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消息69】真正奇怪的是,竟然还有500多万台湾人选国民党?
大家好,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睡前消息69期。请静静介绍新闻。
新华社济南1月12日报道,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宣布,恒丰银行股改工作完成,1000亿战略投资全部到位,其中,中央汇金公司出资600亿;山东省财政出360亿;8家老股东跟投40亿。到此,恒丰银行改革重组基本完成,消除了之前的风险隐患。
督工,我记得恒丰银行应该是烟台市市政府控制的一家地方金融企业,还有七八个商业银行和投资公司持股,为什么要让中央大国企和山东省出钱战略重组呢?
新闻里面说重组消除风险隐患,也就是曾有过重大风险隐患。虽然中央和山东省出钱了,但恒丰银行重组后,原股东只剩下十分之一的股份,算是扫地出门。连注册地都从烟台迁到了济南。对于恒丰银行原来的股东来说,所谓战略重组,和破产差别不大,唯一的区别是不清盘,直接引入新投资人,避免金融风险扩散到更多的银行。
2019年5月,包商银行被人民银行强制接管。当时财经媒体普遍认为,这是21世纪国内最严重的银行风险事件。但是,从最近的数据来看,这次恒丰银行挖了一个至少1000亿的大坑,给国家带来的风险可能还要超过包商银行。
先介绍下背景,恒丰银行之前的最大股东虽然是烟台市国资委,但性质上属于全国性股份制银行。 “全国性”三个字,表示恒丰银行拥有覆盖全国的银行牌照。目前执有这种牌照的商业银行,在五大国有银行和邮储银行之外,只有12家。
这次来改组恒丰银行,中央汇金公司拿了大头,600亿。汇金公司的股权在财政部,人事权在国务院,是绝对的金融国家队。
这次由它出面重组,说明恒丰银行的风险实在太大,必须由中央出手来解决了。
为什么说恒丰银行的潜在风险比包商银行还要大?
2017年以来,恒丰银行已经连续三年没有公布正式年报。最后一版经过审计的年报是2016年的,当时资产1.2万亿。
后来恒丰银行公布过一些未经审计的财务报表,如果数据可信的话,恒丰银行在2017年三季度达到1.42万亿资产,同期包商银行资产大概是5700亿。
但从这些数据来看,从2017年四季度开始,恒丰银行资产规模迅速缩水,年末下降到1.33万亿。2018年三季度只剩下1.05万亿。一年内减少3700亿。
利润和收入的下降,比资产下降还快。2018年前三季度,恒丰银行收入138亿元,净利润26亿,收入只有2年前的一半,利润不到三分之一。
当然,银行还在赚钱,听起来事情不是太坏,但别忘了这是非正式数据,审计事务所拒绝签字的数据。
一般来说,企业发不出审计过的年报,不是因为数据丢失,而是因为企业隐瞒巨额损失,编造虚假资产,规模大到无法掩盖。对于一个资产万亿的企业来说,连续2年拿不出经过审计的数据,股东乃至整个银行系统都会出冷汗的。
恒丰银行的重组结果,证明审计事务所不签字是对的。根据银保监会对恒丰银行发行新股的批复。重组的股价1元一股,原有全部股份折算为112亿。
之前的2018年9月,恒丰银行每股股权,账面权益6.5元,总计733亿,这里净损失已经有600多亿了。另外,根据恒丰自己的数据,应该还有200亿到300亿的坏账准备金放在账上,现在被证明也没有了。加上前面的600多亿,差不多是900亿损失。
最后,恒丰银行手里有非常罕见的全国性银行牌照,这牌照过去是由老股东控制的,现在转移到汇金公司手里,也是一笔无形资产损失。所以,恒丰银行的老股东至少拿出了上千亿净资产去填坑,其中损失最大的,就是烟台市国资委。
烟台市是怎么管理恒丰银行的,为什么会出这么大的事情?
从公开信息看,烟台市最大的问题是根本管不住恒丰银行,导致高管带着银行向死路狂奔。我们可以看一下高管的判决书。
2019年12月26日,山东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以贪污罪、受贿罪、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罪,判处前恒丰银行董事长姜喜运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当然,对于很多人来说,死缓等于无期,无期必然会变成有期徒刑,再加上假释和保外就医,很多人几年就出来了,比如说云南褚时健的无期徒刑就只坐了三年牢。但这次的死缓判决不同,打了个补丁,规定最多减为无期徒刑,之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之所以重判姜喜运,法院的理由是,在2013年退休前,他贪污了价值7.5亿元的恒丰银行股份,受贿6000万。
姜喜运之后,下一任恒丰银行董事长是蔡国华。由烟台副市长转任恒丰银行董事长。中国经营报2019年11月4日报道,蔡国华的案子已经起诉了,山东省东营市法院正在处理。
检察院指控,蔡国华滥用职权,违规发放薪酬、股权,给恒丰银行造成9亿损失;贪污1000万;受贿11.9亿;挪用公款48亿元。
另外,蔡国华最著名的段子是职务消费。他在恒丰银行任职期三四年,个人公款消费3亿多。一度每天报销40万元以上。他可能是建国以来,奢侈浪费最严重的经济犯。
但是,无论是个人贪污,还是个人消费,在恒丰银行的大坑里面,都不算主要原因。2014年人民网就报道过,恒丰银行管理层,没有任何抵押质押品,敢于免费为两家关联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关联企业没钱还账,恒丰银行 “刚性垫付”了40亿。
但一直到40亿交出去,当时恒丰银行仍然声称风险完全可控。
从其他报道看,之后的不算,2016年之前,恒丰银行重庆分行就发出了200多亿问题贷款,基本上是借给不靠谱房地产企业了。各地综合起来,有人估计恒丰银行的不良贷款是1400亿,有人估计超过3000亿。但是恒丰银行的贷款余额也才4500亿。
除了贷款业务外,恒丰银行在业内,一度号称“票据之王”几乎没有风险内控,几年间卷入了数十件巨额票据纠纷。
马前座工作室查了最高法院相关裁判文书,从判决结果看,恒丰的票据业务损失惨重。比如说,2015年6月代理包头农信社票据贴现案亏损8.15亿,2015年9月与江西银行票据纠纷,亏损7.2亿。
,国民党前副主席江丙坤长期担任这个联盟副主席。
由于选择了放任型经济政策,讨好工商业者。所以,国民党在台湾省一直号称“懂经济”。北部新竹园区的IT业,希望放松管制的大资本集团都支持它。
相比之下,民进党的自我定位介于政治自由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之间,不喜欢保守主义,和新兴的工商业中间阶层有潜在矛盾。经济上,民进党支持福利主义,得到南部中小企业、和农林渔业小生产者的支持。这一点也超越了省籍和统独问题。
比如说,台湾基隆港位于北部,而且台湾极少数外省籍占多数的地方,但是因为当地经济主要依靠港口、渔业与矿业。在台湾现代工商业中得到的好处比较少,反而需要地方保护和福利政策,所以基隆市长和“立委”席位,最近十年都被民进党控制。
保守主义集团是现代工商业制造出来的。但是,经济发展快的年代,工商业的受益阶层变化也快,所以不会有稳定的保守主义集团。90年代,台湾省经济快速发展,阶层变动大,保守主义集团影响比较小。21世纪,台湾经济增长停滞,社会逐渐固化,但工商业也没有出现明显倒退,快速增长阶段出现的中产集团优势越来越大,掌握的社会资源比例越来越高,所以在经济和政治两方面,都出现了保守主义回潮趋势。特朗普就是在类似的气氛下上台的。
2018年民进党坚持自己的社会民主党文化政策,为同性恋争权利,要拆掉核电站,要搞公投独立,结果激发了台湾泛保守主义者的强烈反对。国民党趁这个机会,提出了维持现状的保守提案。争取了大量台湾本省人,结果否决了民进党四项公投的三项,还在地方公务员选举中打败民进党。
这充分说明,台湾现代社会内部的阶层和社会集团分化很严重,这就是国民党这个右翼保守主义政党的机会。如果只用族群和统独问题去分析台湾政局,反而是忽略了现代社会的基本内部矛盾。
好,第69期睡前消息到此结束,感谢各位收看,我们周五除夕夜再见。