业协会、工信部先后发声,加大对内卷式竞争的整治力度。上半年,国内乘用车市场销量同比增长11%,但受价格战的拖累,销售额仅增长0.8%。内卷显著压低了利润。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测算,2022年及之前,中国市场单车利润始终未低于2万。2023、2024年分别减至1.7万和1.5万。今年前八个月,依然维持在1.5万的低点。

一名行业分析师认为,主管部门有意遏制无序竞争,但明里暗里的降价难以一刀切治理。价格战可能仍会持续较长的时间。过去燃油车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的技术壁垒较高,不同厂商的技术路线各有侧重,具备差异化竞争的条件。而新能源时代,技术门槛较低的三电系统取代了传统的三大件,技术平权成为新的行业特征。即使份额领先的新能源车企也几乎没有建立起技术护城河,车企想要抢占或者守住份额,降价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竞争手段。

他指出,中国汽车市场的消费群体整体上仍然更注重性价比,一有国补、地补这类刺激,车市表现就会非常好。而且中低端产品受拉动最明显,说明国内消费者对价格是非常敏感的。

好的,本期参考信息就是这些,我们周六再见。

Leave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